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九十三章 杏姑娘

红楼之庶子贾环 第九十三章 杏姑娘

作者:轻吐月光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15 来源:笔趣阁

白马过隙,时光荏苒。

承启山的山腰上,一个灵活的身形,窜到了树上。

树上落下诸多柴火。

这个如同猴儿般灵活爬上树的矫捷身形,就是贾环。

生活其实很少有梦想与远方,更多的是苟且与忍耐。琐碎的事情也许让人难耐其烦,但它往往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此时已经是次年炎夏,贾环前来应天的第二年了。

贾环背着自己今日的柴火,独自走在前往城里的小路上,步伐轻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贾环忽然发觉自己的身体愈发健壮结实起来,从承启山到南京城一趟来回变得感觉不大,不曾劳累。

去年冬日,贾环一直服侍白前直至病愈,擦面擦手。足足三个月的冬日,贾环每日都做好师徒三人的饭菜,还要算上一个白前白师叔。林道儒早有乔迁与白前同住之意,只是冬日施工颇有不便,才一直拖到了春天。

后来在临近的李庄,找了十几个庄户人家的汉子,搭手修缮了一番承启书院,才正式在书院里安了家。在那之前,白前的饮食,都由贾环来送。

这些一应琐事,都是平平淡淡地完成的。贾环愈发变得同林霭有几分相像,开始慢慢沉淀自己。其实起初也追着林道儒问过几次,何时能让自己下场小试身手。也咨问过林霭究竟如何才能让师傅松口,允许他去参加童试,却得到了这样的一句回答。

“我自己还只是个童生,以前也是问过父亲,何时能去秋闱。父亲说叫我再熬一熬,把心思都熬干净了才能下场。要不环儿你也来和我学琴?”

贾环只能没好气地摆摆手,他自顾读书还嫌时间不够呢,哪里有什么心思去跟林霭学劳什子琴。

贾环从林霭那里问不到结果,又不知如何与林道儒开口,只能自己琢磨,到底什么才是忧国忧民,一个读书人,到底要成为什么样子,才算是有了本心。

这样的问题着实很难,譬如这天下诸多没有活路的百姓,难道没有活路的这些人,全都要自己来救,他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么多心力。但是这些人间惨剧就摆在面前,贾环究竟应该如何自处才好。

救,不现实。不救,就与林道儒口中所说的有本心的读书人离得越来越远。

贾环先前明知林道儒让自己砍柴卖柴,所图得就是想让贾环看一看这世间的贫苦百姓,看仔细这个太平盛世,百姓到底过得是什么日子。只是他那时不接受林道儒的看法,此时想接受了,却又不知从何处着手,从哪里去看这个世界。

贾环今日起得其实并不晚,他一如往日是卯正三刻上的山,林霭平日也是这个时候一起上山的。不过今日林霭起得早很多,要采买些东西,所以去赶早市。师兄弟二人便约好了在城门不远处的茶摊碰头。

等到贾环行脚到了南京城门,已经是巳正了。

正要将背上的柴卸下,好好休息一二,面前的一幕却把贾环唬了一跳。

茶棚门外地上一大摊血迹,触目心惊,让贾环心中骇然。远远地便能听见从茶棚里传来的声声凄苦哭喊。

“你这个浑货,怎么就这么不晓事呢,那样的人哪里是咱们得罪的起的。如今被那帮歹人找上门来,把你的腿打断了,日后哪个来给我老头子抬棺材啊。”

坐在地上哭喊的,正是贾环师兄弟头回进城卖柴那年,指点迷津的好心老汉,平日里总是带着和气的笑容。但此时老汉面上的笑容却不再,被人打的头破血流,身边还躺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两腿瘫在地上,面上发青,额头冒汗,一脸痛苦的神情。

老汉姓王,今年六十有三了,家就住在这应天城里。只因林霭师兄弟二人每日打柴,来这南京城里叫卖来回皆从他这过,所以一来二去慢慢地熟悉了起来,老汉热情,总有大碗茶赠予林霭师兄弟解渴,贾环本不愿欠这份情,耐不住林霭脸皮厚,一来二去,吃人家的嘴短,也能聊上两句,相处的不错。

躺在地上的,面目痛楚难忍的,是老汉的独子,唤作王成的。原是个好义气直爽的,终日在街上与那些哥们义兄顽闹厮混,也不寻个正经活计,常挨老汉的打骂。

不过此时王老汉再也顾不得打骂了,只看着身边被打断双腿的儿子抹眼泪,他就这么一个独子,如今遭了难,于老汉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天降横祸。

王老汉抬目不经意扫到了棚外站着的贾环,眼中忽然一亮。

“小郎君,快进来坐。”

贾环闻言微微迟疑,果然世间没有白喝的茶,碗茶虽卑微,但人情却难还,这一点上,贾环早就在心里有过设想。只是情分早就在师兄弟与老汉相遇那天便欠下了,此时自然容不得贾环退缩。

贾环几步走进了茶棚,拉着老汉的手安慰。“老伯怎么弄成这幅光景了,成大哥这是怎么了。”

贾环心里暗自思虑,见王老汉看见自己时眼中闪过的激动,便知道老汉心中动了找自己帮忙的心思。贾环也想着承蒙老汉的关照,不消是给他们父子报仇,还是寻个公道,都定然要办得亮堂。

老汉许是被唬的厉害,也不晓得头上的疼,只顾着絮絮叨叨地跟贾环讲述着他们今天遇上的倒霉事。

“早上老汉本来支着棚子,想着今日天气热的紧,待会来喝茶解渴的力夫定然多,所以就多煮了一大锅茶。不想生意还没做,这浑货就锒铛着被人撵了上门。

几个捏着短棍的泼皮,追着我家这不成器的东西从这边过,老汉自然不能见着他被打,只能上去拦着,不想却误了事。

我原也没想着会有这么大的祸事,前边就是城门,成队的守卫,怎么会有人敢在这行凶。不想那几个泼皮不管不顾就上来伤人,这浑货原是逃了的,到底还有几分良心,又回来护着我。

哪晓得那起子歹人竟然这般凶残,只打断了我儿的两条腿才肯罢休,连老汉我,都被人打了个头破血流。”

贾环大概听明白了一二,心里也嘀咕,什么人这么胆肥,敢在城门口造次,这南京城都这么乱了么。

老汉气的不行,见儿子瘫在地上又不舍得打,只能老泪纵横地骂上几句。

“你这浑货还不说,到底是得罪了谁,趁早去销祸才好,不然这日子就再过不下去了。”

贾环心里一沉,自然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只是老汉都还没摸清头脑,贾环自然也听得一头雾水。

“大哥说说看,总得有个缘由,别叫老伯干着急。”

王成虽然面色痛苦,但还是那个跳脱性子,睁开眼睛,颇有几分恼怒地望着老汉。

“我原是都跑了的,偏生我爹多事,非要出来拦,不然那起子下流胚子能打断爷的腿?爷让一条腿他们也追不上。”

老汉见王成还在胡沁,更气不打一处来。“你还浑说些什么呢,腿都被人打折了还在这逞能,平日里就知道和那些乌七八糟的混人厮混,我早就看他们不是甚好东西。你还不快说到底是得罪了谁,我也好请小哥替我斟酌斟酌。”

贾环这才知道自己自作多情了,平日里看这王老伯是个有主意的,自己又总作樵夫打扮,哪个会想着要找一个樵夫帮忙。想来是心里有数,不过叫贾环听听看他的主意,给点意见。

王成听了一急。“和我们那些兄弟有什么干系,今日若我那些大兄义弟都在,少不得敲断那些混账的手脚,好叫他们晓得马王爷有几只眼!不过是那帮子浑人吃人家的饭,给那姓吴的畜生作仗势欺人的爪牙。今日竟然不长眼睛找到杏姑娘的头上了,说要赎了回去做小妾,爷不戳瞎他的狗眼,他不晓得爷的厉害。”

贾环闻言心中微动,杏姑娘,莫不是群芳阁的杏儿姑娘。

老汉闻言气的摔碗。“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学着那起子膏粱子弟跟人家争风吃醋,还是为了一个风尘女子。你在这里为人家打生打死,末了把命送了,人家还不晓得你是谁。”

王成一听气的一哆嗦,挣扎着要坐起身,却又碰着了腿。“我多咱是争风吃醋了,我倒是想,但也晓得自己配不上人家。杏姑娘多好一个人,从来都是洁身自好,根本就没有卖身给群芳阁,哪里来的赎身这么一说。全是那吴良,打定主意要强抢。

爹怕是忘记了,前年咱们胡同的王大娘家的孙女得了病。小丫又没了爹娘,从小就是王大娘拉扯大的,病急乱投医在街上借了印子钱,她们家之后就没了活路,还是杏儿姑娘赏了钱,落下人情给他们收拾的首尾。

儿子那时候就记下了,旁的不管,有人敢欺负杏儿姑娘,儿子定叫他不得好死。”

王老汉气得直跺脚,火急火燎地来回兜转,他原是知道王成口中的吴良是什么人物,阎王好惹,小鬼难缠。一时竟没了主意。

王成却好似想起了什么,探着头对贾环支棱了一句。

“小哥你怎么还在这,你大哥先前也在那边和吴良干起来了,我原以为你是去找他的,你在这干啥。”

贾环平生了一肚子火,大爷的,你不能早说。但却顾不得王成,只急急忙忙地往群芳阁方向狂奔,心里担忧林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