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九十四章 月夜对剑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九十四章 月夜对剑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6 22:14:49 来源:笔趣阁

益州的情报算不上慢,刘宇此时收到的这份情报,已经是三份情报合在一起之后的最终情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徐州和兖州两地暗部在传送情报时选择的方式不同。早在曹嵩在徐州遇害的时候,徐州的暗部就将这个情况送往了长安,只不过,徐州暗部的负责人并没有特别的重视这份情报。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地方诸侯的父亲被杀而已,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当然,他也曾经考虑过曹操会不会来找徐州报仇,但他忽视了曹操近一段时间力量的增长,在他的印象之中,曹操虽然有兖州还有豫州的地盘,但在总体实力上还是比不上一直没有出现过什么战争,民间十分富庶的徐州,所以他认为曹操如果够明智的话,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对徐州出兵。结合了这些考虑,徐州暗部的负责人还是决定将这封情报以普通等级传达。

这之后,曹操在兖州以报父仇为名,尽起大军杀向徐州,兖州的暗部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兖州暗部的负责人可不像徐州一样乐观,身在兖州,他对于曹操的实力是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的,尤其是曹操在收复了青州黄巾军之后,力量已经产生了飞跃式的增长,十几万大军,两州之地,这种实力甚至已经可以威胁到益州。所以兖州暗部将曹操起兵复仇的这个消息当作了紧急军报向长安呈递,同时也在情报中注明了曹操那番要杀尽徐州之民的狠话,但就算是兖州暗部也不认为曹操真的会这么做,毕竟屠杀平民是会引起民愤的,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让情报更加完善而已。

这样一来,来自徐州和兖州的两封军报以不同的形式传达到长安,徐州的情报比兖州早了半个多月,但徐州道长安的距离比起兖州来要远上许多,再加上是采用普通的情报等级进行传递,所以等它到达长安的时候,兖州的情报也正好来到长安。益州的情报本部这次也随同刘宇一起来到长安,所以这两份情报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情报部的处理,因为两份情报之间的连续性,所以情报部在考虑之后,便将它们一起呈报到了刘宇的手中。

看着手中的这份情报,刘宇不由的感到有些棘手。徐州之战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次战役,就是在这一战中,原本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的刘备,从平原县令一口气登上了徐州牧的宝座,从此立足于诸侯争霸的格局之中,并且为他日后夺占荆襄,兵进益州打下了人才还有资财的基础。对于这段虽然血腥但又不失精彩的历史,刘宇心中自然是印象深刻,但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有很多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影响到曹操,如今的曹操和历史上的那个曹操相比,他的实力还有地盘明显要强上许多,而且他发迹的时间也要更早一些。

按理说,曹操当初在兖州立住脚的时候,就应该把他老爹接过来颐养天年的,但不知道曹操到底是怎么想的,直到他进驻兖州一年之后的今天,才想起迎接曹嵩,结果最终还是没能避免这场悲剧。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那刘宇就必须好好的考虑如何应对这场徐州之战。从暗部消息传递的速度来看,这个时侯,曹军应该已经进入徐州境内,以曹操的性格,他绝对还是会在徐州掀起一场血腥屠杀的,这不是人性好坏的问题,最主要的根结,还是在政治利益的考量上。曹操虽然占有兖州和豫州之地,但这两个州都是当初黄巾之乱的时候,受到波及以及毁坏最严重的州,极度流失的人口以及遭受到毁灭性打击的生产力,令曹操这个有野心的人对自身的发展感到十分的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多次大战中并没有经受太大影响,物产丰饶,民间殷富的徐州,自然就成了曹操进行军事扩张的不二选择。应该说,曹操早就想对徐州下手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接口,而曹嵩惨死在徐州境内,则是让已经有些忍耐不住的曹操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事实上,曹操对他的父亲到底有多么深的感情,这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和政治上的利益比较起来,恐怕曹操偏向政治利益更多一些。但徐州牧陶谦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可他治理徐州这么长时间,而且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很偏向于民众的,所以他在徐州颇得民心,这对于曹操来说才是最大的障碍。

土地可以用武力来争取,但民心可不是单凭武力就能够取得的。曹操没有时间去用所谓的仁义感化徐州的民众,所以他势必要选择另一条能够得到民心的道路,那就是散播恐怖。当民众对一样东西恐惧到极点的时候,他们将被迫向那制造恐惧的事物屈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不怕死,只要对死亡有所畏惧,那就是可以被征服的,即便这种服从只是表面上的,但短时间内的效果,并不见得比到处散播仁义收买民心要差!

因此徐州的大屠杀无论如何是无法避免的,大面积的屠城,一来可以有效的削弱徐州的有生力量,二来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打击徐州的军心。事实上,徐州不是没有精锐的兵马,陶谦自己组建的丹阳兵,单就战斗力来说,算得上是天下各路兵马当中排在前列的兵种,而曹操的青州兵虽然已经组建起来,但毕竟成军的时日尚短,和丹阳兵一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一支兵马的强弱,并不是单纯反映在这支兵马的单兵作战能力上,很多时候,士气对于一支部队来说,比起战斗能力还要有用。徐州的兵马就是这样,长期的和平生活虽然让徐州保持了原来的繁荣,但同时也磨去了徐州兵马的血性,包括徐州最精锐的丹阳兵在内,他们都已经对那种刀光剑影的生活生疏了。

一支有血性的兵马在面对强大而凶残的敌人的时候,他们的战斗力会成倍数的上升,所谓哀兵必胜,往往这些人马会创造出一又有一个的军事奇迹。但一支失去血性的兵马,他们在面对强大而又凶残的敌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屈服,他们会投降,会逃跑,但就是不会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去迎战,很不幸,如今的徐州兵马正是属于后一种类型。陶谦作为州牧,年老力衰,再没有当年的锐气,而他手下的兵马也都和他一样早早的进入了暮年。

不得不说,曹操作为三国中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徐州情况的掌握是很准确的,屠杀平民,虽然会招来天下人的指责,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但大屠杀对于徐州人来说,就是一道催命符,它能够让徐州军民在短时间内丧失斗志,它能够帮助曹操在短时间内取得战斗的胜利,有了这一切,曹操进行屠杀的理由也就足够了。历史本就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要能够取得胜利,这区区的杀戮最终也将被掩埋于历史长河之中!

也许现在曹操已经开始准备他的屠杀行动了吧!刘宇皱着眉头站起身,他现在一有心事的时候,就会在厅中来回踱步。这个习惯,他手下的这些臣僚们也都多少有些了解,郭嘉坐在左手第一个位子上,看见刘宇面色不佳,便连忙问道:“主公,这情报上说的到底是什么,怎么主公刚一看完,就如此忧心呢?”刘宇被郭嘉一问,才回过神来,这封情报是送到情报部之后,立刻便送到了自己这里,虽然按照这个情报等级,情报部会将它书写多份,以邸报的形式送到有资格阅览的大臣的手中,但这些大臣如今都在自己府中,所以这个情报还没有人知道。

叹了一口气,刘宇将手中的军报递给在旁边侍候一名亲兵的手中,示意他将军报的内容念给在座的众人知道。那亲兵不敢怠慢,连忙恭恭敬敬的接过军报,高声朗读起来,而刘宇则背着手走到窗前,看着高挂在夜空中明月繁星,默默的思量着什么。军报本就很简练,不多一会儿已经读完,厅中的益州臣僚们显然对发生在山东的这场战斗感到十分的意外,一时间,众人都各自思索着这场大战会给自己这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应对。

好一会儿,刘宇才舒了一口气,转过身来看着众人问道:“诸位,你们觉得,我们益州应该怎么对待这件事?”程昱拱手说道:“主公,曹操和陶谦此战,恐怕是无可避免,我益州如今虽然已经进驻关中,但距离徐州却也是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对战局做出什么影响。”刘宇点点头,他刚才也是这么想的。长安可不比平原,当初刘备能够火速赶到徐州救援,他刘宇现在是在长安,要到徐州要连跨数个州郡,刘宇虽然强大,可也没有这个能耐,而且益州的兵马如今的主要任务就是驻防关中,为日后的大业打基础,贸然动用这些部队的话,恐怕也不是很合适。

刘晔见刘宇点头,便在一旁说道:“主公,曹操此去徐州,虽说是为了报父仇,但实际上应当是为了徐州的富庶。如果放任曹操这样夺取徐州,恐怕曹操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到时候对于主公的大业恐怕不利!”陈群这个时侯也附和刘晔道:“子扬所言不错,主公,徐州乃是产粮大州,曹操本就是当世猛虎,得到徐州的话,犹如猛虎添翼,难以控制,而且以曹操的秉性,徐州恐怕要血流成河,百姓们也将遭受灭顶之灾,主公如今身为朝廷辅臣,若是毫无行动的话,日后恐怕会被天下人诟病!”刘宇眉头耸动了一下,这一点他也考虑到了,而且他刚才也是为这点头痛。

曹操是什么样的人,刘宇比谁都要清楚,得到了徐州的曹操,他的实力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刘宇也无法预料。从益州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能够阻止曹操夺取徐州,那是再好不过,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帮助陶谦逃过这一劫。直接派兵显然是不太可能,曹操手下有十几万兵马,如果要和他对抗的话,就算是玄甲兵,至少也要五万以上才能稍有胜算。但不派兵的话,徐州显然又撑不下去,如今历史上那个救援徐州的刘备,此时已经是幽州之主,而且他现在也在全力投入与冀州韩馥进行决战的准备之中,根本无暇去考虑和幽州相隔甚远的徐州。

至于说徐州其他的几个势力,青州田楷无能,淮南袁术自私,江东孙氏此时自顾不暇,都没有和曹操对抗的实力。退一步讲,就算能够找到方法帮助陶谦躲过这次灾祸,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陶谦这个老头子能够活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曹操退兵之后不久,他就会一命呜呼,等到他死了,曹操还是一样能够轻易的取得徐州。所以救援徐州对于益州来说,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毕竟刘宇不可能去接受陶谦的徐州大印,统治一块儿离着长安十万八千里的飞地吧!左思右想,刘宇都难以做出一个决断,而他手下的这些大臣们虽然都是精英,但面对这么突然的情报,牵扯到的情况又这么复杂,他们一时也都无法订出什么好的计策。

刘宇也明白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眼看夜色已深,他便对厅中众人说道:“诸公,今日天色已晚,诸公就先请各回府第,等到明日,再到此处来商议便是。”众人知道刘宇也要静下来好好的考虑一下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所以一个个都起身向刘宇施礼后,告辞离开了蜀王府。刘宇等到众人都退出,他也转身走回内堂。

益州众官刚刚离开王府,田丰便忍不住向郭嘉问道:“奉孝,今日主公所言之事,你以为如何?”郭嘉一愣道:“元皓是说曹操进犯徐州之事?”田丰连忙摇摇头道:“徐州之事虽然棘手,却也并非没有解决之道,我所说的,是主公刚才所言的,要放逐天子,奉孝你对主公的这个说法怎么看?”郭嘉恍然道:“原来元皓是问此事!”说罢,郭嘉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我认为,主公的决定没有错误!”这个时侯,刘晔等人也被郭嘉还有田丰的对话给吸引了过来,这时听到郭嘉这么说,刘晔眉头一皱,刚想说什么,郭嘉就接着道:“此处不是讲话之地,诸位大人请到我府中一叙!”

这个时侯天色虽然有些晚,但这些大臣么一般忙起来的时候,甚至要接连好几天都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加上如何对待汉献帝这件事关系到刘宇势力日后的发展,所以众人也顾不得一天朝会下来的劳累,跟着郭嘉一起来到他的府邸。这次益州来到长安的官员数目不少,不过长安城中的官员还有世族在董卓当政,还有王允等人的政权交替过程中,被杀或者被放逐的人不在少数,所以长安城中空出来的官员府邸也不少,益州的官员们虽然是外来户,但也很快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府邸。郭嘉的府邸就是原来王允的司徒府。

李傕和郭汜他们这些人进入长安之后,不但杀死了王允,还将他的一家满门全部杀害,而这座属于王允的府邸自然也就空了出来。刘宇刚刚到长安的时候,这座府邸中还到处残留着李傕大军残杀王允家人时的溅落在地面还有墙壁上的血迹,整座府邸都显得怨气重重。不过这几天经过益州兵马的全面清洗,那些令人感到难受的痕迹都被清除掉了。古代人虽然有些迷信,但像郭嘉这样的智者,并不会太过在意自己的宅子中是不是死过人。应该说,这个时代中死个人简直是太过平常的事情,如果仅仅因为宅子中死过人就被当作凶宅无法住人的话,那大家都要露宿街头了。

来到府中的密室,郭嘉让手下人为刘晔等人献上茶水果品之后,片挥手让闲杂人等都退出去,同时也掩好了密室的门窗。郭嘉这个时侯才说道:“诸公,看来大家对于主公所做的决定并不是很赞同啊!”刘晔道:“奉孝,难道你认为主公的决定是正确的?”郭嘉沉默了一下,而后说道:“我以为主公的决定,对我们益州的长远发展的好处要更大一些。”田丰不解的问道:“奉孝,如今大汉十三州中,各路诸侯各占一方,名义上还是大汉臣属,但实际上都已经自立为王,主公如果想要一统天下,那就必须要一一击败这些割据州郡的诸侯才行,而出兵讨伐这些人,最好的名义不就是以皇上的旨意进行征伐吗?奉天子以令诸侯,对于主公的大业是有着莫大的好处啊!”

郭嘉点头道:“不错,如果借助朝廷还有天子的名义对诸侯进行征讨的话,的确是可以取得大义名分,但诸位有没有想过,皇上是否能够让主公每次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征讨各地的诸侯呢?”刘晔皱眉道:“如今主公大权在握,朝廷的大小事务都是由主公决定,只要我们能够继续把持朝局,陛下就要按照主公的意思行事。”郭嘉赞同的说道:“子扬说得甚是,不管是挟天子还是奉天子,都需要控制住朝廷,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不过时间一长,陛下恐怕不会甘心一直受主公控制吧!”郭嘉的这话一出口,众谋士顿时就皱紧了眉头。

的确,如果从短期来看,以天子还有朝廷的名义对诸侯进行控制、征讨可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时间一长,就会显示出种种弊端。首先,那些被征讨的诸侯们肯定不会甘心引颈受戮,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割据一方的自由生活,一旦让他们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力,从新受中央的管辖,他们肯定不会情愿,如此一来,他们势必要反抗。刘宇尊奉朝廷的旨意进行征讨,但问题是汉献帝根本不能亲政,刘宇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来发布的命令,很可能被那些诸侯们说成是假借天子诏命,或者说是刘宇强迫天子传旨。这样一来,双方谁能够在舆论上占上风就不好说了。

再者,汉献帝虽然年轻,但他的权力**却不见得比别人差,尤其是随着汉献帝年龄的增长,他对权力的**将会越来越强。而且今年的汉献帝已经十三岁,再过三年他就到了能够亲政的十六岁,很显然,刘宇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将整个天下重新统一,这样一来,等到三年之后,刘宇到底要不要将权力还给汉献帝。如果还政于汉献帝,那么刘宇的行动还有他的意志都将受到制约,到时候还很可能会被汉献帝报复,毕竟汉献帝对于那些曾经骑在他头上的人是不会手软的。如果不归还权力,那汉献帝会感到十分的愤怒,那些刘宇的政敌们也会得到攻击刘宇的借口,而那些被刘宇攻击的诸侯们更是会名正言顺的指称刘宇是篡夺了皇权的奸贼。

对三国历史很是了解的刘宇从曹操的身上就能够看出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弊端,曹操采用这个策略,确实是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扫平整个北方,都得益于以天子诏令征讨四方。可当汉献帝的到了能够亲自掌握权力的年龄的时候,曹操已经骑虎难下,他当时已经得罪了太多的势力,如果交出权力的话,等待他的将是凄惨的命运。

没有人会坐以待毙,曹操更不能,所以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打击忠于汉献帝的大臣,同时用各种方法对汉献帝进行禁锢,以至于汉献帝愤怒到要写血书来向外面的诸侯求援。曹操在汉献帝危难的时候收留了他,但这点恩情并不能阻止因为权力所引发的君臣之间矛盾的激化。曹操最终被称作是汉贼,并且在南北大决战的时候被孙刘联军打败,不得不含恨退兵,从此再无法圆那个一统天下的美梦,同时也留下了白面奸臣的千秋恶名。

刘宇是汉室宗亲,但这个身份并不能让他免于和汉献帝的权力斗争,自古以来,无情总是帝王家,别说是远亲叔侄,就算是嫡亲叔侄,为了权力而闹得势同水火的也是屡见不鲜。刘宇不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被人称作是篡国之贼,所以他不想重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老路。他希望能够在关中得到一片能够让自己自由发挥的天空,所以他要将汉献帝逼走。至于日后征讨诸侯的大义名分,刘宇还有汉灵帝所赐黄旌白旄和天子剑,这些足够作为他出兵的理由了。

田丰等人都是精明之人,他们当然很快就明白过来刘宇不想留下汉献帝的苦心,而且刘宇的这个理由还是很充分的,所以刘晔等人在仔细思索之后也觉得放逐天子,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既然要放逐天子,那就要找个好的理由,到时也要找个妥善的地方安置天子才好。”刘晔沉吟着说道。郭嘉微微一笑道:“时机是需要等待的,我们现在也没有必要着急,等到时机成熟,那一切也就顺理成章。至于说安置天子的地方,其实也有一个现成的地点——洛阳!”

程昱点头道:“不错,洛阳本就是都城,让天子回驾洛阳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但如今洛阳城已经被彻底焚毁,别说是宫室,就算是普通的宅院也没有留下多少,恐怕天子还有那些大臣们不会愿意会去啊!”田丰在一旁摸着胡须冷笑道:“这有何难,只要让那些人感到在长安无法立足,他们自然就会想回到洛阳。天子年幼,比较容易听信谗言,到时候只要那些官僚们向天子谏言,天子一定会心动的!等到他们决定回洛阳,我们只要将洛阳城稍为修正一下即可!”

刘晔这时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问题,眉头一皱说道:“此计虽然不差,但如果天子回到洛阳之后,又被别的诸侯夺去,反过来对付我们的话,那可又如何是好?”郭嘉眨眨眼睛,不以为意的说道:“如果真的有诸侯还能想到挟天子以令天下这个策略的话,那就让他们去迎接天子就是,我们并不需要多管这些事情!”

看着众人好像不是很明白的样子,郭嘉又再解释道:“天下如今已乱,诸侯各占州郡,妄图自立,只不过汉祚绵长,这些人一时间不敢做的太过分就是了。天下既然已经大乱,那么诸侯就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来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好比战国时期,六国皆以秦国为敌,故而有合纵连横之说。如今也是一样。当初董卓当政之时,天下皆以董卓为汉贼,诸侯并起而讨之。如今董卓已灭,主公如朝辅政,此时虽然还没有诸侯反对,但日后难免会如董卓般受天下诸侯仇恨。虽然我们很快就要将天子送往洛阳,但益州作为诸侯之中实力最强的势力,那些诸侯们肯定还是将我们视做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在诸侯的围攻之下,我们即便不会失败,却也难免大伤元气。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接替董卓,成为大汉公敌的汉贼!”郭嘉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其他的众人也都是聪慧之辈,怎么可能听不出郭嘉的意思。不论是谁将朝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日后都一定会不容于天子,不容于朝臣,不容于诸侯,最后也将不容于天下!有了这种被当作是大汉公敌的人,益州才能避开天下诸侯的目光,能够安安心心按照计划一个个将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清除掉。“不过,刚才子扬所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程昱这个时候说道:“我们的确是需要小心有人会利用朝廷的名义来对付我们益州。主公手中虽然有黄旌白旄还有天子剑,但那毕竟是当初先帝所赐的物件,如果掌握朝局的人有心和我们为难的话,光靠这些恐怕说服力还不够!而且我们如果需要去征讨一些诸侯的时候,光靠着那三样东西,也还不足以取信于诸侯万民!所以以我之见,我们还要想办法从当今圣上那里弄到一些东西才能保证万无一失。”郭嘉连忙好奇的问道:“仲德所说的这样东西,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难道要圣上再赐下天子剑?”程昱摇摇头,缓缓说道:“我们要得到的,是空白圣旨!”

不说郭嘉等人在府中商议,单说刘宇来到内堂之后,只觉得心中很是郁闷,这段时间在长安朝廷之中,种种政务,还有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弄得刘宇不胜其烦,劳心劳力不说,还要时刻提防着各方面的反应,刘宇从来就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如今朝廷的那种老官制更是限制了臣僚们的能力发挥,这万千公事都压在刘宇的头上,他的心中又岂能轻松的了。感到心情不好,刘宇便索性踱步走出内堂,从后院的角门进到后花园中散心。

这座董卓的府邸,当初在建造的时候,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建造的十分的豪华,且不说整个建筑群的厅堂房屋,单说这广阔的后花园,在长安城出了皇宫以外的府邸中就是首屈一指的。

信步在花园的小道上走着,刘宇慢慢的将这两日的事情归纳了一遍,如今最主要的几个事情,一是要对长安附近的统治进行巩固,那些在长安附近山中隐藏的匪徒,要逐一消灭干净,这倒不是刘宇已经知道了黄琬等人的计划,而是他想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第二就是要逐步的将益州的人口外迁,主要是当初从关中逃亡益州的那些人,要尽量的将他们迁回故土。当初董卓当政的时候,刘宇当然希望关中的人越少越好,如今自己入主关中了,当然是希望关中的人越多越好,毕竟在这个时代,如果想要恢复生产力的话,足够的人手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也是为了减轻益州的负担着想。如今益州境内已经有六百五十多万人居住,仅在益州北部就聚集了四百多万人,虽然后世的四川省能容纳足足一亿多人口,但现在的益州可不比四川,因为生产工具还有生产方式的落后,如今的益州也不可能开辟出像后世那么多的耕地。在刘宇入关中之前,益州的土地情况就已经亮起了红灯,大规模奖励生育的结果,就是土地被大量分配,以至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如今关中已经是刘宇的地盘,关中平原的千里沃土不比成都平原差,所以尽量将民众回迁,是保证关中能够迅速恢复元气的关键。

还有第三件事,那就是如何对待汉献帝!刚刚想到这里,刘宇忽然感到一股冷冽的气息正在急速向自己逼近。刘宇如今经过多年的战场厮杀,在身手上也可说得上是高手了,这股充满危险的气息一出现,刘宇马上就警觉起来,就在他想四处查看一下的时候,一声撕裂空气的声音从他的耳边响起。

“好厉害的剑术!”刘宇心中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立刻想到,自己应该是遇到刺客了,而且这个刺客还是一个剑术高手。虽然在战场上征战,刘宇经常使用的是长兵器,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刀剑这种短兵器不擅长。当初刘宇可是学过太极拳还有太极剑的,虽然那只是健身用的东西,但太极的道理刘宇还是略知一二的。

见惯了大风大浪,面对这个剑术高强的刺客,刘宇也没有太过惊慌,他并没有高声呼喊侍卫,因为如果来人比自己强的话,那么等侍卫来到也就什么都晚了,而如果来人不如自己的话,那何必还要让别人动手!因为刘宇是从朝会中出来之后,马上就将众臣僚都叫到了自己的府中,这期间他并没有换衣服,大汉的官员们平时都是要佩剑的,虽然在进入朝堂之前要解剑,但离开的时候就可以取回佩剑带回身上。

刘宇因为在这次大战中又立有功勋,所以他除了可以免参免拜之外,还被特许能够带剑着履上殿,所以这个时侯他的身边还带着宝剑。沉着的拔出佩剑,刘宇来不及扭头细看,但从对方利剑刺来所发出的声响上,刘宇便判断出对方袭来的方向,长剑一圈,当的一声,两件兵器便撞在了一起。

双剑甫一相接,刘宇就感到自己的虎口一阵发麻,这不由让他大吃一惊,要知道,能让拥有天生神力的自己虎口发麻,这等剑术,就算是放眼整个大汉,能够使出的人都屈指可数!不过刘宇来不及细想,因为来人的长剑又再度攻了上来。刘宇好长时间没有遇到这么强的近战对手,见猎心喜,他马上打点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和那人周旋起来。

在打斗的过程之中,借着月光,刘宇也看清了来人的面貌,当然,这个面貌是蒙着面的样子。继续打了十几招,刘宇的太极剑逐渐的熟练起来,那刺客的剑术虽然高明,但一时之间却也奈何不了刘宇,当然,刘宇想要用剑招伤到对方也是难比登天。你来我往,双剑相交所产生的火花不时在夜幕中闪现。

忽然,蒙面人刺出了一剑,这一剑是直奔刘宇的胸前而来,但刺来的方位却是斜斜的,好像是要刺偏了一般,但身在战圈中的刘宇却心中一紧,因为他发现,这一剑竟然将自己胸口和两肩的三处要害都照顾到了,自己稍有动作,对方的剑招就是随之改变攻击目标。不过刘宇之所以吃惊,倒不是因为这招多么的精妙难以破解,事实上,刘宇还是有办法应付这一招的,刘宇惊讶的是,他竟然见过这一招!而从这一招,他也马上猜出了来人的身份。

于是刘宇手中长剑一抖,在空中画了一个圈,一下搭在对方长剑的剑身上,刘宇力大,对方显然在臂力上比不过刘宇,所以他的长剑也只得向下一沉,卸去刘宇这一剑带来的力道。而刘宇则趁着这个机会一下跃出战圈,哈哈一笑说道:“王越兄,一别多年,难道阁下今日就是用刀剑来会老朋友吗?”

那蒙面人身形一顿,手中剑缓缓收回,同时将蒙在脸上的黑巾一扯,顿时露出他的本来面容,正是汉献帝刘协的剑术教习,大剑师王越。刘宇从刚才的剑招之中,就已经确认了王越的身份,因为就在八年前的洛阳,王越也是在夜晚的长街上行刺刘宇,而那一次行刺过程中,王越同样使出了刚才的那招一剑落三星的独门剑招。

看着王越冷冷的面容,刘宇将长剑归鞘,抱拳道:“王兄,多年不见,阁下还是一如往昔。不知这次兄台是为了谁来和我过招呢?上次是袁家,这一次,难道是为了当今的陛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