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 226、皇子扶碑、皇帝罢朝!

过了朱雀门,继续前行,车驾将从金光门行驶出长安,最后抵达早已修建三年之久的献陵。

老朋友太上皇李渊一直没有露面,却是已经在皇宫里喝得酩酊大醉。

......

献陵,主持葬礼的年轻人是亡故帝师的本家,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那种。

可是,这位叫做李淳风的钦天监少监出现在这里,就是在这王爵开府仪同三司的葬礼画上句号。

李纲的墓葬安排在了住墓室的左二号位。

左一是武德年间的中书令裴寂,右一是屈突通。

值得一提的是,右二的位置是英年早逝的殷开山。

由此可以看出,文左武右的排列方式。

祭文,是颜思鲁诵读的!

身后那黑压压的儒生、学生以及家长们,他们讲头颅底底的垂着,那是在默哀,在为鸿儒、恩师、孩子的恩师送最后一程。

一片颇有古风骈文体祭文十分华丽,可是,唐河上只觉得这祭文以及不足以歌颂李纲的功绩。

从前隋开始,太子杨勇之师,武德年间隐太子李建成之师,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的恩师。

三次太子少师,试问古往今来有几人比肩?

更何况,李纲担任过长安学院的山长!谁敢说自己一年教出了一千学子?

从古至今,怕是齐国稷下学宫中那位三次担任祭酒的儒家先贤,甚至于那个时代的圣人也未曾如此吧?

最主要的是,故去老人为了这个时代,毫不犹豫为唐河上打掩护的精神,还有那愿意推陈出新的精神,当世能有几人?

这不是唐老四的自夸,而是李纲实实在在做着的事情。

就如唐河上求李纲收自己为徒的时候那般说法一样,若非李纲在学校里立着,唐河上的长安学院一定会有更多的阻力。

若不是李纲为唐河上承担着,生而知之的名头一定会掉到唐河上的头上。

仙人授课?

那是扯犊子!

自诩天子的皇帝允许这世界有第二个神仙选定的人?

祭文诵读完毕,最后一项是入土为安!

依照唐俗,入土为安之前,亲人必须打开棺椁看逝者最后一面。

唐河上没敢上前,说到底自己只是个弟子。

李立言看了一眼唐河上,深深吐出一口气道:“四郎,跟着上来吧!你是家父最得意的关门弟子,与嫡子无异!”

“诺!”

唐河上躬身应诺,跟着二位师兄一起将棺椁推开了一个缝隙。

其后,是盖棺定论!

李少植、李立言兄弟二人接过李淳风手里的木槌和木丁,对着那早已预留好的棺椁孔眼定了进去。

到了最后,二位师兄还不忘让唐河上钉三根木丁。

可别小看这三根木丁,这和看李纲最后一眼一样,是嫡子的待遇!

按照长幼,嫡长子九根钉,嫡次子六根钉,嫡三子以及其后均为三根钉。

预示着长幼有序,兄为大的儒家理念。

唐河上接过木槌木丁,郑重将木钉钉入,入土为安便只剩下两个环节——埋葬与立碑!

埋葬的时候,依旧是唐河上师兄弟三人一人一捧土,然后才是完全掩埋。

掩埋很慢,可唐河上师兄弟三人却觉得很快,他们巴不得更慢一些,好再看一眼故去的父亲、恩师!

终于,在泥土的掩埋下再也看不到一丝棺椁的漆色,李少植、李立言、唐河上三人一提一摆,一下子跪倒在地。

这一个刻,父亲/恩师,是真的去了。

只待墓碑立起来,以及将李纲的平生印刻在石头上,整个葬礼就会全部结束。

除了头七,就只有每年清明、年底祭祖的时候,师兄弟三人才会再有机会来这冰冷的石头前缅怀。

“二位李先生,唐山长!”

李承乾深吸了好几口气,提起勇气道:“我和弟弟们能否帮李师扶碑?”

唐河上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李少植、李立言兄弟二人。

太子扶碑,是多大的殊荣?

更何况是太子加上皇帝最喜爱的两个王爵一起给自家父亲扶碑?

李少植对着李承乾三兄弟行了一礼感谢道:“多谢太子,多谢蜀王、越王!”

李承乾三兄弟慌忙回礼道:“此乃应当!”

作为兄长,李承乾再度拱手道:“二位先生,李师耄耋之年,还愿意入东宫教授孤和兄妹们的学业,孤等由衷感谢。当不得二位先生致谢!反倒是孤等兄弟三人要感谢二位先生给我们一个略微回报李师的机会!”

“太子仁厚,二位殿下仁厚!”

李少植和李立言回了一礼,让开了位置,而后伸手做请状。

其后,六个人,六只手,一起搭在了李纲的墓碑之上!

埋土,夯实,走完这个流程,李淳风终于宣布葬礼结束。

一个个儒生这才开始往回走,一名名家长也陆续离去。

带着长安学院所有学子的老师们一步一回头,一直走了好远。

唐河上和李少植、李立言三人更是一步三回头!

老帝师的一身终于画上了句号,皇帝目送、太上皇醉酒、皇后跪拜、嫔妃跪拜、开府仪同三司、谥“贞”、陪葬皇陵、皇子扶碑、儒生相送、学生相送、百信相送!

这些都是李纲用一生的时间换来的殊荣。

正式李纲葬礼完成之际,一个身穿儒袍的身影翻身上马,往长安城外赶去。

翌日,百官们按着以往的惯例进入了皇城,走到太极殿门口,却被老太监阻止:“诸位,昨日太子少师开府仪同三司李纲葬礼,陛下甚为难过,决定罢朝一日,以送李师驾鹤。”

没有人责怪皇帝不给大伙儿说一声,空跑一趟。

恰恰相反,这样的皇帝,在这一刻显露出来的人情味,才是百官们由衷欣慰的地方。

不少人约着,下个月,一起就着细雨,去一趟献陵,给老帝师扫墓!

也正是此时,休息了一个晚上的帝师关门弟子,道路监少匠、检校海军大将军、武安县伯唐河上在将近一个月之后,再一次迈入了左武卫训练场!

冷眼看了一遍训练,唐河上只吐出两个字:“集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