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 179、第一场比斗,惜败!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179、第一场比斗,惜败!

作者:一二三石头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9:47 来源:笔趣阁

刚往嘴里放了一块沾上芥末的生鱼片的唐老四问得此言,险些一下子将舌头都咬到了。

这位声称李师记名大弟子的从未蒙面的师兄有些......扯拐啊!

自家师兄弟,不关着门探讨学问,在这元旦大宴会上,大庭广众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几个意思?

是为了像李师证明自己学识更好?

或者,想借着大宴会上,把自己的学识拿给皇帝看,然后踩着师弟的尸体上位?

还是说,这位师兄是世家子?

不管是哪种情况,以后师门内部不和的事情不都坐实了么?这不是存心让外人看了笑话?

唐老四习惯性揉了揉眉心,觉得那位从未谋面的师兄,要么是脑子有问题,要么是思想有问题。总而言之,这种情况,不能惯着!

唐老四的认知没有一点错误,宴会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了那绯袍官员的身上。他们的神情,有的是一脸愤慨,有的是一脸错愕,还有的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

那些脸带愤慨的人,若是李纲走一圈看看,能发现他们都是在自己座下听过课的学生;那些错愕的人,若是唐老四走一圈能发现都是无关人等;而那些挂着似笑非笑神情的人,如果皇帝走一圈就能发现他们都是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

喝一口清水,将口中的芥末味冲淡一些,唐老四起身一边整理衣着,一边像最前头走去。

给两代皇帝和李纲行了一礼,然后给那位绯袍官员行了一礼,唐老四微微一笑问道:“不知这位记名大师兄名讳!”

“本官李彦!”

记名大师兄回礼道:“出身赵郡!”

“赵郡李氏?”

唐老四不着痕迹看了一眼皇帝,那眼神......

皇帝读懂了!这狗日的唐河上是在问自己,赵郡李氏的人没事来找麻烦作甚,老丈人,你怎么管理李家的?

这尼玛!

皇帝心中甚为无语,翻了一个白眼,仿佛在说:不知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么?

耸了耸肩,唐老四嘴角微微一瘪道:“师兄,今日乃元旦大宴,总不能咱师门出尽风头不是?要不,咱先回座位,明日师弟上门拜访,再探讨学问可否?”

唐老四此话,让李纲的老脸上再次堆积起了笑容,由衷的那种!

这是在提醒对方,顾忌一下师门体面,不要给外人一种兄弟阋墙的感官嘛。

只是,那李彦显然不领情,鼻孔里喷出一声冷哼,冷冷道:“师弟,探讨学问又不是蝇营狗苟之事,何须私下?莫不是师弟你自觉学艺不精,怕在这大宴上丢了李师的颜面?”

“呵呵!”

唐老四被李彦的胡搅蛮缠直接气笑了,到底是谁不顾李纲的颜面来着?这不是典型的恶人先告状?

不理会李彦,唐河上拱手对李纲一礼道:“李师,学生听您的!”

“可!”

李纲显然心中也有些不快,淡淡对唐河上道:“不必考虑其他!”

“是!”

唐老四点点头,这才转过身子,对着李彦道:“李彦师兄是吧?说说,你想怎么比!君子六艺?还是诗词歌赋?对了,既然是比试,咱总得添点彩头,小弟以为,若是谁输了,以后便不可以李师学生自居如何?”

嘶!

挺狠啊!

这是输了的人要被逐出师门啊!李彦自觉自己从未想过要让唐老四脱离李师门下,也从未想过自己脱离李纲门下。这比斗无非是自己嫉妒心作怪而已,有必要下这么重的赌注?到时候自己赢了,这小师弟被除名,那莒国公会不会在明年的考核中......

至于自己,李彦觉得不会输!曾经在书院里,自己这个记名弟子可是力压群雄,师兄弟之间文比从未输过!

“师弟,一日为师!”

李彦摇摇头表示不能用这个做赌注。

一旁的李纲却道:“为师觉得可以!”

额......!

李彦一下子噎住了!老师这话,信息量很大啊!是故意借此机会让某将这小师弟清理出去么?若是这样,那自己赢了,老师会不会把自己前头的记名二字划掉?

思虑至此,李彦淡淡一笑,那神色仿佛在说“小师弟,这是你自找的!”。

只见李彦道:“即是探讨学问,自然是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不过,今日乃是大宴,不可耽误同僚们过多时间,咱们就以诗词和书法三项上比较一番吧,师弟以为如何?”

唐河上点头答了一个字:“好!”

李彦对着皇帝,再坐的所有人拱手道:“鄙人和师弟的比试耽误大伙儿了,先给诸位告个罪,同时也请诸位同僚给咱们师兄弟二人做个评判,可否?”

“好!”

“善!”

“没问题!”

“这可比歌舞佐酒!”

不同的回答响起,却都是不介意二人比斗,也愿意帮二人做个见证。

李彦再度转身对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请赐下笔墨,臣和唐师弟第一局比试书法!”

这个请求,皇帝自然答应。

不多时,两个案几,两张宣纸,两支毛笔,两个砚台被呈上来。

李彦席地跪坐,提起毛笔对唐老四道了一个“请”字,然后奋笔疾书。

唐河上也一样正襟危坐,抄起毛笔一笔一划写了起来。

先提笔的李彦百息就写完了,然后抓起宣纸,轻轻吹干墨水,直接交给了皇帝!看样子李彦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信。

而唐老四写得很慢,简直如同刚刚学笔的孩童,竟是用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停笔交卷。

拿着两份书法进行对比,笔走龙蛇,用行书写着“永和三年......”的是李彦的作品。作为书法大家,皇帝自然能看出李彦在行书一道造诣匪浅,一份《兰亭序》颇有行家风采。

至于旁边这份,一笔一划用楷书写着“圣人训......”的自然是唐老四的作品。

笔力很不错,字体也很新颖,一时间隐隐有着自成一派的迹象。

只是!

两份书法作品一做对比,皇帝惋惜摇摇头,唐老四的字体虽然自成一派,可笔力上和李彦相比还是有些差距。他只能公正的判定唐老四惜败!

将手里的作品交给李纲,李纲接过一看,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唐河上的书法略逊!

然后是褚授良、欧阳询......

二人作为当世书法名家,观摩一会儿后也给出了答案:唐河上略逊半筹!

不过,看着唐老四的新式楷书,欧阳询居然突然萌生了一股念头:要不自己也试着写写楷书?

两份书法作品继续传阅,一刻钟过去,大唐有名号的书法大家都观摩过了。

最终的结果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

唐河上的楷书略缺火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