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壬辰

红楼之庶子贾环 第一百二十四章 壬辰

作者:轻吐月光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15 来源:笔趣阁

百姓常言,豪门大宅是非多,体面光鲜龌龊人。

所有的勋贵豪门,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为生计而发愁的落魄将门,打肿脸充胖子的半衰落人家,富贵威势的肮脏贵族。

就好比贾家,贾家那些腌臜事,简直就是臭不可闻,拎扯出来件件都是天怒人怨,可悲可恨的混账事。

但相比起皇家朝堂后宫里的那些血泪枯骨堆砌起来的倾轧丑闻,贾家那点破事,又变得不值一提。

一个王朝的帝位更替,总是伴随着数不尽的腌臜事。

嘉胜这个帝位,虽然不是谋反篡位得来的,但却与谋反篡位有着莫大的关联。

虽然皇家丑事庶民不敢妄言,但满朝文武,诸多勋贵对当年那场掀翻了皇宫的腥风血雨,至今还心有余悸。

太上皇赵徵是马上皇帝,一生征战四方,威重似海,朝中诸臣无一不心悦诚服。

这样的一个皇帝,自然是刚猛强硬,帝位稳如五岳,几近所有拥有皇位继承权的皇家血脉,在他年轻时,就死伤殆尽。

赵徴的大梁,没有亲王这么一说。

但再了不起的皇帝,终究还是个会生老病死的凡人,不能逃过时光的危难。

神威如赵徴,也年事渐老,不得不考虑起身后事。

赵徴有七八个皇子。

其中要属嫡子赵晟,次子赵桢最受人瞩目。

古往今来,立嫡立长是圣人立下的规矩。大皇子赵晟,为满朝大臣所公认的皇储。

即便赵徴始终都不曾表态,一朝的大小臣子,都认为赵晟将会继承帝位,成为新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放在有皇帝在位的情况下,这个无君,就是不能没有储君。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会天崩,若是在世之时没有立下太子,就会有兄弟相残之难,国朝不稳的祸事。

所以国不可一日无君,是悬在诸多朝臣脑门上的一件大事。

在大大小小朝臣多年的上奏请求下,赵徴立下了太子赵晟。

可立嫡立长之外,又有那么一种说法,叫做立子以贤。

二皇子赵桢素有贤名,人传有帝王之才,为朝臣所推崇。太子虽然已立,可赵徴却时长把赵桢带在身边调教,让拥立二皇子的朝臣,又见到了一丝希望。

太子尚且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东宫学习,赵徴却已经开始让赵桢接触朝中政事了。

一时之间,太子沦为了一种尴尬至极的处境,不光朝臣私下言论纷纷,就连赵晟自己每时每刻都觉着自己这个太子的位子,坐不长久。

其实立子以贤的本质,不过是皇帝立储以爱。不提皇帝是否真的偏爱看重二皇子,但摆在天下人面前的,是太子躲在东宫里吃灰,二皇子颇受圣眷。

彼时赵瀚不过是个与皇位毫无缘分的卑微六皇子,不论是太子赵晟,还是二皇子赵桢,皆有权势滔天的母族,他们的母后,皆出自极为鼎盛的勋贵人家。

可赵瀚呢,朝中没有一个人是看好他的,也没有显赫的母族支持他。就连赵瀚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机会,一心只窝在屋里读书。

他惯来是这样的,从来都是一副书呆子模样,没有露出什么能威胁到其他皇子的表现。

太子与二皇子也待他极好,只为了在赵徴面前,留下个善待兄弟的好映像。

在朝堂里流言蜚语的轰炸下,也是在赵徴的暧昧态度下,忍了多年的太子赵晟,压抑到了极致。

他与赵桢斗的太狠了,眼见着太子之位即将不保,若是真的被自己这个二弟夺去了皇储的位子,他哪里还能善终。

嘉胜元年,午夜三更,壬辰宫变掀起了大梁开国以来,最为血腥的惨剧。

太上皇赵徴身中奇毒!

太子在东华门率太子侍卫围杀二皇子,城外八千禁军进宫护驾。

养心殿一众手无缚鸡之力的朝臣,扭打成一团,再无斯文可言。

后宫里成群的杀手死士,在后宫里厮杀追逐,杀死皇室女眷无数。

整座皇宫,处处都是大火,遍地都是尸首残肢,猩红血迹。

等到尘埃落定,宫内再无一处完全,二皇子被乱剑刺死,后宫母妃也一命归西。

太子被一剑穿颈而过,血尽而亡。皇后被人吊死在寝宫内的一棵老树上。

朝中再无皇子可以稳定大局,大梁最后的皇室血脉,只剩下那个终年窝在书房里的六皇子。

嘉胜帝赵瀚,于是年登临金銮殿,执掌大宝。半死不活的赵徴,尊为太上皇。

那一年,是嘉胜一年。

大梁以举国之力救治身中奇毒的太上皇,太医院上上下下所有医官,研究琢磨了三日三夜,最终给了赵瀚这样一个回复。

“太上皇身中奇毒,但下毒之人明显经验不足,有一味剂量少了。好生养着,太上皇性命无忧,但恐怕没有苏醒的那一天了。”

嘉胜大发雷霆,下旨杖毙了几个太医院无关轻重的小官,便轻轻揭过了。

...............

皇宫,御书房。

赵瀚坐在书案前,眉头微微皱着,手里不停地翻着奏折。

嘉胜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每日都是这般,处理朝务到深夜。

御书房的灯光,是极其明亮的,照在嘉胜的脸上,在书案上留下一道亮点。

打屏风后,走出来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太监。

黄鹤小心翼翼地走着,两手里端着一方食案。

绕到嘉胜的身侧,黄鹤见着忙碌于政务的皇帝,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

“陛下,夜都深了,您喝碗莲羹,早些歇息吧。”

这样的话,黄鹤已经不知说过多少回了,但圣人向来都是勤勉的,哪里会听自己的劝,不到子时乏极了,都不会愿意回去休息。

嘉胜专心之时,被黄鹤一句话惊扰了心神,才抬起头来。

“黄伴伴。”

嘉胜看完手里的奏折,犹不放心的又前后翻了一遍,才丢开手,接过了黄鹤手里的莲羹。

“陛下,外面国子监林博士还在等您的传唤呢。”

嘉胜将将吃上一勺,将瓷勺往碗里一丢,放在书案上。

“之前不是叫他回去了吗,怎么现在还在等。”

黄鹤面上挤出一抹笑。“可不是呢,奴才好言相劝,说陛下体谅他年老体弱,叫他回家好好养病。可林大人说不见着陛下,他心里愧疚难当。这已经是从日里等到现在了,滴水不进,粒米不进的。”

嘉胜微微倚靠在大椅上,目光向下垂落,叩指在扶手上轻轻敲着。

“传朕口谕,宣他觐见。”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