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二战之狂野战兵 > 第八百七十二章 惊动总司令

二战之狂野战兵 第八百七十二章 惊动总司令

作者:美丽眼镜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5:18 来源:笔趣阁

结义?桃园三结义?你们以为结义很有意思吗?

想到历史上蒋鼎文和汤恩伯的后来作为,赵羽心里怎么都觉得是个疙瘩!

不过,现在是抗战士气,一切为了抗战!只要能够稳定和各方面关系,大家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大日本鬼子,怎么做都不为过吧?

还有,如果三人结义,在救灾的事情上,自己有些话就更好说,有些事情更好做了。m精彩东方文学|请大家搜索(¥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看着蒋鼎文和汤恩伯期待的眼神,范长江,郭仲隗,白修德玉成好事的鼓噪,酒楼侍者和警卫人员们,一些战区高层,社会名流的欢欣鼓舞,欣赏一段风流佳话的激动,他稍微犹豫以后,庄重地点点头。

“好!”大家见赵羽答应,无不欢欣鼓舞,哗啦啦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掌声。

发起者是蒋鼎文,他很聪明,这样做,既可以笼络赵羽这样的干将,为目前第一战区和河南战事服务,也能帮助蒋委员长笼络人才,显示自己的爱才之心,赵羽的身份很特殊,已经成为委座关注的特殊人才,蒋鼎文这样做,也是为委座鞍前马后效劳。

他更希望利用这一手,缓和与汤恩伯的关系,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将帅之间不能失和,以前几个月,他都很嫌恶汤恩伯,现在,也是一种选择。

他的提议,如果汤恩伯同意了,最好不过,两人有了这种形式,面子上会活络很多,如果汤恩伯不同意,哼,他蒋鼎文正好和赵羽结为兄弟,也算主动示好,汤恩伯搅黄了这个,不仅显得没有风度,还会得罪赵羽,将赵羽彻底推到自己身边。

反正,蒋鼎文毕竟是游宦多年的老手,官场经验丰富,可以一举多得。

汤恩伯也不是傻瓜,深知其中厉害,尤其不愿意开罪赵羽,也就顺水推舟。

三个人说到做到,当即让人摆下香案,撮土焚香,结为异姓兄弟。

蒋鼎文1895年生,时年47岁,年龄最长,为大哥,汤恩伯1900年生,时年42岁,二哥,赵羽自报说民国七年即1916年,今年26岁,为小弟。

三人按照当时的礼仪,轰轰烈烈地结拜为兄弟,仪式完成以后,三人围成一圈儿,相互执手亲切称呼,感动得围观的人们一阵阵唏嘘。

“三人成虎!我第一战区三位长官,三位大英雄今天结义,是天大的喜事儿!我第一战区有此喜事儿临门,必然能振奋精神,慷慨激昂,真行军政财政民生,驱逐鞑虏出中国!”郭仲隗先生大声呼喊。

范长江,白修德两位中外名记者,自然也要议论一番,襄赞盛事,蒋鼎文命令士兵,买来鞭炮庆祝。

再次整酒,吃喝一番,赵羽不胜酒力,也无意浪费时间和美酒,在大灾之间豪奢,迅速结束了酒会。

三人一起到战区司令部蒋鼎文的行辕中,商议进攻开封战事,赵羽向他们恳请,保证刘顾三和别光汉的生命安全,只是作为人质胁迫,取得救灾物资就可以了。

蒋鼎文和汤恩伯都同意了,本来,他们就不再杀不杀这两个人之间徘徊,有赵羽的意思,他们也没有苛责的余地了。

蒋鼎文办事很利落,当即让人将刘顾三和别光汉押解来,宣布了处置决定,两人一听,喜从天降,纷纷表示感谢,尤其是别光汉,他想谋杀赵羽,嫁祸刘顾三,被赵羽擒获亲信卫队长,暴露了阴谋诡计,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想不到结局如此宽大。

“这是赵羽将军的菩萨心肠,否则,你们早就被军法惩处了!”蒋鼎文大声喝道。

刘顾三和别光汉,赶紧感谢赵羽,表示,立刻写书信回去,让宛西民团部队,征调粮食搬运过来,救济豫北和豫中灾民,同舟共济,度过难关。

宛西的事情告一段落,进攻开封的情报工作尚需要时日,赵羽暂时无事儿,继续策划怎样募集粮款。

宛西粮食,可能救济一时,反正,这一次大灾,不光河南中北部,就是宛西收成,也不太好,最好的方式是争取外援。

拍着胸脯,汤恩伯表示,要赵羽放心休息,准备来日在开封大战,救灾事务:“二哥都给你承包了。但凡有大灾大难,都着落在二哥身上!”

在赵羽看来,汤恩伯这个二哥,的确是有些二的哥哥,河南大灾,并非这年春天,夏秋季节,冬季,来年春天,一直都是灾荒,远超人们的想象。

“河南不能再饿死人,二哥可以保证吗?”赵羽追问。

“这个?”汤恩伯尴尬起来。

赵羽转移话题,开始研究具体的粮款募集办法,在他看来,收复开封是小事儿,救人是大事儿。

赵羽的问题,也让两位总司令大伤脑筋,军粮就地取材,兵荒马乱,连年灾荒,地理不长庄稼,你再怎么折腾也没辙!

赵羽获得授权,可以随便查看长官部的资料,赵羽立刻行动起来,调阅资料,虽然这些资料能用的着的很少,真实性也值得怀疑,赵羽还是啃了下去。

蒋鼎文和汤恩伯忙碌去了,赵羽到资料室沉下来阅读,很快了解了民国抗战时期,我国领土的保有情况,各省财政收入,河南地方人口,县乡编制,一些官员姓名,物产,名胜资料介绍等等。

赵羽发现一个问题,中国抗战时期,经济情况相当差,入不敷出,千疮百孔,国土沦丧太多,还多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平原地带的华北,加上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可以说,在这种地盘上绝大部分手工劳动的基础上,筹集物资坚持抗战,真不容易。

当时小麦的亩产只有区区二百左右,完全望天收,如果有现代完善的水利条件设施,那样的大旱灾,也不至于大面积绝收。

还有**,官僚办事低下,否则,赵羽提前筹措的物资,水泵,化肥等,都可以发挥相当作用,缓解灾难了。

赵羽一面查阅资料,一面思索彻底救灾的办法,将来,不仅要救灾,还要趁势将河南等地区,建设成为中国模范的农业地带,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之一!

查找资料,用笔墨将自己思索的要点记录下来,汇总成文。

当天下午五点钟,赵羽还在想办法,查资料,蒋鼎文到了。因为敦请赵羽的参谋副官,一直不得要领,被赵羽搁置在外面发愣。

“贤弟,你怎么还在这里查资料?这么烦乱的资料不是三天五天能看完看清楚的,今天晚上准备召开一个军事会议,我们长官部召集了河南境内的军长以上军官商议开封战事,有些事情,我们得商量一下,协调好。”蒋鼎文很客气地邀请说。

赵羽点点头,又迅速摇头,拒绝参加军事会议,“总司令,我是特种兵,小股部队的渗透作战,重点攻击,跟大部队攻击完全不合拍,真要协同的话,等资料齐备,我们做好了方案再说。”

当面被拒绝,蒋鼎文有些不爽。

赵羽笑笑,站起来:“总司令,我向您保证,开封可以一鼓而下,只要你的情报收集好,我就可以行动,现在,灾民几十万,几百万,每天都死人,谁能安心打仗?”

蒋鼎文见赵羽并非倨傲,而是担忧灾民,再次感慨起来,和他聊起来各省的民生财政情况,偶尔之间说,其实,河南周边的省份,国统区的陕西等地,也可以匀出一部分粮食,缓解灾情,就是交通运输不佳,最实际的方案是,从周边买粮,可以迅速运输到河南。

国府军的军粮,不能轻举妄动,能够打主意的只有买粮食,可惜,更重要的是钱,没有钱儿买粮食!

“大哥来河南几个月,深知财政捉襟见肘,虚与委蛇之间,非常不容易,”蒋鼎文诉苦。

赵羽只能寄希望于重庆中央拨款,反正,自己从美国获得的经济援助款项还有不少,也希望范长江等人回到重庆以后,利用《大公报》的舆论平台,多多募捐,也给国府更大压力。

赵羽提到了自己招募的“敢死队”问题,这些人,并非真要打仗,而是临时给个说话,先救济一批人,试图影响更多人,安定人心的权术罢了。

不过,赵羽对这些人有实际妙用:“总司令,我建议,将这些人,组建为一个农业建设兵团,按照部队的编制,使用最现代化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成为未来河南和全国农业的先驱。”

蒋鼎文莫名其妙:“啥意思?农业生产还有多少现代化方法?”

两人聊天以后,赵羽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华民国堂堂的战区长官,正职主管,居然对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一无所知啊。

这是个专业军人,农业白痴!

赵羽也不生气,民国战乱,这些职业军官整天东打西杀的,哪里知道现代农业?

他马上跟蒋鼎文聊起来,借口自己是华侨,在海外混迹多年,虽然都是写皮毛知识,还是让蒋鼎文震惊起来。

“什么?使用化肥?化工生产的肥料?碳铵,尿素,磷肥,能够使庄稼亩产增加两倍到三倍?”

“将来,水泵和电力浇灌将成为全国普遍形式?”

“使用杂交技术,种子选育培育技术,加上肥料,可以使小麦亩产最高增加到一千多斤?水稻也可以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