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一八四章 高丽来使

大宋第一公子 第一八四章 高丽来使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1:08 来源:笔趣阁

“这是官家的一道密旨,是专门给你的,你站着听就可以了。”

密旨果然是密旨,赵承嗣猜的很多,而这边窦偁似乎也看出来赵承嗣猜到了点什么。

“朕不希望赵纯臣卷入到任何争斗中去,你是朕提拔的武德使,一切听命于朕。”

赵匡胤的密旨很简单,其实也不算密旨,只能算作口谕,皇帝说的话金口玉言,随口说的一句话就是口谕。

不让自己卷入到任何的争斗中,难道说的是赵普和赵光义之间的争斗不成吗?

赵承嗣想不明白,还是老老实实的去遵旨。

“贤侄呀,看起来管家对你很看重,专门给你这道密旨,这是一般人享受不了的,老夫都有点羡慕你了。”

窦偁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给赵承嗣这么一道旨意,但是可以看出来赵匡胤对他十分的看重,自己已经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只不过还没有明旨下发,所以赵匡胤让自己捎带这个旨意。

这道旨意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也查不出来,这像是说家常一样。

“世叔客气了,这是官家对我们臣子的爱护,我想世叔不会专门来传达朝廷的旨意吧,有什么事情就吩咐小侄一声。”

窦偁如果是专门为了替赵匡胤传旨而来,一来就应该先说圣旨的事情,而他先说了一番无关紧要的,和赵承嗣攀攀关系,最后才说出来皇帝的旨意,这说明这道旨意是顺带的。

“果然非常人,其实我是来请求帮助的,不瞒贤侄说,我被官家任命为礼部郎中,掌管主客一部,今天旨意就下来了,没有到任,可是已经有一大堆问题已经出现了,一时间难以解决,所以想请贤侄帮忙。”

额,窦偁出任礼部郎中。

这可是一个实权位置,礼部有尚书一员,侍郎一员,还有郎中和员外郎四司各一人。郎中在礼部是高官了,比他之前的判官高了好几个等级。

而且窦偁还掌握主客,这可是实权。

大宋的礼部有四个部门,礼部、祠部、主客、膳部。

祠部:官署名。东晋设祠部,以祠部尚书为主官,掌祭祀之事。

南北朝沿设,祠部尚书所辖,除祠部一曹外,亦兼辖他曹,如北齐祠部尚书凡辖祠部、主客、虞曹、屯田、起部五曹,内容颇杂。

隋改部名为礼部,辖四曹,即礼部、祠部、主客、膳部,余各曹分归兵部、工部。

从此祠部成为礼部所属机构,明、清改称祠祭司,祠部又为礼部司官的习称。

主客: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

武帝时称大鸿胪。

汉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

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

清末废。汉时匈奴亦置此官!

膳部: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

《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膳夫、凌人二职。

晋有左右士曹,北齐改左士为膳部郎。

唐设膳部郎中、员外郎,属礼部。明改膳部为精膳司。清末始废。宋高承《事物纪原·三省纲辖·膳部》:“即周官膳夫也,晋有左右士曹,北齐曰膳部!

“那要恭喜世叔了,深得官家信任,礼部教化万民,世叔则是为大宋的外部安定做贡献,劳苦功高。”

赵承嗣一记小小的马屁拍了过去,还没有上任就被赵承嗣给夸奖了一番,窦偁也有点不要意思。

主客主管诸藩朝贡,接待事宜,不仅仅是针对其他国家,就连大宋境内的那些少数民族前来朝拜天子都是主客的职责。

也就是说以后窦偁就是外交大使兼接待大使,也十分的重要。

“贤侄莫要取消,这还没有上任就有上任留下来的烂摊子,这不我来请你帮忙的,还是成象贤弟推荐的纯臣你,我相信成象贤弟的眼光。”

窦偁一副我相信你师傅的样子,这样才来请你帮忙的。

“呵呵,什么帮忙不帮忙,只要世叔一句话,小侄必当照办,世叔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王著推荐窦偁来找自己的,那说明这件事情,自己能够摆平,不然王著不会推荐自己,什么事情,赵承嗣还不知道。

“好世侄爽快我也就不遮遮掩掩了,明天有高丽过时辰前来递交国书,这对我们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高丽主动来给大宋交好,官家也十分的重视,毕竟隋唐以来高丽对中原可是相当不友好。”

对于高丽宋朝人都不陌生,高丽也就是后世的朝鲜,前世的高句丽。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消耗了国力,而且导致了内部空虚,起义不断。隋朝灭亡原因之一和三征高句丽消耗了隋朝的国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国王朝唐朝仍然敌视。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

唐朝初立,曾与高句丽互派使者通好。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

当时朝鲜半岛并存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句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

其中新罗一直与唐廷保持朝贡关系。

贞观十七年九月,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

唐太宗李世民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经过战争,在总章元年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

唐分其境为9都督府、42州、100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2万镇守其地。

后来唐太宗逝世,但是大唐没有因为太宗病逝而停下脚步,高句丽经过了太宗的征伐,已经式微,终于于668年,被唐高宗所灭。

唐末到五代王建建立高丽,可是和中原王朝接触不多,反而是和契丹结盟,此时高丽来朝见赵匡胤,对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那么窦偁还有什么烦心事吗?

高丽来递交国书,这是大宋国威远布四方的最好证明,史官一定会大书特书。‘

身为未来的礼部郎中,而且是负责接待的窦偁,一定会青史留名,那里还有什么麻烦呢,赵承嗣想不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