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一五九章 在德,也要险

大宋第一公子 第一五九章 在德,也要险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1:08 来源:笔趣阁

“纯臣,你可知道你这是死罪,妄议国都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赵匡胤直勾勾的看着赵承嗣,似乎真的想要治罪一般。

一朝的国都都是在建国时候定好的,还没有说在王朝上升期间更换国度的。

一般都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才不得以更换国都的。

就像商朝中前期就就频繁的更换都城,政局相当不稳,差一点灭国,知道迁到殷这个地方,才算稳定,开启了青铜时代,因此商朝也称为殷商。

现在大宋王朝国力蒸蒸日上,怎么好更换国都呢?

赵承嗣这样说完全可以定罪。

但是赵承嗣根据历史上的一些记载,知道赵匡胤也有更换都城的打算,所以自己说了出来。

这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让那些悲剧历史重演。

汴京城确实航运便利,但是也无险可守,一旦被攻破,整个国家就灭亡了。

都城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一旦被敌人占领,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灭亡了,对士气是一个打击。

“臣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但是臣效忠的是官家,是大宋,有些话不得不说,即使后果是自己难以承受的,可是依然要说。”

赵承嗣傲然战着。

“臣下也知道我不说这些话,什么是定都会没有,但是如果说了,也许臣会就此离开这个花花世界,可是我依然会选择将心里话说出来,因为我问心无愧。”

其实赵承嗣心里在犯嘀咕,刚才自己说出来那番话的时候,就后悔了。

天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改变了多少东西,自己虽然是为了华夏民族打算,但是难保皇帝不会拿自己开刀。

刚才自己的刚刚从鬼门关走了出来,因为赵光义的事情。

现在自己嘴贱竟然说什么都城的事情,这不是找死吗,不过现在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也没有退路了。

“官家,我虽然不学无术,可正因为如此,我才勤奋的读史书,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终于有所得。”

赵承嗣开始装逼了,有所得,能没有所得吗?

自己前世研究的可是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自己读的史书不是一般的多,明智早就明智了。

“就说这都城的事情吧,都城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就像汴京是我们大宋的都城一样,提到大宋,就会想到汴京,所以都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国家,都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赵承嗣在赵匡胤严厉的眼神下赵承嗣还是说了出来。

“历代都城不是占据土壤肥沃宜居之地,就是有这天险守卫,但是这些我们汴京都不具备,汴京虽然地处中原腹地,可是地力早就被耗费十之**了,我们大宋所需基本上靠着航运,好在汴京的航运便利,但是百年之后航运就会成为一种负担,那个时候国力疲惫,对我们大宋就是灾难。”

赵承嗣心里发笑,这在历史上可是赵匡胤的原话,这话他能反驳吗?

赵匡胤心里深以为然,但是却不露声色。

“按照你所说,也许用不了百年朕的大宋就会……”

虽然自己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不睡说出来。

“官家,臣所得话可能是大逆不道,但是总的来说臣都是为了大宋好,臣绝对没有任何私心,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至于官家到底如何打算,那就不是臣应该考虑的了。”

赵承嗣就所说的就像是御史闻风奏事,皇帝信不信,他们不管,他们的职责就是奏事。

采纳与否那是皇帝的事情。

赵承嗣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至于到底皇帝心里怎么想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好,就当时咱们君臣之间的私人谈话吧,如果,朕说的是如果,如果大宋更换都城的话,那么那里是最合适的地方呢,放心你大胆的说一下。”

赵匡胤屏退了所有的人,所有的太监都被赵匡胤给赶到外边了,并且任何人都不准偷听,否则小命难保。

而赵承嗣此时也是骑虎难下,不说也没有办法了。

“官家,您是天子自然知道大秦帝国,这个西部边陲的小国,经过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大国,最后一统东方六国,显赫一时,咸阳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秦孝公从栎养将都城迁到咸阳,一方面是为了摆脱旧贵族,另一方面未尝不是为了安全考虑,咸阳据据崤函之固,多次成功的阻挡了东方六国的进攻。”

赵承嗣这就还是喷起来了,不过他说的都是有根据的,而且都是史书上记载的。

“官家试想一下,如果咸阳一马平川,还没有等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秦国就一定灭国了,虽然说国都在德不在险,但有的时候德行并不是万能的。”

赵承嗣越说越兴奋:“当然臣并不否认德行,可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还是要靠武力解决一下问题,就拿咱们大宋来说,想要收复江南唐国,靠仁义行吗,那要靠武力,再者说如果唐国金陵没有长江天险,他们能坚持到现在吗?”

金陵靠着长江天险,阻挡了大宋的进程,现在大宋想要收复唐国,首先就是要解决掉长江天险的事情。

金陵都城靠着这个天险,让大宋望而却步,这就是天险的重要性。

赵匡胤何尝不明白这些,要是没有常见的话,那么唐国早就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如果唐国换成汴京的话,自己早就已经得手了,那里还用等这么长时间。

这小子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都城的天险也十分重要,这一点和自己的想法也确实一样。

自己不仅仅为现在的大宋着想,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毕竟开国皇帝做些事情还是相对容易的。

自己迁都的想法早就有了,不过一直没有实施,现在这个小子居然根据自己的只言片语就推测出来自己有迁都的想法,不简单。

“纯臣,那你觉得如果大宋要迁都的话,那里比较理想,不要有什么顾忌,这是咱们君臣两个之间的谈话,这里也没有外人,朕相信你。”

赵匡胤拍着赵承嗣的肩膀,一副我很器重你小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