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魔术师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之首

大唐魔术师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之首

作者:冰雨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0:20 来源:笔趣阁

不久,侯君集就来到了立政殿。

太子承乾对侯君集说道:“潞国公,父皇被围困在马邑。孤准备亲率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十卫大军和辅国大将军李靖统领的四卫大军合兵一处,一举救回父皇。潞国公,您觉得如何呢?”

侯君集面露沉吟道:“太子殿下此举确实是仁孝之举。只是如此一来,我大唐就要提前和突厥颉利可汗决战了,如今北伐各项准备尚没有完成,以举国之兵仓促与突厥人决战,万一失利,则有亡国之虞(yu)啊!”

太子承乾毅然决然的说道:“潞国公,就算是冒亡国的危险,孤也要去救父皇!”

侯君集思索一番后,躬身对长孙皇后说道:“皇后娘娘,这打仗就如同打拳,首先自己得根基稳固,只有自己的根基稳了,打出来的拳才有力道。如果自己根基都不稳,打出来的拳必然软绵绵的,不会有任何的威力和效果。”

太子承乾懵懵懂懂。

长孙皇后却明白了,她向侯君集问道:“潞国公,你的意思是说承乾根基不稳?”

侯君集回答道:“太子殿下毕竟年纪还小,不能服众。如果太子殿下亲率大军前去驰援营救陛下,固然太子殿下是一片赤子之心,一片赤诚。可是万一太子殿下离开帝都长安之后,这长安乱了呢?有些胆大妄为的人,趁机自立呢?到时候,我大唐皇帝陛下还没有从马邑城中救出,长安城内又有人自立,太子殿下又该如何自处啊?”

侯君集一番话,让长孙皇后和太子承乾都是一惊。他们都知道侯君集说的胆大妄为,趁机自立的人是谁?

一位是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太子承乾的亲弟弟,皇四子魏王李泰;另一位则是西宫杨妃的长子,大唐皇帝陛下的庶长子,皇三子蜀王李恪。

魏王李泰小名青雀。自幼聪颖,读书甚好,文采飞扬,深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喜爱。而魏王李泰的背后。则是有整个山东豪族支持。无论是太上皇建国,还是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上位,关陇贵族集团都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贡献颇多,功劳甚大。因此获得的政治回报、政治收益也是最大。现在关陇贵族集团又在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的统领下支持太子承乾,又一次占得了先机。眼看着原本和关陇贵族集团并驾齐驱的山东豪族,由于先是支持瓦岗山魏国公李密、洛阳郑王王世充、河北夏王窦建德,后又支持息王建成,连番选人失利,逐渐的被关陇贵族集团拉开了差距,实力损失颇大。眼看着关陇贵族集团即将独占大唐朝堂,力压山东豪族、南方士族集团,山东豪族决定不能再跟在关陇贵族集团后面支持太子承乾了,而且他们觉得太子承乾性格过于仁弱。担不起大唐的万里江山;太子承乾又过于依赖长孙无忌,过于依赖关陇贵族集团,因此他们转而支持大唐皇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嫡次子,敏而好学,又深得大唐皇帝陛下宠溺,礼贤下士的魏王李泰,以求辅佐魏王李泰上位,在政治上翻身,得到巨大的政治回报,缩小与关陇贵族集团的差距。

而蜀王李恪的背后则是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统领的南方士族。整个大唐朝廷。谁都想不明白,一向足智多谋的岑文本怎么会选择支持大唐皇帝陛下的庶长子、蜀王李恪?李恪毕竟是庶子啊,在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大唐社会,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整个国家、整个家族的基业的。蜀王李恪有什么值得南方士族去投资的呢?莫非岑文本还真的以为蜀王李恪还有希望坐上大唐皇帝的御座?还是因为岑文本看好蜀王李恪性格中又和大唐皇帝陛下一样的英明果敢的性格?可是即使是蜀王李恪有英明果敢的性格又如何?庶子毕竟是庶子啊。即使是庶长子也不行啊。所有人都看不明白,也想不明白,但是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依然统领着南方士族,实实在在的在支持着蜀王李恪。

沉默良久后,长孙皇后向侯君集问道:“潞国公,你可有计策稳定承乾的根基?”

侯君集回答道:“回禀皇后娘娘。如今能够稳定长安局势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是我大唐社稷的顶梁柱,也是我大唐这艘巨船的压舱石。只有他在,我大唐才会安稳,太子殿下的根基才会稳固。”

太子承乾急忙问道:“潞国公,那个人是谁?”

侯君集缓缓的说道:“回禀太子殿下,那个人就是我大唐的百官之首,大唐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

“房玄龄?那个软弱无能的房玄龄?”太子承乾疑问道。

自从大唐皇帝李世民接受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的建议后,将尚书令设为虚职,分设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统领六部之后。房玄龄、杜如晦就成为了第一任的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两人配合,世人皆称为“房谋杜断,一代良相”。原本大唐皇帝大可放心,却无奈杜如晦身体一直不好,时常卧病在床,大唐六部实则是由房玄龄一人统领,虽然大唐皇帝李世民十分信任房玄龄,但是经常借故,挑拣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敲打房玄龄,让房玄龄时刻牢记自己臣子的本分,莫要有其他异想天开的想法。而房玄龄也是十分的配合,每次大唐皇帝李世民借故敲打他的时候,他就诚惶诚恐、浑身颤抖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认错,并丝毫不敢逾越自己的职责。

因此朝堂之上,只有像太子承乾一样的愣头青,才会认为大唐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在大唐皇帝李世民面前,十分的窝囊,而一些知道其中玄妙的重臣,都明白房玄龄就是大唐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唐宰辅。大唐皇帝李世民经常敲打房玄龄,并不是大唐皇帝不信任房玄龄,而是出于对房玄龄的忌惮,而房玄龄的窝囊,也不是他真的窝囊,而是他对大唐皇帝陛下的一种示弱,一种证明,证明自己绝对不会统领百官和大唐皇帝作对,架空大唐皇帝陛下。(未完待续。)

PS: 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