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二四二章 落魄的未来状元

大宋第一公子 第二四二章 落魄的未来状元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13:39:34 来源:笔趣阁

赵承嗣看着这些学子在这里居然说的是一些八卦,不由得有点微微的失望。

按照他自己的理解,他觉得文人应该时刻关心这国家的大事,哪里有时间在这里胡扯。

没有想到今天算是见识到了,看来历史也不一定要全信,并不是所有的文人坐在一起都是要谈论国事的。

“公子是不是觉得他们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呀,你是不是觉得他们跟你想象中的学子有点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

上官青云估计是看出了赵承嗣心中的疑惑,所以才出言说了这么一番话。

至于欧阳平夷,他根本就不懂这里面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无聊的喝着茶。

“噢,怎么先生你觉得这不奇怪吗,不能说这些学子都在准备科考的事情,但是也不能这样八卦吧。”

赵承嗣现在觉得这些学子以后要是真的成了朝廷中的人,估计也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的。

他见了多了,前世那些爱八卦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的。

“公子你想多了,他们这些人应该是在大考之前放松一下的,毕竟这些读书人,以前是好多都没有都吗没出过远门的,有些新奇也是应该的。”

上官青云的解释是这些人是见了这繁华的扬州城有点不适应,过一阶段应该就适应过来了吧。

赵承嗣也没有说什么,他今天就是来看看这些即将大考的学子都在干什么?

其他的倒是也没有什么,自己还幻想着能不能呢过遇见一个什么从平民之中出现的大才。

正在这个时候从楼上下来一个人,看样子也是一个考生,再说了,这个客栈里除了考生也没有其他的客人。

他在下面看了一圈,随后就来到赵承嗣这一桌子,拱了拱手:

“兄台请了,不知道在下可不可坐在这里呢?”

赵承嗣微微一笑:

“这有什么不好的呢,兄台请坐,反正这么大一个桌子也不是我们能够坐下的,再说了人多也热闹不是。”

“如此多谢兄台了,在下宋淮,,字子平,汴京人士,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呢?”

这个宋淮倒也不见外直接就介绍起来了自己,同时还询问赵承嗣等人的姓名。

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名社交的好手,得体大方,丝毫的不怯场,没有一般多数人那种中庸内敛。

赵承嗣在心里暗暗的给他一个评价,这个人不错,不迂腐,没有满嘴的之乎者也的。

宋淮不错的名字,等等他叫什么,宋淮,没错他刚才介绍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宋淮。

也不怪赵承嗣这么惊奇,一般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你要研究科举制度以来历朝的状元一定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

此人生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是大宋癸酉的状元,也就是公元973年的状元。

既然他能成为状元说明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就他成为了状元。

而且此人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完善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使得大宋原本的二级科举制度,变成了三级科举制度。

开宝六年,宋准考中进士第一名,此时还没有殿试的制度,宋准就相当于是状元了。

成为第一名呢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有人眼热,毕竟得红眼病的人不少。

加上将宋准录取为第一名的人是翰林学士李昉,也就是赵承嗣在船上遇到的那位,他是主考官。

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38人。其中有2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

有一个贡士叫做徐士廉,他就觉得这其中有猫腻,按照自己的才学应该能被录取,怎么落榜了呢。

于是他就敲响了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就是说你李昉徇私舞弊,考选不公。

要求当堂对峙,赵匡胤也十分的重视,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赵匡胤亲自主持,结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选。

宋准于便殿复试,见宋准身材魁伟,神情丰茂,答辩敏捷,学识出众,仍定为第一名(状元),并任命他为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

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这次科举案,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而且自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三级考试制度。

而且从此大宋的进士都成了天子门生,而不是是主考官的门生。

唐朝的科举考试,同科及第的进士互称同年,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自称门生。

这样,新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师生关系,他们有可能结党营私,建立和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对皇帝的集权统治是非常不利的,唐末的牛李党争是为明证。

大宋朝很好的掌握了这些新晋的进士。

所以说宋朝第一次有殿试确实和宋准有关,不知道他怎么在这里,他也不是扬州人呀,而且住到了这里,他不是应该准备会试的吗?

想到这里赵承嗣也是换了一礼:

“原来是宋兄,在下赵大,字纯臣是汴京人氏。”

赵承嗣赵大郎,都是指的赵承嗣。

现在自己说出来这个名字也不能算是欺骗他吧,纯臣本来就是他的字。

“原来是赵兄,那么这两位是?”宋准又看了看赵承嗣旁边的两个人问道。

既然有人问了欧阳平夷和上官青云两人也是不能没有动作吧,也是介绍了一番。

“这两位是我的护卫,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宋兄,不知宋兄是赴靠的学子还是?”

赵承嗣简单了介绍了两人,然后直接询问起来,毕竟按照历史宋准现在应该在汴京参加科考,怎么在这里呢!

“实不相瞒,我是去汴京参加礼部的举行的会试,可是遇到点麻烦,所以在扬州耽搁了,一言难尽……”

宋准苦着脸说了一遍,赵承嗣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宋准囊中羞涩,没有盘缠去汴京了,而且这时间也快到了,所以装作是参加扬州考试的学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