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的天空 > 夏侯渊平陇右、凉州之战(转)

大汉的天空 夏侯渊平陇右、凉州之战(转)

作者:名侠成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59:53 来源:笔趣阁

一、概述

曹操族弟夏侯渊字妙才,《魏书》记载: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大破凉州诸军。

十七年,委任夏侯渊镇守长安,督关中,监视马超、韩遂的残余势力。夏侯渊击马超馀众梁兴等屯于蓝田。

十八年,汧氐叛迎马超。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为了彻底扫平西凉诸军和叛乱诸羌,护军将军夏侯渊与张郃、张既等率领三、四万精锐曹军出陈仓、破马超、过略阳、战兴国、斩韩遂、降高平屠各,进而,围枹罕擒“河首平汉王”宋建,又派张郃“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全部平定。

此次出战夏侯渊所督诸军狂飙猛进、追亡逐北,全部时间不足十个月,行程达到1500多公里,大型战斗三次,破敌十余万,解决了关中、陇右反叛势力的威胁,并且多次出现后汉三国不多见的“轻兵步骑,抛弃辎重”的突袭战法,而且收效很大。

曹操曾明令嘉奖曰:“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建安二十二年,夏侯渊拜征西将军。

二、由来以久的西部动荡

汉时西羌的叛乱与朝廷的镇压几乎没有停止过。《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将兵十万人击平之。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护羌校尉”的出现,可以说是汉朝抵御反叛诸羌的一个象征。

东汉末时,由于华夏开始东乱,西羌乘势而起,也出现叛乱。于是汉王朝派遣得力大将镇守西北边陲。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凉州三明”。

《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记载:颖字纪明,初与皇甫威明、张然明并知名显达。京师称为“凉州三明”。

到了汉中平元年,竟然有人在西羌明目张胆自立君王,对抗汉朝。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湟中月氏胡......中平元年,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中平元年,拜东中郎将......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后来韩遂等人兼并羌胡,使汉人势力进入西羌,出现这个情况还有董卓,《后汉书郑泰传》记载:“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董卓拥有全部的这六支力量。

而强悍的西凉兵跟随董卓进京,迫使关东群雄联手,结果却没能灭掉董卓,还是并凉军事集团的内讧才使董卓灭亡。

马腾、韩遂在西北深入羌、胡、湟中、屠各等势力,其军事实力号称十万。

结果被曹操在建安十六年的渭河之战一举击溃,马超、韩遂逃回陇右、西羌。

但是,曹操还远没有彻底灭亡他们,这其中的首脑,马超、韩遂没有捉到,程银、李堪、梁兴等人也统众在外(注一),曹操自己也说了:“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

连曹操自己都说“不一二年不可定”的西部,夏侯渊仅仅用了十个月就彻底扫平了他们,甚至在西羌根深蒂固的本地反叛势力也一并铲除,消灭了盘踞在那里达三十年之久的宋建,直接打通了河西与汉中央的联系,为魏晋中国西部版图的确立打下坚实基础(注二)。

三、兵出关中,西逐马、韩

建安十七年,曹操回去业郡,把长安交给夏侯渊,任命他为护军将军,督关中众将。

夏侯渊首先击败“南山刘雄”(注三)。凉州将梁兴在蓝田,曹操命令夏侯渊继续进击,夏侯渊在鄠斩梁兴,被封为博昌亭侯。

建安十九年,马超、韩遂在西羌养成气力,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赵衢、尹奉、姜叙起兵叛马超,杀马超妻子,马超回师围祁山,赵衢等人向夏侯渊求救。

当时有很多将军认为必须有曹操亲自下达的命令我们才能动兵,但是,夏侯渊知道这样贻误了战机,他说:“曹公在邺,往返足足四千里,等等到命令,姜叙等人必然已经完蛋了,我们必须急袭攻击”。

于是,为了达到“急袭”的效果,夏侯渊命令张合为前锋大将,率领五千精锐步骑速出陈仓,自己统帅大军跟进。

我们都知道,从关中出陈仓的路并不好走,而要救祁山,夏侯渊也可以走安定大路,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安从坦途”,这样安全的多。但一则时间紧迫,一则为了出其不意,夏侯渊选择了急袭。

而张合军的出现根本就出乎马超意料之外,他很难想到曹军的增援部队如此迅速的出现自己背后。无奈,他仓促之中率领数千羌骑迎战张合,结果还没有交手就跑了,于是张合收缴了大批军械物资,夏侯渊随后赶到,救了姜叙等人。《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渊到,诸县皆已降”。

此时的韩遂在祁山北面的显亲,个人估计他是要呼应马超。当他察觉夏侯渊急袭马超,弄得他六神无主,搞不清这支神出鬼没的部队是从哪来的,结果连粮草都没来不及带就跑了。没想到这一跑还真救了他一命,因为夏侯渊当时确实要急袭他。

夏侯渊突击跟进,一直追到略阳城,离韩遂只有二十余里。有人建议与韩遂决战,有人认为应该进攻兴国。但夏侯渊却认为:“遂兵精,兴国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击长离诸羌”。

为什么要打长离?因为那是韩遂军羌人部落的老家。夏侯渊当机立断,掉转部队,留下辎重在后,亲率“轻兵步骑”急袭长离。长离的羌人根本没有防备,被夏侯渊的精兵杀散。《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夏侯渊)攻烧羌屯,斩获甚众。

羌人得知老家被抄,马上赶奔长离,此招正中夏侯渊下怀!曹军众将看到韩遂到来,想“结营作堑”与战,夏侯渊一口拒绝,他说:“我转斗千里,现在如果结营作堑,则士卒士气已泻,应当一鼓作气,敌军虽众也能胜利”。于是勒鼓助战,率领精锐曹军与羌军野战,结果大破韩遂,获得他的“旌麾”。

夏侯渊马不停蹄,又回到略阳,进围兴国。窝在兴国的“氐王千万”早就被这支纵横千里,所向披靡的曹军吓破了胆。《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氐王千万逃奔马超,馀众降。

随后,夏侯渊又北进到高平,屠各人“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至此,马超、韩遂势力在陇右的主力已不复存在。

曹操“假渊节”,表示夏侯渊拥有了战时“先斩后奏”的权力。这是对他此次出战的最好注解。

四、荡平宋建,威镇西域

宋建何许人也?他就是前文提到的,中平元年反叛诸羌的代表人物。根据《后汉书注解》引《献帝春秋》曰::“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诈金城郡降,求见凉州大人故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约不见......‘约’改为‘遂’”。

联系《裴注三国志》引《典略》曰:(韩)遂字文约,始与同郡边章俱著名西州。......会凉州宋扬(建)、北宫玉等反,举章、遂为主,章寻病卒,遂为扬等所劫,不得已,遂阻兵为乱,积三十二年,至是乃死,年七十馀矣。

可见,宋建就是在那时崛起的。(笔者按:中平元年(185)到建安二十年(215),整三十年,与《裴注引典略》记载出入两年,又《三国志夏侯渊传》所说: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但翻阅《文选注释》的《典略》却成了:韩遂,字文约,在凉州阻兵为乱,积三十年,建安二十年乃死。前者疑有“虚岁”一说,后者记载符合实际。)

大家不要认为他只是一伙流寇,对于这股力量,汉朝廷是有过大规模征缴的,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汉书董卓传》明文记载:(张)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三年春......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寇掠三辅......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

两个“三万”和一个“十万”就说明规模并不小。诚然,这十万部队军民混杂,但考虑到羌胡人“全民皆兵”的性质,以及剽悍的民风,其战斗力也不会太低。

夏侯渊的对手就是这个盘踞在陇右达三十年的“河首平汉王”宋建。

由于资料的匮乏,具体战斗过程已经不清楚,相关记载如下: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馀年。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

《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冬十月,曹操遣将夏侯渊讨宋建于枹罕,获之。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初,陇西人宗(宋)建在枹罕自称“河首平汉王”,署置百官三十许年。曹操因遣夏侯渊击建,斩之,凉州悉平。

《三国志周群传》引《续汉书》记载:十七年十二月......是时,刘璋据益州,张鲁据汉中,韩遂据凉州,宋建据枹罕。明年冬,曹公遣偏将击凉州。十九年,获宋建,韩遂逃于羌中,被杀。其年秋,璋失益州。二十年秋,曹公攻汉中,张鲁降。

《三国志张既传》记载:又与夏侯渊(征)宋建,别攻临洮、狄道,平之。

《三国志张合传》竟然只有区区一句:又破马超,平宋建。

即使参阅《三国志夏侯渊传》的记载也只是:初,枹罕宋建因凉州乱,自号河首平汉王。太祖使渊帅诸将讨建。渊至,围枹罕,月馀拔之,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平。

《资治通鉴》的记载也没有出这些的范围。

如果根据以上记载,则我们只能知道:曹操在建安十九年的十月,命令击溃韩遂主力的夏侯渊由兴国进攻宋建,夏侯渊到了之后,围攻枹罕一个月,随后斩杀宋建,后来韩遂也被属下杀了,夏侯渊派遣张合进击湟中,陇右、凉州诸羌投降,西部平定。

但仅仅这些实在让人觉得不过隐,不过没有关系,我们还有《裴注》。

《裴注三国志张既传》引《魏略》记载:成公英,金城人也。中平末,随韩约为腹心。建安中,约从华阴破走,还湟中,部党散去,唯英独从。

《裴注三国志张既传》引《典略》记载:韩遂在湟中,其婿阎行欲杀遂以降,夜攻遂,不下。遂叹息曰:“丈夫困厄,祸起婚姻乎!”谓英曰:“今亲戚离叛,人众转少,当从羌中西南诣蜀耳。”英曰:“兴军数十年,今虽罢败,何有弃其门而依於人乎!”遂曰:“吾年老矣,子欲何施?”英曰:“曹公不能远来,独夏侯尔。夏侯之众,不足以追我,又不能久留;且息肩於羌中,以须其去。招呼故人,绥会羌、胡,犹可以有为也。”遂从其计,时随从者男女尚数千人。遂宿有恩於羌,羌卫护之。及夏侯渊还,使阎行留后。乃合羌、胡数万将攻行,行欲走,会遂死,英降太祖。

这样一来,就使夏侯渊的此次战斗丰满了许多,即使它只是侧面描写。

从中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夏侯渊的部队既不适合长期攻坚,又不适合长途追击,说明其军队数量不多于宋建和韩遂;而韩遂后来竟然招募数万胡、羌人,要不是韩遂被部下杀死,夏侯渊取胜估计还要费点劲。夏侯渊其实是在以孤军穿插作战,否则不会出现“使阎行留后”的句子。会不会张合就是那支穿插的部队?因为“湟中”和“金城”都在“枹罕”北,临黄河,而“河关”就是在“枹罕”正后方。夏侯渊破宋建在枹罕,怎么说“及夏侯渊还,使阎行留后”?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夏侯渊孤军深入金城郡,分割包抄,轻兵突击,各个击破。“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应该就是这种性质的部队。

曹操褒奖夏侯渊曰:“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后来曹操接见西羌诸王,一定要夏侯渊陪同,诸羌畏之如虎(注四)。

五、夏侯渊的行军路线和兵力分析

1、夏侯渊的行军路线

按《三国志夏侯渊传》的记载已经很明白:长安——陈仓——祁山(破马超)——略阳——长离(破韩遂)——兴国——高平(降屠各)——枹罕——金城——湟中。

我粗略的的丈量估算了一下,夏侯渊单程行军已经在1200公里以上,再加上数次的诱敌——回师,其行程至少达到1500公里,要知道这还不包括平宋建的迂回行程(因为我们无法得知他是如何迂回的)。

按《后汉书献帝纪》:十九年,夏四月,旱。五月,雨水。刘备破刘璋,据益州。冬十月,曹操遣将夏侯渊讨宋建于枹罕,获之。

又有《三国志曹操传》:十九年春正月,始耕籍田。南安赵衢、汉阳尹奉等讨超,枭其妻子,超奔汉中。

可见,夏侯渊此次建安十九年的出征是从元月到十月。

另外,古代的交通条件使行军大大受限制,比如夏侯渊从长安到祁山的“急袭”救援其实走了十余天(注五),但陈仓道小道难走,这已经算很快了。

2、夏侯渊的兵力分析

先看韩遂、马超、宋建部队的兵力。

他们的兵力记载很零散,而且不完整。前面已经分析宋建、韩遂拥众十万。即使被曹操击败韩遂主力,但经过两三年的修养,其兵力已经恢复很多。要知道韩遂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还能召集数万人参战,更何况他们还联合了氐王。

仅主力骑兵,韩遂一部就有万骑。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韩遂徙金城,入氐王千万部,率羌、胡万馀骑与夏侯渊战,击,大破之,遂走西平。

马超的兵力也万余人马,又有张鲁的增援。

《三国志杨阜传》记载: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凡万馀人,攻城。

宋建的兵力可以参考《后汉书》,十余万人马都拿不下。当然,这是与边章、韩遂联合的结果。但是,宋建的部队包括“湟中义从”等剽悍人马,绝不是酒囊饭袋,否则他也不能称王三十年。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

夏侯渊的兵力几何不见正史记载,但在陈琳的《檄吴将校部曲文》中有一段话:

逆贼宋建,僭号河首,同恶相救,并为唇齿。偏将涉陇,则建约枭夷,旍首万里;......又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率精甲五万,及武都氐羌,巴汉锐卒,南临汶江,搤据庸蜀。

这里说“精甲五万”,而实际我们知道,作为“檄文”,夏侯渊的部队只会少于五万,不会多于五万。正如陈琳的另一篇大作《绍檄州郡文》写的:“长戟百万,胡骑千群”,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篇檄文说的时间是在夏侯渊平宋建之后的两三年,建安二十一年的事情,《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二十一年,增封三百户,并前八百户。还击武都氐羌下辩,收氐谷十馀万斛。太祖西征张鲁,渊等将凉州诸将侯王已下,与太祖会休亭。太祖每引见羌、胡,以渊畏之。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

综上所述,夏侯渊纵横陇右的部队肯定不及五万,因为要除去新投降的“武都氐羌”和张鲁军一部分。估计夏侯渊部队的数量在三、四万人,其中是不是包括那支那渭河之战中大破凉州兵的五千虎骑呢?存疑。(注六)

可以肯定的是,夏侯渊的部队总数量远不及凉州诸军,夏侯渊是以急袭的方式各个击破。

六、夏侯渊用兵特点的小结:

《魏书》说他: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我总结夏侯渊用兵就是一句话:突击突击再突击,前进前进再前进!

这一点与二战的那个“沙漠之狐隆美尔”十分接近,在北非战场,隆美尔击败数倍于己的英军,他的直属“德国装甲第七师”被盟军呼为“魔鬼师”。

中国西汉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也是这样的一位典型,虽然霍去病的指挥比夏侯渊多了几分灵性,但要知道霍去病有强大的西汉帝国供他折腾,其活动空间也远比夏侯渊更大。

夏侯渊的这种“急袭”战法有几个特点:

A、抛弃辎重:“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渊乃留督将守辎重,轻兵步骑到长离”。

B、迂回穿插:“韩遂在显亲,渊欲袭取之,遂走。......诸将欲攻之,或言当攻兴国氐。渊以为遂兵精,兴国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击长离诸羌”,“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平”。

C、以战养战:“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渊收遂军粮,追至略阳城,去遂二十馀里”。

D、大胆突击:“渊曰:我转斗千里,今复作营堑,则士众罢弊,不可久。贼虽众,易与耳。乃鼓之,大破遂军,得其旌麾,还略阳”。

七、必须说明的几点问题:

1、夏侯渊在西部并非百战百胜,逐马超也并非全是他的功劳

《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於冀,渊救康,未到,康败。去冀二百馀里,超来逆战,军不利。汧氐反,渊引军还”。

可见在建安十七年的增援战中,夏侯渊是吃了败仗的。这场败仗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於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於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或许夏侯渊是吸取了这次救援迟缓,从正面突击难度太大的经验,使他能在建安十九年的救援中不等曹操命令,“急袭”救援,而且收效很好。

《三国志杨阜传》记载: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於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陇右平定,太祖封讨超之功,侯者十一人,赐阜爵关内侯。

《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於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可见,真正迫使马超在建安十九年败走汉中的人是杨阜等人,夏侯渊是起到了制胜一击的作用。

2、夏侯渊为将的不足。

《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可见对于夏侯渊“但知任勇,一匹夫敌”的性格特点,曹操早有训诫,可惜夏侯渊没能听取,这阻碍了他向更高的指挥阶层迈进,也使他最后命丧沙场。

《三国志法正传》载法正语:“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

果然,当夏侯渊遇到比他更勇的黄忠,他败了。

其实象这类“急袭”见长的将军,都有骄人战绩,却也同时伴随着大败。

隆美尔后期遇到蒙哥马利的大部队,兵败埃及。

项羽曾创造“彭城之战”的经典急袭战例,可惜最后还是兵败陔下。

霍去病虽无大的败绩,但据说还是死于自己远征途中所染瘟疫。

所以说,“以正合,以奇胜”才是大道。

但曹操对夏侯渊还算不错,在他战死后谥曰“愍侯”。要知道号称“亲如兄弟”的刘备对丢荆州的关羽可没有任何追谥,直到死后40年的“后主景耀三年秋九月”,才得到蜀汉追谥。

——————————————————————————————————---

(注一):《三国志张鲁传》引《魏略》:时又有程银、侯选、李堪,皆河东人也,兴平之乱,各有众千馀家。建安十六年,并与马超合。超破走,堪临陈死。银、选南入汉中,汉中破,诣太祖降,皆复官爵。

(注二):《三国志阎温传》记载:先是,河右扰乱,隔绝不通,敦煌太守马艾卒官,府又无丞。.......华欲救进,西顾恭兵,恐急击其后,遂诣金城太守苏则降。《三国志苏则传》记载: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氐,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可见当时河西与关中的联系被叛军阻隔,直到夏侯渊平凉州。

(注三):《三国志张鲁传》引魏略:刘雄鸣,部党不欲降,遂劫以反,诸亡命皆往依之,有众数千人,据武关道口。太祖遣夏侯渊讨破之,雄鸣南奔汉中。(笔者按:“刘雄鸣”疑为刘雄。)

(注四):《三国志夏侯渊传》:太祖每引见羌、胡,以渊畏之。

(注五):《裴注引皇甫谧列女传》记载:异复与昂保祁山,为超所围,三十日救兵到,乃解。(笔者按:三十日为来回时间,故夏侯渊的救兵是十余日到达。)

(注六):《裴注三国志》记载:“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