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魔术师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李渊

大唐魔术师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李渊

作者:冰雨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5:25 来源:笔趣阁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太监总管王富贵下令道:“晋王到大安宫向太上皇学习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要阻止,任何人也都不要打扰他们,要让太上皇暗中的传授,晋王暗中的学习。这件事,你要暗中去办,如果有人胆敢阻挠,或者是走漏了消息,朕要他的脑袋,还有他的九族。”

王富贵躬身行礼道:“请陛下放心,老奴保证此事,绝对不会有人走漏出去,也绝对不会有人阻挠的。”

李世民点头道:“恩,去办吧。你做事,朕还是信得过的。这件事,事关我大唐储君,事关我大唐社稷,你要把它当做宫中最重要的事去办,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朕,朕会为你撑腰的,朕会持续关注雉奴的学业的。能为我大唐选择一位德才兼备的储君,为天下苍生选择一位好的继任者,好的好皇帝,朕的心,才能彻底放下来,彻底放心啊。”

太子承乾、魏王李泰的事情,让李世民明白:一旦自己有属意晋王李治为储君的想法,朝中的各大势力必然会像猫闻到腥一样,闻风而动的,到时候,不但朝堂上的局势会混乱,自己有意让晋王李治做储君的谋划,也有可能会被打乱,更主要的是一旦自己属意李治为储君,那么晋王李治就可能会面临各种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太子承乾、魏王李泰,在李世民的心中都已经被否决掉了,如今自己的嫡子就剩晋王李治一个人了。能立嫡子,谁愿意立庶子啊?虽然都是亲生的,但是嫡庶有别的观念可是深入每一个大唐人的内心里的,庶子就是庶子,和嫡子就是不一样的,无论地位,还是继承权,那都是不一样的。

魏王李泰的骤然变坏,一味尊崇儒家理念。不知变通的孔颖达、于世宁等大儒,为弘文馆学士,教育大唐皇子和李氏皇族宗亲子弟,这让大唐皇帝李世民心中不得不有所怀疑。怀疑有人在其中做了手脚,以断绝魏王李泰和大唐皇子们成为大唐储君的希望。

可以说,李世民手中只剩下晋王李治这一张底牌了,这张底牌,还是太上皇苦心培养。方才从孔颖达、于世宁的死板的儒家教育中,救出来的一个另类。正是由于太上皇的突然出手,晋王李治才没有被孔颖达、于世宁教坏,也摆脱了那个人精准的算计,可以说,完全是个不幸中的万幸了。

因此,大唐皇帝李世民决定将晋王李治暗中保护起来,直到最后一刻才将晋王李治一举推上储君之位,承继大统。

在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暗中保护下,在太上皇李渊的悉心教导下。晋王李治每日都会在弘文馆下学之后,到大安宫,去向太上皇李渊请教学问,太上皇李渊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一生的经验,治国理念尽数传授给晋王李治,自己这位仁孝的亲孙子。

直到贞观九年五月,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晋王李治的学习不得不停下来。

那件事情就是太上皇李渊驾崩了。

太上皇李渊是因病驾崩于大安宫垂拱前殿的,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唐高祖李渊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却是最受贬低的一位皇帝。他之所以备受贬低,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他的统治时间短。只有短短九年时间,而且他还夹在了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皇帝中间。他的前面是坏事做尽的暴君隋炀帝,他的后面则是被史学家奉为政治完人的李世民;第二、他的功绩被他的儿子李世民精心的掩盖、篡改了。唐高祖李渊是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处事老练的帝王,他以他的隐忍、谋略,避过隋炀帝杨广的猜疑、迫害,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指挥唐军,攻破了隋朝帝都长安,并掌控了整个并州、关中地区,后来又是在他的统治期间,大唐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拥护,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他还建立了唐朝初年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为李世民的辉煌统治,为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可以说,大唐能够逐步走向强盛,李渊做为开国之君是绝对功不可没的。

对于太上皇李渊的驾崩,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内心里,是十分伤心的。

李渊对于李世民一直都是十分信任和疼爱的,可是就是在李世民和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争夺储君之位的时候,李渊原本也是意图搞和平,平衡、劝和建成、元吉和李世民的关系,可惜都失败了。

李渊出于儒家理念立长不立幼的考虑和对李世民在军中实力的忌惮,最终偏向了息王建成,和建成、元吉一起,联手打压李世民,结果导致李世民内心里觉得李渊对他不好,心中有了怨恨,两人的关系逐渐冷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奋起反击,击杀了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逼迫李渊禅位给自己,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算是彻底降至了冰点。随着李渊被尊为太上皇,被囚禁于大安宫,李渊和李世民心有隔阂(he),彼此谁也不愿意见谁,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大安宫中,太上皇李渊看着大唐在李世民的统领下,逐渐收服各国,逐渐走向强盛,内心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选择支持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是错的,李世民方才是大唐最优秀的继承者,最好的帝王,内心里逐渐的原谅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随着自己做了皇帝,做了父亲,自己的几个儿子也都在各个势力的支持下,彼此争斗不休,自己则焦头烂额,烦躁不已,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打压谁,这心里都不好受。他才逐渐深深的明白了当时李渊做为一个皇帝,一个父亲,内心里的万般苦楚和为难。想到李渊当时,费心竭力的想尽一切办法,去平衡、去劝和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和自己的关系时,李世民也是感慨良多,不禁潸(shan)然泪下。直到此时,他才深深的体会到李渊当时的心情和万般的不易。他的内心也已经原谅了自己的父亲李渊,并心怀愧疚,为自己的年少无知、冲动妄为而感到愧疚,更为李渊宽阔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舐犊(shidu)之情而感到内心里深深的羞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