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六十二章 承启书院 (上)求.......求收藏,唉。

嘉胜十六年,时至深冬,漫天雪花纷飞,寒风呼啸放肆。

即便是城内,也少有行人往来,只因大雪扑面,实在是很难在外面行走。

在这个医疗条件及其简陋的时代,冬日里出汗受了风寒,一命呜呼的人,并不少。所以,大户人家的贵人们,通常都能少出门就少出些。

在应天内城里,能够见着的,冒着风雪穿行的人,不是大户人家里拿着薪资的下人,就是些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穷困可怜人。

前者大多是裹着厚厚的粗布棉袄,出来一趟实在是冻得狠了,也能在街边的酒肆烫上一盅浓香四溢的老酒,温暖身子。

而后者大多是些做小生意的可怜人,有指望着冬天吃饭的卖炭老翁;也有把手藏在袖子里,鼻头冻得通红,站在炉子前一劲哈气的小贩。

在透骨寒冬的日子里,一块烫得拿不住手的红薯,一定是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在雪地里奔波之人,最喜欢的食物。

瑞雪兆丰年,积水利田。

上天造化万物,鸟兽生转轮回,枯木死而复生。

应天城外,启承山下,更是一片白皑皑的苍茫大地。

应千山鸟飞绝之意境,少有人踪迹。

一道不深不浅的脚印,在如同雪白画布的雪地里,趟出了一条浅浅的小路。

寒风呼啸,雪花在天空中肆虐,打在雪中行走人身上的斗篷上,留下点滴水渍。

行走人对空中刺骨的寒风置若罔闻,任由雪花打在他的脸上,丝毫没有打动其神情。

时间在寒冷的空气中好像是停滞的,行走人的身影消失在一片雪白里。

然后又在不知觉间,从山脚下,冒了出来。

面前好似一片断壁残垣景象,东边一间矮屋,西边一座破旧楼阁,只有最中间那件学堂还算完整些。

行走人,步入学堂门口的院落里,站在屋檐下,掀开头上的披帽,解开脖子上系着的绳子,将斗篷脱下来拍打着上面的积雪与冻水。

那张脸是个十来岁模样的少年,一头乌黑长发披散在肩头,面上的肌肤并没有因为寒冷而失去光泽,精致的五官如同画中极尽秀妍,眼神里挂着一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寒。

自贾环离开长安来到应天,这是在荣国府外度过的第四个冬天了。

这一年贾环十岁,也许是眼神太过冷漠,也许是身子长的好,看起来才像是十来岁模样。

跺了跺脚,贾环推开学堂的大门,匆匆挤了进去,又赶忙将大门关起来。

说是学堂,其实屋内除了一式老旧的鸡枝木桌椅,就只剩下些长长短短,大小不一的学生桌椅了。

堂中坐着一个儒袍纶巾的老夫子,相比贾环,他身上那件棕色袄袍其实还要单薄些。

学堂里有些昏暗,老夫子拿着一卷书籍,点了一支蜡烛,就光看着,脚边还有一口炭盆,只是里面没有炭火燃烧,只剩些碳灰。

“丰皑先生,这是师傅叫我带来的炭和米。”

夫子并没有抬头,仿佛没有看见贾环,也没有感受到门开那瞬间涌进屋子的寒风,依旧自顾看着手里的书。

贾环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默默地从带来的那箩筐炭里挑拣了几块,放在炭盆里点燃,又将窗户微微开了一丝缝。

将炭盆放在老夫子的身边,自己也坐在炭盆附近的一张桌前,摊开自己的书本,将手藏在袖子里慢慢看了起来。

不用对这里一片破落凄惨而感到好奇,没错,这里就是启承书院。

贾环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愣了一愣,这里哪里像个书院,倒像是个乡下的私塾。

说起来连乡下的私塾都算不上,这里离最近的村子,还有个五里的路要走。

这里,是个名存实亡的学院,来上学的都是些四面村庄的幼童,所为的也不是进学科举,不过是学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能数的清铜钱罢了。

坐在贾环面前的那个枯瘦老夫子,就是林道儒的好友,白前。表字丰皑,与林道儒是同年进士出身。

前些日子书院放了年假,说是放了年假,其实不过是天太冷了,那些学生都被家里人拘着,不让出来趟风雪。

整座书院里,除了白老夫子,就只有贾环一个人。

刚来启承山的时候,林道儒让贾环给白老夫子捎些油盐柴米,贾环收拾厨房的时候,才发觉米缸里已经没有米了。

自那以后,贾环每隔上七八天,就会从家里带些米面过来,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所以林道儒嘱咐贾环再给白老夫子带些煤炭。

米和炭,都是林霭走上十几里路从城里买来的,贾环再从家里带过来。

至于柴火,是林道儒带着林霭贾环两师兄弟劈的。

贾环心里明白,根本不是什么好友邀请林道儒来,而是林道儒自己要来。

白老夫子对谁都是这么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哪里会写信邀请林道儒来做客。

林道儒久久不去国子监复职,一个原因是想把贾环带在身边教导几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远访住在应天的白老夫子。

老夫子是个固执生冷的性子,不喜欢说话,从来不会跟林道儒说些什么没米开火的事情。

也拉不下脸,说这些话。

贾环先前跟着林道儒住在离书院二里外的山脚下,白老夫子也没说什么叫他们师徒在书院住下的话,书院里也没有地方能住。

所以刚来那年的冬天,贾环每天冒着大雪给白老夫子送了整整三个月的饭。

第二年的春天,林道儒就领着林霭和贾环,又在附近村子里请了青壮,在这书院里建了一间小小的屋子,砌了灶台,又将书院里的井掏干净。

贾环默默地看着桌上的书本,心神随着窗外的北风吹拂,飘忽不定。

贾环来的早些,林道儒和林霭稍后也会过来,或是煮些茶水品茶,或是看看书,或是画上一副画。

林道儒曾这么对贾环说过,林道儒和白皑少年时曾在同一个师傅门下求学。那时候的冬天,也是这么一起坐在炭火边,彼此偶尔交谈几句,相伴着读书。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很希望能够重新和白前一同再坐在炭火旁,读书习字。

每天,林道儒总在这里教导贾环经义八股,白老夫子有时候也在一旁看看,说上几句。

林霭则多是在旁边含笑不语,静静听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