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百年之计

“君子,回吧!”

张旭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去的车队强忍着不让眼眶中的泪水流出来。

昨日张越与他谈过话之后,张旭已经明白了大人(父亲)的良苦用心。

只是张旭毕竟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虽然理解父亲的做法,但还是无法做到完全掩盖心中的感情。

“走吧!”

直到再也看不见车队的踪影,张旭这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父亲留给自己的两名随从下了城墙。

按照张越的要求,未来两年时间,张旭都将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楼兰生活。

随后再用一年的时间游历诸国,三年之后方可返回轮台。

……

“君侯是否对君子太过严苛了?”

西去的路上杜陵向张越道。

张越叹息一声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玉不琢不成器啊!”

“某家之子,翌日至少将为一百里侯,若是不经世事,恐为不疑公啊!”

杜陵沉默一番后叹息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张越这时反而笑了起来,“比起普通百姓的生活,张旭这小子连吃苦都算不上!”

杜陵闻言却是一惊:“君侯难道还准备了其它手段……”

张越点点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两年后这小子年岁也壮了,当游历诸国才是……”

对此杜陵倒是支持,他赞同道:“君侯所言甚是,只有游历过天下,才真正知道天下啊!”

杜陵说着话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前半生。

游历西域之前,自己虽然早已经名满天下,但其实不过是众人互相吹捧罢了,实则只是一井底之蛙而已。

正是有了多年前在西域的一番游历,才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张越得到杜陵支持也高兴起来:“不止是此子,其他几个小子也当如此……”

“某已有打算,某之子孙往后的教育皆当如是,某死前当立之为祖训……”

杜陵动容道:“若是真能如此,何愁张氏不兴……张氏定当为千年世家也……”

张越闻言却是叹息一声:“此不过某之愿望而已,能坚持几代人只有天知道……”

杜陵沉默半响,最后理解的点了点头。

张越把目光转向远处的高山,叹息一声。

“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到了张氏该亡的那天,亡了也就亡了……”

张越这句话却一下子让杜陵想到了刘氏。

“刘氏若是到了不能维护大汉那一天是否也该亡呢?”

想着想着杜陵一下子竟然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

张越见状也没有再继续说话,并让御者放慢了前进的速度。

……

杜陵一行抵达轮台之时,长安公卿对刘益上奏的军制改革的集议也终于结束。

丞相杨敞在把集议的记录整理好后,首先交给了霍光。

霍光没有翻看集议,也没有询问集议的结论,而是让杨敞把记录直接呈递给皇帝。

杨敞没有询问原因,而是立即照作。

他拜别霍光后,立即带着人出了长安城,前往甘泉宫。

这些时日,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因此并未在未央宫中,而是到了环境更适宜的甘泉宫调养。

“陛下此乃军制改革的集议记录,还请陛下观之!”

杨敞虽然为丞相但仍然对皇帝大礼参拜。

“丞相辛苦,大将军看过了吗?”

皇帝口中看似随意,但他的目光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杨敞虽然比较胆小怕事,但却并非愚者。

他再拜道:“大将军言此乃陛下之权,陛下当先观之……”

皇帝虽然明知道这句话只是哄自己的,但还是露出了笑脸。

他让随侍在侧的小黄门取过杨敞手中的奏书。

接过奏书后,皇帝先对杨敞道了句:“丞相请安坐!”

随后打开文书仔细浏览起来。

这份文书虽然经过了杨敞的一番整理,但文字仍然颇多,皇帝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看完。

“公卿们的意见是同时在西域与北军进行改制?”

皇帝合上文书后,微微皱了皱眉头。

皇帝内心中对在北军进行军制改革还是有一丝抵触的。

他内心深处认为,若是对北军进行改革将使得霍光对北军的控制力更强。

“陛下,公卿们认为此事乃是西域提出的,西域自当先行改革……不过内地与西域毕竟不同,是以还当在内地择一军进行改革,以观成效!”

皇帝道:“此言亦颇有道理,只是为何选择北军,北军乃是天下基石岂可轻动!”

杨敞道:“如今内地野战之军,不外乎河西、朔方、辽东与长安之北军。”

“河西、朔方需防备匈奴不可轻动;辽东刚刚经历大战且地处偏远亦非良选,如此只有北军可行。”

皇帝沉吟片刻道:“丞相所言亦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照此实行吧!”

说完对身边小黄门道:“取朕御玺来!”

同时命杨敞拟定一份诏书。

杨敞拟好诏书后,又修改了三遍,这才誊抄好交给皇帝。

皇帝仔细看了看杨敞拟定的诏书对杨敞赞了一句,随即在诏书上加盖了印鉴。

“丞相拿下去吧!”

皇帝说完这句话,心头却是空落落的。

他不禁想起来先皇帝言出法随的威武形象。

杨敞接过诏书起身拜道:“臣谨奉诏,陛下万年!”

心情烦躁的皇帝只是摆了摆手。

杨敞也不已为意,随即再拜道:“陛下保重,臣告退!”

杨敞收好诏书当即出了甘泉宫,再往大将军府而去。

诏书上虽然加盖了皇帝的御玺,但此时仍然不合法。

先皇帝时期只需要加盖丞相之印即可,但现在是由大将军霍光辅政,因此还需要加盖大将军之印。

霍光早就料到杨敞会来,杨敞奉上诏书后,霍光仔细看了一遍随即加盖了大将军印。

随后杨敞也在诏书上加盖了丞相之印。

四日后大朝会上,霍光正式代替皇帝公布了军制改革的诏命!

……

抵达轮台之后,张越安排众人休息了半个月,这才在轮台官学举行集议。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张越召开这次集议即非政治经济也非军事,而是为宗教信仰问题。

张越经过长久的思考认为宗教问题是西域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以往西域在实际治理过程中也对此有过一些措施。

必如原本全国信奉沙门的龟兹国如今就有了巨大的变化。

正是因为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张越都刻意避开了宗教这个问题。

但在南征的过程中,张越发现随着大汉的发展与扩张宗教问题已经无法再避开了。

宗教信仰这个阵地大汉不去占据,就要被胡人所占据。

如今南征的大军中一些士兵甚至军官就已经被胡教所蛊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