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44 来源:笔趣阁

青州大旱所引发的政治地震,最终以蔡邕被革职流放,张让安然无事而告终。十常侍大概勉强可以算得上是赢家,因为他们的地位并没有因这次的弹劾而有所动摇。但获利最大的,莫过于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的新任谯郡太守刘宇了。本来刘宇是准备先积蓄力量,高筑墙,广积粮,等四年后的黄巾起义爆发后,再以军功作为进身之资的,但老天跟他开了个玩笑,前谯郡太守孔伷的一时贪婪,将刘宇从幕后拖到了前台!

“唉,等过了明天,就又是一个忙法了!”看着手中的圣旨,刘宇对孙琳感叹道。随手将圣旨扔到桌上,刘宇皱了皱眉:“怎么办呢,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做官的准备啊!这突然有了一个郡的最高权力,真是有些无力感啊!”也难怪刘宇心里没底,他过去做的最大的官也就在大学的学生会生活部部长,清水衙门,就是能在毕业时添点花哨而已。毕业后到律师行工作,刚熬出点儿头,就被老天爷一时兴起的扔到了三国时代,毫无执政经验的他自然心中发憷了!孙琳也看出刘宇的心里不踏实,便安慰道:“别担心,我会尽全力帮助你的,虽说我也没当过什么大官,但好歹也干过两年学生会主席,在财政部这两年,也见识了一些权谋,我们边做边学,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见刘宇仍是愁眉不展,孙琳心中不禁有些气结,自己一个女生尚且能够稳下心来面对困难,他堂堂七尺男儿,刚遇到点儿挫折就有畏难情绪,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在那个即将到来的严酷时代生存下去!越想越气,禁不住一张排在刘宇背上,大声说道:“刘宇,你到底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别作出这幅死人德行!有困难就想逃避,这样我怎么能安心嫁给你!”孙琳这时也只好使出美人计,希望刘宇能够振作起来。不过她激动之下,忘了自己现在气力大涨,这一下含愤出手,一下子将刘宇拍到了桌子底下。

刘宇呲牙咧嘴的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一脸委屈的说:“琳琳,我正在想事,你干什么打我啊?”表情十分的幽怨!“想事情?”孙琳一愣:“你刚才不是在为不会理政发愁吗?”“切,那屁大的事儿哪至于让我发愁!”刘宇一脸我很臭屁的表情,斜眼瞥见孙琳面色不善,连忙正容道:“我开始是担过一点儿心,不过后来一想,咱们是谁啊?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且不说电视上那些政治剧里的尔虞我诈,就是我当年在起点作书虫时,看到起点大大们写的书里的那些争权夺势,人性阴暗,就已经受益匪浅了!这里毕竟是三国,民生比咱们那时强多了!至于政治上的阴谋阳谋的,孔伷怎么样,任他奸似鬼,我也要灌他一盆洗脚水!我刚才不是在担心这个。”

“哦?”孙琳好奇的问:“那你是在担心什么?”

刘宇揉揉额头:“我刚才是在考虑要怎样进行下一步的发展。的确,我现在成了谯郡太守,在很多地方都能便宜行事,不过相应的,我的一举一动也就摆上了台面,时刻都会有有心人盯着我,为搏上位,穷尽栽赃陷害之能事。这样一来,我做起事来反而会束手束脚!”

孙琳沉思片刻,道:“此事不难,先前你在暗,许氏在明。如今你身为太守,可将身份调换一下。你在明,许氏在暗。在许家村继续操练乡勇,待到合适时机,再继续招募一批人,而你就利用身为太守的便利,将此事隐瞒下来。许家村乡勇不入兵籍,不归郡管。当然,为更好的掩人耳目,你可以在郡中以整顿军备为名,裁撤、招募郡兵,这郡兵可分为两部,一部为精兵,一部为卫戍兵。到时可发文将许家村兵营置为士兵训练场,经常遣郡兵前往训练,如此可堵他人之口!至于卫戍兵,则只负责平日城池治安巡视,不必参与精兵训练,只做常规训练即可。”

刘宇仔细考虑了一下孙琳的建议,不禁赞道:“琳琳你真不愧是我们班当时的才女,大学里号称高分高能的人才!我看你这足智多谋的水平快赶上诸葛亮了!”孙琳小小得意了一把,不客气地道:“这算什么!本小姐的能耐你还不知道呢!”刘宇连忙奉上马屁:“唉!我对您的敬佩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滚一边去!”“.........”

嬉闹了一番,孙琳反而沉下脸来,有些不安的说:“我倒是有些担心日后三国的那些名人们,其中不乏远见卓识之士,万一被他们其中的人察觉到我们的计划....”刘宇满不在乎的挥挥手:“不用担心,日后的三国群雄现在都不可能与我们产生交集的!曹操、袁绍、袁术现在洛阳任职;孙文台目下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丞;刘景升还在当他的‘八友’;其他皆碌碌之辈,不足虑也!”孙琳想想也是,于是也不再担心。不过现在刘宇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当上太守后的班底组成。“许氏是一定要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不说许褚,就是他族中勇士,也要极力争取!”刘宇正想着,门口传来许褚豪放的大嗓门:“大哥,我和族长来为你贺喜啦!”真是天赐良机!刘宇急忙起身迎至门外,将许观和许褚引至后堂。

请许观坐了上座,刘宇、孙琳、许褚在下手分左右落座。

许观先开口道:“元瞻凭此妙计,得为太守,老夫特来相贺啊!”刘宇一脸谦虚道:“伯父说那里话!宇二人若非族长照拂,此时恐仍是无根之萍,哪得如此风光景象。族长厚恩,宇难报于万一!”许观呵呵笑道:“元瞻不必过谦,你本是帝室之胄,且有经天纬地之才,自不是为人下者。倒是我许氏一族,自元瞻到此,愈加兴旺,说起来,老夫反倒应当多谢元瞻呀!”刘宇心想,这可是拉拢许氏的大好时机,与其在这里避实就虚的试探,不如单刀直入,将话挑明。于是起身道:“宇自到村中,族中子弟皆以兄弟待之。如今,宇忝列太守之位,欲为许氏谋万世之荣,不知族长可否信得过在下,将许氏一族托付于我乎?”许观默然片刻,喟然长叹道:“老夫自初见元瞻,便知许氏一门须着落在元瞻手中发扬光大。老夫年迈,不堪重任,今就将许氏运数,托于元瞻!”说着就站起来与行大礼。刘宇急忙扶住许观,恳切的说:“族长万不可行此大礼!莫说数月来族长待宇亲如子侄,便是某与仲康,亦以兄弟相交,今若不弃,愿与仲康结为异姓骨肉,从此祸福同享,荣辱相共!”

许褚闻言亦大喜,遂于后院设香案牲祭,与刘宇结为兄弟,共约“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就这样,刘宇将许氏一族牢牢地绑上了自己的战车。等刘宇和孙琳搬至太守府后,当即任命许褚为都尉,臧霸、管亥为校尉;同时在谯县设招贤馆,广求天下之才。

当然,刘宇对于招贤馆倒是没报太大的希望,毕竟自己现在声名不显,虽说在谯郡民间顶着一个大善人的光环,但士林中人似乎并不认这善人牌!“唉,三国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刘宇郁闷的想道:“干脆把自己知道的那些牛人都绑架到谯县来!”不过这样的想法也就是发发牢骚,刘宇可不敢真的去干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无奈之下,刘宇只好亲力亲为。他以前作为一个律师,可谓阅尽世间百态,对于民意民心方面把握的较为准确,所以就亲自主持谯郡的民生工作,具体就是负责农业生产和城市环境建设。孙琳是人大财政系的高材生,此时当然的干回自己的老本行,主要负责本郡的财政经济工作以及市场秩序的建立与规范,还有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不过这么一大摊子的事就由两人分担,那他们俩恐怕要活活累死!所以搜寻内政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孙琳对刘宇分析道:“现在我们在大汉士林中没有任何的声望。就好比在百度上求找某个问题的答案,你就要挂出一定的悬赏,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战国的燕昭王为了广纳贤才,就将自己的谋士以千金之价供奉起来,消息传开,天下有一技之长者就往燕国求仕。所以要想找到有真材实学的人,就要先打出自己的名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出名,只能通过那么几条途径,要么拿权贵开刀,就像曹操,专打大人物的亲戚,结果博得一个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美名;要么找个名门投靠,就像袁氏兄弟,就是仗着自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所以不愁没有能人投效;至于广树仁义之名,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见效奇慢,刘备就是例子,你看他哭了大半辈子才哭出一片天地。除此之外,倒还有条捷径,那就是著书立说,注解经意,而后奉与当代经学大师如郑玄等辈,若能得其首肯,自然能在儒林中扬名!”

刘宇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注解经典?这个容易!”后世对于儒学经典的研究成果可说是数不胜数。后世儒学大家当属两宋程朱两人,不过刘宇不想抄袭他们的成果,倒不是说他良心发现,只不过是他不想把流毒无穷的程朱理学弄到汉代来!其实现代学者也有很多研究,记得自己在国学网上就曾经看过很多文章,“借鉴”上几篇,再掺上点于丹的读书心得,管保让那些古代经学大家们耳目一新!

不过写书也要耗费时间的,现在刘宇从早忙到晚,累得像条狗,想要集中精力弄出本著作,似乎也是有点强人所难!就在刘宇为了人才要愁疯了的时候,招贤馆的郡吏前来报告:“有人至招贤馆求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