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张越之誓

赵广汉了解清楚辽东的情况后,平静的起身道:

“君候,昔日苏典属国被匈奴扣押之时,曾经对那卫律言,“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今日扶余临阵背汉,更甚于此……为震慑诸国,我大汉必须对扶余人惩戒!”

吴正闻言亦支持道:“赵侯所言甚是,必须要让扶余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赵意、耿恕等人亦坚决的支持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踏平扶余。

张越面色严肃的拔出腰间配刀,他澹漠的用长刀指向舆图上扶余所在的位置。

“今扶余背汉投胡,我大汉必灭其国,亡其种,绝其苗羿……”

……

“诸公,某昔日曾对罽宾人言内外六夷敢犯大汉者,当亡其国,亡其种,绝其苗羿……”

“今扶余王竟背汉投胡,致我三军两万将士惨死于贝尔湖……此仇与大汉当不共戴天……”

“某今日在此立誓,必灭其国,绝其苗羿……”

“自今日始,有为扶余人提供粮草甲兵者,无论番汉……某必杀之……”

大朝会上张越一手按剑,口中不紧不慢的向公卿列侯博士文学宣布。

贤良文学们闻言皆感觉张越杀心太重。

他们一个个你望我,我望你,都希望别人先出来反对张越。

有几人虽然动了动,但在与张越的目光接触后,都缩了回去。

张越盯着贤良文学们看了看,心中不禁冷笑。

他正等着贤良文学们跳出来,若真有人敢跳出来反对,他将毫不手软的杀鸡儆猴。

等了半天,没有见到一个人跳出来反对,张越不禁感觉有些失望。

他再次环顾四周后,向皇帝刘贺拜了一拜道:

“臣请陛下昭告天下,讨伐扶余………”

刘贺见状起身道:“大将军所言甚是,扶余背汉投胡,实乃大逆不道……天下当共击之!”

随后皇帝刘贺正式颁发诏书,昭告天下讨伐扶余!

元平元年十一月,皇帝刘贺按照张越的要求,正式昭告天下讨伐扶余。

随后张越又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命,命关东诸郡国调集兵马粮草前往幽州涿郡。

很快诏命就在一名名红翎信使的传送下,下发到了关东诸郡国。

随着诏命传到天下的自然还有张越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话,以及罽宾国的最终命运。

收到诏命的关东各郡国不敢怠慢,立即按照诏命开始动员本郡国的郡国兵以及钱粮向涿郡汇聚。

临淄城外,人们围着布告栏议论纷纷。

自从张越当年剿灭盘踞临淄数百年的王氏之后,临淄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许多。

临淄城也成了关东地区少有的支持张越的地方。

“朝廷这一次恐怕铁了心要踏平扶余了……”

“这扶余到底是哪个蛮夷之国,竟然敢背叛我大汉!”

“这个某知道,扶余是辽东北面的一个蛮夷之国,要说起来其面积也不小……”

“大兄如何知道这扶余国的……”

“也不怕二三子知晓……某昔年也曾经助王氏行走私之事,那扶余国却也是去过的……”

“如此说来那扶余人竟然与王氏还有联系……”

“何止是王氏啊,河北一带与扶余人有联系的世家大族可不少……”

“那扶余不过就是一个蛮夷之国,为何竟然多有豪强与其勾联……”

“大兄有所不知,这扶余国虽是蛮夷,但其国内亦有不少好东西!”

“喔,这扶余国内还有啥好东西?”

“诸位有所不知,这扶余国中的皮毛到了大汉可就是值钱的东西……另外很多大汉没有的名贵药材都需要扶余提供……”

“这么说来那扶余倒也不差……”

“那是自然,你没听说吗,云阳侯曾言,扶余之地乃白山黑水,沃野千里……拥有比关中更肥沃的土地……”

“比关中的土地还肥沃,听说关中之地一亩可是能产粮三石半的呢……那扶余蛮夷之地竟然比关中更肥沃?”

“云阳侯什么人,那可是天上的帝君下凡……所言岂能有假……”

“大兄莫不是玩笑,云阳侯自然是顶了尖的人物,但如何会是帝君下凡……”

“诸位莫不是不信……若是不信自可以去问问那道教之士!”

“道教,大兄莫非已经成了那道教信徒?”

“惭愧的很啊,某倒是愿意,可惜还差了一些啊……”

“喔,加入那劳什子的道教难不成还有什么要求不成!”

“大兄有所不知,那道教可不是想入就入的,首先一条就是要识字八百以上……”

“啧啧……识字八百以上!某听说西域诸国入道教的可不少啊……难道彼蛮夷之辈亦能识汉字八百?”

“大兄有所不知,在八荒之外自是不同,若不能识字八百,但若能斩杀蛮夷之教徒者亦可入道……”

众人正议论的热火朝天,就在这时几名小吏走了过来。

“赵典吏,今日又有何事?”

一名老者拄着拐杖上前询问。

那名赵姓典吏,见状赶紧上前拜了一拜。

“皇帝与云阳侯欲讨伐那扶余蛮夷,我临淄亦需征召大军前往……”

那赵典吏解释了一通,众人这才明白过来。

这时一名膀大腰圆的大汉心中一动,上前询问道:“明公,这临淄郡兵不是昨日已经出发了吗,为何今日又要征召人马?”

那赵典吏上下打量了大汉一眼,面露微笑道:“诸位有所不知,今日征召之人乃是为南北两军征召的士卒!”

大汉惊讶道:“南军不是已经取消了吗,莫非朝堂又要恢复南军……”

赵典吏道:“如今大汉疆土已经是孝景皇帝在世之时的四倍……如此广阔的疆土自然需要更多的勐士守卫……”

赵典吏说完,又对着那壮汉道:“以某观之,此正大汉壮士建功立业之时……”

那壮汉闻言击掌道:“云阳侯曾言……人不是马无需名血与名种……功名但从马上取……能杀敌立功取蛮夷首级者方为好男儿……”

那壮汉说完,周围之人皆是大声喝彩。

赵典吏趁机道:“有欲投军去那马上取功名者,明日可至城东教场报名……”

周围之人闻赵典吏之语,皆是颇为意动。

那壮汉搓了搓手问道:“赵典吏,此次征召可有要求……”

赵典吏道:“要求自然是有的,大家好一看便知……”

说完那赵典吏却是拿出一张布告贴在布告栏上。

当即就有人上前,大声把布告上的内容大声念了出来。

……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赵充国在领兵出塞之后,与匈奴诸王之兵,发生了多次激烈的交战。

朔方军本就是精锐,面对匈奴部落骑兵自然是占尽优势,几次大战都是汉军大胜。

眼看着就要逼近贝尔湖地区,这时突然传来了扶余背汉投胡,辽东汉军兵败贝尔湖的消息。

得知这个情报,赵充国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朔方军也有陷入了危险的境地的可能。

因此他果断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负责拦截朔方军的日灼王此时也收到了贝尔湖之战的信息。

他见朔方军欲退兵,在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准备对朔方军进行拦截。

日灼王的决策并没有错,他若是能成功拖住朔方军。

待单于大军的到来后,即使不能全歼出塞的朔方军,但至少也可以把朔方军打残。

若是真的能够达到这个目的,那就对整个匈奴帝国太有利了。

短时间之内可以让汉匈之间攻守转化。

在张越完成军事改革之前,战争的主动权将重新转到匈奴人手中。

但日灼王太高看自己手中部落骑兵的实力,也同时小看了朔方军。

这些年,匈奴在拼命改革训练新军。

大汉同样没有闲着,大汉常备军的战斗力同样也在提高。

匈奴诸小王的部落骑兵,面对汉军常备军时实际上已经很难正面抗衡。

元平元年十月初八,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匈奴日灼王领四万匈奴部落骑兵在弓卢水南拦住了朔方军的去路。

赵充国望着拦路的匈奴骑兵,脸上露出了冷笑。

他没有派人与匈奴人搭话,立即把自己手中的骑兵分成了三部。

随后他请领中军对匈奴人发起了进攻。

赵充国一眼就看出了匈奴人只是普通的部落骑兵,并非新军精锐。

因此他决定采用中央突破的战术一举打破匈奴人的中军。

若是匈奴右大将等匈奴宿将,面对汉军精锐的进攻,自然不会莽撞的与汉军正面交战,而是会采用游击战术拖住汉军。

但日灼王不同,日灼王乃是日灼部重建之后才登上王位的。

这几年汉匈之间也没有发生大战,在此战之前他最多也就指挥过千余骑作战,这还是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有一句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来袭的汉军日灼王没有选择游击,而是自大的选择了正面迎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