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 287、今年的教习招聘有点难

房二的快乐姑且不谈,仅仅是痛点上,有一说一,这和填鸭式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时这和李恪与李泰两个娃娃做老师也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毕竟,他们都还是娃娃那里会给人讲课?还不是学着学院里那些教习的方式,对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讲解。

所以,房二和一众现在的重装兵未来的炮兵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过,这也够了,毕竟房二他们又不是要当数学家,而是先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之后,再实践训练火炮。那时候的训练才尤为重要,有句话不是说“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炮手其实也是一样,要想指哪打哪儿还得打炮,不断的打炮!

当然,此打炮并非彼打炮,还请仁者见仁。

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房二郎和诸多鹰扬卫士兵注定要继续痛并快乐着。一个抛物线,他们整整学习了十天。

学习的结果依旧是不能甚解,他们的心里边倒是有了些轮廓。

接下来的时间,终于会是房二最快乐的时光了,因为,他真的要去撸炮管子了。那可是期待已久的事情啊!

而李恪和李泰,在结束了艰难的讲课历程之后,开始一门心思扑在了长安城的基础建设之中去。那是长吏秦千古的请求,同时也是皇帝的命令。

毕竟,雍州可是李泰的制所,不说给雍州百姓干多少实事儿,跟着学学政务无可厚非。

至于李恪,反正他的封地有人管着,在长安闲着也是闲着。跟着李泰一起学习政务,将来就藩的时候至少晓得事情怎么处理,不至于两眼一摸瞎不是?

本来按照皇帝的意思,他是想让李承乾也跟着去的,可是大儿子不是腿脚现在不方便么,算了,就拉着他帮忙批阅一下奏折算了!

可仅仅是两天时间,皇帝就不得不把自家儿子给轰出了两仪殿!

无他,李承乾看着奏折总有这样那样的奇思妙想的想法,想法当然是好的,可是都是十分不容易实施的事情。

期初,父子俩还能因为一份奏折争论得面红耳赤,然后一笑解恩仇。可到第二天,李二陛下就发现,自己和儿子这样,批阅奏折的时间偷偷变长了很多!

儿子是个伤员,总不能逮着他熬夜吧?

李二陛下只能自己留下来,将今天没看完的奏折给加班批阅。

有意见是好事,可是因为意见耽搁了正事儿,这就不太好了。李二陛下立马踩了刹车,将儿子轰出了两仪殿。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有构思很好,但是不容易实现就不行!你还是跟着唐河上再学习学习,多读几天书再说!

当然,皇帝也情不自禁想到:要是换成那狗日的好女婿,他提出来的意见应该是面面俱到吧!

不信?

可以看看现在雍州正在进行的改革嘛!

这是最直观的证据!

说起雍州,这么些日子过去,有轨马车终于成功通车了一条线路!

西边从开远门到颁政坊,然后向南右转沿着皇城行驶到朱雀门,东边从春明门行驶到永兴坊然后左转沿着皇城行驶到朱雀门。两辆马车朱雀门汇聚然后分道背向而行。

这样做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为上班的官员们提供服务。

原本,大伙还以为有了这个玩意,长安城会拥堵不少。毕竟是在有限的道路上多塞了一辆两个节车厢的车。可实际上,自打有了这个玩意之后,不够格上朝的官员们上下班都乘坐这个有轨马车,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们上下朝也乘坐这个有轨马车。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还是秦千古有意将两个车厢进行了区分。前面一个车厢是软座,专门提供给五品以上的官员乘坐;后面一个车厢硬座,提供给上下职的官吏乘坐。

大伙对这种方式很赞同,毕竟大唐本来就是有高下之分的国度。要想坐进前面,就努力工作作出政绩给自己升官就是了!

这样一来,让仆从驾车上下班的人变少了,早上的交通自然更畅通了。

当然,这样一来,倒是影响了那些早起做早餐生意的百姓,他们不得不将小铺子搬迁到专供上下车的轨道交通车站旁边。一时间,也形成了长安城上半城独特的风景。

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唐河上最近挺忙!上午忙着给教习们上课灌输知识,下午还得忙着面试新来应聘的教习。

应聘教习的广告已经打出去五天,有了去年的招聘事宜,今年应聘教习的人更多了。当然,淘汰率也更高。

毕竟,经过一年的教学工作,唐河上也明白了寒门教习到底还是有着自己的局限,为了更好的开展学院的教育工作,唐河上只能提高自己的要求,不能再矮子里面拔高个。

整整五天过去,学院笔试了两百人,面试了四十多个。却没有遇到一个唐河上心仪的读书人。

今天是招聘的第六日,长安学院的教习依旧是上午听课,下午自习。

乘着教习们自习的时间,唐河上、颜思鲁组织着今日的考试,一间考室四十个人,一共分了五间考室。唐河上和颜思鲁两个人肯定管不过来!

但是他们根本不担心有人作弊抄袭!

考试的题目是长安学院出的,一共出了二十几套,可以连续一个月不带重复。又不是四书五经,怎么抄袭?

抄别人的?

本次一共就招聘四十个人,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不会傻到去帮别人一把,做损己利人的活东葛。

因为要今日必须完成阅卷然后面试,所以考试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当然,题量也并不大只有三道。

一道算术题,一道主观题,一道逻辑题。

阅卷的时候,自然是二十名教习帮忙着批阅。

由唐河上、马周、李义府、崔珏、颜思鲁四个人分成五组,每组负责一间教室的试卷阅卷。

对于这些教习,甚至于对于长安学院勋贵班级的学生来讲,第一题算术不算难: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一成,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成,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多了还是少了,请说明原因。

可仅仅是这一道题就难住了许多人。

唐河上翻阅着手里的试卷,仅仅是第一题,手里十份试卷里面光写着答案没有写解答原因的就有九份!唐河上用脚指头都能猜到,这些个答案都是瞎猜的。那十份里面唯一一份特例......并未写出答案,而是直接猜都没猜,留了一个空白。

这些猜测的,不管是对还是错,只要没有原因,自然是全部零分。

第二题主管题:如何做好一名教习。

这种题大伙儿倒是都写上了答案。答案很有趣,有人写着:为人师表,当正己在育人。

也有人写着:对待学生,要严格,教不严师之惰!

......

唐河上倒是每一份答案都认真解读,读到最后,很显然没有一份说到唐河上的心里。

抬起头,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教习们,没有看见谁有眼睛一亮的表情。

难道是去年将长安城里优秀的寒门读书人都挑选完了么?唐河上情不自禁想到,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多天一个合适的教习都选不出来?

这已经是第六天了,前前后后一共考试了一千二百人。长安一百万人口里,除了世家子弟,一共有多少读书人?

只怕真的只有一两千人吧!

这样下去,只怕真的无人能够达到要求啊!

唐河上放下试卷,开始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把要求定得太高了,以至于到现在还一个人都招聘不到?

这种想法刚刚萌生,就被唐河上一摇头甩出了脑外。

不要求高一些没办法啊,现在才是小学内容,然后中学,最后高校,教学的内容会越来越难,不招聘些接受能力强,逻辑思维强,有品德的教习,还真的没办法继续下去。

罢了!

哎!

唐河上深吸一口气,继续讲精力放到了阅卷上,只求能够再找到一两个马周、崔珏、李义府这样的人才吧!

嗯,要求别太高,一个不嫌少,两个不嫌多!

呵呵呵!

唐河上脑子里的某个沉寂许久的辣鸡系统在心底冷笑:还一个不嫌少?再找到一个算老子输!前前后后,王玄策、刘仁轨、马周、李义府、崔珏、来恒、来济哪一个不是宰辅之才?

还不满足,还嫌少?

唐老四不可能听得到辣鸡系统的心声,他只能是继续迈着头批阅试卷。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两百份试卷终于批阅完毕,然后统计分值,前四十名进入面试名单。

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影响,唐河上今天的面试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小陷阱,就是在地上丢下了两团废纸。

结果很意外,四十个面试的读书人全部都有弯腰将废纸捡起来放在自己兜里的举措。

但是,唐河上依旧没有面试成功一个教习。

没办法他觉得这些寒门读书人身上没有任何可以吸引自己的闪光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