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成都城西南二百里外,江原县县衙大堂,江原县的县令,正浑身发抖如同筛糠一般的侍立在堂下,而那个本该县太爷坐着的位置,现在却另有人坐着,这个人正是征南归来的孙琳。征南大军自两个月前从南中返回,因为要保证孙琳的身体健康,所以,八万大军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一直到今天,才终于来到江原县。

江原县的这个县令,名叫黄康,乃是成都黄家的一个旁系子弟,六年前被举为孝廉,而后被任命为一方知县。这个人并没有多大的本领,也没有多少才干,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家族背景。虽说只是黄家的旁系,但如今黄家可是各大世族中最得宠的一个家族,黄家家主黄权更是身居高位,所以黄康这个县令倒也坐的稳当,尽管没有什么政绩,甚至可以说是治县无方,但总算还没有出现太大的过失,而负责官员任免的吏部,对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果不是孙琳大军这次路经江原县,并要在这里留宿一宿的话,黄康的这个县令估计会一直做下去,但很可惜,现在的他可是自身难保了。之所以会弄到这个局面,原因很简单,这个黄康实在是太没有眼神。

现在整个益州的官场,总的来说,还是十分清明而且高效的,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偌大的益州官场,出现那么一两个上不得台面的官,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益州黄家的势力不可谓不强,但这个江原县令黄康,他所出身的那个黄家旁系家庭,却不比普通人家能强得了多少。这不奇怪,家族一旦庞大起来,根本不可能将每一个支系的人都照顾的面面俱到的,就好像当年的刘备,出身大汉宗室,但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要织席贩履来维持生计。

黄康的家庭当然不像刘备那么穷,但比起黄家本家来那可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偏偏黄康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出入过在益州的本家宅院,就是那一次,他就被本家中人生活的奢华给惊呆了,而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也就在那个时候植根于黄康的心灵之中,同样都是黄氏家族的人,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就能够那么好呢!黄康在那个时候就开始立志,日后自己如果有机会的话,就一定也要过上那样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他要被本家的这些人过的更加奢侈!

过了没多长时间,老天爷就给了他这个机会。黄康这个人平日还是很会来事儿的,而且也很会讨好巴结本家的那些有权势的人,一来二去,他的名字竟然被黄权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代的黄家家主知晓。不能否认,虽然大家族内部总有一些贫富不均现象出现,但一旦被家主知道,自己的支系子孙生活的不如意,那么从维护家族稳定的方面来讲,他们是不能够袖手旁观的,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跟贾府的亲戚关系实在是算不上近,但依旧从其中得到了相当丰厚的收获,何况那黄康的亲缘关系距离黄氏本家并不很很远呢!于是,黄家老爷子发了一句话,黄康就顺利的被举了孝廉,继而成了一县之长。

别看黄康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在这个江原县中,他就是最高长官,而江原县蜀郡的各县中,也算的上是中等县城,下辖的民众生活也还过的去,所以这也就为黄康聚敛钱财打好了基础。多年来,黄康也没有再妄图更进一步,成为太守什么的,他知道自己的仕途也就仅止于此了,于是,他就在江原县令这个位置上,以各种名义从百姓那里搜刮了不下百万的家财,并且如愿以偿的过上了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而他治下的那些老百姓生活是否困苦,却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了。

184年马相起义,黄康曾经很是害怕过一阵,但大概是他运气好,马相刚进入蜀郡,就被刘晔打退了。紧接着刘宇入川之后,曾经对整个益州的官场进行过一次大的调整,铲除世家势力是第一步,而实行三省六部是第二步,这两个动作不可谓不大,整个益州的官场也为之震动,不少的官员心惊胆颤,黄康也不例外,但那一次黄家在黄权的筹谋下,竟然在那场政治斗争中站对了位置,结果家族势力并没有遭受到严重打击,相反的,倒是在刘宇的政权内部站稳了脚跟。至于三省六部,改革的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府的内部结构,对于地方上的变革并不大,所以黄康再一次有惊无险。

经历了两次大风大浪的黄康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加上他们黄家的势力在新的政权中的地位有升无降,所以江原县的县治是越来越差,而刘宇不可能看好益州的每一个官员,所以也就给了黄康这样的官员一个可以漏网的机会。其实,如果益州还是以前那个样子的话,黄康还会毫无顾及的当他的土皇帝,毕竟天上乌鸦一般黑,当时益州遍地都是乌鸦,小小一个江原县自然显不出来,但随着刘宇在益州统治时间的增长,益州各地的郡县的吏治正在以一个很惊人的速度变好,而益州治下的百姓们的生活,也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之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这样一来,江原县就显得突出了!

黄康也不是没有脑子的蠢货,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县的情况比起邻近的几个县要差上很多,但他的能力实在是有限,而且他打从心里也不想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者花费心思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简单一句话,他不打算改邪归正。既然不准备走正道,那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自然是要走一些歪门邪道了。

这几年,黄康可是没少往成都的那些官员还有自己的本家那边打点银钱。成都的官场因为在刘宇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那些官员可是不敢随便的收受贿赂,像黄康这样的小人物,他就是想送礼,人家也不会接受,但黄家正受到刘宇的重用,有了这层关系,那些官员就算不收黄康的贿赂,却也要顾忌到黄家的脸面,加上江原县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县,所以负责监察的吏部官员也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黄权,在多少知道了黄康的作为之后,去信将他痛斥一顿,勒令他立刻终止那种中饱私囊的行为,并立刻整顿本县县治,否则的话,黄家将不再承认他的身份。

黄权的话说的不可谓不严厉,但黄康却将这些话当作了耳旁风。他根本就弄错了黄权的意思。黄康这样一个小小的县令,根本就没有好好揣摩过刘宇是个怎样的人,他还是在用他的那一套旧脑筋,老办法来做事,他按照以前的经验,将黄权的这通严厉的警告,看成是一种为了堵人口角的表面文章,至于不承认身份云云,也不过是一句狠话而已。

南中叛乱,孙琳出征,黄康一度以为大军将会经过自己的江原县,为此他又是担心,又是心存侥幸,紧锣密鼓的做好了很多准备工作。不过当时为了首先从益南三郡下手,贯彻先易后难的战略部署,孙琳的大军改道经由巴郡南下,并没有从蜀郡南部经过,这也让黄康再次感叹自己的运气绝好,那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那些看似诡异的危局。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运气似乎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孙琳平南之后,为了能够尽快的回到成都,便选择了直接经由犍为郡北上,这样一来,江原县这个与成都的南大门自然也就成了孙琳的必经之地,加上刘宇之前曾经通令各地,一定要尽一切力量做好对孙琳的迎接工作,所以黄康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县城布置一切,专门等待孙琳的到来。

偏偏孙琳还没有来到,刘宇被封为蜀王的消息先传来,这下孙琳可就是王妃的身份,按照汉朝的礼法,迎接王妃那可是另有一套典章制度的,黄康二话不说,将原来的布置全部推翻重来,又弄了一个加倍奢华的欢迎仪式来迎候孙琳,总之这一反一正,足足磨掉了黄康将近一半的家财。倒不是说黄康变得大方了,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这个家伙是下足了本钱。如果这次能够将王妃千岁侍候好了,不要说这个小小的县令位置坚若磐石,只怕就是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

黄康心里的算盘打的很响,他弄得这一套,要是放在别人的身上,倒也是合情合景,毕竟谁会不爱慕虚荣呢!但问题是,确实又那么一种人,对这些表面上的事情并不看重,而刘宇和孙琳又恰恰都是这种人中的一份子。在后世那个被面子工程、表面政绩所充斥的社会中锻炼出来的孙琳,她身为财政部的官员,对这些徒有其表、害民不浅的东西,比起刘宇还要痛恨三分,他们夫妻两个虽然说不上是一体同心,但却都不是能够轻易被人蒙蔽的。

孙琳这一路北上,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各地官府的热情迎接,对这一点,孙琳也没有说什么,一来是她现在的情况确实特殊,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来这也是刘宇的一番心意,孙琳作为刘宇的妻子,也不好在丈夫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上多做阻拦。不过,每到一地,孙琳第一站入宿的,必然不是当地的县城官署,而是会特意的停到一些小村落的附近,等到大军安扎下来之后,她便带着亲随到村庄之中去体察民情,了解当地的政治、官员情况。

一路行来,孙琳的心中还是非常满意的,当年刚到益州的时候,就曾经代替刘宇到益北各郡进行巡查,那个时候益州各地是怎样一副场景,孙琳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但经过自己和老公几年来的努力,益州不但军事实力大增,相应的,人民生活也上升到一个让人足以感到自豪的阶段。在征南之前,孙琳还亲自到巴郡进行巡查,切实的感受到了巴郡那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过巴郡本来就是益州重镇,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并没有让孙琳感到特别的惊喜。

但这次途径犍为等郡,这些原本并不是十分富庶的郡县竟然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凡是孙琳暗中接触到的百姓,他们的脸上都带有一副对生活称心满意的笑容,这让孙琳心中由衷的感到阵阵温暖,对于她和刘宇这样的上位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点更让他们感到兴奋了。

眼看大军快到成都,孙琳的心情也是好到一个极点,在车中和马云璐有说有笑的进入到江原县内。本来以为江原县是相当靠近成都的一个县,到了这里应该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但入境后随处看见的颓败景象,却让孙琳大吃一惊。映入她眼帘的,到处都是近乎荒芜的土地,以及一个个犹如行尸走肉般麻木不仁的百姓。孙琳来到汉朝之后,对察言观色这门学问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她一眼就看出,百姓之所以如此,是由沉重的负担和长时间的剥削所造成的。

可以想象,孙琳是如何的愤怒,就在她和刘宇的眼皮底下,竟然有人明目张胆的玩起了灯下黑,这不是摆明了在说他们成都的高层都是睁眼瞎吗?!但孙琳究竟是有城府的人,她勉强压下自己心中的怒气,在一个村庄了结了一切之后,就直奔县城,而在县城,他们受到了几乎不亚于成都的盛情接待,这下子,黄康可算是撞到枪口上了!

PS:因为这两天思路混乱的很,为了能想通后面的情节,所以前两天没有按时更新,这个要在这里道歉,任凭各位责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