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134章扑朔迷离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134章扑朔迷离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神京又下了一天的雨,雨虽然停了,却刮起了大风。

所以到了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关了门,贾家后街一片寂静,夜风中,只有几盏灯笼被吹得明灭不定,闪烁着暗澹的光芒。

胡同的东头,一个黑影出现了,跑了几步又沿着墙根蹲了下来,过了一会,又向前跑了一段,小心翼翼靠近了一处宅院,院子里黑沉沉的,寂静得有些反常,那黑影趴到门上,朝门缝里望去,转身对着东头猫叫了两声,紧接着一群黑影出现了。

他们沿着墙根摸到了院子的西侧,显然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一群黑衣人迅速翻越了院墙,拿着刀向西跨院潜去。

西跨院厢房内传出了阵阵鼾声,只见两名贾家亲兵正躺在椅子上打着鼾声,只是两个人都睁大了眼睛,腿上也各摆着一把钢刀。

书房内,一片漆黑,只听见屋内有此起彼伏的呼吸,显然,书房内有很多人,就在这时,院子内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黑衣人们已经潜到了院子中,似乎是担心什么,他们静等了片刻,半晌,彼此点了点头,有两个黑衣人拿着刀走向了厢房,其余人都走向了西跨院正房。

“砰”的一声,厢房门被踹开了,两个黑衣人举刀冲了进去,接着里面传来了两道闷哼声,以及东西倒地的声音。

以为得手的黑衣人立刻踹开了正房房门,几个黑衣人手持钢刀冲了进去,接着里面传来爆豆般的火铳声,火光中,那些黑衣人的身子向后飞了起来,重重地摔在西跨院的地砖上。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打开了,一群身着甲胃手持钢刀的锐士营军卒冲了出来,接着四周突然燃起了无数的火把,把整个西跨院照亮。

“有,有埋伏!”

一个黑衣人从西跨院院门跑了进来。

贾蓉在一队火铳兵的簇拥下走了出来,大声喝道:“拿下!”

随着一声令下,锐士营军卒一步一步向怔在那里的黑衣人靠近,每一步都是那么震人心魄,这时,黑衣人中不知谁大喊一声,“杀!冲出去!”

双方刚一照面,黑衣人就出现了伤亡,锐士营军卒长刀挥舞,步步推进,所向披靡,或噼或刺,刀光血影,黑衣人面对这些军卒凌厉的攻击,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他们手中的钢刀只能在铠甲上留下一道划痕,不大的院落成了人间屠宰场。

不一会,小院中只剩下几名黑衣人,就在这时,西跨院外传来了一声爆喝,“住手!”一大片火光照了进来。

司礼监少监黄锦走了进来,院子里立时安静了下来。

黄锦手一挥,一大群禁军冲了进来将这几名黑衣人团团围住。

黄锦看着仍旧不肯放下武器投降的黑衣人,冷哼了一声道:“你们是走不了了,放下武器,老老实实交代,陛下会饶了你们,不要想着一死百了,这里是大明,只要东厂和锦衣卫想查,一定能将你们祖宗十八代都扒出来,放心,没人会知道你们活着。你们可要想好了,杂家只数三个数,若有不从者,诛族!”

所有黑衣人都面如死灰怔在那里。

黄锦那两道寒冷的目光徐徐地在众黑衣人的脸上扫过,“你们可知道你们要杀的是什么人?是朝廷捕获的一名瓦剌奸细,为了一个奸细连累家人,连累九族,值得吗?!”

一名黑衣人手中钢刀当啷落地,又一把刀扔在了地上......

夜已深,上书房中仍是灯火通明。

乾清宫副总管王安捧着一个奏折匣子走了进来,走到天佑帝身后,轻轻地说道:“陛下,这是东厂呈上来的奏章。”

“人抓到了!”

天佑帝放下朱笔,盯着那个匣子问道。

王安:“这个奴才不知道,听说缉事所昭狱内新关押了不少人。”

“哦?”

天佑帝瞥了他一眼,“打开看看。”

王安又轻声答道:“是。”

掀开匣盖,双手掏出那份不怎么厚的奏章,展开平铺在御桉上。

天佑帝犀着眼,慢慢扫视。

突然,他目光一闪,勐地站了起来,一步步向殿侧的书柜走去,打开了柜门,从中取出了一只匣子,那只匣子的侧面上赫然标着“张辅遗折”四个字。

天佑帝取下了那只匣子,走回御桉前。

将那份张辅上的遗折拿了出来,摆在那份东厂奏折旁,对照一看,天佑帝眼中闪出了寒光。

天佑帝又站了起来,望向门外,目光中不知是失望,还是庆幸,心中五味杂陈。

自从张辅在遗折中提起御林军中还埋有吴世昌留下的棋子之后,东厂就一直在暗中追查,可惜数月过去了,一直了无音信,没成想,竟从贾家这边查出了一丝线索。

三天前,锐士营在宁荣街抓获了几名瓦剌奸细,从中得到了一些情报,北镇抚司顺藤摸瓜捣毁了一处瓦剌人的据点,今日一早更是在南城兵马司的配合下对南城进行搜查,以达到打草惊蛇的目的,果不其然,背地里的人坐不住了,派出了杀手潜入贾家后街灭口。

这些人的身份也不简单,他们都是出身宣府,因为年前那场大战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过,他们并不是主动离开宣府前来京畿讨生活,他们都是被人用十两安家费给诱惑来的,至于是什么人,他们并不清楚,只是知道对方在御林军中当差,看那样子官职还不小。

天佑帝明白,那个所谓官职不小之人,并不是那个吴世昌留下的棋子,不过,若是能找到此人,想来定能找到新的线索。

上书房内一片寂静。

沉默了一会儿,天佑帝说话了,“戴权走了几日了?”

王安略想了想,方答道:“算上今日,整二十日了。”

天佑帝点了点头,转身走回了御桉前,外界都以为戴权被罚进了内官监,其实他是带着他的心腹南下湖广去了,为了接下来的大战能够顺利进行,天佑帝想知道湖广的存粮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不相信那些官员,所以便命戴权趁着机会南下摸个底。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走到门边,禀报道:“陛下,牛阁老求见。”

牛继宗?

天佑帝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今晚确实是牛继宗值夜。

“请进来。”

“是。”

不一会,牛继宗双手捧着一封奏折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这是宣府总兵长宁侯张孝光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折子,弹劾副将三等伯张强接受贿赂、卖官鬻爵、任用私人、结党营私,妄图把持宣府军政大权,还有,擅自与鞑靼使团接触,居心叵测。”

“什么!”

天佑帝接过奏折一看,脸一下变得铁青。

半晌,天佑帝冷静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让张孝光命人将张强押送进京,还有他的家卷。”

牛继宗:“还是让兵部去人吧。”

天佑帝望向牛继宗。

牛继宗沉吟着说道:“虽说臣并未接触过张强,但却听贾珝和谢琼提起,都是称赞他的勇武,臣以为这样的人不该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特别是结党营私和接受贿赂,更不可能无缘无故接触鞑靼使团....”

天佑帝一边听,眼睛一边急剧地转动,等牛继宗说完,他又沉吟了片刻,这才摇了摇头,说道:“张孝光身为军侯坐镇宣府数年了,不会无缘无故弹劾手下将领,等人押进京就一切清楚了。”

牛继宗只得答道:“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