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废帝重生:朕即国家! > 第五十六章 佛者,胡妖也!

镐京。

最为繁华的万国坊之中,有一处巍峨神圣的求法台。

今日人流拥挤,百姓和各色人种竟都聚集在此。

幸好这求法台本就是举行皇家仪式之地,占地极为宽广,能容纳近万人。

至于为何今日众人皆聚集在此,也很简单。

因为举世闻名的佛法大师——真如法师,很快将会在万国坊市之中宣扬佛法,以求普度众生。

并且还邀请道士和儒家大儒,欲当众辩法。

此事动静极大,官府也听闻了,却并未阻拦,反而派出衙役全程配合。

这不奇怪,

要知道自大周太祖武德七年始,每逢重大节日或皇帝生日,大周朝廷都会举行“三教论衡”,道儒佛三家都要派出代表与他人辩论本家经意。

太祖之后,佛教在门阀世族统治阶级的提倡下,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皇帝、贵族和世族官僚大都信仰佛教,天竺僧人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被大周文帝、先皇太后和文帝之子景帝尊为国师。

大周立国百年之后在位的高宗、仁宗、睿宗更加崇敬信佛。

桓灵帝之时,也大力提倡佛教,到处建造佛像,又建明堂,修天枢。

佛教势力更加膨胀。佛教寺院可与宫室相比美,极尽奢华。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执掌大权的太后皇后等也多信佛。

譬如桓灵帝生母、当今太皇太后都曾在宫内设道场,养了数百个和尚在里面早晚念佛,泰安帝时还举行迎佛骨的活动。

因为桓灵帝和当今太皇太后极为崇佛,泰安帝登基之初时便下诏,官吏不得“箠曳僧尼”,僧尼犯法也不能绳之以法。

如今帝都周围的良田,除了世家大族之外多为寺院所有。

按理说,佛教已经逐渐压过道教。

至于儒家,已经超乎宗教范围,更像是佛道之争的裁判。

儒家支持谁,哪家就能取得胜利。

而儒家,又是根植于世俗皇权,服务于朝廷。

但是现在天下谁不知道,

当今在位的天命皇帝,竟与前几代皇帝截然不同,却是极为信奉道教。

其不惜花费巨资也要兴建的天雷观,可是惹得不少士子百姓私下称呼其为道士皇帝。

这可不是一个好苗头。

一般皇帝崇信什么,在下层便形成崇信什么的社会风气。

深知皇帝喜好重要性的佛教高僧法师真如,立马决定举行一次“三教论衡”。

他想通过一次和道教的辩论,

让天命皇帝知道,佛教远胜于道教!

因为大周几百年来,历次三教论法之中,佛教都几乎全胜!

十四场论法,一平一负十二胜!

所以真如有信心,再次论法胜于道教。

这时,

距离论法的时间越来越接近,百姓和各路达官贵人也早已到来。

眼看作为皇帝的楚宣没有出现,真如法师有点失望。

不能当面让皇帝感受佛法浩瀚精妙,实在是个遗憾。

不过很快真如法师就想好主意了,等论法结束之后,他们就会派人大肆宣传,不怕皇帝不知道。

道教一方是道教派,全真教掌门人张志敬真人、当代首席弟子李荣、道录樊志应、通判魏志阳、讲师周志立等两百余人参加、出席辩论会。

佛教则是佛教联军。以真如法师为首,和外来的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之人。

另有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惠立、少林寺长老、五台山长老、圆福寺长老等三百余人出席、参加辩论会。

正式论法由佛道双方各派十人主辩参加。

裁判是以礼部侍郎、当世大儒的郑经为总裁判及相当数量高官担任。

客套的寒暄之后,正戏就开始了。

佛教的高僧惠立与一代名道李荣,针对“道生万物”的命题展开了辩论。

惠立发难说:“道生万物,此道是有知还是无知?”

李荣对答:“道为天地之法,怎能是无知呢?”

惠立抓住契机,质问李荣:“既然道是有知的,那他就应该只生善人,为什么还要生出恶人呢……既然道不辨善恶,应该是无知的;既然无知,它又怎么能生出万物,怎能成为天地万物效法的榜样呢?”

一代道门大家在“道生万物”的问题上被佛教逼得哑口无言。

眼看自己得意弟子无法反驳,当今道教魁首,全真教真人叹了口气。

虽然心知这次论法极有可能还是败北,但开局就显露颓势实在有碍道教声誉,他不得不开口:

“非也非也。”

“《清静经》开篇写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大道不但无形无相,而且无名、无情,在其孕育之下,天地乃分阴阳,一阴一阳才是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本。既有阴阳,便有正邪善恶的对比。但万物有别,究竟孰对孰错?

站在人道的角度去批驳万物之道,这一行为本身便不合道。”

就这样,

这一回合,道教勉强应付过去。

接着论法继续开始,这次换道教的人开始发问。

他们提出按道教经典《老君八十一化图》和《老子化胡经》,直接将佛教认定是老子化身在天竺时创立,不过是道教分支罢了。

就连佛陀也只是老子身边的侍者。

佛教自然愤懑不认,双方唇枪舌战,辩论很激烈,

后来道教方面渐渐不支,直到最后无话可说了,匆忙中慌乱用儒家经典《史记》来印证。

这时年仅23岁八思巴大放异彩,在辩论中步步紧逼:“你们印证的《史记》有无老子化胡之说?”

道教众人诺诺曰:“没有。”

八思巴又问:“李耳先生所写的经书是叫什么?”

“《道德经》。”

八思巴继续问:“除了《道德经》之外,李耳先生还写了什么别的经书没有呢?”

“没有。”道教中人已经有人发觉了情况不妙,却已无法反驳。

八思巴紧接着问:“《道德经》中,老子有提到过半点有关自己化胡的事情吗?”

“没有……”

八思巴开始步步紧逼:“既然最有权威的历史书籍《史记》中没有化胡一说,你们李老君自己写的书里面,也没有提。因此,老子化胡是假的很明白了!”

辩论到了这里,“道者辞屈”。

全真教张志敬真人面色沉重,论法输了之后,道教又将输于佛教一大笔钱财和道观!

因为每次论法,都是有赌注的!

论法输掉损失最大的一次,佛教烧毁了道教“伪经”四十五部。

所谓天下被道教侵占的237处佛寺,也全部归佛教所有。

总裁判郑经站起身来,当众宣布:“道者负矣!”

至此,道教在论法会上一败涂地!

“慢着。”

底下的人群中,传出一个不急不慢的声音。

“朕觉得,此次论法道教并未负于佛也。”

楚宣表明身份后,原本陪他一同隐藏身份,便衣守护的诸多近卫营侍卫和东厂番子也纷纷现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原来楚宣是玩起微服私访,一直在人群之中默默观看。

“此次论法,当儒为首,道为中,佛最次!”

让众人起身后,

楚宣目光炯炯看着还志得意满的诸僧,一言就直接改了论法结果。

他面容上是不加掩饰的嫌弃厌恶,呵斥郑经等百官:“尔等怎么如此愚昧!”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乃胡妖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