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 313、一日备战(下)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313、一日备战(下)

作者:一二三石头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4 02:04:46 来源:笔趣阁

就在唐河上奔走于几个地方的时候,大唐的各个衙门也正在紧张密布地进行着出兵前的准备。

民部,所有账房在唐俭的领导下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核算,核算出兵两个卫一共需要动用的粮草、被服、民夫的数量。欠缺的需要向世家、巨商采购,不够的东西立马要动用国库采购。

兵部,身为尚书的李靖正在交接手里的工作,他在为改日的出兵做准备。总不能去了突厥,兵部就不运转了吧?

等做完手里的工作交接,还要去右卫领兵,还要点将呢!

战争可从来都不是儿戏打架,双方撸起袖子干就完了。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一起联动,由尚书省草拟诏书,门下省审核,最后由中书省用印,一份份合法的讨逆的缴文才会张贴在长安各坊的公告牌上。

同时,这份针对五国的缴文会用信使传递至边疆,递交到对方手里。

这个看似多余的动作,却实实际际要必须存在,这才代表讨伐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有了这样一份缴文,任何人只要敢在战争途中使绊子,那就是和整个国家过意不去。不管你是五姓七望还是蜀中吐司,只要做了使绊子的事情都会受到清算!甚至于不必清算,直接给灭了!

朝堂上下,每一个衙门,每一个部门都在紧张有序地运作着。不管是小吏还是三四品大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这一日已经不存在下职这个说法。

朝堂之外,消息灵通的世家们也开始参与这场战争的准备。

清河崔家崔三爷用右手扶着还有些隐隐作痛的右下腹,对着管家道:“送一万石上好的麦子和一千匹绢布去民部,就说清河崔氏为这次战争捐的。”

“是!”

老管家没有犹豫,转身就走。

太原王家,长安的主事人也是对着管家道:“送些黍米去民部,粗布送上一万匹,不能上那些上战场的士兵冻着!”

王家的管家迟疑道:“郎君,咱们和朝堂......”

禁忌的话,管家没说,主仆二人心知肚明。

王家的主事人摇摇头道:“兄弟阋墙,共御外辱!”

博陵崔家、范阳卢家,在这一刻做着同样的事情,京兆杜府、江淮张家,也做着一样的选择。

这不是因为害怕战争结束之后被清算,而是王家主事人的那句话话,兄弟阋墙共御外辱!

说通俗一点,自家兄弟打架斗殴争夺家产,那是自家里的事情。可外人要是想要动老子家里一点东西,想要动老子的家人,老子一定和兄弟们弄死他!

至于家产、家里的矛盾,等弄死了外人大家伙儿再斗智斗勇都可以!

夜晚,两份八百里加急急报抵达长安成的当日夜晚,大安坊里灯火通明,这是大安坊作坊自投产以来,第一次整个作坊所有工人全部加班。

所有工人,没有人休息,哪怕是第一第二作坊里面的工人全部都留在了工坊里。刘二这个大安坊的现任最高领导也留在了作坊里。

从未做过工坊里那些工人们做的活儿的刘二挽起了袖子,跟着工人们一起扛着麻袋。读书人,力气小,两袋不行咱只扛一袋不行么?

炒麦面,我刘二不行,可是我能帮着打包不是,每一块被铁压出来的饼砖用油纸包裹起来,这个活儿我刘二可以做嘛!

渭水河畔,织造坊的工人们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着。

水力织造的飞梭已经换成缝纫的飞针,工人们将一匹匹羊毛布用剪刀剪成了固定大小的布块,然后放到了缝纫飞针之上,卷边缝纫成为一张张足够将人包裹起来的硕大披风。

棉花,棉纺织机器去籽蓬松,然后塞入绸布和麻布之间,制作成一件件厚厚的棉衣。

作坊的管事也不会纺织和制衣,他跟着搬运工人们将码成一叠的棉衣背在了背上,运到了对方的地方。

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液,管事道:“把火烛都坊远点,别烧着了!作坊是小事,谁要是耽搁了董事长的安排,就别在工厂混口吃的了!”

“晓得!晓得!”

工人咧嘴一笑回答道:“领导放心,大家伙儿都小心着呢,绝对不会误了东家的大事!”

火药监,没办法去塞北的李德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制作虎蹲炮上,每一炉铁水,每一个模具,李德奖都是亲自检查。

浇灌之后,每一门炮,李德奖都亲自监督匠人们打磨。

他拿起放大镜一边看一边提醒着匠人:“都好好打磨,这炮咱们没机会试炮,所以一定要认真检查质量!不能到了塞北用不上、炸了堂!还有,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要求留下自己的名字,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好好做事,别怪本官送他去检察院!”

“晓得了!”

工匠们手上不停,嘴上却都是笑着答道:“咱们耽误谁也不能耽误唐少监打仗不是?”

李德謇没和弟弟在一起,他正在一辆辆钢板制作的马车里上上下下!这是唐河上给的要立马赶工出来的另外一个物件,据说是拿来做车阵用,含糊不得!

时间,亥时末,同济医院里,刘刚正带着所有临时抽调的医生和长安医学院自愿参加战地医院的学子们在做最后的设施设备检查工作。

这一次,同济医院一共抽调了所有精通外伤、跌打的医生,形成了两组战地医院,一组由刘启铭负责,另一组由一个年轻的郎中负责。

医学院那些学生们虽然在唐河上提议的时候没人立即报名,可后来到同济医院报名的人真不少,一百多号人去了接近七成。

最终,在刘刚和孙思邈的共同努力下,半天时间筛选出了四十人进入战地急救队伍。

刘启铭站在所有战地急救人员的面前道:“诸位,认真检查设备吧!这会儿多细心,别拿掉东西,到了战场,咱们就能多救士兵的命!”

急救队员们开始进行检查!

“报告,按照拟定的数量,现有棉签十箱!”

“报告,我这边有绷带五十箱!”

“报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