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废帝重生:朕即国家! > 第四十九章 我等此番必要改天换日!

“那怎么办?

这小皇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我等贸然行动只会再遭到一次屠杀!”

所有人都神色阴沉。

东厂和锦衣卫的到处捉拿,已经让他们势力损失惨重。

此次聚集在当世大儒郑经府邸的人,有现在身居高位的朝廷高官,也有已经退居下来的世家中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俱是来自家学渊博、根基深厚的士族世家!

历史悠久的大门阀!

如果说大周有文化圈和贵族圈,那这些人就是最顶级的圈子!

就像之前厂卫再怎么凶威赫赫,想要办大案子,也很难缉拿查到他们头上。

因为他们的底蕴足够深厚,势力足够庞大,最多查到他们附庸的势力身上,就断了线索。

想他们哪一个不是久经官场仕途,家族之中也是历代皆有高官,整个大周的官场可以说就是在他们这些家族之间风水轮流转的!

现在却被一个孺子,逼得快要根基断绝,家破人亡?

“屠杀?呵呵。

我们死的人还少吗?!”

就在厅堂上,满座愁容静默之时,一个正气凛然,长着国字脸的英武中年男子愤然起身说道。

他微微拱手,然后对着满堂众人,急声激昂道:

“诸位大人,经过这段时日,难道还没有看清皇帝的真面目吗?

他是要一步步把我们世家门阀,彻底摧毁啊!”

“昨日退一步,今日退一步,明日再退一步。很快我等就将退无可退,只能等死矣!”

“到时诸位再惜命,也必将没命尔!”

看此人衣着穿戴不是大周朝廷官员,年纪也不大,在这多是年长老者聚集的厅堂之中,显然就是一个小辈。

但在场中人却无人敢小觑。

因为此人家世极为不凡,乃是四世三公的顶级门阀——“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

这个气势不凡的威武中年男子,则就是师承郑经,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名满天下的袁家俊杰——袁绍!

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

袁绍本为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

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镐京,结交天下名士,豢养门客豪侠与亡命徒。

袁绍的活动也曾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高就曾经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名声也愈发响亮。

在其父袁逢死后,袁隗很快便正式将袁绍作为袁家下一代领军人物培养,因此袁绍这话一出,便代表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有了明确的态度。

袁家,

不会忍耐下去了!

“楚宣他手上沾染了多少我们世家的血!就算是朝堂诸公在他面前也是说杀就杀!”

“现在又要分化夺我们的权!”

“自古以来想要坐稳天下,都是要靠我们士大夫,楚宣现在穷兵黩武,想靠着暴力来独裁统治!”

“还想让那些粗鄙的武夫,和我们平起平坐甚至在我们头上!”

自古,

刑不上士大夫。

何谓士大夫?

只要是有功名的士子都算!

所以世家门阀和朝堂百官,才能拥有巨大的底气去以权谋私、甚至对抗皇权。

反正,

就算事发,最多也不过就是相当于自罚三杯的处罚罢了。

这点也是作为士大夫阶级最大的特权。

“我等绝不能坐以待毙!”

“要让小皇帝知道我们的厉害!”

“为了江山社稷,我等也不可放任其乱来....”

“......”

有了袁家的表态,更多的世家也纷纷开口,一些久久没有出言的人也下定决心表明态度。

待众人说的差不多了,

坐于主位的郑经,微微点头:“不错,老夫对楚宣这个学生也早就不满意了。”

他算是皇家御用讲师,教导了不少皇子,对此很有发言权。

不过郑经平日里满嘴礼仪道德,忠君爱国。

表面上对楚宣也很恭顺,没想到却心底一直别有心思。

“老夫一直觉得,这皇位要是四皇子坐,才会天下太平,社稷安稳。”

四皇子,是公认的认同儒家思想,亲近世家门阀的皇子。

“可惜,却阴差阳错,让楚宣这个无才无德之人,登上了大宝。”

“再说那楚宣不过是宫女贱婢所生,本就是卑贱血脉!”

郑经丝毫不掩饰对楚宣的不屑,脸上满是祥和正气,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残忍:“既然如此,我等就应该整顿国事,另立贤良,为天下除害。

废杀楚宣这个假帝!”

郑经直接就不承认楚宣为帝,称呼其为假帝。

“并剪除诛灭听命于他的厂卫和其他所有人。”

弑帝!

郑经话音落下,场面一时安静。

“可是,现在小皇帝...楚宣那个假帝,握有不少军权,恐怕难以行事啊。”

“不如等太上皇回来,咱们再一举行动?”

有人迟疑。

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底下有兵权的人,难道只有楚宣么!”

他横握佩刀,斩钉截铁道:

“我已然以袁氏名义,召集并州牧丁原和凉州牧董卓两人率领大军前来!此两人俱是我袁家故吏,此时打着向帝都送征调精壮的名义进京,乃天赐良机!”

“郑师还联系了魏郡国曹孟德,魏郡国世子曹丕率领的勤王大军本该原路返回,不过现在郑师的指派命令下,继续向帝都而来!”

袁绍口中的郑师,自然就是郑经。

“沿途地方官,一是不能分辨命令真假,二是都为郑师和我袁氏门生,自然会帮助掩护,这样一来魏郡国的大军也可神不知鬼不觉,到达帝都!”

“如今一切天衣无缝,皆在我们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我等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改天换日以名垂后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