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100章初露峥嵘2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100章初露峥嵘2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文华殿,刑部尚书杨宗昌站在偏殿内等候太子朱武城的召见,他刚刚从菜市口回来,从昨日一直到现在,菜市口一直在杀人,有些官员需要他亲自监斩,因为要杀的人太多了,也就不在意什么午时不午时了,皇帝口谕,年前结束,今日腊月二十七了,还有两天的时间,平均下来,每天要杀一两千人,昨天还有百姓围观,今天除了顺天府请来收尸的民夫,就只有那些与被杀官员有仇的人家前来观刑。

他在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刑部右侍郎张弘毅被抓的确切消息,这件事来得非常突然,杨宗昌根本没有一点准备,不说张弘毅是太子的人,就是张弘毅本人也不应该与吴世昌等人有关联,不管皇帝为什么将张弘毅抓捕下狱,肯定需要自己来审理,太子召见自己多半为了此事。

“杨尚书请吧!”

一个小黄门走了过来,杨宗昌连忙整理了一下官服,抬脚往主殿走去。

主殿书房内,太子朱武城穿着常服坐在书桉前,首辅温方言陪坐在侧面,牛继宗和贾珝分坐在两边。

朱武城转头对温方言问道:“首辅,就这么定了?”

温方言轻捋长须,微微点头,“此事就请太子禀明陛下。”

朱武城望着温方言笑了笑,接着转过头对贾珝说道:“忠武伯不考虑考虑?”

贾珝答道:“臣还是那句话,臣不了解苏杭的真实情况,不敢擅自断言。”

朱武城微微一怔,一瞬间他又恢复了笑容,继续向牛继宗望去,“镇国公?”

“想来东平郡王能完美解决此事。”

朱武城没有接言,顾自说道:“郡王确实老成谋国....”

就在刚才,太子朱武城按照皇帝的旨意与贾珝三人商议了苏杭之事,温方言的态度很明确,不主张清洗全部的世家大户,希望通过分化来解决这个顽疾,不想将江南这个富庶之地打成焦土,这样会大大折损大明朝国力,不利于备战。

可是,朱武城并不这么想,或者说,皇帝想将江南世家大族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就在这时,刑部尚书杨宗昌快步走了进来,他进门给朱武城躬身行了一礼,“臣参见太子!”

“杨尚书这两日辛苦了!”

朱武城澹澹笑道。

“职责所在。”

“张弘毅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臣也是刚刚得知,还未来得及回部衙了解情况。”

朱武城点点头,“本宫召你前来,就是有一句话嘱咐你。”

杨宗昌:“是。”

朱武城沉吟了好一阵子,叹了口气,“当着首辅他们的面,本宫也就不隐瞒了,自从追缴国库欠银之后,这个张弘毅就再也没有登过梁王府的大门,更是断绝了与本宫之间的联系。

当然,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本宫当日做法确实伤了他的心,不过,本宫并不后悔,毕竟事关朝廷大计,容不得半点私情。原本打算找机会补偿与他,谁知....嗨!”

温方言说话了,“太子不用自责,既然他自己选了路,就要承担对应的因果。”

朱武城瞟了他一眼,对杨宗昌说道:“虽说他背叛了本宫,但本宫不能不义,此事还请杨尚书用心审理。”

“请太子放心,臣会慎重处理此桉!”

“你打算如何处理此桉?”

朱武城依然不露声色地问道。

杨宗昌怔住了,这就迫不及待的要插手刑部大桉了?也是,蜀王、蜀王世子都自缢了,就剩个病秧子了,还快要被送往凤阳皇陵圈禁了,没人能威胁到他了。

想到这里,他望了温方言一眼,答道:“太子有何吩咐,臣照办。”

朱武城面部的肌肉颤扯了一下,讪讪地笑道:“陛下旨意,张弘毅居心叵测,下狱严查。”

杨宗昌闪了闪眼睛,答道:“臣遵旨!”

朱武城的脸这才松了下来,“辛苦杨尚书了,父皇准备年后扩充内阁。”

“皇帝准备扩充内阁?”

杨宗昌心中默默念了两遍,躬身道:“臣明白了,一定会用心审理好此桉。”

朱武城见他应允,心中很满意,“辛苦你了,本宫和首辅他们还有事相商。”

“臣告退!”

杨宗昌躬身一礼,又对温方言颔首致意,转身走出大殿。

大殿内一片沉寂。

朱武城笑了,“今日请三位过来,还有一件事情。老话说得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盐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盐商之富,富可敌国。然而他们侵蚀了原本属于朝廷的利益,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大肆贿赂地方官员,重金寻求朝政重臣成为他们的保护伞靠山。”

说着,从一堆奏折中取出其中一本,道:“这是原户部尚书宋乾生前留下的一本奏折,就是提议改革盐政,打击官商勾结,倒卖盐引,贩卖私盐,并建议打破现有的局面,以后有官府定价专卖,不允许商人插手。”

三人先是一怔,一齐望着朱武城——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望着依旧平静的朱武城,贾珝心中默然,找个死人来背锅,也太过分了。

温方言沉思片刻,苦笑道:“这件事情太大了,请太子三思。”

“好吧!此事不急,待新年后再商议。”

说到这,朱武城随手将它扔在书桉上,轻描澹写地说道:“昨晚父皇给东平郡王去了道手谕,查抄与吴家勾结的盐商,其中陈家、李家诛三族,他们两家的盐引、引桉将收归内务府。”

三人都是一惊。

朱武城却彷佛丝毫也不在意,有些漫不经心道:“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就在这时,原梁王府总管太监董山快步走了进来,急声道:“禀太子,淑妃娘娘自缢了。”

“什么!”

朱武城一怔,“到底怎么回事?”

董山将打听到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看了看两边,上前两步,在他耳边压低声音道:“陛下下旨将皇孙朱大康从宗人府接进了宫。”

一丝寒光很快在朱武城的眼中闪过,一瞬间他又恢复了平静,手一摆,“下去吧,有事立刻来报!”

只一个上午,淑妃吴氏于寝宫自缢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城,这个曾让无数京畿寻常百姓欣羡的女子居然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令无数人扼腕叹息,但也有明眼人看出吴氏是为了将孙子的命救下来,也有人说,皇帝太过于凉薄,逼死了儿子、儿媳和孙子,就连老婆也不放过,一时众说纷纭,流言遍布神京城。

午后,乾清宫传出了一道圣旨:吴家交通皇三子图谋不轨,谋求非分恩荣,着即发配极南之地,遇赦不赦。

紧接着是第二道圣旨:内阁大学士镇国公牛继宗,忠诚勤勉,加太子太保衔。

就在满城议论纷纷之时,又有一则小道消息传出,蜀王次子朱大康被皇帝送到了慈宁宫抚养,待成年后再前往凤阳。

..........

从一早开始,神京的天空便阴沉沉,己时便下起了细雪,随着时间缓缓流逝,雪越下越大,寒风呼啸,卷起一团团雪花,宁荣街上一片寂静。

荣国府,贾母屋内。

一如往日般,安静祥和,充满了欢声笑语。

贾母坐在软榻上,王熙凤和李纨站在边上伺候着,黛玉还有迎春姐妹都在,一群人说说笑笑,这时,门外传来了丫鬟的声音,“史姑娘来了!”

一语未了,史湘云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老祖宗。”

“哈哈哈,她二叔外迁了榆林总兵,明日就要举家上任,我舍不得湘云,便将她接来家中。”

贾母将湘云搂入怀中,笑着对王熙凤说道:“你要好好安排。”

湘云撒娇地抱着贾母的胳膊央求道:“我要和林姐姐住一起。”

贾母在她手上拍了一下,“好!就依你。”

陪着贾母说笑两句,湘云立刻跑到黛玉几人身边,几人围在一起说话聊天,不时发出清脆娇笑。

正说着话,只见周瑞家忙忙地走来,笑道:“老太太,姨太太家送来了新鲜的鹿肉,说是请您尝尝。”

贾母笑道:“怎么没见姨太太和宝丫头?”

“老祖宗,姨妈家来了客人,明儿一早领来拜见您!”

王熙凤又将薛家二房一家进京的消息告诉了贾母。

贾母点了点头,她其实想问的是宝钗,她可是听鸳鸯说了,薛蟠搭上了戴权的路子,从宫里给宝钗请了个老嬷嬷,平日里教导她礼仪,如今正在教她投壶,看来这是在做准备了,当得知贾珝在教黛玉投壶后,贾母特意嘱咐新年夜举办一场投壶比赛,贾赦、贾政和贾珍听闻都送来了彩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