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哦?”董卓听了魏信的话,尤其是最后那句大业得成,眼中爆出一丝**的光芒,大业,他董卓这一辈子梦想的,就是成就一番他人无法企及的大业,把那些原本坐在在自己这个六郡良家子头上作威作福的的世家贵族们统统踩到脚底下!“子瞻有何良策,可速速说来!”董卓急忙催促魏信道。

魏信拱拱手,从容开言分说道:“前将军,当今天子虽然只是平庸之人,但魏某以为,董公辅佐当今皇上实有两处不妥!其一,何家势力将尾大不掉。何进虽然殒命,何家势力大受损失,但只要皇上在位一天,后宫之主就是何太后。如今内廷的另一大势力宦官集团已经湮灭,稍假时日,只怕内廷又将是何家的天下了。其二,当今皇上的年纪。皇上已经今年已经十四,再过两年就是亲政之时,到时就算皇上昏庸,只怕也不会放任皇权旁落他人之手。若是如此,试问前将军当如何处之呢?”

魏信的一番话,屋内众人听得明明白白,稍一思索,就知道魏信所言不虚,只不过这魏信话中所蕴含的另一层意思则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惊胆颤。

“子瞻先生,你,你的意思是…”董卓的一颗心也是狂跳不已,小心翼翼的轻声吐出两个:“废立?”

“没错!”魏信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魏某曾听闻,先帝在位之时,就曾言当今圣上言行轻佻,无人君之相,而对二皇子陈留王殿下却是喜爱有加。所以,魏某的意思就是由前将军出面,废黜当今圣上,改立陈留王为新皇!”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要知道,在这个忠君等级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敢公然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语的人,绝对是要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与他人不同,董卓听了魏信的话,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反倒是沉思起来,眼中闪烁着飘忽不定的光芒。

魏信对于众人的议论并不在意,而是继续说道:“立陈留王为帝,对前将军有三点好处。其一,陈留王的生母王贵妃、祖母董太后,都是死在何太后的手中,所以,陈留王与何氏一门可说是仇深似海,由他继位,何家也就丧失了培植自己势力的根本,到时何太后也好,何家的余孽也好,要杀要剐,都在前将军手中。其二,陈留王若是继承大统,前将军就是拥立之臣,这首辅之权,可说是当之无愧,而不用担心作为何氏联盟者的袁家的掣肘;至于这第三点,那就是陈留王年方九岁,若要亲政,至少还要七八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前将军做很多事情了!”

这时,张济在一旁插口道:“可是依我看来,这陈留王年纪虽小,但却很是精明,其资质聪慧,远胜其兄,若是将其立为新帝,日后只怕还不如当今的皇上好掌握啊!”

“这点不必担心。”回答张济的,是李儒。同样作为智者,李儒对于魏信的态度并不是妒忌其才,而是惺惺相惜。刚才魏信虽然毫不客气的否决了自己的观点,但李儒在听了他后面的一番计策之后,在心里认可了魏信的筹谋,如今张济提出了这个疑问,他也就先一步作出了回答:“陈留王固然是个可造美玉,但朝廷有祖制,年岁不到,就算是有孝武、光武之才,也只能由大臣辅政。等到陈留王能够亲政时,岳父的地位早已稳若泰山,不可动摇了!”

“好!”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女婿也支持这废立之事,董卓信心大增,一拍桌案站起身来说道:“大丈夫处事,就要敢于冒险!富贵险中求,如今的形势,如果不做出点惊人之举,如何能够压伏这京城内的各大士族,又如何能与四世三公,根深蒂固的袁家相争!我意已决,待局势稍稳,便召集群臣共议此事!”

魏信点点头道:“前将军有如此胆魄,他日必然能够得成不世之名,只是如今京畿司隶之内,尚有多处人马,仅三河各郡就有人马五万余人,京师的四万人马,我们也才收得不足万人,其余之众皆入了袁绍之手。前将军虽然带来了三万西凉铁骑,但若是在京城交战,只怕地利,人和都不便利。所以,前将军还是应当速行此事,以免到时袁绍调来三河人马,使我等陷入进退不得的境地!”

李儒在一旁接口道:“同时还应该继续收买拉拢京营的兵马,斩断袁家的双脚,让他们丧失与岳丈大人争衡的资本!”既然两大谋臣都这么说了,董卓也就当即决定道:“好,就依两位先生的计策,待五日后,我就聚齐大臣,商议改立新皇之事!”

董卓一党在密议废立之事,而袁绍这边也并没有闲着,大将军何进已死,拥有四世三公的显赫家庭背景,同时又是以故大将军最看重的人才的袁绍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何进的接班人,不但接收了何氏留下的人脉,而且将京畿的大部分兵马都拉拢到了自己麾下。比如西园八军,除了蹇硕的部队已经全灭,淳于琼和鲍鸿的兵马肉包子打狗之外,其他的五军现在都听从了袁绍的指挥。

西园新军是朝廷的心血,虽然如今只剩下五军,但却也不能成为西园五校尉,此时袁绍已经继蹇硕之后成为了上军校尉,空出来的官职自然要有人顶替,而这个顶替的人就是时任河东典农校尉的鲍信。鲍信是四年前虎牢关一战时,虎牢关的守将,因为作战有功,所以被提拔为典农校尉。

说起鲍信,他现在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了,而他的成才之路,与刘宇有很大的关系。当年虎牢关下那惨烈的一战,给鲍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宇麾下部队的军纪严明,骁勇善战,更是让鲍信心折不已,到了河东之后,鲍信就是按照当初自己所见过的刘宇的玄甲军来训练自己的队伍,几年下来,虽然没有得到玄甲军的精髓,但皮毛倒是学去了不少,至少,现在鲍信的部队仅从外观以及气势上来看,都不下于董卓的征西军了,这也是袁绍调他进京担任下军校尉的重要原因。现在,鲍信正在袁绍的府中,苦口婆心的劝说袁绍召集司隶兵马,将董卓的势力赶回西凉。

“本初,董卓乃是西域豺狼,此次进京,绝对不可能真的是为了扶保社稷而来,如今他手下有三万能征惯战的兵士,又抢了迎回陛下的功劳,这很明显是要争夺大将军死后,朝廷的辅政之权。现在他初到京城,在朝中根基不稳,我们正好可以趁这机会调集三河兵马,将其赶回西凉,又或者干脆收回他的兵权!只要董卓退避,这朝政大权就是本初你的了!”

不可否认,鲍信的话很让袁绍心动,事实上,袁绍本人也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些。历史上曹操曾经给予袁绍一个“多谋”的评语,这是没有错的,袁绍这个人心机很多,遇到事情的时候他经常会从不同的方面思考出很多的方法策略,从这点上来说,他是个人才。不过,曹操给予袁绍的另一个评语“——无断”,无疑也是十分精确的,袁绍能够看到很多不同的道路,但他却很难从其中选择出一条真正正确的道路。

而且,这个“无断”,并不仅仅是指袁绍无法从自己所看到的道路中选择一条,同时还意味着袁绍在最终确定自己要走的道路的时候,往往都无法选择正确!而此时,袁绍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仲言(鲍信的字),你刚才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先皇刚刚殡天,朝廷又才经历了一场动乱,惟今之计应该是尽早使朝廷安定下来。董卓虽然可能有异心,但他不过是个出身卑贱之人,想要成为辅政,京中的世家岂能答应,大将军虽然罹难,但太后尚在,如今皇上尚未能够亲政,这辅政大臣只有太后娘娘能够委任,难不成,太后还会青睐一个西凉鄙夫不成!”

见袁绍心意坚决,鲍信也只好叹了口气,默然退下。已经今非昔比的他很敏感的预料到,袁绍肯定会为刚才所作出的那个决定付出代价,如今京城是是非之地,所以鲍信辞别袁绍之后,通过门路,以剿除青州匪寇为名,匆匆带领着自己的兵马奔泰山去了。

五天后,在南宫温明园中,董卓大摆宴席,款待在京大小臣工。虽然只有五天,但董卓的势力已经不是刚刚进京时可以相比的了。西园新军中,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两人也都相继在董卓的威逼利诱之下,带兵归顺了征西军。如此一来,京城内的军事力量对比顿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袁绍手中的兵马已经不足以对董卓造成威胁了。

面对这一结果,袁绍暴跳如雷,但却有无可奈何,赵融和冯芳如今已经是董卓的人,自己就是再痛恨他们,一时也无力向其下手了。

缺少了顾忌的董卓行为越来越跋扈,终于在今天的宴会上,当众官酒过三巡之后,董卓挥手斥退了歌舞管乐,起身厉声道:“诸公稍安,卓有一言,请诸公静听!”话音刚落,一直侍立在会场四周的兵士们就适时的上前一步,他们身上散发的杀戮气息让在座的每个人都一阵颤抖,不明情况之下,只好停杯住盏,静待董卓的下文。

环视了一眼面带惊恐的朝廷高官们,董卓满意的一笑,继续说道:“天子乃天下万民之共主,身负抚育天下的重任,如此大位,非有才德者不能胜任。当今天子,才智平庸,威德不足以服众,如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董某恐当今陛下无法担起这天下的重担!故而,为天下计,为大汉列祖列宗计,董某想要废黜当今圣上,改立陈留王为新皇,不知诸公意下如何啊?!”

话音刚落地,就听一人高呼道:“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