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 202、选择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202、选择

作者:一二三石头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9:47 来源:笔趣阁

长安东西两市,雪盐店铺在刚刚开业的第二天就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来得都是排队买盐之人,有的一次买一两斗,有的一次买三五斗,有的一次买三五石,有的却一次买三五十石!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买一两斗三五斗的,都是平民百姓,买三五石的可能有小商贩,可买三五十石的......那是有意为之。

店铺没有去调查谁有意买这么多盐,没那闲心思去追究到底是哪一家脱了裤子放屁试图将盐全部买掉还分成批次一次买个三五十石!

第一批雪盐是盐场是盐场三天生产的量,只有二十四万斤左右,折合成石也就两千石左右。

分到了五百石到洛阳,一千五百石到长安。

在荥阳郑氏买光策略下,仅仅在店铺开业第二天,长安东西两市的雪盐就销售殆尽。盐铺也光棍,没盐了立马关门歇业,好不作伪。

郑家二爷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愕然,这......这样就完了?

本着谨慎的精神,郑二爷吩咐府里人密切关注盐铺的情况。

结果,第三天、第四天盐铺根本没有开门营业。

许多百姓带着希望去了雪盐盐铺,又失望离去!

“二爷!看样子东西两市那雪盐铺子是真的没有盐了!”

监视雪盐铺子的郑家下人把自己得出的结论汇报给了郑继辅。

郑二爷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对方这是要搞啥?未必只有这点盐,给郑氏送福利?

看着不像啊,谁会这么傻,明明知道自己没有多少盐,还用这么低的价格处理,这不是明摆着的赔本买卖?

再说了,郑二爷看过买回来的盐,那成色明显比自家运城产出的盐要好很多!这要是偷偷卖,怎么也得在官价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十!

以郑二爷对世家大族的了解,他们绝对会溢价购买这种精盐,毫不犹豫!

第五天,洛阳传来了消息,那边的雪盐盐铺也在前一天被自己家里派去的人买光了,盐铺挂出了售罄的牌牌。

莫不是......对方真的只有这么点盐,想用来给百姓们发发福利?

真·慈悲?

郑二爷想了许久,觉得这个结论或许最贴切......吧?

有了这种想法,郑二爷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吩咐了家里人,不用再去过多理会那雪盐铺子了,时不时关注一下就行。

对于雪盐铺子发生的事情老太监倒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几次到唐老四面前破口大骂郑家,仿佛不把郑家的后背骂肿决不罢休。

唐老四总是咧嘴一笑宽慰到:“老爷子,安心就是,这第一批量少,过段时间就好了!”

......

正月二十六日,海军训练的第十一天,雪盐铺子挂出售罄牌子的第六天。

岭南大公子冯智戴终于能够在连续完成十天辛苦训练后偷懒一天了,因为这一天,岭南二公子,亲弟弟冯智璋带领着岭南冯家送给唐河上的第二份礼物终于要到了!

不,准确的说是送给大唐海军的第二份土特产!

这不,一大早,唐老四就带着来恒和冯智戴在官道口子边上等候。要不是训练场实在需要人看着,唐老四还准备将来济也一并带来呢!

毕竟冯智璋带着一大群造船的工匠走了辣么远,怎么也得海军将领全部到齐表示一下尊重不是?

巳时初,一大队风尘仆仆,衣着和唐装略微有些区别的人马终于在官道上叫做“长安南”的收费站下了道。

眼尖的冯大公子立马看到了对面队伍里那个走在最前边身穿蜀锦貂裘青年。

快步走了上去,冯智戴一脸激动地一边打量一边道:“智璋,真的是你!五年没见了,长高了,也壮实了!”

“阿兄,是我,我没长高,倒确实长壮实了些!”

蜀锦貂裘青年正是曾几何时在岭南被唐老四吓得连夜逃离南扶州的冯家二公子冯智璋。

他一脸也一脸激动地看着自己的兄长道:“阿兄,你好像变黑了!”

“嘿!这些天训练晒的!”

冯智戴咧嘴一笑,拉着弟弟一边往唐河上那边走一边道:“走,阿兄先带你去见唐将军!”

兄弟二人联袂走到唐河上身边,冯智戴迫不及待介绍道:“唐将军、来将军这就是我家二弟,冯智璋!二弟,这位是唐河上唐将军,这位是来恒中郎将!”

“我和你二弟早在岭南就见过了!”

唐河上挂着一脸由衷的笑容道:“智璋兄,好久不见,进来可好?”

来恒没有笑,反而严肃着脸,那是故意绷着的,毕竟这位冯校尉的二弟......名字真的有些让人发笑。可,自己和冯校尉到底是同僚,当着他们兄弟二人的面笑总归不好不是?

“智璋兄,一路辛苦!”

来恒对着冯智璋抱拳行了一礼。

冯智璋立马对着唐河上和来恒郑重行礼道:“智璋见过唐将军,虽半年未见,将军在岭南的音容相貌却时常在小弟脑海里!

见过来将军,家兄承蒙将军照拂,智璋实在感谢!

二位将军,这次智璋一共带领造船工匠及学徒共计八十人,请接收!”

“辛苦了!”

去过一趟岭南的唐河上当然知道岭南到长安行路有多难,更何况冯智璋是带着人大冬天穿越了大巴山脉和秦岭。其中的艰巨,怕是比当时他自己去岭南难上好几倍!

这一句辛苦了,唐河上说的发自肺腑。冯智璋忙说“应该”。

唐河上摆了摆手,示意冯智璋不必客气后直接走到了工匠面前。

“诸位辛苦!”

唐河上郑重对着那风尘仆仆的工匠们行了一礼道:“本将检校海军将军唐河上,对各位不辞千里前来长安为海军制造战船深表谢意!

唐某已经在城里备上了最好的酒菜给诸位接风洗尘,请诸位跟着入城!”

“将军仁义,小民等多谢!”

“小民等多谢!”

工匠们参差不齐对唐老四拱手回应。

一行队伍浩浩汤汤杀向长安城。

接风宴,用了大安坊里酿造的最好的酒水,餐桌上的饭菜是那深得唐河上真传的长安学院食堂厨娘和大安坊食堂厨师联袂制作。

不论冯智璋还是工匠们,一个个吃喝甚是高兴。

酒量不佳的唐河上在接风宴上端着酒杯敬了冯智璋,敬了八十号造船工匠,也接受了冯智璋和八十号匠人的回敬。

四杯酒,接近半两,直接将唐将军放倒在了桌子上。

是来恒将唐河上弄回房间的,所以来恒听得清清楚楚,醉了的唐老四嘴里不断嘟嘟着:“终于来了......来了好啊......”

......

翌日,宿醉醒来的唐老四没有直接去左武卫,而是在来恒的引路下进入了冯智璋的房间。

冯智璋早已起床,坐在炉桌旁边抱着一杯热水双目里没多少色彩。不知是昨晚喝多了,还是在想事情,就连唐河上进屋也没能发觉。

“智璋兄,想什么呢?”

唐河上坐到冯智璋的对面,笑着问到。

冯智璋甩了甩头,苦笑道:“将军家的烈酒像是比平日里某在岭南喝的厉害得多,头现在还有些昏沉沉的!”

“哈哈!只要你别以为是假酒就行!”

唐河上哈哈笑道:“那些酒窖藏了半年,后劲肯定要比市面上的烈酒更大!今日来找你,有些事情和你商量,你看咱们是现在说还是等你缓缓?”

“现在就说吧!”

冯智璋喝了一口热水道:“只是有些昏沉,还不至于脑子不清醒,将军要是有什么安排直接吩咐就是。”

“行!”

唐老四点点头,见着冯智璋神志清醒开口道:“是这样,本将想就你在海军的职务和工作上和你商量商量。

原则上海军有三种岗位,领兵武官、随军参谋、后勤岗位,领兵武官就不用解释了,本将可以任命你为检校校尉,和令兄一样,待海军正式成建制,然后进行授衔授官;随军参谋算是文官,却又不全是,需要运用脑子,设计、策划战斗方案;后勤岗位顾名思义主要负责海军后勤工作,吃喝拉撒睡,船只建造、保养等,主要在大本营工作,不需要出海。

具体想做什么,智璋兄可以思考之后给本将一个答复。不管你选择什么,在海军成建制以后,本将能允诺你一个不低于从五品的职位。当然,智璋兄若是志不在海军,无论是道路监还是海军商业产业链,唐某都可以安排。

智障兄先行考虑,此事不急,本将先去训练场。”

唐河上说完便起身,显然是要留足时间给冯智璋思考。

可唐河上刚起身,冯智璋便将唐河上叫住:“唐将军,此事作为大兄就对我说过,今日一早起来,我就在考虑这些问题。

我决定选择后勤工作。倒不是我疲懒吃不得训练的苦头,带兵打仗,有您、有两位来将军和我兄长,作战参谋那边有刘参谋长,眼下后勤缺人,我自认为能做好这些工作。”

“好!”

唐河上点点头,对冯智璋的选择很满意。

正如冯智璋所言,整个海军的后勤工作目前没有人着手,这样下去肯定不是一会儿事儿!冯智璋能选择后勤保障工作,这是当下最好的安排。

不过,这倒是有些委屈了冯智璋。作为武将世家的男儿,不能领兵上阵杀敌,只能管管后勤不算委屈算什么?

在说了岭南冯家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最后只换来了一个检校校尉和一个后勤主管......。

拍了拍冯智璋的肩膀,唐河上在此由衷致谢:“谢谢你!明日来找我,我给你安排相关具体工作!”

“诺!”

冯智璋郑重应了一声。

唐老四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

就在冯智璋选择成为海军后勤管理的时候,长安城朱雀大街王氏门阀斜对面挂着“郑氏”两个大字烫金门匾的豪宅里,郑二爷也吐出两个字做出了选择,那两个字是“全买!”

事情还要从一刻钟前说起!

郑氏的下人风急火燎地跑回了豪宅,然后进入郑二爷的书房行礼汇报道:“二爷,东西两市的雪盐店铺又开始售卖精盐了!价格和之前一样,十五钱一斗!咱们怎么办?”

“又开始售卖了?”

郑二爷的眉头在缓解一两天后又开始皱拢!

用脚指头都能猜到,对方肯定是有固定来源,不然不会在几天后再次开店售卖雪盐。

那么,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打击郑氏?

这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那雪盐店铺要是一直这样卖下去,受影响的只有私盐,那些售卖二十钱一斗的官盐本来就很大程度上无法供应,所以官方定然乐得有这雪盐店铺出来给他们减少供应压力。

而私盐,虽说不只是郑氏一家才有,可整个大唐,郑氏运城的盐占据着全国的七成有余!如果对方真的一直这样低价卖盐,那么郑氏的盐业会首当其冲受到巨大冲击。

是郑氏得罪了人?

并未!

自从郑观音名义上成为了皇帝的妃子后(当然名义是否变成了事迹郑继辅不知道),郑氏与皇家就暗中成了盟友。这几年来,荥阳郑氏走得极其小心,就连唐河上弄长安学院的时候,郑氏都只是在一旁略微摇旗呐喊而已。

既然未得罪人,那么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

抢占市场,还是说对方的盐真的成本很便宜?

这个问题郑继辅想不透彻,只能在思虑良久后吐出两个字:“全买!”

然而,这一次,东西两市的盐坊仿佛有备而来。在郑氏买了将近两千石雪盐之后,东西两市的盐坊第二日并未挂出售罄的牌子,而是继续按照一斗十五钱的价格售卖着。

有便宜的盐售卖,那些之前没买到雪盐的百姓们这一次更加积极。

买盐的人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排成两条长龙。

郑氏派出去的人只能跟着排队,即便是这样,这第二天郑氏都还买到了将近一千石雪盐。

第三天,继续营业的雪盐商铺让郑继辅直接陷入了两难。

继续吃进对方售卖的雪盐?

还是放弃购入,先行调查?

如何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