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二十八章

作者:獠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3:44 来源:笔趣阁

无数的历史证明,错误的情报最终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出现,荀彧他们三个人是三国时代都位于谋士团体巅峰的智者,在没有足够情报的情况下,他们做出了一个在逻辑上来说,最符合当前形势的判断。应该说,他们的判断也并没有错,刘宇的确是存了遥控徐州,在关东诸侯的腹心地带安‘插’下一枚钉子的念想,但这个想法并不是那么的确定,说一千道一万,徐州地区还是离着长安太远,**在那里就算能够立住脚跟,也无法得到更多来自于益州方面的支持。徐州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周边的情况早已不同于原来‘混’‘乱’的情况,弱小的军阀已经被强大的诸侯吞并,北方的韩馥,西面的曹‘操’,南面的江东孙氏集团,这些势力都已经在战火中成长了起来,实力也都在不断的增强。在这种四面强敌环绕的情况下,元气大伤的徐州到底能够坚持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清楚,可以说,**如果选择在徐州建立根据地的话,除了前期的这一万三千人马,还有益州情报部‘门’在徐州的分支机构外,就再也不可能从刘宇那里获得别的援助了。

正因如此,刘宇在**走之前才跟他说事又可为则为之,若不可为,就马上将自家的老婆搬回益州,其他的还是让关东诸侯自己去闹腾吧。可刘宇的这番心思,曹‘操’他们不知道。而他们还不知道的是,刘宇那边现在正因为要防备鲜卑部落入侵而进行准备,压根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到东边来瞎搅和。三国时代既没有电话也没有电报,所有的消息都是通过一传十十传百这种原始信息传递模式传出来的,如果有专‘门’的情报组织还好,可问题是刘宇的地盘上,各路诸侯的间谍实在是难以生存啊,毕竟益州情报部还有暗部在整个大汉情报界都是执牛耳的存在,那些诸侯手下的二把刀跟专业的比起来,那实在是差的太多,平日里探听不到什么情报也就算了,可那些万恶的益州情报人员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竟然还不时地‘弄’些假情报来消遣他们战争中,一个情报可以救下上万条‘性’命,可一个假情报同样能够轻松断送一万条人命

就这样,各方间谍在没情报和假情报之间纠结了一阵之后,无奈的选择了宁可‘弄’不到情报,也不‘弄’些假情报回去害人这种情况也就直接导致刘宇这边发生的很多事,哪怕是大事,也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传出来。而征讨鲜卑的决定才作出不久,曹‘操’又远在徐州,所以这个消息压根就没传到他这边来双重情报缺失,导致曹军决策层的判断发生了偏差。尽管对刘宇态度估算和实际情况仅是略有不符,但作为决策者,任何一个细小的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重大错误。

曹‘操’还有他的三个谋士千算万算,就是没有想到,**之所以来的这么迅速,并不是基于刘宇夺占徐州的决心,而仅仅是为了要保证自己未婚妻的安全而已。如果曹‘操’他们知道了这真正的原因,估计会气得吐血三升吧没办法,还是情报上的信息不足,谁也不知道早年便投靠到益州麾下的**竟然会有一个徐州的未婚妻,而这个未婚妻竟然还是糜家的人,最要命的是,这个糜家的未婚妻此时还恰恰就在徐州城中直到后来,曹‘操’通过各种渠道才知道刘宇之所以会‘插’手‘插’手徐州方面的事,完全是因为**担心自己未婚妻会被他曹孟德近水楼台了。据说当天曹‘操’双目无神,无语凝噎仰望苍天,嘴里不住地喃喃自语:**啊,张云封你个‘混’蛋担心未婚妻,你派个人来跟我知会一声不就得了有必要劳师动众跑到徐州来吗?我曹‘操’就那么像是看到美‘女’就不要命的人吗?你老婆就是貌若天仙,跟我的整个徐州大计能比吗,你要言语一声,我将她八抬大轿,一路吹吹打打的送到益州去不就得了大家都是熟人,你说这点事我还能做不到吗?

当然,那个时候曹‘操’就是懊恼的要拿头去撞墙,也什么都晚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在听了三个谋士的话之后,也确信刘宇在拿下关中之地以后,已经不甘于蜀王的地位,开始向一统天下的目标开始迈进了。要说曹‘操’为什么会如此的确定刘宇会进军关东地区,那就不得不说当年在洛阳时与刘宇的一番‘交’往,给曹‘操’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当时天下虽然‘乱’象已现,可汉灵帝还在,中央政fǔ的牌子总算没倒,日后叱咤风云的各路诸侯或者在蛰伏,或者仍在最高权力中心任职。那个时候的曹‘操’还是个一腔热血,立志为大汉扫平外患的忠直将领,他和刘宇相‘交’的时候,很是钦佩刘宇‘荡’平乌桓,安定东北边疆的功绩,而数次往来,也被刘宇充满‘激’情的话所感染,一时之间甚至有效命于刘宇麾下,建不朽之功业的想法。在那时的曹‘操’眼中,刘宇的谈吐举动颇有大气,且言语间慨然有涤清天下之大志这也是他最佩服的地方。

而时隔不久,刘宇便受封西川,入蜀中为王去了,曹‘操’也就没有了给刘宇效力的机会。再接下来,汉灵帝驾崩,董卓入京,汉朝天下终于正式分崩离析,各地群雄四起,划地拥兵自治者无数。曹‘操’的野心终于也在天下大势的变动之下破土发芽,茁壮成长起来。而当他正式占领兖州,成为强大诸侯当中的一个地时候,对于刘宇当年的那些话,那些作为,曹‘操’可就有了不同的认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吧,当年曹‘操’算是忠臣,看刘宇也像是忠臣,而后来的曹‘操’成为了汉末群雄之一,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变化了,事情还是原来的那些事情,可回想起来,曹‘操’却认为刘宇当时是看出了大汉终归难逃衰败的命运,而诸侯也必会先后崛起,他当时言语中的那种大气,根本就是想要在这‘乱’世中‘荡’平天下,重立乾坤社稷的意思如此深沉的心计,如此庞大的野心,让曹‘操’一想到日后可能会刀兵相见便头痛之极。

正是对刘宇有了这样的认知,曹‘操’才对荀彧三人的猜测深信不疑。“文若,我与刘宇当年也是相识一场,深知其人野心甚大,前些时听他夺了长安,做了执政,以天子之名发号施令,有人说他可能会就此志得意满,可我知刘元瞻必不会止步于此,他是个志在天下的人,肯定会寻机出兵中原,扫‘荡’群雄。只不过我真没想到,他竟然来的如此迅速,而且还是借着徐州的事情发难那**自当年追随刘宇,闻近年来颇受刘宇器重,在益州军中号称智将,刘宇派他前来,我军怕是难免一场苦战了这下一步该如何走,还请三位为我谋划一二”

出谋划策是谋士的本分,荀攸在一旁说道:“主公,如今我军所知道的情报太少,连益州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都还不清楚。具体的战略暂时还不好说,但所谓五十骑之说,定是那**所‘弄’得玄虚。刘宇此人,当年在颖川书院之时,攸也曾见过,也曾与之谈论,从谈吐间,可知此人也是个小心谨慎的‘性’格,凡事均谋定而后动,主公且看他这些年的经历,可说是处处抢占先机,且谋划深远,步步为营,他在豫州任职之时,便将手下的重臣刘烨举荐为蜀郡太守,更是借着黄巾动‘乱’的时机,向蜀郡输送了大量流民,终于促成了蜀郡大兴的局面。当时谁也不明白他要干什么,可短短几年之后,他竟然被朝廷封为蜀王可见早在多年之前,他便开始谋划两川之地,此等心计,想来令人胆寒啊”

曹‘操’眉头紧锁道:“这个我也知道,所以我才对益州‘插’手这边的事感到十分头痛”荀彧在一边说道:“主公,虽然还不知道益州到底派了多少人马来,但他们的进军路线却能够判断出来。以彧所见,那**身边只有五十骑兵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曹‘操’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文若可将话讲明白些”荀彧微微一笑道:“主公,益州离徐州千里之遥,且中间隔着荆州、兖州、豫州三州,兖州是我军根本所在,益州军若是走陆路,势必难逃我军的探马。而到现在,我们才刚刚得到消息,那就说明他们肯定是走水路来的。要说水路,无非两条,一是由长安登船,沿黄河而下,至青州换走陆路,而是从巴郡登船,沿长江水路东来,至广陵郡登陆。黄河河道较窄,蜿蜒处甚多,且多有暗流潜伏,不适合大型兵船过境。而益州自自刘宇主政后,便在巴郡建立水军,以水战骁将甘宁为都督,壮大的很快,讨董一战,他们浑水‘摸’鱼,借着增援荆州的机会,侵吞了荆州最西部三郡,自此益州水师在长江中游便有了大型的水寨,实力‘激’增。如今荆州刘表因与刘宇同为宗室,虽被多了三郡,也只能无奈的承认,同时还要继续维持和益州的同盟关系,以便专注‘精’力发展内政,同时抵抗江东孙氏的侵袭。因此,我认为,益州的大队人马必是经长江向东,由甘宁的水军战船护送,至广陵登陆。”

曹‘操’稍有疑‘惑’的问道:“即便荆州刘表会给益州船队放行,江东孙氏难道也会乖乖让开道路不成?”荀攸苦笑接话道:“主公,当年益州虽然出兵相助刘表‘逼’退了东吴水师,但那不过是场面上的说法,事实上,东吴在那一战中并没有损失什么。再加上刘宇如今气焰滔天,东吴孙家和益州又没有什么死仇,他们当然不会贸然的去刺‘激’益州水师的毕竟一旦惹恼了刘宇,不顾山高路远,出动大军与刘表联合一同东下,东吴怕是连一战之力都没有这里面的利害得失,孙家的人不可能看不到,所以我料东吴就算是看到益州的战船过境,也只会紧守自家在长江沿岸的重要隘口码头,静观其变而已。更何况,那**既然敢放心的让人来传话,就说明益州方面不担心别人知道他们要染指徐州,想来,那益州的船队必然也会先行告知东吴此行的目的,如此一来,此事与东吴利益无关,他们更是乐得坐山观虎斗了”

曹‘操’沉‘吟’半晌,最后无奈的点头说道:“公达之言有理。不过,益州军在广陵登陆的话,**怎么会跑到彭城那边去?难道他们的大军已经来到这附近了吗?”荀彧这个时候‘露’出一个不是很自信的表情道:“主公,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但彧猜错的不错的话,那**好像不是和益州水军一路来的他应该是直接在长安附近的渡口登船,沿着黄河至青州后,又沿泗水南下的。至于说为什么到了彭城附近,恐怕是因为他当时还不知道彭城已经落入我军之手,直到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才转向往郯城方向来,在路上看到我军征粮,才‘弄’出了后面的这一堆事儿来的”

“**和益州军主力分开前来?”曹‘操’皱起了眉头,“这个实在是不合常理啊,当主帅的,哪能随便和自己的部队分开呢?再说,没有主力部队,他**带着这五十个人就是到了徐州,又能成得了什么事呢?”荀彧也是很有些无奈的说道:“主公,这个臣也想不明白,刚才的推断,也不过是根据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情况进行的猜测而已。”陈宫也在一旁道:“主公,我也觉得文若的猜测有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带着这么点人走另一条路来徐州,但他肯定是有备而来”

曹‘操’冥思苦想半天也不得要领,只好先将此事放在一旁,转而问道:“既然益州已决心‘插’手徐州的事,那我们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直接撤军回兖州?”陈宫道:“主公,我以为当务之急,应该立即停止各军在徐州民间的征粮行为此举本就不得民心,此时又成了**攻讦主公的借口,为了长远打算,主公不如借势听了征粮之事,一来缓和一下民怨,二来也向**表示一下我们的诚意,到时相见,才好说话,我们也能比较容易的‘摸’清益州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一听陈宫这话,曹‘操’的脸上顿时是一阵青一阵白,嘴角都有点‘抽’搐。荀彧在一旁看的清楚,心中不由的叹气,他知道,陈宫说的有道理,可这个话在这个场合实在不应该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啊,毕竟你陈宫为了与陶谦之前的那些‘交’情,从一开始便对曹‘操’的屠杀政策持反对意见,现在益州人拿这个做文章,你又在这个时候把这个话给提出来,这让曹‘操’这个当主公的怎么下台?感叹了一下陈宫这么聪明的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荀彧也不得不采取些挽救措施,毕竟陈宫的才智对于曹军来说,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若是为了这件事,搞得他们两个君臣不合,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身为首席谋士,荀彧这个时候就得站出来,于是荀彧清咳了一声道:“主公,臣以为,公台的话有些道理。凡出兵征战者,必先有名目,等有了借口,战才能在大义的旗号下进行。益州这次就是想要拿平民的是来做文章,我们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征粮的话,不就等于告诉天下人益州来‘插’手徐州的事是大义所在吗?这对于我军日后的作战很不利,请主公明断。”

陈宫在荀彧张口之后,也知道自己刚才急躁了,有些话自己来说确实是不合适,于是他感‘激’的看了荀彧一眼,荀彧感受到他的目光,也比较隐蔽的冲他点了点头。有了荀彧在下边搭台阶,曹‘操’的脸‘色’终于和缓了下来,很是疲惫的‘揉’了‘揉’额头,曹‘操’冲众人说道:“今天白天忙活了一天,晚上又在这儿站了半宿,诸公估计都已经累了,今日就到这里,大家都先各回营帐安歇,如何应对益州的是,咱们明天再议吧。”

等众人三三两两的散去,陈宫和荀彧荀攸三人却慢了一步,一起走出营帐之后,陈宫便先向荀彧道谢,荀彧摆手道:“公台,我们都知道你所说的是正理,主公不过是顾忌面子,没法下台阶而已。相信等到明天,主公会有个正确的决定。”陈宫叹口气道:“希望如此吧。对了,文若,其实从刚才听到这个消息时起,我就有一个疑问卡在心里,你说,用兵本就讲究出其不意,**原来,我们本不知道消息,他完全可以秘密行动,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岂不是更好,可他却偏偏要自暴行踪,好像是要通知我们一般,我实在是想不通,这对他会有什么好处。”荀彧叔侄听了,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而就在他们冥思苦想之时,曹军营寨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正向手下人说道:“今天我有意暴‘露’行踪,就是为了扰‘乱’曹‘操’的心神各位弟兄,今天晚上,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走,随我去踏曹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