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前的衣钵传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林道儒斜倚坐在在马车内,一卷经义倒扣在双膝上,视线直直探向前方。

林霭从车外打起了帘子,轻声唤了声:“小师弟。”

贾环冲林霭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

“师傅,我去了。”

林道儒微微点头,淡声道:“去吧。”

挽马早已经卸下,他们一行人要停驻片刻,吃些东西。

旅途之中一切以轻便为重,饮食亦是如此。常人赶路,其间遇上有客店的,便会留下打尖,盖因途中其他时候,只能吃些难以下咽的干粮。

不过贾环一行却与他人不同,林道儒颇为喜爱贾环的手艺,索性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所以贾环每日都会给师傅做点。

贾环出来做饭,林霭则给贾环打打下手,林道儒出来走上几步,轻便轻便坐车太久而僵硬疼痛的腰背。

虽然贾环不知道为什么师傅林道儒口里会蹦出几句柳永的雨霖铃,但想来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离别之苦。说不得,还是因为在这凄清的秋日,与白师叔的离别之苦。

贾环手里提着半只黑漆漆的鸡,用小刀切割成小块。

这原是昨日剩下的,不过一日吃不完,所以昨夜夜宿时,架在篝火上熏了几个时辰,只为能多放些时候。

若要说只有林道儒舍不得白前,其实并不然,这两年来,与白前相处最多的,还是贾环。

那年冬天,是贾环记忆里的最为寒冷的冬天了。白前不慎染上风寒,卧病在床。

不提到底是不是心诚,但贾环耗费了几十个日夜,擦面擦手,喂药喂饭,一直照顾白师叔到病愈,却是实打实的。

贾环并不能猜透白师叔的想法,但相比林道儒的亲子林霭,贾环却似乎更受到白前的青睐,不论是上山摘茶采药,还是出去垂钓种菜,白前都一定要把贾环带在身边。

不管林道儒是否愿意,白前开始将贾环当作自己的徒儿,悉心教授。

高山大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大自然的画笔,便是亘长绵绵的时间。时间,总会把一些看似尖锐的东西,变的浑圆滑顺起来。

对于林道儒来说,关门弟子贾环将是他在这世间留下的最后一幅作品。可对于白前,贾环则是他这一生,唯一的衣钵传承人。

从养蚕酿酒,煮茶打猎,再到经义行文,谋略治国。天文地理,兵法弓射,辩药识草,由高及低,无所不教,无细不授。

林道儒难免心里有些吃醋,但还是没有阻止白前这番逾越的做法。既因为他知道,凭白前之才,这些东西会对贾环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帮助。也因为他知道,白前一生蹉跎失意,惊世才学不能得见天日。只能让贾环来继承自己的一身所学。

他哪里忍心阻止。

两位师长,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让贾环渡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两年。

不论先前有多少对白前的不理解,却还是被时间打磨成了理解。

白前毫无保留的诚挚教导,让贾环无声无息地承认了自己为人弟子的身份,虽然名义上是白师叔,但贾环在心里早已把白前放在同林道儒一样的位置。

与林道儒的循序渐进的教导方式不同,白前就好像是用尽了全力,拼命地把自己所学的一切,全部都灌注在贾环的身上。

林道儒不曾发觉到,与白前相处时间更多的贾环,却发觉了一些白前如此做的原因。

白师叔,似乎身体越来越差了。

每日可闻的咳嗽,还有几次不小心被贾环看到的呕血,都让贾环心里忧愁心痛,有了不好的设想。

长期的苦难生活,也许早就拖垮了这个老人的身子。

恐怕白师叔也是自觉自己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所以才会那么拼命的,想要多给贾环传授些。

师徒三人,又怎么会让白前继续独自一人住在这荒无人烟的破旧书院里。

可不管林道儒贾环怎么好言相劝,软声相求,却还是遭到了白前的拒绝。

“我虽然一辈子都不怎么顺利,但也得益于这样的不顺利的一生,将人生的兴衰荣辱看淡了。

我住在这承启山下,二十年了。再让我去那繁华人间的长安,我受不住了。”

一面是万般不舍,一面是皇命的催促,一夜无眠,还是无可奈何地踏上了归途。

白前不愿意跟他们一起走,林道儒与林霭只能无奈,却着实想不到什么法子能改变白前的心意。

贾环一夜辗转反侧,总觉着自己这么一走,便会抱憾终身。

得益于两年持之以恒日日都进城卖柴,次日一早,贾环用他两年里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应天城内府台县衙,亲自把贾雨村带到书院外,指着书院对贾雨村慎重地嘱咐。

“里面住着的是我师叔,短则半年,长则两年,我会来接他。如果我师叔在这段时间里过得不如意,有缺衣少食或是生病伤风的,我只找你。”

吓得贾雨村唯唯诺诺地只满口答应,万般保证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这是贾环此时所能动用的最大力量,他打定了主意,等自己处境再好一些,便返回应天,一定要把白前接回长安。

林霭在一旁烧火,满面忧心地看着贾环。他早便看出了贾环的心不在焉,半只鸡切了足足一刻钟,就连自己喊他几次都没有听到。

眼见着心不在焉的贾环险些要切到手,林霭眼疾手快,伸出自己手上的烧火棍,架住了贾环手里的刀。

“想什么呢,仔细剁着手。”

贾环恍然看着自己手中的刀,又见了林霭伸过来的烧火棍,不好意思地对林霭笑笑。

“你今日这是怎么了,丢了魂似的。”

“没什么,只是昨夜没睡好。”

贾环收敛心神,麻利地架上锅,下了香料,过油红烧这半只鸡。

柴火虽然不够大,但炒出来的菜最是鲜香,锅里只管沸腾着,可香味真的是让人心急难耐。

贾环好笑地看着林霭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管吃过多少次自己做的菜,林霭还是一副馋兮兮的模样。

待菜出了锅,贾环又下了米,倒水煮着。

虽然这般煮米饭不香,但条件所限,贾环也只能做到这步了。

林霭还是那副没有烦忧的模样,眼巴巴地盯着那盘鸡,毫无形象地吞着口水。

在林霭‘悉心’的看守下,一锅米饭总算是煮熟了。

贾环把凉了大半的鸡肉,铺在饭上,又盖上锅盖,自顾着去喊师傅吃饭。

林道儒安坐在树下,望着远远的那片林子,心里还有太多的惆怅落寞。

“师傅,可以吃饭了。”

林道儒从放空中被打断,看着贾环,含笑应道“就来。”

...........

师徒三人围坐一团,锅下的小火扑腾着。

贾环取出早已洗净的碗筷,放在面前。林霭只一心盯着锅,望眼欲穿。

揭开锅盖,一股热气袅袅而上,锅盖上颗颗水珠流动。

也不怪林霭那般嘴馋,确实贾环做的饭菜可口,就连林道儒,此时也对这一锅简单的饭菜颇为期待。

这是旅途在外,最为实用的做饭方法。贾环只从应天带了一口锅,饭菜自然不能同步进行,等饭做熟,菜便凉了。

所以贾环在喊师傅吃饭之前,把鸡肉铺在饭上,盖着焖了几分钟。

此时再掀开锅盖,鸡肉又变得热腾起来,不会是就着冷菜吃饭。再则红烧鸡块的汤汁被热气蒸腾,自然就沥在米饭中,蘸着汤汁的米饭看着便极为诱人。

大料炒过香后,便都被贾环淘了出来,此时不会有挑拣的麻烦。鸡出油又少,这鸡焖饭吃着虽然香,却并不油腻,最为爽口。

林道儒看着这锅饭菜,自然动容,自己这个小徒弟,处处显着贴心又温暖。

老林家的规矩,吃饭不说话。但自从贾环加入了他们的生活,林道儒林霭这两个老饕成了只会张口的‘大爷’,自然就不再拘泥于‘食不言’的规矩。

一面吃,一面夸赞贾环的手艺,各种赞扬推崇。

林道儒端着手里的饭碗,一手微微翘起筷子,笑言夸赞。

“环儿真是好手艺,再寻常的食材,到你手里这么一调制,都别样的可口。”

林霭虽然吃的满嘴流油,还是笑得眯眯眼,对着贾环比了个大拇指。

贾环手里捧着饭碗,只少少的吃了几口,淡笑着看师傅同师兄吃的开怀。

他其实吃饭惯来很少,多是简单的吃一点点,也并不挑剔吃的好坏。

他自己虽然会做菜,但相比自己去吃,更喜欢看别人吃饭的模样。这大概是所有精于厨艺之人的相同嗜好,不论是因为食客的夸赞而满足,还是自己讲究,吃饭吃菜都只尝不贪。

一如贾环先前对黛玉所说,风景,从来都不会负人。

这句话完整来说。

世间万物,人情冷暖,总有不如意之事。但人世间有三样事物,从来都不会辜负人。知识,风景,美食。

贾环知道林道儒林霭自离开应天以来,总有感怀之情,情绪难免低落。

简单温馨的饭菜,总归是会让人心生幸福之感。

饭罢心满意足,自然就要再度启程。

许是真的贾环的手艺起了‘良药’功效,林道儒林霭的心情好了太多,眉眼中不再暗藏阴霾。

林道儒复又拿起那卷经义,淡声开了口。

“环儿,我且问你,你对为师这个国子监博士一职,有多少认识。”

“嗯?啊?”

贾环一时被林道儒这句话给问住了,面上浮现了几分不可置信,转而又变成了苦笑。

林道儒这话的意思,是要让自己开始认识政事,不过贾环确实也有些惊讶。

林道儒惯来是不愿意贾环过问朝堂之事的,只说贾环年纪还小,要专心学业,不能太早被朝堂中的诡诈之事扰乱了心思。

贾环挨了几次骂,自然就不敢再问,一晃就两年过去了。

“师傅,徒儿还在打磨行文的阶段,现在涉及政事,是不是太早了。”

林道儒暗自好笑于贾环的压抑,不过还是笑声道。“也不妨,你已经走上正轨了,后面不过是些水磨工夫,沉淀积累。现在开始,也不算早了。”

就连一向逍遥不羁,从不曾露出正经神色的林霭,此时也是微微侧目,淡目打量着贾环。

安坐在座上的贾环,难以自持地抖了下身子,眼中微微颤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