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魔术师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支笔

大唐魔术师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支笔

作者:冰雨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0:20 来源:笔趣阁

(); 待百官站齐,大唐皇帝李世民在宫人们的簇拥下走了出来。李世民递给了太监总管王富贵,一份诏书。

王富贵缓缓的打开,用他那公鸭嗓,高声的念到:“宣房玄龄、杜如晦觐见。”

两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走进了大殿。两人年纪相仿,都是三十七、八岁左右年纪,面貌、衣着却大不相同。一位身穿白色圆领文士服,一位则身穿黑色圆领文士服。白袍者,面容和蔼,神色淡定,显得一切都从容不迫;黑袍者,面容棱角分明,一双剑眉,直插云鬓,显得刚毅果敢,善于决断。

李玄打量着两人,他知道这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房谋杜断”,白袍者,就是房玄龄,他为人性格温和、通达睿智、足智多谋,善于将所有人的不同想法,不同意见,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有“老好人”之称,但是如果你觉得他仅仅只是个老好人,那你就错了。房玄龄还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只要是国家制定好的大政方针,他能很快的和他亲自选拔的一批实干人才一起埋头苦干,按质按量的完成;黑袍者,则是杜如晦,虽然话不多,但是目光如炬,善于洞察事理,精通分析,言出必中,每有国家大事,军情急务,难于决断,李世民必咨询于杜如晦,杜如晦善于从大势分析,精简准确,言无不中,

待房玄龄、杜如晦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行礼之后,太监总管继续念到:“加封房玄龄为正三品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尚书,加封杜如晦为正三品尚书右仆射兼刑部尚书,共同辅佐陛下,统领六部,掌天下百司,处理朝政。

房玄龄、杜如晦躬身行礼谢恩。

王富贵又高声念到:“诏令,长孙无忌、岑文本。”

长孙无忌、岑文本连忙出列,站直。

王富贵高声念到:“加封长孙无忌为正四品大唐吏部文选司郎中,加封岑文本为正四品大唐吏部考功司郎中。”

长孙无忌、岑文本面露喜悦,躬身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行礼谢恩。

大唐朝堂的文武百官们,都看着长孙无忌、岑文本两个人,面露羡慕。

吏部文选司郎中、考功司郎中虽然职位并不高,只有区区正四品,但是这两个职位的能量,整个天下都不会小觑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实权啊,不是皇帝的心腹能臣,是万万不能担任的。大唐吏部,职位最高的肯定是吏部尚书了,下来则是吏部左、右侍郎,之后便是四个司的郎中了。四司包括文选司、考功司、封验司、稽封司。四个司的地位不同,而其中最厉害的就是文选司、考功司。文选司负责官员的任免,考功司则官员的考核。这两个司的官员,向来是无人敢惹的,升官还是免职,发达还是破产,都在这两个司官员的一支笔之下。因此这两个司有“一支笔”之称。

相传,春秋时期,子路刚开始跟随孔子的时候,对孔子的学说并不以为然。

一日,孔子正在溪水边饮水,子路自持勇力,怀揣石块,准备杀死孔子,然后一走了之。

子路刚刚举起石头,他又放下,将石块藏于身后,问道:“你说你的学说那么厉害,就这杀人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孔子头也不回,说道:“下等人杀人,用器物,石块。”

子路略显尴尬,继续问道:“那中等人呢?”

孔子回答道:“中等人杀人,一支笔,足够了。”

子路诧异道:“一支笔?”

孔子解释道:“用笔将律法写于竹简之上,以文字昭示天下,触之者必死。”

“那上等人呢?”子路继续问道。

孔子依然没有回头,回答道:“上等人杀人,一句话,就够了啊。一人而为天下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一句话,足够了啊。”

子路瞬间大悟,扔掉手中的石块,五体投地的跪拜了孔子。从此,对孔子心服口服,忠心耿耿。

而做为这个司的最高长官,文选司郎中、考功司郎中,那肯定就是百官们巴结、拉拢的对象,命运全在这两个人的手里面呢。所有大唐的官员,除了少数的高官由大唐皇帝陛下亲自决定,其他的无论升迁、还是考核,都要从这两个人的手底下过,即使不过,那也要拜访一下,打个招呼,混个脸熟。如果这两个人不认识你,那你就只能悲剧了,只能默默无闻了。所以,这两位郎中,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权重啊。据说,每日争着拜访他们的官员络绎不绝,他们家附近的驿馆、酒家都被拜访他们的官员租了下来,住的满满的。人生如逆水行舟,做官亦是如此啊,想升一步,那也是何其艰难。但是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有幸结识文选司郎中、考功司郎中,一旦有好的差事,两位郎中突然间想起,那可是一蹴而成,平步青云啊。而文选司郎中、考功司郎中,则是吏部的后备干部梯队,只要熬上几年,那就是大唐的吏部左、右侍郎,继而就是大唐的各部尚书,位列宰辅,真可谓简在帝心,前途无量啊。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看着向自己谢恩的长孙无忌、岑文本,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同一个部门,都是吏部,一个负责任免,一个负责考核,还有仇怨,朕就看看你们如何相处吧?只有私怨,而没有大局,朕是万万不会重用的,大唐的宰辅也是不会考虑这样的人选的。”

随后,长孙无忌、岑文本的表现,也让大唐皇帝李世民和众位宰辅重臣眼前一亮,虽然朝堂之上,两人互相说了狠话,可是工作之中,两人却都十分克制,相处的也十分融洽。

尚书省,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杜如晦,彼此对视一眼。房玄龄问道:“咱们年纪也不小了,看来这大唐朝堂以后是他们二位的了。”

杜如晦苦笑道:“他们上位恐怕还需要十余年的磨练,这十余年,还是咱们两个总领政务,只是我这身体,恐怕等不了那么久了。”

房玄龄面色一沉,他知道杜如晦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吃药,却不见好转。房玄龄叹了口气道:“尽快调教吧。两个人都是天赋异禀,资质过人,上好的美玉啊,要为了我大唐细细的雕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