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说起李傕退兵陕西,这其中倒还有一些缘由。李傕之所以要退兵会西凉一带,倒不是因为郿坞城被益州大军攻破,这个决定是他和郭汜两个人一同做出来的。几天前,李傕还有郭汜被刘宇打败,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们一路逃离长安,在还没有到达郿坞的时候,李傕就已经派遣手下人火速带着信件去追赶已经前往武功阻挡益州大军的樊稠。毕竟如今西凉的兵马大部分都在樊稠的手中,如果单凭樊稠一个人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挡住二十万益州大军,所以与其让那八万大军去送死,还不如马上将他们召回来,重新整顿之后,再徐图良策。

樊稠接到李傕的告急文书的时候,他的大军距离武功也不过还有百余里的路程,他本来已经打算要和益州军决一死战的,但谁想到这边还没有开打,自己家的后院就已经先着了火,不得已,他只好带着手下的八万大军火速的赶回郿坞和李傕的残兵败将会和。西凉的大军大多数都是骑兵部队,所以樊稠只花了不到两天的功夫就赶到了郿坞,等他和李傕还有郭汜见了面之后,这三个人就开始商量今后自己这些人到底要何去何从。

李傕他们三个人在董卓还活着的时候都是董卓的手下,在董卓死后,他们又一起在贾诩的献计之下起兵攻打长安,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他们三个人都是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别想单独置身于事外。不过即便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李傕三个人却并不是真的一条心,他们三个人事实上完全是三种不同的性格。李傕和郭汜都属于那种心机深沉的人,有所不同的是,李傕比起郭汜要更加阴狠一些,至于樊稠,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将,他没有太深的心机,在作战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的谋略,他最到的优点就是勇猛而已。

在原来的董卓军中,将军之间也同样有着各自的派系,李傕和郭汜因为在一些地方比较相像,所以他们两个人走的就要更近一些,而张济比较欣赏樊稠的那种直来直去的性格,所以他们两个人可算得上是有着不错交情的朋友,至于说董卓的义子吕布,则是自己另起炉灶,因为心性高傲,所以他并没有意思与这两方人中的任何一方交好,在他看来,董卓手下的这四健将都是不值一提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偏见,吕布在面对李傕大军的时候才会一败涂地。

既然李傕他们三个人之间并不属于一个派系,那么他们之间自然就会产生意见上的冲突。李傕和郭汜都主张带领大军回转陕西,随便找个郡县所在,划地割据以自守,比如说安定郡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樊稠则是极力主张带领大军前往并州投靠原来的同伴张济!可他的这个提议马上遭到了李傕还有郭汜他们两个人的一致反对。

事实上,从眼前的形势来看,投奔张济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一来,张济手中的地盘可是一州之地,虽然说并州在这些年因为鲜卑部落的不断进犯,境内的一些郡县接连被少数民族占去,但如今的并州境内却依然有着三个大郡,这三个郡不管哪一个郡都比安定要强的多。第二,并州的张济本就是四健将中的一员,虽然和李傕还有郭汜的交情比不上和樊稠那么深,但大家都是董卓手下的兵,战友之间总还是有着较深的感情的,如果去并州的话,相信张济不会亏待李傕他们。第三,并州从当年划到张济的手中,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张济已经将并州的情况理顺,并在谋士魏信的帮助下成功的在并州站稳了脚跟,如果去投靠他的话,无疑是有了一个强大的靠山。

但这么多的好处却依然不能打动李傕还有郭汜,其实原因说起来很简单,李傕还有郭汜两个人对张济现在的情况十分的嫉妒!他们都曾经是董卓手下的亲信将领,张济从追随董卓到现在,所立下的功劳也一点都不比他们这些人多,可为什么他张济就能够被封到并州,成为一州之主,如今更是一方不容被忽视的诸侯割据势力,而自己这些人却要落得个被人追杀,漂泊无依的下场!所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李傕他们就算是到安定小郡,也不想去看张济的脸色行事。

其实李傕他们的这种想法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当初董卓将张济封为并州牧,让他到上党郡就任的时候,李傕这些人可都是为张济感到不值得,虽然没有为这件事感到伤心,但他们普遍都不看好张济日后的前途。毕竟当时董卓的权势如日中天,留在长安,留在董卓身边的话,就有无数的机会能够获得高官显爵,而去了那山高皇帝远的并州,恐怕以后一辈子都会呆在那里直到老死把!所以李傕他们看到张济离开长安,心中只有惋惜,可没有一点的羡慕。

董卓并不是个对自己的手下吝啬的人,他的做人原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自己这边能够有荣华富贵,那自己的这些手下们就算是只能喝上一口汤,也够他们享用一阵子。如果李傕他们开口说希望能够离开长安去放外任,董卓肯定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成为一方的封疆大吏,不过李傕他们认为跟着董卓在朝廷中,日后自然有自己的荣华富贵,如果去地方的话,虽然能够自由一些,但最终还是不如留在中央方便。

可谁都没有想到,看似难以抵敌的董卓竟然那么轻易的就被王允还有吕布这两个人给杀死了,失去了保护伞的李傕等人一下子由董卓身边前途不可限量的红人变成了无枝可依的叛逆,被中央政府所通缉,而原本被看作是苦差事的外放,如今却成了张济能够独占一方,安身立命的根本!看着张济如今在并州混的风生水起,试问李傕还有郭汜他们的心中怎么可能能够平衡!也就是因为这种好面子的理由,让李傕他们两人坚决反对樊稠提出的意见。

樊稠是个粗人,他之所以提议大军去投靠张济,事实上也并不是因为他看出了什么长远的好处之类的东西,他只是从眼下的局势做出了他自己认为最为正确的分析,说起关系的话,樊稠和张济的关系比起李傕他们两个来要好得多,所以樊稠并没有那种对张济的抵制心理。如果李傕还有郭汜两个人在反对樊稠的意见的时候,理由能够充分一些的话,以樊稠这个人的性格来说,他也不会很坚持自己的看法,毕竟他只是一个猛将,对于这些掺杂了太多考量的东西本就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李傕还有郭汜的反对是十分粗暴的,他们甚至并没有任何的理由!

这样的行径让樊稠感到十分的不愉快,他虽然是个粗人,但粗人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坚持,李傕的态度让樊稠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心中对李傕的不满也就就此升级。一般的说来,性格直爽的人一旦对某一件事执着起来的话,那就好像是钻进了牛角尖,他们会一直沿着自己认定的那条路走下去,哪怕是到最后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樊稠这个时侯就犯了牛脾气,你李傕不是反对去张济那里吗?那我偏偏就要坚持去张济那里!樊稠这个时候的所作所为就已经有了一些赌气的性质,但就是这种赌气式的行为,让李傕还有郭汜对他动了杀机。

本来在一开始举兵的时候,李傕他们三个人手中的兵马数目是差不多的,真正算起来的话,李傕还有郭汜手中的兵马比起樊稠都要多那么一点。不过在长安一战之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李傕还有郭汜留在长安城中的三万多人马被刘宇一举击溃。这三万人马可是李傕还有郭汜军中的精锐。别看樊稠带的人多,但那八万大军之中,除了樊稠手下的精锐尽出以外,李傕还有郭汜的精锐部队却都只去了三分之一。李傕这两个人精得很,他们不会一口气把自己所有的底牌全部都压上去的,更何况这次阻截益州大军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送死战争。

哪知道刘宇出乎预料的直接向长安发动奇袭,益州军强大的实力,使得李傕还有郭汜的精锐部队几乎全灭,如今樊稠虽然带着八万大军回来了,但李傕两个人对于部队的掌握可就远远不如从前了。当然,樊稠这次领兵抵御益州兵马,并借着这个机会掌握了八万大军的兵权,这一点也是让李傕和郭汜感到极为忌惮的地方。西凉的兵马并不是由李傕他们一手操练起来的,这支部队从组建到开赴战场,前前后后也不过才短短的不到十天的时间,所以这些西凉人对于李傕他们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他们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忠义而放弃自己的性命,可以说,这八万大军,除了其中属于是李傕郭汜心腹精锐的总共两万人之外,其他的六万人,一半是樊稠自己的嫡系部队,而另外一半则是只知道将手握令牌,执掌兵权的人的话当做命令的部队,换言之,这六万人如今都听樊稠的招呼。

在转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郿坞中缺乏粮草,大军在郿坞根本就不可能久驻,益州大军在距离郿坞不远的地方虎视眈眈,而郿坞中一半以上的兵马都在听从樊稠的命令,这一切都决定了李傕两人必须要除掉樊稠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李傕不是良善之辈,而郭汜也不是心软之人,于是一场针对樊稠的阴谋就此展开。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樊稠这个时侯还蒙在鼓里。樊稠是个直性子的人,他做什么事情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当初董卓就是看中了樊稠勇猛而且性子直,不会耍小心眼这一点才重用了樊稠,所以他当然也不会去教导樊稠如何才能够学会勾心斗角了。就在樊稠还在为这些日子与李傕他们闹得不愉快而感到稍稍有些后悔的时候,李傕他们诛杀樊稠的计划却已经准备完成,就这样,在一天被叫去商讨大事的樊稠,刚进入李傕的府邸,就被埋伏的士兵砍成了肉泥。

樊稠一死,李傕马上就和郭汜联手,瓜分了原本属于樊稠的那一部分人马,部分忠心于樊稠的士兵都被毫不留情的斩杀,通过这一系列的血腥手段,李傕和郭汜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西凉军再次被他们整合起来,至少在表面上看来,这将近十万人马又再一次具有了战斗力。可有战斗力不代表就需要去战斗,在部队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之后,李傕马上就下令,全军向西撤退,目的地就是位于陕西一带的安定郡!

李傕大概不知道,就在他们的大军离开郿坞的时候,益州的二十万大军事实上已经快要将郿坞包围起来了!元戎部队的投石机已经将方位校准,只要当时孙琳一声令下,数以千计的巨石就会在顷刻间洒落到西凉兵马的头上。不过孙琳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她传下了命令,所有的兵马都不能够轻举妄动,就在这个命令的约束下,李傕的这三万兵马才能够有惊无险的穿过益州军几乎已经形成了的包围圈,向安定方向逃去。

孙琳之所以会放走李傕,当然不是因为她有什么恻隐之心,而是因为目前的形式,还是需要有像李傕这样的身上已经背负着大汉叛逆字样的势力存在。狡兔死,走狗烹,只有保留一些难以成就什么气候,却又不太好对付的势力,才能够真正的确保自己家族的最大的利益,而且在现在朝局还如此的混乱的情况下,最好能够给那些闲的无事总想着在内部做出一些文章的人找一些事情做,否则的话,益州恐怕会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

事实很快就证明,孙琳所作出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当汉献帝还有朝廷中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听说李傕的兵马已经被益州军从郿坞击退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当初吓得自己心惊肉跳的人,如今已经不能够再对自己形成什么威胁,这无论如何也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过李傕只不过是退走,据刘宇的说法,李傕在退走的时候,他所带领的那些兵马却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损伤,也就是说,有大概十万人左右的兵马还在李傕的控制之下,这就未免让汉献帝还有那些大臣们感到十分的郁闷了,谁也不希望在身边留下一个随时可能出来报复的野狼。

但如今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李傕毕竟是人家益州打败的,虽然在退走的时候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可也不能单凭这一点就抹杀掉益州军的战功,所以不管是长安阵营一方,还是益州阵营这一方,都没有对这件事情做出反对的表示。汉献帝也深知这其中的奥妙,所以他在听完了刘宇的话之后,连连点头赞许道:“皇叔不愧是我大汉第一名将!李傕恶贼当初如此猖狂,这次也被皇叔击败,皇叔的功劳真可谓是充塞寰宇之中了!朕一定要好好赏赐皇叔!”

刘宇听着刘协这饱含着感激的话语,不由得笑了一笑说道:“陛下,微臣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无非是借助陛下的威势而已!若说是此战首功的话,陛下之功才是首功,我等做臣子的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罢了!”这话说得汉献帝的心中十分的高兴。不管他对刘宇是否有着很深的成见,但不可否认,刘宇刚才所说的话确实是让汉献帝的心中感到十分的舒服,高兴之余,汉献帝倒是还没有忘记要谦虚一下,就听他说道:“皇叔真是过谦了,朕自即位以来,上不能保全我汉室社稷江山,下不能护佑我汉家黎民百姓,像朕这等无德之君,又岂能有什么威势!”

“看来这个刘协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嘛!”刘宇在心中嘀咕了一句,但他嘴上却说道:“陛下从小就聪慧过人,先帝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向微臣说起,说日后若有人能够重新兴旺汉室的话,那一定就非陛下莫属!前段日子陛下只因为是受到了董卓逆贼的胁迫,有治国之才却不能发挥而已,如今逆贼都一一伏诛,陛下也正好展开自己的宏图伟业啊!”

汉献帝被刘宇的一句宏图伟业弄得心动不已,他心中这个时侯也有些拿不准,难道皇叔真的没有反心?他真的是想要帮助我重新将大汉社稷带向中兴?刘协不敢相信这个可能性,但他从心底不愿排出这种可能性。当然,刘协这个时侯还是要继续谦虚下去的,毕竟刘宇带兵将李傕赶走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多,刘协就是再想出风头,也不会傻到在这件事情上多作文章。“朕实在是不敢当明君这个称号!”刘协一脸真诚的说道:“而皇叔却是当初就被先皇当着朝中百官赞为大汉之栋梁的人!如今社稷几次危难,都是皇叔力挽狂澜,所以朕还是要赏赐皇叔的!”

刘协这话一出口,刘宇的脸上就露出一丝笑容,紧接着他就说到:“臣实在是不敢当此功劳,不过这次剿灭乱党,臣的这些属下们实在是出了不少的力气,他们也都是忠心耿耿为我大汉效力之人,陛下如果想要奖赏的话,那就请奖赏这些人,也好向天下人表明陛下是个能够知人用人的明君!也是个爱护忠臣的明君!”

刘宇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刘协还有黄婉等人却都已经听出了刘宇话中的言外之意,他费了这半天的功夫,所想要的,就是要替他的这些手下们讨得更高的官职!这一手实在是高明!黄婉这个时侯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开始的时候是小看了刘宇的本事!在这个时候,拿出为手下人讨官这么一个手段,就足以说明刘宇的政治手段了。

驱逐李傕,这件事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刘宇的功劳,说这场战斗是依靠汉献帝的君威,这纯属是阿谀奉承之言,要是刘协的君威那么管用的话,当初就不会头痛的想要开宫门投降了!至于说这场胜利是自己手下们的功劳,这点虽说不是没有道理,但从汉朝惯例的角度来看,手下的人立下了功勋,做主帅的在功劳簿上依然是要占据战功的主要部分,所以如果要针对这场胜利进行论功行赏的话,最大的赢家就是刘宇。

可问题是,刘宇如今在爵位上来说是蜀王,在官职上来说,是天下兵马大将军!这两项都已经是汉朝能够加封的最高层的官爵了,所谓位不过封王,被封为王爵,就是身为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的封赏了!毕竟王爷再稍微向上一点点,就是皇帝的龙椅了。所以如果按照惯例主要赏赐刘宇的话,那最多不过是用珍奇古玩之类的东西来对刘宇进行物质奖励了!刘协还有黄婉他们一开始就是这样,同时已经做好了这样的打算。毕竟这是最为合适的打算。

不过刘宇刚才东拉西扯的一通话,将刘协绕进了圈套中,让刘协不得不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满足刘宇的要求加封他手下官员的这个请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