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楚皇亲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宁国

大楚皇亲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宁国

作者:裳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58:09 来源:笔趣阁

夏季炎热之意愈发深沉,去往魏地的路漫长而无聊,陈谓然有时候为了解闷,也会一时兴起带上些骑兵去沿途围猎,丝毫不怕泄露行军的消息。

晁拓等人屡次劝诫陈谓然,告诉他倘若被魏东发现行踪,很可能会导致全军遭遇埋伏,但陈谓然总是用不以为然的敷衍把他们打发回去。

草野里尘土飞扬,马蹄踏破荒原上的寂静,空中时不时响起箭矢的破空之声,在此处栖息的飞禽走兽到处奔走逃命。

一队骑兵正在追赶一只飞奔的野兔时,野兔眼看见就要被追上,只见它忽的顿身停住,硬生生和那些骑兵战马的马蹄错开,和他们擦身而过。

就在这时,只见骑兵中有人挽弓如长月,当头一箭正中野兔,身后队列里便爆发出一阵叫好的声音。

“好箭术!”

陈谓然缀在后面,看见这一幕大笑道:“把孤的弓赏给他!”

“卑职谢王爷赏赐!”

那名骑兵翻身下马,双手捧着从陈谓然手里接过那弓,满脸的光荣,旁边的骑兵也是露出艳羡之色。

“叫什么名字?”

陈谓然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那名骑兵。

“卑职谢宏臣!”

“卑职......”陈谓然若有所思的说道:“你是个校官?赵识别麾下的?”

“是!”

陈谓然点点头,温和的说道:“孤记住你了,孤等着你立下泼天战功,到那天,孤亲自授予你将军印。”

“谢王爷厚恩!”

谢宏臣激动地当即翻身下拜,别人或许不知道他的身世,但他自己却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忘却。

他的爷爷名叫谢青孺,而他则是因为去年之事被全家流放到边关,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脸上刻字的贼丘八。

所幸去年入冬的时候,他多次拼命立下战功,军中上官赏识他的勇武,最后不仅免去了他的罪身,还把他一路提拔到校官。

谢宏臣已经不愿意再提及自己的过往,甚至对其他同袍编造了一点自己的过去,只是含糊说自己家里有人以前犯了大罪,受他连累才被流放。

他很清楚凉王和自己爷爷的关系,毕竟自己爷爷就是因为凉王和他兄长而死,若是以后能假装“无意”跟他提起一句,但凡凉王有些愧疚,自己以后就能在军中扶摇直上了。

陈谓然不知道眼前这名校官的心思,他看看远处天色渐晚,便骑上战马招呼一声,随即带着一队骑兵返回军营。

凉王再次伐魏的消息已经在各处传的沸沸扬扬,中原列国的争端也暂时平息,等候着这次伐魏的结果。

大家都清楚,魏楚相争之后,两家都是出现了不少内乱,可比起已经彻底分崩离析的魏地来说,楚国的情况无疑要更好一些,由于路途遥远,那些权贵无法得知第一手信息,便暂时信了陈谓然宣扬出来的鬼话。

楚国凉王兴军二十万,走先帝去年旧道再次伐魏!

但实际上,来到魏东边疆处的,只有二十分之一二的人数。

大约一万五千多名骑兵。

光看骑兵的数量确实很吓人,毕竟数千骑兵都足以决定一场小规模遭遇战的胜负了,可这若是拿去攻城略地,无疑是比败家子还要败家子。

魏东的使者已经来了有十几人之多,但全都被陈谓然扣押下来,也没虐待他们,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就是不放他们离开。

使者中不是没有聪明的人,从凉王种种反常的行迹中看出了些东西,因此也安静下来,甚至暗中劝说同伴不要轻举妄动。

抱着同样心思的还有晁拓。

凉王对外大肆宣称伐魏,同时却一路招摇,不仅放缓了行军速度,还沿途围猎玩乐,仿佛就是为了过来游山玩水一般,无疑犯了兵家大忌。

但想想凉王已经打了不少仗了,这点东西,他一个幕僚能看出来,前者就看不出来吗?

不过究竟是怎么样,他决定今晚再去试探一下凉王的口风。

“吃的还习惯吗?”

陈谓然来到一处营帐前,烤肉的香味随即扑面而来,钱竹坐在一堆竹签前,大口咬着烤熟的肉串。

刚进入这里的时候,她还闹着要吃粥,陈谓然觉得不能太娇惯她,自己平时吃什么,就给这位吃什么,他在军中倒是要求不高,有时候吃的比普通士卒还要简陋。

而且他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公务,吃饭的时间时常会推迟。

军中伙夫得了陈谓然的吩咐,通常他吃饭的时候才会也给钱竹送一份,钱竹平素都是大小姐的待遇,就算是家里,也从没有人给过她这等待遇,当即气的要绝食。

等陈谓然听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这姑娘已经在帐篷里饿昏了过去。

没办法,陈谓然只能同意,所幸这姑娘也没再有其他要求,陈谓然出去打猎的时候,偶尔也会把她带上一起出去遛弯透气。

“王爷在这里吗?”

外面响起询问的声音,陈谓然听出来是晁拓,便望着帐篷的方向,等着晁拓进来。

可这家伙得到门口侍卫肯定的回答后,反而不敢立刻进来了,他心知王爷和钱姑娘两人的关系可能比较好,两人在军中孤男寡女的做出什么事也说不准,当下踌躇了一会,对看门的士卒吩咐道:

“我明日再来找王爷吧,你们看王爷出来了就顺口说一声。”

晁拓不敢去听帐篷里动静,更不敢作死问一声王爷您在里面有空吗。

“这老小子在外面干什么呢?”陈谓然等了一会没看到晁拓进来,也懒得出去再问,转头继续跟钱竹的交谈。

钱竹似乎也还跟家里保持着联系,但自从陈谓然知道后,她写的每一封信都必须给陈谓然过目,然后亲笔又写出一封意思相近的信来替她寄走。

如此一来,钱家却是知道钱竹正呆在凉王的军营内。

钱鸿为此还特地修书一封,信里对陈谓然的语气甚是亲昵,毕竟如今北安国被两面夹攻,哪怕钱家再想保存实力,也不得不把手上的军队一支支派出去,要不然秦家也不会再容忍下去,索性只能鱼死网破了。

西魏东魏都有些后继无力的意思,但还在保持进攻的势头,同时一则消息也悄然流传出来,据说西魏军中出现了瘟疫,西魏帝不得不停军修整。

陈谓然为此还特地停止进军三天,大张旗鼓地派人去四处打听,惹得四处风向大转,就连魏地也开始嘲笑楚国凉王的怯懦。

魏东方面没有传出太多的消息,只是陈谓然派出去的侦骑时不时会回报说,看见魏东方向每隔几天就会火光大作。

陈谓然一时也想不出太多头绪,只是派出了更多的侦骑去打探。

范郡南部。

一支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军前,十几名将军肃穆而立,而一个穿着华服的年轻人则是缓缓走过他们的前面,接着一步步登上点将台。

原本的楚字旗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新创立的国号。

宁。

“自此日起,孤便为宁王,此非孤篡位自立,乃是山河动荡之时,新旧废兴之际,庇佑楚国的神灵不忍见生灵涂炭,在渭水南边赐予朕符印,在崇山北边赐予孤麒麟,以昭示天道所归......”

华服年轻人张嘴便是一套早已准备好的说辞,随着他说话的时候,一名将军捧着由珍贵木料打造的方盒走出队列,另一名将军则是牵着一头怪模怪样的野兽走了出来。

士卒们看见那野兽,倒是有些惊疑不定的样子。

虽然都知道眼前这位说的是鬼话,但那...真的是麒麟么?

若是陈谓然在这里,肯定能认出来,那分明是头倒了八辈子血霉的穿山甲,而且它似乎很不满意安家人提供的食宿,当着士卒们的面直接开始就地方便。

“把它牵走,快点。”

那个华服年轻人也觉得有些难堪,让人赶紧过来带走了“麒麟”,然后顿了顿,又开始发表那篇长篇大论。

一场誓师大会很快潦草结束,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但毕竟宣告了“宁国”的建立。

那名年轻人名叫安兕光,安平生还在的时候,他的官职是兵部尚书,等安平生一死,他便纠集了几名要好的族人,接着整合军力,又拉拢了不少军中势力,随即在范郡自立。

像他一样的还有另外两拨人,分别占据了京城和长郡等地,接着开始拼命征发民力扩充军队,至少都拥兵十万左右,其中精锐也不在少数。

安兕光听到凉王要伐魏的消息后,便暗中给其他两家发消息,邀请他们结盟,但这两方均保持观望的态度,毕竟就从实力上来讲,安兕光是他们中最强的那个,就算是侥幸战胜了凉王,估计留给他们的也只有残羹剩饭可吃。

没等到他们回信,安兕光便果断动用了手里的一切力量,聚集成十五万大军,对外号称二十五万,浩浩荡荡地准备进攻明郡。

“凉王挥军伐魏,如今正好给我们可乘之机。”

他在和将军们的商谈中坚决的说道: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在明郡这个地方,夏季往往多暴雨,魏地的湘江在这里有条支流,每逢暴雨季节就容易涨潮,好在两岸居住的人并不多,相比于魏国来讲,楚国这块地方反而不容易受到水灾侵害。

大量的战船已经扯起风帆,载着士卒一路顺流而下,岸上另一头则是搭起了浮桥,准备乘着雨势强行过江,但几乎每天都要损失数十名士卒。

安兕光为了能打明郡的凉军一个措手不及,也不愿去顾忌士卒的生死,更何况他本人也曾跟着先帝西进伐魏,收获了些战功,因此更加自负,往往对麾下军官们的意见嗤之以鼻。

暴雨越发急促,但近几日不知为何,士卒的损失几乎降到零,当一名校官把这个异常报上来的时候,却被安兕光骂的狗血淋头。

“怎么?孤麾下将士没死,你是不是很不高兴?”

如此深含杀机的一句话,吓得那名校官赶紧跪下来连连磕头请罪。

好在安兕光觉得还没交战就先杀个校官不吉利,才放过了那名校官。

一连数日,大军都在朝着明郡紧急进发,不过由于雨势实在太大,只有约莫三万人的先头军队渡过了湘江的那条支流,剩下来的辎重粮草则是尽数落在后头。

但安兕光在军中的巫师连夜找到他,说是他所建立的宁国属于“水泽”,如今雨势过大,正是安兕光真龙天子的象征,而再过些日子,暴雨就要停歇,安兕光必须要乘着这段时间击溃凉军。

对此,安兕光竟然还信以为真,他直接带着三万大军深入明郡,甚至主动暴露了踪迹,就想骗凉军出来决一死战。

但诡异的是,他们似乎一直没遇上凉军的主力。

安兕光对此并不意外,凉王带着大军伐魏,肯定也带走了明郡的主力,他决定回过身直接攻打城池。

士卒们在暴雨中行军了十多天,许多人的脚都在雨水中泡的溃烂,军中沸反盈天,但安兕光不以为然,他时不时就用军功和赏赐来给士卒们画大饼,勉强保持住了士气。

“登城!快,后面的人压上去,不准退!”

沉重的雨幕中,几名受安兕光信任的校官带着他们的亲兵充当着督战队的角色,一旦看到退下来的士卒,也不管对方是否受伤,就毫不讲理地逼迫他们重新去攻城,若是有一句不从,就直接挥刀砍了上去。

城中守军不多,但却是极端顽强,宁军在城下丢了数百条人命,不得不放弃首次攻城,准备退回来修整。

但当晚,一名样貌凄惨的骑兵匆匆进入军营中,带来了一个让安兕光几乎要发疯的消息。

湘江决堤,正在过江的辎重被冲走了大半,凉军以逸待劳,在湘江两边同时发动突袭,当场斩杀数万人,换句话说,安兕光现在想要援兵,至少要等到半个月以后了。

最后,还要面临那所谓的凉军主力。

他想不明白,凉王不是带走了所有主力了么,若是要击溃自己后面的那些辎重队伍,那也得有数万人的规模了。

至于凉军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他后面突袭辎重的,安兕光怎么也不愿意相信那是由于自己的愚蠢导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