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反贼平天下 > 第两百九十五章 军政民生(6)

反贼平天下 第两百九十五章 军政民生(6)

作者:情缘千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8:55 来源:笔趣阁

王旭也是听说了这一点,才下定了决心,反正自己银子多,倒不如都发出去,好兄弟,讲义气嘛,人家帮你打天下,是该得到封赏,只有有了钱,官员们才能娶妻、生子、过上好日子,专心办事。

不过王旭想的是,不能给多了,否则,以后如果真的平定了天下,那每年的钱粮消耗,谁抵挡得住,那时候又不能再降下来了。

王旭道:“具体涨多少,还要六部商议之后才能决定,就算是养廉银子吧;对为官清廉者,加以褒奖、鼓励。”

“文王英明。”

行礼之后,大殿中所有的大臣都互相恭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喜事,养廉银子,这不但是能得到钱,还是一种荣耀,可以证明自己清廉为官。当然,也有一种不缺钱的贪官,这种人就看不上这区区几百两银子,但是他注定没有好下场,因为有叶雄在,迟早能把他给揪出来。

所以,在王旭手下为官,最好不要贪!

会议结束,韩书画、文卿留下,其余人皆散去。

书房中,王旭示意两人坐下,然后有让香月奉了茶。

王旭道:“文大人掌管天下的户口、田地、税收等,可知古西郡如今有多少人口?”

户部尚书文卿道:“禀文王,雪域郡三百五十万人口,河西郡三百八十万,古西郡一百四十万,总计人口八百七十万。”

文卿,以前是周毅的丞相,自从投降了王旭,便一直兢兢业业,户部尚书作的很好。王旭对此也很高兴。

不过文卿一说完,王旭便皱起了眉头,古西郡虽然底盘不大,但是一百四十万人口也有点太少了。由此可见,这两年的大战,使得很多百姓都怕了,不敢在到此生活。

虽然王旭的政策很好,但是也要有命享用才行。帝都和古西郡紧挨着,说不定那天就打起来了,只要是个聪明人,就断断不会定居古西。

“本王的意思是,贴出安民告示,就说文王已投靠朝廷,古西郡永远不会再有战事,让离去故土的百姓们早日归家;还有,即日起,免除三郡所有的赋税。”

王旭此举。可谓是实实在在的收卖人心,说的好听点是为百姓作想,贤明;说的丑一点,就是抢人,这两道告示一帖出,周边郡县的百姓肯定踊跃前往古西,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也是王旭的计划之一,观天下局势,短时间内是无法再有战事了,那既然如此。就抢人吧,只有将古西郡的人口涨上去,才能更好的耕种、才能富有起来,再则。河西郡是个大郡,三百多万人口太少了,如果能吸纳北郡的人口,那不但能消弱敌人的力量,又能增强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文王。这怎么使得啊,微臣这还正想启奏,赋税收的太少了,我们应该适当的加增赋税;如今户部的银子、粮食每日像流水一样,却不见进账,长此以往,何以支撑啊。”文卿道。

这一点王旭也知道,不过他不担心,微笑道:“我们现在有多少钱粮?”

文卿从袖筒内拿出了一本账册,道:“这上面是三郡所有的钱粮,请文王过目。”

“你就直接说,多少白银、多少黄金、多少粮食?”

文卿道:“白银两千三百万两,黄金四十万两,粮食六十万旦。可是文王,这。”

王旭挥手示意文卿安静,旋即道:“不用可是了,这么多的钱粮,用的完吗?何必还要收百姓头上那一点点的钱?”

久久未语的韩书画微笑着开口道:“文王,这账不能这么算,我三郡人口近八百七十万,就算按人头税没人每年交一两银子,那也是八百万两,不是个小数目啊。”

韩书画说的也不无道理,钱多了总有用的,比如,王旭的士兵每人一月都可以拿一两银子,那五十万大军,一年就是五百万两银子,这笔花销从哪里进账?

再比如,如果沿江一带出现了水灾、旱灾、蝗灾、等等,哪一样都要花钱,一出手就是几百万,哪里来?

不过王旭自己也有打算,他不像历史上的皇帝,整天吵嚷着要修园子、修行宫、修这样修那样;王旭什么都不需要,有一间茅草棚歇住都可以,他不在乎这些。

至于灾情、士兵百官的俸禄,可以另想办法,办法有的是嘛!王旭早就想好了,比如开办银行,百姓一把钱村进银行,不就有钱了么?

再说了,还有文王仙酿呢,仙酒每年最少也能进账几百万,足以抵消目前的消耗。

打定主意,王旭道:“文大人不用说了,将我刚才说的告示贴下去吧,一则安民,二则免税!”

文卿叹了口气,只能应诺,不过他很是不解,如此下去,古西郡的百姓会越来越多,而官府又不收税,那到底为了什么?钱总会有用完的那一天,那到时候又怎么办?

“诺,微臣告退。”文卿缓缓推出书房。

韩书画也起身准备告退,不过王旭示意他坐下,脸色微沉道:“你们吏部的任务就是选拔人才、考核官员、任职官员;可是我怎么看你每日闲的慌,都没有举办过一次人才选拔,整日里就在文渊阁走动,那里也就是那几百个人,有什么好看的,你的远光要放长远些,要想办法把天下的文人士子、各种人才都召到西都来,尤其是南郡和宝安郡,我听说,天下人才,半出于此。”

韩书画还是第一次被王旭喝斥,不过他着实冤枉:“主公,我们如今每县都修建的有学堂,而西都每年也会将那些学子们考核一次,及格的就选入文渊阁,之后从文渊阁挑选任职。”

“不用那么麻烦了,等你这样选人才,黄花菜都凉了。”

王旭摆手道:“等户部那两张告示一贴出去之后,你紧跟着就贴出第三张告示;求贤令!广招天下人才,不论身份贵贱、不论是会武还是会文,甚至是医学高手、打铁、搞发明、等等,只要是人才,我西都全部收下,而且是最高待遇。”

“你现在就去传令工部,西都内要成立招贤馆,凡是从各地赶来的人才,都可以免费住在这里,一切消费有官府包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