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反贼平天下 > 第两百四十五章 水军沙盘

反贼平天下 第两百四十五章 水军沙盘

作者:情缘千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5:12 来源:笔趣阁

四月立夏。

中原大地随处都可以看见插秧的农民,可是河西郡却是很少出现这种场景。家家户户都是以养马、牛、阳为生,就算有少数的百姓插秧,到了秋季也是收成不好。

这天,王旭带着张猛,还有三千羽林军离开了王城,随行的文官只有韩书画一人,因为他的工作已经做完了,每天闲的慌,王旭一说到前往长江边,他便立即应允了。

接纳流民的命令王旭已经在两天前发出,估计现在已经在开始实施了,不过为了不出僻陋,王旭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此次去长江一线,王旭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那就是要看一看百姓耕种的情况,此事必须要列为头等大事,容不得半点束缚,几个月后能不能有粮食吃,可全靠这个了。

.................

王旭带着三千羽林军在五天后到达了安澜城,此时这里已经能看见拖家带口的流民了,这些人有很多都是古西郡土生土长的人。

他们一看到王旭的羽林军跑来,便都自动的散开到两边,并且拜跪了下去。

昔日王旭在古西郡的高台之上装神弄鬼,很多人都认识王旭,此时一见,都大声的呐喊了起来。尽管羽林军维持次序,但任然很混乱,安澜城外扎起了无边无际的难民营。

“文王,你不要丢下我们啊...。”

“拜见文王...。”

...........

哭声、吵杂声、呐喊声响成一片,王旭感慨万千,他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只是一个小小的减免赋税的政策,就能让这些百姓们不离不弃。

此刻王旭在心中暗暗发誓。这一次河西郡再不能丢了,一定要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地盘,河西郡这片大地以后就姓王吧!朝廷想要染指,那就来!

在百姓群中穿行了一会,王旭带着羽林军向安澜城中走去,赵龙得知王旭来此。早就前来迎候了。

“文王,流民已经全部都上岸了,现在就驻扎在城外。”赵龙一边带着王旭往府衙走,一边说道。

王旭点了点头:“可清点出人数了?”

赵龙道:“正在统计当中,主要是分清楚流民和河西郡的原有居民,这有点麻烦,要等彻底的统计出来,恐怕还要点时间。”

来到府衙中坐下,王旭道:“统计好后。会有户部和各县的官员到此分批认领,你只需要维持好持续就行了。”

“还有,严防朝廷的探子混入其中,你一旦发现可疑的人物,便要将其逮捕,交由刑部审讯!”

“诺。”赵龙拱了拱手。

..........

两人继续交谈了一会流民的事,王旭话锋一转,道:“水军操练的如何了?”

赵龙微笑道:“文王。兵部刚给我送来了沙盘地图,甚是好用。文王请随我来,一看便知。”

王旭笑了笑,跟着赵龙来到了后面的一间房屋,这里此刻已经成为赵龙的作战室了,地图、沙盘什么的应有尽有。

走进这里,赵龙指着中间的沙盘道:“主公请看。整个长江及沿江城池都在此沙盘中,这上面还有我水军的兵力部署等。”

赵龙一说完,王旭仔细的看了起来,确实标注的很清晰,长江上游从河西郡、古西郡边界开始。一直往下穿过北郡,然后绕到宝安郡、东郡,紧接着流入东郡之外的海域,整个沙盘制作的很大气。

“这是什么?”王旭突然指着长江中间的那一排排小船道。

赵龙道:“禀文王,这是属下之前为了防止流民进入河西郡而设下的三道防线,每道防线用了两百条小型战船和三条中型战船,船与船之间用铁锁连接,青铜杆直插江底将其固定,如此一来,能在长江上形成一堵高达一丈多的围墙。”

赵龙为了弄好这三道防线,可谓是煞费苦心,不知道收了多少只船,还好安澜城中有点银两,否则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设计的。

此设计不但能防止流民,更能有效的盘查来往的商船;如遇战事,这三道防线便能成为阻挡敌人进入河西郡的屏障,真是一举数得。

只是如此好的设计,王旭却是有点不大满意,因为他想起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如果敌人用火攻,怎么办?战船连战船,连跑都没有机会,历史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就是这样被周瑜给烧光的。

“既然能将船只固定在江面上,那就多建立几处瞭望台,每隔一里设定一个烽火台,如果敌人来袭,士兵便点燃烽火。”

赵龙拱手道:“遵命。”其实他早有这个想法了,只是这段时间都在防止流民,所以没有时间去弄。

如果设有烽火台,古西郡的朝廷大军一登船,不出两个时辰,这里就知道了,能更快的做出反应,不至于像以前的河西郡水军一样,都打到老巢了还不知道。

王旭笑了笑:“总的来说,这个沙盘制作的不错,水军布防也很严谨,我很满意。”

“好好努力,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本王一应满足。”

赵龙郑重的作了一揖,神色肃然道:“文王请放心,有我赵龙驻守在此,朝廷兵马休想跨过长江,不过...我们安澜城的粮草不多了,能否...。”见王旭的脸色跨了下来,赵龙瘪了瘪嘴,硬生生的把后面的话给憋了回去。

又要粮草,艹!

王旭深吸了一口气:“我回王城后,即让户部给你拨粮。”

“多谢文王。”赵龙一喜。

研究了一会沙盘,王旭当晚在安澜城歇息。

................

三天后,户部的官员和各县的县令才赶到此处,经过统计,共有古西郡原有居民十万,流民二十万,这二十万人之中几乎都是古西郡那修墙的流民。

所以,这二十万人,几乎全是老弱妇孺;这样一来,办理敬老院和爱幼班就很重要了,虽然各县的县令极不情愿,但是有文王的命令在,他们也只有尊行。

来的早的人还能领到一些年轻气壮的,来的晚的就全是老人和小童。

五天后,安澜城外的流民才全部安置好,所有的流民都被带走,分别送往了各县,给每个县令都发了四千多人。

至于那十万古西郡的原有居民,他们身上有钱,所以文卿便根据每县的情况进行安置,人口较少的县分的多,反之则安排少量的居民入住。

不过由于王旭的插手,文卿在沿江一带安置的百姓比较多,因为王旭要在这里大搞农业,种植稻米,这些百姓正是劳动力。(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