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一七七章 自有计较

大宋第一公子 第一七七章 自有计较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1:08 来源:笔趣阁

“纯臣,你的胆子很大呀,跟官家提出来要建立军校,而要废除不杀士大夫这条,你可知道这是官家的一项国策,老夫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但是你胆子也太大了点。”

赵承嗣出了皇宫没有多久就被王著给请了过去,王著也得到了消息。

不要看王著现在也已经退休了,可是消息也相当的灵通,这不皇宫中刚刚发生的事情,这边王著就知道了。

“先生你的消息可真够灵通的,看起来先生隐而不退,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这才多少功夫,您就知道了,先生真乃神人也!”

赵承嗣这看似拍马屁,但说的也确实是事实。

他和赵匡胤两人说了那么久,当时在场连一个太监都没有。

自己刚出来不到一个时辰,王著就已经知道了。

不可能是赵匡胤告诉王著的,再说了当时只是赵匡胤一时失言才说了出来,怎么还会跟别人说。

王著居然也知道,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王著本来就知道誓言这件事,

还有一种就是在皇宫之内有他的线人,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赵承嗣认为第一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史书上记载着,金兵攻破汴京才发现的那块誓碑,其他官员怎么知道呢?

那只有第二种可能了,赵承嗣很相信自己的判断。

“纯臣是不是有疑惑,老夫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实话对你说,一般情况下朝中的大臣在宫中都有眼线,老夫也不例外,而且老夫当初也参与了誓碑的制作,不过内容我们就烂在肚子里,当初我们都发了毒誓,加上老夫也没有说什么,也不算违背誓言。”

赵承嗣终于明白,原来其中还有这么曲折的事情。

当初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商议怎么让大宋江山稳固如初,其中就有一条重用文臣。

当时赵匡胤初步拟定了三条誓言,虽然和现在太庙里的誓言碑有点诧异,但也差不多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赵匡胤也不想外传,死人是保守秘密最好的途径。

但是这些人都是自己的臣子,赵匡胤是不会杀了他们,唯一的办法让他们发誓。

古人对誓言比较看重,发誓不仅仅是一句话,更多的是敬畏。

对鬼神的敬畏,不仅如此,还有他们都是有德行的臣子,基本上都是文人,圣人教诲,他们也不会违背。

不过那雕刻誓碑的匠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为了保守秘密,他们只能去他们该去的地方,这样再过几年,等王著和赵普等人死去之后,除了皇帝就没有人知道誓碑的内容了。

就连赵光义都不知道大宋有这么一个誓碑,更不用说别人了。

以后除了大宋的皇帝,谁也不知道。

今天王著也没说誓碑的内容,并不算违背誓言,而且赵承嗣也知道其中一条誓言,两人说话也十分轻松。

“我也想到了,不过想不到先生消息这么灵通,咱们不说讨论的那件事,就说说官家想要办军校的那件事,先生以为如何?”

军校是赵晨是提议的,当时只是说要培养专门效忠于官家的将领,这些人也只效忠于官家。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武将有异心,也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赵承嗣只是折磨一说,谁知道赵匡胤却上心了,立刻让赵承嗣下去呈上一个折子来,并且具体操办这个所谓的军校,可是先试用一段时间。

“纯臣呀老夫真的不知道你脑袋里装的都是什么,这个军校什么的,你到底怎么想出来的,你觉得可以实行吗?”

王著远远跟不上赵承嗣的步伐,毕竟赵承嗣的思想比他先进的多。

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还比较狭隘,什么东西都不轻易外传。

就比如说你想要学艺吧,那都是拜师当学徒,慢慢的才能传给你。

还有的是传男不传女这样的规定,所以举办军校,教授军人,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惊世骇俗,可也没有见过。

军中的那些将领很多都是自学成才,或者家学渊源,举办军校真的能够培养出真的将领吗?

或者说哦即使能培养出来将领,谁又能够保证,他们真的忠心于官家,这也是皇帝最忌讳的。

唐朝安史之乱到现在有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武将掌权,很容易叛乱,自己当皇帝。

毕竟武将手中有人有钱,那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就是一个国家的。

唐朝的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大权在握,一个人搅动了大唐风云,将盛唐拖垮,从此盛唐由盛转衰。

唐朝末年那些武将更不用说了,割据一方,不听朝廷的调度,成为实际的霸主。

最严重的是五代,皇帝轮流换,今天的将军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皇帝。

赵匡胤也是从武将过度为皇帝的,对于武将赵匡胤本能的存有戒心。

所以大宋才杯酒释兵权,这也导致了战斗力减弱,现在赵承嗣提出来要大量的培养将领,赵承嗣很心动。

毕竟赵匡胤是开国皇帝,深知道武力的重要性,打江山还是要靠军队,带兵打仗还是要靠将领。

培养大宋的将领那是可行的,可是怎么保证那些将领对皇帝,对大宋忠心,即使现在忠心,几代之后谁有能保证他们不会背叛大宋背叛皇帝。

前车之鉴,赵匡胤当时对柴荣难道不是忠心耿耿,可是柴荣死后,赵匡胤不是扯旗造反成为了皇帝吗?

王著这样问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也正是赵匡胤担心的,让赵承嗣上了奏章,其实就是先看看这个计划的可行之处。

“先生放心,我既然敢提出来,那绝对有解决的办法,等我做个计划,到时候再给先生过目,到时还请先生指点一二。”

赵承嗣心中早有计较,不就是忠诚度吗,好办,有哦现成的范本,什么范本?

黄埔军校呀。

这座赫赫有名的军校,在二十世纪培养了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将领,他们叱咤风云,整个二十世纪前半期都是他们天下。

黄埔的校长是那个蒋先生,里面出来的将领百分之九十九都对他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也成为他争霸的资本,这其中不无道理。

而且赵承嗣还打算用当时老共的手段,思想教育呀,那个时候都有效果,在这个时代更是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