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44 来源:笔趣阁

董卓的重新振作,让他的一班手下们感到异常的激动,他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西凉的土地上,带领他们征战沙场,给人以可靠感的统帅。

“丞相能够纳谏如流,实在是我等之福!”魏信向董卓深施一礼道:“我等身为丞相下属,自然应当为丞相分担忧劳,关东联军军势虽盛,但只要丞相能够坚定信心,平定此獠,也并非什么难事!”

“哦?”董卓面色一喜,他本人只是不想放弃手中的荣华富贵,因此才再次强迫自己振作起来,但就本心来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过,他也很清楚,只要自己做出一个姿态,相信自己的这些幕僚们肯定能够为自己竭力谋划,此时听到魏信如此有信心,他的心中自然高兴,连忙问道:“不知子瞻先生有何妙计教我?”

魏信坐了下来,不慌不忙的说道:“丞相,关东联军比之我军,占优势的是他们的部队人数。但论及战斗力,他们却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和我们的百战精锐相比,所以我军在战斗人数上的劣势完全可以用战斗力弥补过来。但出征人数,却需要九万大军。”

说到这里,郭汜立刻反对道:“魏先生,我军现在在司隶地区总共只有十万大军,一口气调动九万人前往拒敌,这京师重地要怎么办?京城之中不乏心怀异志者,万一他们闹将起来,京师缺少足够的防卫力量,那到时岂不是内忧外患并起?”

“不妨事。”一旁的李儒开口道:“那些心怀反志的人,虽然有那个心,却没有那个力量,只要留下一万精兵,五千卫戍宫阙,五千与京中巡视,同时效仿当年黄巾来犯之时,从京师附近紧急征召二十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入伍,当可平添五、六万人新军,虽然难以征战沙场,但作为护卫京师却已经足够了。”

魏信点点头道:“就如仲坚所言,京师有一万人足矣。此外,敌我兵力相差毕竟悬殊,这种情况下,只能进行防御,而不是主动出击。至于防御的主要地点,应该放在虎牢关,而不是汜水关。”

张济一愣,连忙问道:“子瞻先生是想要放弃汜水关?”魏信点头道:“可以这么说。与虎牢关相比,汜水关无论是地势还是城关坚固程度上,都远逊于虎牢关,与其在那个地方与关东诸侯对耗,倒不如陈重兵于虎牢坚城,以逸待劳,只要指挥得当,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董卓沉思了一下,有些犹豫的说道:“但如果就这么放弃了汜水关,让关东诸侯有了可以依仗的后方据点,岂不是后患无穷?”

魏信一笑道:“主公说的是,汜水关当然是不能随随便便的送给关东诸侯,非但不能送给他们,而且我还要让关东诸侯在汜水关好好的吃一个大亏!只不过…”说到这里,魏信的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董卓好奇的问道:“先生为何欲言又止?莫非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魏信叹了口气道:“丞相,我是在为守卫汜水关的将领人选烦恼啊!”董卓略有不悦的说道:“先生,董某在司隶的兵马虽然不多,但自问手下还不缺能征惯战之将,先生想要用谁,只管开口就是,何必诸多顾忌!”

魏信一脸为难的说道:“我知丞相手下将领众多,但是,这次驻守汜水关的将领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能征惯战,勇猛无敌。这一点能做到的的确不少,困难的是第二点,这次驻守汜水关将是九死一生,也就是说,要有人不惧生死,主动请缨!”

一时间,议事厅内变得寂静起来,董卓皱着眉头道:“先生的意思是否是说,在汜水关,我必须要舍弃一员猛将?”魏信轻叹口气,点了点头。董卓无语,他是个爱将之人,要他将自己手下的大将派出送死,他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

厅中的武将们听了魏信的话,表情也都各不相同,他们都知道魏信的本事,知道他不是个说空话唬人的人,他既然说是九死一生,那肯定不是大话。于是,有的人心里犹豫不决,有的人心里则是暗暗祈祷董卓千万不要把这要命的差事派到自己头上,而就在众人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在厅中。

“丞相,末将华雄愿意领兵前往汜水关驻守!”说话的那员将领,身高八尺有余,面若黑铁,须似钢针,一双铜铃眼,射出阵阵凶光。此人就是董卓在西凉征战之时所收下的悍将华雄,此人武艺高强,在董卓军中仅次于董卓新近收服的吕布。

“华雄!”董卓没想到主动请缨的竟然是自己手下的第二号猛将,一时间,他竟然说不出话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华雄这样的猛将,可说是千军不换的,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去做这种近乎送死的任务,董卓心中顿时矛盾重重,无法决断。

魏信此时却说道:“华将军,你武艺高强,沙场征战多年,也确实是这次任务的最佳人选,不过,你真的决定了吗?这次的守关,极为困难,我说是九死一生,绝对不是欺人之言!”

听了魏信的话,华雄哈哈大笑道:“先生岂不闻,人固有一死!身为武将,本就当为主君染血沙场,华某在西凉受主公知遇收纳之恩,本就将这条性命交与主公,某此生无求,惟愿为了主公抛却性命,马革裹尸!将军百战死,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本就应当轰轰烈烈,岂可效女子婆婆妈妈!就请先生同意由华雄去守汜水关!”

魏信叹一口气,面向董卓道:“丞相,华将军对丞相一片忠义之心,可昭天地,有此忠义猛士,何惧关东诸侯!华将军确实是把守汜水关的不二人选,还请丞相定夺!”

董卓看着一脸决然的华雄,眼中水光隐现,深吸一口气道:“既然是先生定计,那么一切就都由先生做主便是!”

魏信得到董卓的授权,拱了拱手,而后起身至帅案前,抽出一根令箭道:“华雄听令!”华雄连忙撩衣跪倒在地,就听魏信接着说道:“汜水关上本就有一万人马,如今,我再与你两万人马,务必守住汜水关,直到虎牢关的守备准备妥当!”说完,将令箭递出。华雄双手接过令箭,高声道:“末将遵令!”

魏信却又与袖中抽出两个锦囊递与华雄道:“华将军,此行艰难,到了汜水关后,该当如何行事,我都已写在这两个锦囊之中,记住,到了汜水关后,不可轻易开城接战,诸侯若是攻城,便打开第一个锦囊,按其中调度行事。等到确实守无可守的境地之时,方可拆开第二个锦囊。这次虽然是九死一生,但将军只要按照锦囊中的吩咐去做,庶几还可存有三成生机,切记切记!”

华雄郑重的将锦囊放入怀内贴身收好,拱手对魏信道:“先生请放心,华雄定然遵照先生的吩咐去做!”言罢,大踏步的离府而去。

魏信又抽出一根令箭,喝道:“郭汜听令!”郭汜一愣,连忙出班,跪倒听令。就听魏信吩咐道:“郭将军,大军出征,京师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命你领一万精兵照原计划把守京城,不得有失!”

郭汜心中暗喜,把守后方总比去两军阵前厮杀争斗,刀头舔血来的轻松。连忙接过令箭,魏信又嘱咐道:“若想在京城闹事,无非两样,一者凭借自己的声望,结纳党徒作乱,二者就是凭借军功,召集旧部作乱。郭将军把守洛阳,职责非轻,但只需派人牢牢盯着朝中九卿以上大员,以及那些素有军功的老将,京师当可保得无事。”

郭汜却问道:“先生,既然这些人有可能作乱,何不现在就将他们抓起来,岂不是釜底抽薪?更何况,这次会盟之人,比如袁氏,多有亲族在京中,何不将他们一起锁拿到关前,胁迫诸侯退兵呢?”

魏信道:“朝中重臣,岂可轻易抓捕,否则京师必将大乱。至于造反诸侯的家眷,可以先软禁起来,到时再见机而作便是。”董卓这时在一旁插言道:“叛逆的亲眷自然不能饶恕,但益州牧刘宇的岳父蔡邕蔡大人却绝不能动他半分!这点你要谨记在心!”郭汜应诺而退。

魏信转头对董卓说道:“虎牢关重地,须得主公亲率大军前往,方有胜算!”董卓慨然道:“诸君皆是为我董卓效命,当此危难之刻,董某自然要身先士卒!待明日点起兵马,就可启程!”魏信说道:“如此甚好,不过丞相需要先派人将汜水关到虎牢关之间的百姓全部迁到虎牢关以内,烧毁所有的村舍食粮,坚壁清野,以待诸侯!”董卓然其言。

商议结束,众人皆退,董卓却留住了女婿李儒问道:“贤婿,以你所见,魏子瞻此次能有几成把握?”李儒淡淡的一笑,说道:“魏信胸中有无边锦绣,其中玄妙,我也不能尽窥,不过,若是让小婿用汜水关定计,那么总不出两点,一曰间其腹心,关东诸侯,貌合神离,其中派系林立,只需略施小计,就可使其彼此心存芥蒂;二曰城即牢笼,水火无情。”

说到这里,李儒嘴角浮起一抹笑意:“我想,这次关东诸侯在汜水关,就是不死,也要脱上一层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