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一九〇章 培养海军人才

大宋第一公子 第一九〇章 培养海军人才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1:08 来源:笔趣阁

海军的重要性,大宋的人还没有认识,他们只知道水师可以帮助他们打天下,可以保护运河和漕运的安全。

他们又怎么海军在后世居然横扫整个世界。

日不落帝国能够建立,不仅得益于他们强盛的国力,而且在于他们有一只强大的海军。

像15世纪到到17世纪,当时的海上霸主分别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最后是英国凭借着强大的海军,称霸全球,一跃成为海上霸主。

即使到了现在海军的优势依然明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根本就无法保护自己疆海的安全。

而且赵承嗣想着既然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改变了很多东西,那么也就不在乎提前让让大航海时代的道来。

要知道大宋王朝的造船技术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并且根据后世的记载,大宋为王朝也十分重视航海,那个时候大宋的航海都是为了经商。

宋朝是饱受外族欺凌的时代,因辽、金压迫北疆,而西夏又阻断西域,古代的丝绸之路断绝。

于是宋朝将贸易的方向掉头转向海外,开启了海外贸易,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宋王朝先后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密州等重要港口城市设立“市舶司”,负责抽解(抽税)、博买部分进口商品、维护港口、发放“公凭”(贸易许可证)、禁止走私等事务,职能相当于今日的海关。

又在秀州、温州等港口设立二级机构“市舶务”,还在一些县镇设置三级机构“市舶场”。海商只要到这些机构登记,领取“公凭”,便可以贩运商货出海。

宋朝船坞造出的多桅船,桅杆装有转轴,可以自由放倒、竖起,其中用于远洋航行的木兰舟,领先世界。

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

船舱之内可以养猪,这就很先进了。

当然还有更大的巨船“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比后来西方的船只不知道要先进多少。

指南针技术与丰富的航海经验,宋朝海商将他们的商船开至南洋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入孟加拉湾,然后入印度洋,经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与波斯湾,再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进入红海,或越过苏伊士地峡入地中海。

原来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航线的印度洋,在十一至十三世纪时,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

宋政府也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就很开放了。

但不允许“擅载外国入贡者”,这和后来的明朝远洋航行的目的不一样,大宋要的上经济利益。

对在海外招商做出大贡献的海商,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

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

宋人描述说:“岭以南,广为一都会,大贾自占城、真腊(今柬埔寨境内)、三佛齐、闍婆,涉海而至,岁数十柁。”这是广州港繁华商贸的写照。

泉州港的繁荣不让广州,“泉南地大民众,为七闽一都会,加以蛮夷慕义,航海日至,富商大贾,宝货聚焉。”

从海外诸邦进口大宋的宝货,多是珍珠、象牙、香料、药材、胡椒等天然产品。

而从大宋出口至诸蕃的商货,则主要为陶瓷、丝绸、纺织品、茶叶等手工业制品,这完全是发达经济体与落后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构。

每一年,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

大宋宋政府非常注意保护来华蕃商的利益,甚至有专门的法令。

南宋建炎元年,高宗下诏:“有亏蕃商者,皆重置其罪。”

绍兴十六年,曾有三佛齐国王投书广州市舶司,称近年由于市舶司抽税过重,“商贩**,颇有亏损”。

宋高宗得悉,重申“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将广州市舶使袁复降了官职。

为保护海上贸易与商人安全,打击海盗,宋政府还在广州、泉州等港口设立“望舶巡检司”,在海面上置寨兵。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护商贸的海上护卫队吧。

广东近海的溽洲岛,便有寨兵哨望、守卫,商船每次行使到溽洲岛附近的海域,“则相庆贺”。为什么?

因为这意味着安全了、时候,“寨兵有酒肉之馈,并防护赴广州”。

每一年,当来华贸易的商船准备离港归国时,宋朝的市舶司都会拨一专门的资金,设宴相送,请他们明年继续来华贸易。

宴会非常盛大,“番汉纲首(相当于船长)、作头、梢工人等,各令与坐,无不得其欢心”。

望舶巡检司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他们范围有点窄了,如果成立一支护航的海军,那岂不是更好。

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其实唐朝唐朝王维也有类似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如果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表达了朝贡体制下的政治荣耀,那么“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体现的便是通商体制下的商业繁华。

历史上的大宋既然注重航海,那么赵承嗣想是不是可以提前让大宋进入到航海时代,建立一支无敌于海上的海军。

什么日不落帝国,那不是后世的英鬼子,而是我大宋,而是我汉族人了,更不用提,以后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虽然不知道以后怎么样,但是赵承嗣在的时候却会让大宋的旗帜插满全球,海军是要建立的,专门的海军人才也需要培养。

于是乎赵承嗣在自己建立大宋军校的计划书上,也加上培养专门海军将领的计划。

不仅仅要培养步兵将领,还需要海军将领,赵承嗣将这些全部都提上了日程。

大宋军校的计划书已经写好,只不过是现在添加了培养海军人才的计划而已,赵承嗣拿着这份计划去拜见赵匡胤,说服这位老大实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