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一五六章 高怀德的亲人?

大宋第一公子 第一五六章 高怀德的亲人?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1:08 来源:笔趣阁

算命老先生最后口中吟唱着一首奇怪的词。

词和曲都是不分家的,词也是吟唱出来的。

仔细听一下,还真的有点意思。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放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这是红巾军军歌呀,那个算命先生最后吟唱的正是红巾军军歌。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

因打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红巾军的背景起源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最初起于黄河以北江淮一带。

席卷整个元朝,最后贫农出身的红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建立了大明。

可这是元朝末年的事情,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有这歌谣。

赵承嗣也没有听到因此也不知道。

“公子,你说那个算命先生说的准不准呢?”

欧阳平夷一边走一边询问赵承嗣,在外面的时候他称呼赵承嗣为了公子。

“准不准你心里不知道吗,这种事情你怎么好问别人,关键是你自己,你觉得准,他就准,你觉得不准,他也就什么都不是?”

相信吗?

赵承嗣不知道!

不相信?

赵承嗣也不确定!

这种东西真的很玄乎,自己也不能说子虚乌有。

就像他说的三难二劫,自己还是很上心的,毕竟关乎到自己的生命,有备无患吗?

“公子您说的我有点搞不懂呀,咦,那个算命的老先生怎么不在了?”

欧阳平夷还向后面看了一下,刚才那个算命摊子也没有了。

赵承嗣也看了一下,确实那里已经没任何人了。

这就十分的奇怪了,一个算命的人,怎么会说走就走呢,现在可是高峰期,人应该不少,算命也能赚到不少的钱。

那人怎么会离开。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赵承嗣他们还专门回去看了看,还询问了一下周围的人。

都不知道老先生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一个瞎眼的老人,怎么行动这么迅速。

这就让赵承嗣更加的相信这老人家是一个是事外高人了。

“看起来这人是在这里专门等我们的,不相信明天在来这里看看吧,绝对不会再有这么一个老先生在这里摆摊子算命了。”

赵承嗣很肯定的说了一句,果然第二天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再也没有发现那个老先生,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

直到很久以后他们再一次见到了这位老先生,那个时候赵承嗣已经是位极人臣,任谁都不能忽视那个人了。

“这就是高人了呀,刚才忘记多问问咱们的吉凶了,这一下子错过了吧。”

欧阳平夷十分的惋惜,要是那个人真的是有本事,刚才就多问几个问题了,可惜了呀,可惜。

“可惜什么,这样的高人是可遇而不可求。能见到一面那就是相当不错了,还想着能够多相处,你也太贪心了,走我们赶紧去调查一下火药那件事去吧。”

欧阳平夷治只好悻悻的跟着赵承嗣离开,毕竟当务之急是调查火药失踪事件。

在汴京大街上,赵承嗣也忍不住卖了一串冰糖葫芦,像是一个孩子一样。

“这东西相当的开胃,吃了胃口好,不过我看你不用了,你练习的功法不适合。”

看着欧阳平夷的身板赵承嗣幽默的说了一句。

赵承嗣这家伙居然从嘴里吐出了几个山楂核,那一串糖葫芦还没有吃完,正在这时候,他看到前方一个老婆婆带着一个满脸脏兮兮的孩子。

看那老人是样子快是饿的不行了,就连那孩子也快不行了,两人就这样躺在一处冷清的街道旁,无人问津。

看到这里赵承嗣快步走了上去,用手谈谈老人的鼻息,恩还有气息就是十分微弱,嘴唇干裂,看到有人在她跟前,努力的睁眼看了一下。

这时候欧阳平夷快步走了上来,看了看这地上的两个人,然后多赵承嗣说:

“这两个人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太饿了,所以全身没有力气,也没有什么大碍。”

赵承嗣一听立刻就吩咐欧阳平夷去买两碗肉汤过来,这时候给他们其他的东西也是吃不下呀,只有是肉汤之类最好下咽,同时也最快恢复体力。

不一会欧阳平夷就端着两碗热腾腾的肉汤,来了,赵承嗣连忙他们喂下,这也花费了他们很长的时间,不一会儿老婆婆和那个小孩子都是恢复了过来。

“来宝儿给恩公磕头,等找到你的父亲以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听到没有。”说着老婆婆就拉着那个小孩给赵承嗣行礼。被赵承嗣他们给阻止了:

“老婆婆你不用如此多礼,快起来,欧阳扶着老婆婆我们找一个好点的饭馆你他们好好吃上一顿。”

很快赵承嗣抱着那个小孩,其实已经不小了大约有七八岁的样子,身体倒也壮实,不过浑身的破烂,遮挡了他原本的容貌。他们一行六人来到了一个不错的酒楼。

一串铜钱扔过去,酒楼老板都屁颠颠的跑过来伺候,也不狗眼看人低,什么叫花子不让进之类的话全部咽会肚子里去了。

赵承嗣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不胜唏嘘。

等到他们吃完赵承嗣才开口问道:

“刚才听你的意思你们是来找人的,怎么落到这个地步?”

赵承嗣这样问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刚才这个老婆婆说道宝儿等找到我们要找的人一定要好好的谢谢人家,说明他们是来找人的。

“好叫恩公知晓,这是我的孙儿,我家官人去世了,我们是来这里投奔一个至交。”

老婆婆说着说着眼泪就不停的流泪下来,老伴去世,她心情当然不好。

“老婆婆别激动慢慢的说,那你怎么多年没有想过找你们家的至交,现在怎么想起来带着孩子来了呢,再说你老怎么就知道他在这汴京城里呢?”

赵承嗣问的也对,这么多年了,战乱不断,也许她口中所谓的至交早就死于非命了,再说即使再也不一定在汴京呀。

“这么多年我领着小孙子一直都在北方,哪里总是战乱,最近我家中发生了点事情,于是我就带着小孙子来这里碰碰运气。”老婆婆倒也实在。

“婆婆你想过没有,万一你们找不到你的那位亲人怎么办,比如说今天你们就差点……”是呀如果不是碰到赵承嗣他们很可能就而是在这里了。

“唉,那也没有办法,在北边也是饿死,还不如到这京城来呢?”老婆婆一脸的悲戚。

“哥哥,我以后会报答你的,谢谢你让我吃饱饭,先生说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赵承嗣一愣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说话这么得体,还涌泉相报,他也没有在意,可是在后来这一句话居然成为了现实。

“恩公,不要奇怪,在村子里有个老先生识字,每日宝儿都去跟他学识文断字。”老婆婆估计是看出了赵承嗣的疑问,开口解释道。

赵承嗣释然了,把小宝报到自己腿上:

“哥哥不要你报答只要你能好好做人就行了,对了婆婆你家少爷加什么,我在这汴京城里的熟人多,说不定可能认识,这样的话你们也不用奔波了。”

“恩公,我家官人说我们家中的那位至交叫做高怀德,对就是叫高怀德。”

老婆一句话把赵承嗣给镇住了,他们是来找高怀德,这是高怀德的亲戚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