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魔术师 >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轻轻一推

大唐魔术师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轻轻一推

作者:冰雨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5:43 来源:笔趣阁

李治回答道:“回禀祖父,秦始皇一统六国,推翻以往残暴不仁的奴隶制度,草创了新型的封建制度,将权力都统一到中央,建立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但是他并没有办法将这套制度稳定下来,秦朝二世而亡,之后,无论是骁勇异常的楚霸王项羽、胸怀宽广的汉高祖刘邦、阴狠歹毒的吕后、崇尚无为而治的汉文帝、汉景帝也都只是对这个制度小修小补,竭力维持,而不能使制度稳定下来,国内矛盾丛生,国外匈奴强横。直到汉武帝时,汉武帝对内: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规划制度,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打击藩王、豪族势力,将权力集中于中央;对外:决战匈奴、扩展外交,沟通西域。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的王朝,即使是我大唐,也都提供了一整套的相对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我认为如果秦始皇是中央集权大一统制度的开创者的话,汉武帝则是中央集权大一统制度的稳定者。如果没有汉武帝,则我中原王朝时至今日,可能依然是内患不止,备受外族欺凌的国家。

虽然汉武帝的做法,尤其晚年耗尽国力、民力,远征匈奴,是穷兵黩武不假,但是实际情况是:草原民族匈奴,狼子野心,一旦国势强盛,就开始劫掠我中原王朝;一旦战事不利,国势衰败,就远遁漠北,休养生息,待实力稍稍恢复,就又开始劫掠我中原王朝,祸害我中原百姓。这世间有当时抓贼的,哪有日日防贼的道理?因此,汉武帝即使耗尽国力、民力,也要将匈奴彻底击垮的行为。虽然让其他人有所非议,但是确实让李治心里甚为佩服。没有民族的**,国家的稳定,哪有资格谈发展。谈积攒国力呢?李治认为,正是汉武帝即使耗尽国力,也要打垮匈奴的气魄、行为,方才保证了以后数百年中原王朝的安稳,中原王朝数百年没有大的边患的威胁。数百年的和平发展。

因此,李治认为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不管给出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为过的。汉武帝是唯一能配得起雄才大略评价的人。对于汉武帝的功绩,也是让李治发自内心的佩服不已。”

李渊惊喜道:“雉奴,这就是你这三天熟读《史记汉武本纪》的体会,心得吗?这实在是让祖父惊喜异常啊,祖父怎么也没有想到你竟然会有如此见识啊?”

李治恭敬的回答道:“回禀祖父,这就是李治这三天熟读《史记汉武本纪》后的真实想法,有些想法还不完善,希望祖父能够指正、批评。”

李渊则哈哈一笑道:“雉奴。你能有如此想法,如此的见识,甚好,甚好啊。祖父也从内心里为你高兴啊,为我大唐江山社稷高兴啊。老天对我大唐何其厚哉?竟然将你赐予我大唐,这可真是我大唐的福气啊。”

紧接着,李渊又对李治嘱咐道:“对于教授你知识的那些大儒们,他们的话,你信,但是你不能全信。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说的对,你就听,你感觉他们说的不对。就不听。祖父闲来无事,会经常考校你的学问的,会对你的见解点评、批评、指正的。”

就这样,李治每日下学之后,都会被李渊召进大安宫,李渊会考校李治的学问。也会潜移默化之中,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治国理念、驾驭群臣的手段传输给李治。

不久,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就单独召见了弘文馆学士孔颖达、于世宁等人。

弘文馆,是大唐皇族子弟学习、读书的地方,是设在皇宫内的皇家私塾。弘文馆设有学士数人,为大唐皇族子弟教授知识,身为学士者,无一不是知识渊博、名闻海内的大儒。

李世民向孔颖达、于世宁询问了自己几个儿子在弘文馆内的学习情况。

当问到晋王李治时,孔颖达、于世宁纷纷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晋王殿下聪颖,却屡屡说出惊世骇俗之理念,看似听着有理,实则有悖(bei)于孔圣人理念,臣等皆以为应该杜绝晋王殿下再读什么杂七杂八的杂书,而专攻我儒家学问,凭借晋王殿下的聪颖,以后定然会成为一代大儒,心中时刻怀有百姓的。”

李世民心存疑惑,但是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数日后,悄悄的来到了弘文馆旁边的偏殿,暗中观察李治的举动。:

弘文馆内,弘文馆学士孔颖达正和学子们一起点评、讨论汉文帝、汉景帝。

学子中有太上皇李渊的儿子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舒王李元名、滕王李元婴,有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儿子晋王李治、梁王李愔(**)、越王李贞、纪王李慎,也有李氏皇族宗亲的一些子弟。

太上皇李渊的儿子和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儿子同在弘文馆学习,这在后世人眼中,是十分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是自从武德九年,太上皇李渊被大唐皇帝李世民囚禁在大安宫之后,无所事事之下,太上皇李渊就又给李世民添了几位小弟弟。这些李渊的儿子的年龄和李世民的儿子年龄相仿,在弘文馆一起学习,也就不足为怪了。

韩王李元嘉首先站起来,对孔颖达躬身行礼道:“孔师傅,我认为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庸庸碌碌之主。他们都放弃儒教,放弃我孔圣之言,治国上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之法,任由国家、社会各种弊病发展,而毫无办法,致使汉武帝继位之初,豪族势力强大、诸侯割据并起。像汉文帝、汉景帝这两位庸碌之主,孔师傅让我们点评、谈论他们,那真的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口舌啊。”

孔颖达点头称赞不已,在弘文殿偏殿内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却暗暗摇头不已。(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