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这个书生不能惹 > 第二百四十章 众臣的反对

这个书生不能惹 第二百四十章 众臣的反对

作者:MCC之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54:53 来源:笔趣阁

由一甲进士领头,排好三列之后,在那太监的带领了,无数的新科进士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终于再次踏入了金銮殿之中。

除了内容不一样之外,其实,与之前的传胪唱名在流程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皆是集体恭恭敬敬朝齐皇拜了个大礼,然后由一位太监宣读着某些官家的话语,接着便是真正的封官。

这封官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与以往的授予新科进士官职是相差无二的,都是先从最底下的三甲进士开始,然后是二甲进士,最后是一甲进士。

一甲进士与二甲进士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二甲进士要是想进入翰林院,还得经过一层层的选拔,而一甲进士却是不用选拔,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院。

其中,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为从六品,榜眼、探花皆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为正七品。

至于,三甲进士,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是与翰林院无关了。

在这一批新科进士齐齐对齐皇拜谢之后,这封官仪式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到这里便算是结束了。

不止是这一批新科进士这般认为,就连金銮殿之上的众朝臣也是般认为的,然而在这时,本应该退下去的那太监却是又掏出了一道圣旨来。

看到这圣旨,众朝臣皆是不由怔住了,然后不由自主的微微皱起眉头来。

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之上的陛下的神色,从陛下的神色看不出什么来,然后便是环顾四周,发现除了位列文官最前列的太师周弘扬、太傅刘进品、太保吴谨言之外多多少少都是带着些许的困惑。

这圣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在这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未曾听过。

且不论众朝臣怎么想,有着什么样的心思,对那太监并无任何影响,随着手上的圣旨全部展开了,他便神色庄严的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念状元郎李安逸于齐国有诸多的功劳,故此,今册封状元郎李安逸为永安伯,享受伯爵之位,食邑三百户,另赏赐一座府邸,位于京城……”

后面便是吧啦吧啦的一些话语,直到钦旨二字落下,那太监的声音才戛然而止。

此时,金銮殿之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静,真的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无论是朝臣还是新科进士皆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猛然下意识的看向那站在新科进士第一列第一个位置上的那道身影。

那道身影看起来一点都不显得很是惊讶,或者说喜悦若狂,呈现出一副淡淡然的样子,似乎方才那宣读的圣旨与他无关一般。

且不论如何,当看到这里之时,每一位朝臣心中其实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赞赏于他的,如此之事也能如此波澜不惊,此后,此子必能有一番作为的……

其实,李安逸心中并没有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的波澜不惊。

没错,他是能多多少少预料到会有这一幕的,毕竟齐皇在之前与林雪儿几人说过要赐予一座府邸的,知晓这齐皇有很大的可能会在今日兑现,结果确实就如同他所想的一般。

但是,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所谓伯爵之位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不过,他现在并没有在意这永安伯什么永安伯的,只是对这食邑三百户颇为在意,不知道这是多还是少,能为他带来多少的银子。

现在家里面并没有收入,而且现在住的这座府邸比在淮安府住的府邸还要大,下人更是有好些个,故此,每天府内的开销是很大的,与在淮安府之时相比,那可真可谓天差地别。

眼看林雪儿从淮安府带来的银子与日俱减,这样下去总会有一天会没的,为此,他前几天甚至是想过要不要重操旧业,也在京城中开一家雪逸轩。

在李安逸思绪着食邑三百户能为他带来多少银子,是否能与每天府内的开销持平的时候,众朝臣纷纷从不可思议中回过了神来,然后纷纷出列,提出了坚决反对的意见,神色异常的激动。

除齐国成立之伊始封较多的爵位之外,齐国这建国的一百多年以来封的爵位可谓是局指可数,从当今陛下继位以来,只有区区三人得以封爵之中便可窥视一二。

其中,这三人都是有大功大伟的,比如大将军李景隆之所以被封为定远侯,那是因为他有灭瑜国的功劳。

而现在这李安逸有什么大功大伟,凭什么封为永安伯,还有,这圣旨上面说的李安逸有诸多功劳却没有任何的指明的是什么功劳,这也太敷衍了。

这种种原因也难怪使得众朝臣竭力的反对,一个接着一个,一副苦口婆地劝诫,无非都是言陛下万万不可,这样会怎样又会怎样之类的话语。

其实,不是齐皇不想在这圣旨上面列出李安逸的种种功劳,而是因为不能。

是的,不能!

自从李安逸在夸官路上被刺杀之后,齐皇便渐渐的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可能会受到来自敌国的生命威胁。

比如,倘若让鞑靼人知晓,齐国骑兵的战斗力在突然之间提升得如此之快,使得他们面对齐国骑兵不再具备有那种压倒性的优势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李安逸马鞍的缘故,保不证这群野蛮人会因此痛恨李安逸,进而派出刺客来刺杀李安逸以泄心头之恨。

故此,为了保护李安逸,为了以防万一,在思绪利弊之后,齐皇便决定索性不把李安逸的这诸多功劳给公之于众,并且把知晓李安逸诸多功劳的当朝三公给招来养身殿,与他们说明了这一切。

至于眼下群臣激烈反对的这一幕,齐皇早就有预料,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目光在隐蔽的位置微微撇向那站在文官最前列的太师周弘扬。

太师周弘扬自然是知晓齐皇的意思,正待出列之时,却是见那站在武官最前列的大将军李景隆率先出列了,顿时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