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军的五年计划

逆天换明 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军的五年计划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8:57 来源:笔趣阁

新书《我真不是朱三太子》已上传,请朋友们多多支持指点。

………………………………………………………………………………

郭大靖心中有数,笑着颌首,说道:“日后的水路运输就交给他人,你我集中精力,发展海军。”

张焘笑了笑,振作精神,说道:“末将就等着郭帅发话,好甩开这些繁杂的事务,专心于海军。”

志在大海,怎么能甘心做运输官。巨舰大船都停在大连和旅顺,以及大海,张焘早就不想在内河晃悠了。

郭大靖拿出几张纸,递给张焘,缓缓说道:“这是海军的五年计划,咱们争取完成。”

张焘接过来看了看,脸上露出喜色,说道:“五年争取达到百艘巨舰,载炮过千门,这应该能够称雄南海了吧?”

从数量上,显然是不如郑家的上千艘船只。但从质量上,以及火炮的数量上,却是有过之无不及。

关键是巨舰大炮适应于世界海军发展的潮流,海上战术打法也要大大领先于郑家。

每艘军舰至少载炮二十门,有的能达到三四十门,这一艘就相当于郑家的十只二十只海船。

况且,这还只是主力船舰的数量。按照东江水师现在的规模,五年后,中小型的海船怎么也能达到四五百艘。

如此实力,郭大靖对于击败郑家还是很有信心的。何况,五年只是预期,争取完成并不是一定完成。

“应该能与郑家一战,但与西夷国家的正规海军相比,还差得太远。”郭大靖的目标很远大,当然不能把郑家作为终极目标。

尽管现在进入亚洲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军的实力上还不如郑家,可也不可小觑。

但荷兰、英国,甚至于西班牙等海上强国,实力雄厚,就算把主力战舰再增加一倍,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当然,这些西夷国家正在忙于在南美洲挖金银,不太可能向亚洲派出太多的军舰。

有五年计划,就在十年计划,甚至是百年计划。郭大靖着眼的大海,可不只是东海、南海,他还要冲出亚洲,与海上诸强争雄。

看着张焘兴奋的神情,郭大靖淡淡一笑,说道:“在大明沿海,应该能够纵横无敌。但要说整个南海,还是稍嫌不足。海军要不断发展,才有称雄南海的可能。”

张焘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郭帅难道指的是红毛夷,可红毛夷连郑家都打不过。”

“这不是红毛夷的真正实力。”郭大靖郑重地告诫道:“五年之后,咱们舰炮的载炮总量能超过一千,可红毛夷全国的战舰加在一起,火炮过万。”

张焘咂舌不已,可心中还有些不相信。按照这个数量,那得有多少战舰,铺天盖地还差不多。

郭大靖不想就这个话题继续多说,又提醒道:“战舰和火炮的数量是一方面,海上的战术更加重要。不论是操船,还是开炮,都要苦练经年,方能熟练。”

张焘用力点了点头,说道:“郭帅聘请的西夷教官,末将会向他们虚心请教,不敢倨傲狂妄。”

郭大靖微笑颌首,说道:“他们所教授的,也未必合宜。本帅会仔细看过,去芜存精,使海军能始终保持优势。”

“还有火炮,也要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海战。”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孙元化那边有问题,就全靠兵工厂打造。”

红夷大炮的铸造,在大连的兵工厂已经掌握,只是对于平辽的用处不大,一直在加班加点制造迫击炮、火箭,以及相关弹药。

而在目前的海战理论中,还有有着偏差。或者说,是对于火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

前膛火炮,不仅装填慢,精准度也不高。

可西夷却还在追求更远的射程,更大的炮弹威力,以至于火炮越造越重,舰船的载炮数量也不得不缩减。

要知道,真正的海战打起来,相隔数里的炮轰,基本上靠运气,命中率极低。给战舰造成巨大损伤的,大多是在两三百米内的轰击。

所以,郭大靖要把红夷大炮进行改造,缩短炮管,加大口径,使炮弹威力大增,而火炮的重量却还能降低。

在两三百米的近距炮击中,一枚巨大炮弹的命中,便几乎能够重创敌舰。

海战的战术,也将以战列线为主,充分发挥侧弦火炮的威力,而尽量摒弃已经落伍的靠船跳帮。

除了火炮和战术的改进,大量的火箭也将装备海军,成为另一套犀利的海战武器。

张焘并不是很明白郭大靖的想法,他只管听令而行,以后能带着威武的舰队纵横无敌,就是他的梦想。

“郭帅,要完成这个五年计划,要投入的资金可是相当巨大。”张焘有些担心地看着郭大靖,“差不多要几百万银子吧?”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这个你不用管,钱的问题我来解决。”

就算自家生意是暴利,要支撑五年扩舰的计划,对郭大靖来说,也有些吃力。

但他还有办法,那就是海贸获利。通过林家从江南拿货,再走辽东与朝鲜、倭国贸易,避开郑家的垄断。

凭借与倭国幕府御用商人的关系,郭大靖其实一直在与倭国做生意,只不过规模不大。

战争结束了,终于能腾出手赚钱,郭大靖在这方面,可不怕任何人。

而且,玻璃制品的种类要增多,瓷器作坊也要扩大生产,不仅有海贸,还有与蒙古人的马市,都将是销售的市场。

即便资金不足,导致五年计划不能完成,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再往后延几年呗!

张焘苦笑了一下,知道辽东重建恢复需要大笔的资金,海军的发展只能靠郭大靖的筹措。

虽然郭大靖长袖善舞,可这巨量的资金,张焘依然感觉到压力重重。

要知道,海军可是个吞金兽。不仅是添舰造炮,还有出海训练等花费。

不在大海中驰骋,操船技术如何能成熟?不打出几十上百炮,炮兵的技术如何能提高?

但郭大靖已经作出了承诺,他再怀疑,就显得小瞧郭帅了。何况,他既然没有办法搞钱,还是少说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