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 244、进击吧,道路监!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244、进击吧,道路监!

作者:一二三石头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9:47 来源:笔趣阁

确定好了,就立马执行。

这是道路监或者说是大唐道路建设营运集团公司的优良传统,不用怀疑,这份传统来源于曾任职唐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玄策。

有道是上行下效,老板永远是决定下属风格的最主要因素。

如果按照执行能力,对整个大唐的官方、非官方组织排一个顺序的话,大唐道路建设营运集团有限公司和唐老四的唐氏集团有限公司一定是第一序列。

当然,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想法肯定不现实,一家公私合营的企业和一家私人企业能够有如此高效的执行效率,这决计离不开高昂的薪水。

两家公司经过一年的实战,已经成功按照九阶二十七级进行行政级别划分,并付给相应的薪资。最低的九阶三级待遇都堪比大唐正规小吏。

拿着这样的待遇,做领导的、做匠人人、做学徒的能不勠力同心?

更何况,尤其是在道建司担任中层干部职位之后,还给从九品官身,这可是大唐独一份。

所以,在第二天上午王玄策、长孙冲和杜构三人召集起所有中干召开了一场动员会之后,各个中干分别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进行了会议精神宣导。

有人在会上讲:“各位同僚,这将是大唐第一座水泥钢筋桥,它必然记入史册!我们作为缔造这座桥的参与者,一定要勠力同心,与各部认真协调配合,早日完成大桥建设!”

也有人在会上讲:“各位,我很有幸与诸位一起工作,更有幸与大家一起创造一座堪称奇迹的大唐最长大桥!你们呢?是否愿意抱着一如既往的激情,投入到这奇迹里面来?”

还有人在会上讲:“各位,我们是这次大桥的基座建造组,我相信你们的技术和激情,我只有一个要求,安全推进施工进程,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

没有人嘟嘟“你这是两个要求”!

没有人心颤“啊,我不敢做大唐从未有过的事儿!”

也没有人退缩“我们都干了一年了,这建设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心累啊!”

“......”

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同声的发音:

“搞!搞!搞!”

“愿!愿!愿!”

“有!有!有!”

“......”

这样的员工,这样的激情,根本不需要王玄策在第三天还搞什么形式主义,还开什么总动员。

一车车用水力人力混合制作的石子,一车车长安水泥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高强度水泥,从黄河里淘上来的河沙,从长孙家钢铁厂运来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开始在禹门口集结。

一个个身穿统一工作服,头带用竹子、软木编制而成的帽子忙碌劳作在禹门口工地上。

锄头、铁锹挥洒着工人们的汗液,不多时,一个个巨大的土坑开始形成。

木架、滑轮和竹篾编制而成的篮子准时就位,一篮篮泥土在滑轮、绳索、铁钩的趋势下从坑了被拉起。

“一二三、拉!”

“......”

挖土的号子、拉绳的号子、搬运的号子......

各种极具黄河西岸风格的号子此起彼伏。

穿着打扮和工人们没啥分别的道路监三个首脑人物走在工地上,都情不自禁跟着工人们哼了几句。

母亲黄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辛勤聪颖的汉家儿郎,更培养了汉家儿郎们勤劳的品德。

王玄策三人在工地上巡视不是为了检查有没有谁在偷懒取巧,而是想看看整个工地是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结果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

工地上每一个单项,都很有条理。

工地不远处已经修好的官道上右边是排成一排卸货的满载车辆,左边是卸货以后规程的马车。

工地以内,钢筋、水泥、石子、河沙有序堆放着。

再往里走,那是有序进行着的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

挖土的、拉绳的、转运的......大家互相协作,又互不干扰。

没有人因为自己的活或许比别人的更辛苦而抱怨,工地上发出声音最多的是号子,其次便是班组负责人不断提示的“注意安全”!

当然,像王玄策、长孙冲和杜构三人一样联袂巡视施工现场的并不止一组人。

不少涉及部门的中干顶着四月中旬的那不算毒辣却能将人晒变颜色的太阳在工地上巡视。他们没有去干涉一线班组负责人的施工指挥,只是拿着手里的分布施工图纸寻找着施工难点。

当他们看到联袂出巡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之时,无不准备上前打招呼。

却总是被王玄策一摇头而阻止。

工地不大,也不小。

王玄策三人一路走走停停,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巡视完两遍之后,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当下的道建司可没实行中午休息一个时辰睡午觉的制度。工人们的饭菜也是各个部门的厨子煮好之后送上来的。

菜品算不得丰厚,大多都是一份肉,一份蔬菜以及一个汤菜。

能让人吃饱!

这是王玄策三人在工地将就一顿之后的感想。

“这可不行!”

王玄策吃完午饭之后对着杜构道:“杜兄,大伙儿热火朝天的干活,光吃这个有些差了!让各个部门都重视一下员工伙食,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都多加些肉,让大伙儿有些油水!还有,午饭之后,给大伙儿两刻钟的休息时间,所有人必须强制休息!这一块,长孙你和杜兄一起落实!”

王玄策的的提议长孙冲和杜构都没有反对,二人点点头应了下来。

吃完午饭,王玄策不再巡视,而是带着长孙冲和杜构回到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

“二位!这里的建设就交给你们了!”

王玄策咧嘴一笑道:“我准备直接去对面,开始官道的建设。咱们两步一起走!”

长孙冲闻言愣了一下反对道:“王董,咱们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水泥提供道路建设了。”

杜构也表示反对:“是啊,你一个人去那边,没有匠人、没有协调人员很难启动。”

长孙冲和杜构的担忧都很有道理,官道建设说难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容易。匠人、水泥和协调人员对官道建设尤为重要。

就在王玄策提出设想的时候,长孙冲和杜构立马就明白王玄策是要只身去河东推进道路建设。这意味着,王玄策要一个人从零开始,太难了。

王玄策笑道:“二位莫非忘了,王某是从哪里出来的?水泥对别人来说或许是难事儿,可对王某来说,还真不算什么。我过去之后会立马筹备人建设水泥作坊,指不定到时候你们这边的水泥都不需要从长安运来了。

协调上也应该不成问题,修路这事儿不光能活跃一县经济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是一县的政绩。王某就不信了,这些个县老爷还会放着不顾?

所以,我过去没问题!”

杜构听完,皱眉思索了良久才道:“要不我跟着你过去吧!上半个月我在河东,下半个月在禹门口!这样一来,还能有半个月帮你做做协调工作。”

“这倒是个办法!”

长孙冲点了点头,杜构若是跟着过去,借着相爷公子的名头,肯定比王玄策一个寒门官员要容易协调。

再说了,反正河对岸的桥墩也要马上投入建设了,本来他们就需要两岸来回跑。

王玄策却摇摇头启用了董事长独裁权利:“不,这里才是重点!你们二位必须心无旁骛地做好桥梁建设工作!再说了,某又不是一个人过去,所有与修桥无关的人我都会带到对面去!

你们这里因为这是咱们第一座桥,具体需要多少工期咱们暂时也核算不出来,所以,我就不给你们强制工期。咱们打个赌吧,我去负责东岸的道路,你们负责桥梁的建设,咱们比比谁先完工。

输了的,回去找四郎骗最陈年的那一批酒出来喝,怎么样?”

见着王玄策很坚持,杜构和长孙冲只能点头同意。

当晚,三人端着大饭碗坐在了一起。王玄策拿出了藏了许久的烈酒,三人全部喝醉。

这已经不是三人第一次抵足而眠,当然,也仅仅是抵足而眠而已。

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男人很可怕,有些看似重要的生理需要在这等情况下其实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再说了,喝醉了的三人组,这会儿即便是谁酒后思淫逸,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醉得很厉害的朋友们肯定深有体会!)

当黑暗褪去,艳阳在东边升起的时候,王玄策三人从床榻上爬了起来。

他们并没有“咦,你怎么在我床上”和“咦,我为何在你床上”的惊讶和尴尬。相反,三人联袂从屋里走出,一起洗漱,像极了......基情!

这是禹门口大桥计划敲定的第四天,也是禹门口大桥计划落地实施的第二天。

王玄策如同昨夜所言那般,将对修桥没有太多作用的人全部带着通过渡口船只去了河东。

相送的长孙冲和杜构一直站在河边目送,直到渡船跨过了河流,直到过了河的王玄策不再对着河对岸挥手......

长孙冲和杜构终于放下了已经挥得酸痛,却一直不想放下的手臂。

一咬牙,二人转身向背,不再是王玄策离去时的背影,不再是那两块......望友石。

王玄策的离去,并未对大桥的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恰恰相反好友之间的约斗让长孙冲和杜构对大桥的建设更是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一封信由飞鸽传至了长安赵国公府,那是长孙冲要求自家老爹加大钢铁供应的信件。

拿到鸽子腿上小纸条的吏部尚书苦苦一笑,自己这长子一点也不考虑自家的作坊是不是忙得过来。要知道,自家的钢铁不但要供应大桥的建设,还要满足火药监因为前些日子试炮之后突然激增的上好钢铁需求。哦对了,还有一座座郡王府、国公府最新提交上来的用来建设球场和安置房的钢筋订单。

蔡国公也收到了儿子飞鸽传来的一封信,信上长子请求自己休书一封给河东道官员,请河东道务必积极配合王玄策开展官道建设活动。

对于长子的要求,杜如晦毫不犹豫开始提笔。

这不光能促进儿子立功,也能略微报答一下唐老四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不是?

倒是过了河的洛阳帅马仔没有第一时间开始官道建设工程,而是满地理跑,寻找煅烧水泥的黏土和石头,以及寻找合适的建设水泥厂的地方。

王玄策就地取材建立水泥作坊的设想其实挺好,能在很大程度上为道建司节约成本。长安到禹门口可不远,即便是全程柏油官道运送,其运输成本都很大。

再说了,河东距离太原那可是比长安近很多,也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约石炭的运输里程嘛。

总而言之,道路监在实权三巨头的共同努力之下,建设正有序推进着。

某位此时还在赶路的少匠心中先打通太原官道建设的构想正快步进行着,或许,不需要多久......

说到道路监少匠,唐老四已经接近荆州了。

因为有此前八百里加急的经历,所以再去汉阳的路途唐老四走得很轻松。饿了,驿站驿丞们主动准备吃的。马匹累了,驿站驿丞主动给唐某人换马。

这种什么都不需要顾忌的赶路模式,让唐四郎觉得自己好像在度假,公费旅游那种!

所以,唐老四的行程比上次回京要慢了许多。

五年,四月二十一,这是王玄策选好地址准备建设水泥厂的日子。水泥厂的归属王玄策都想好了,依旧属于唐老四。至于唐老四会给多少股份给道路监,那是自家东家的事儿,肥水不留外人田嘛!

这一天也是唐老四这辈子第二次进入荆州境的日子。

不过,就在唐老四刚刚进入荆州境内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出现在了唐老四的面前。

不要多想,此人决计不是前来兴师问罪的应国公荆州都督武士彟,而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