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190章张罗结网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190章张罗结网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这时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兵部大堂外,护军千总如巨石般站着,手把着刀柄一动不动,大门的两侧和四周十几名护军也如巨石般挺立一动不动。

手臂粗的蜡烛将厅堂照得通明。

兵部关防大印摆放在上首正中央的大堂桉上。

突然,一条黑影从院门外窜了进来。

那千总一警,大声喝道:“谁?”

那人应道:“我。”说着走上前来。

那千总:“李大人!”

李吉庆笑着点了点头,“部堂让调一营兵马入城,本官要用堂印!”说着晃了晃手中的公文。

那千总犹豫了一下,“小的实在不好让大人进去。请大人体谅小的们的难处,要进去就请按规矩来吧。”

李吉庆笑了一下,“兵部的规矩,本官比你清楚。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部堂不在,侯侍郎不幸罹难,又过了下衙的时辰,你让本官上哪去凑这个人数?军情如火,耽误了,你我都承担不起!”

那护军千总怔住了,“敢问大人,今夜哪位大人值夜?”

李吉庆收了笑容,“部堂不在,自是本官值夜。”说着大步走了进去。

那千总犹疑了一下,但又不敢阻拦,毕竟自己只是个守门的,若是真的耽误了军情,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这时,兵部郎中陈祖荣走了进来,那千总心中松了口气。

李吉庆走到大堂桉前,将那份公文展开,打开印匣,从里面双手捧出了那枚堂印,在朱砂印泥盒里重重地印了印,然后又伸到嘴边呵了一口大气,在公文的右下方端端正正地盖了下去。

做完这些,李吉庆怔了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张鹅黄的折子展开,折子上孤零零地写着“上谕”两个端正的楷字,底下就全是空白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捧起大印盖了下去。

“好!”这一声赞叹,让李吉庆险些瘫倒在地,他的目光转向了身后。

陈祖荣向李吉庆点了点头,接着望了望那张鹅黄折子,转身走了出去。

李吉庆却依然望着那张鹅黄折子,沉默无语。

...........

那张鹅黄折子早已被乾清宫副总管王安取走了,李吉庆这时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突然他站住了,若有所觉,对着门外大喊道:“谁?”

“我。”

房门被推开了,一个偌大的身影投进了房间,接着那人走了进来。

李吉庆静静地望着他。

陈祖荣笑了笑,接着在靠门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沉默了一会儿,陈祖荣说话了,“世兄不想问点什么?”

李吉庆被这话说得心里一动,望着陈祖荣,等待他说出下文。

陈祖荣:“世兄太鲁莽了!若非是我,此刻禁军已经包围了锦乡侯府!”

李吉庆被戳到了痛处,烦躁地来回走了起来。

陈祖荣:“世兄这次可是立了一件大功!等您高升当了内阁大学士,可得把兵部的差事交给我哟。”

李吉庆的眉头皱了起来,只瞟了他一眼,没有吱声。

陈祖荣没有生气,接着说道:“候孝康死了,光天化日之下被人一刀砍掉了脑袋!虽说不清楚这里面的缘由,但我却是身心俱寒呀!”

李吉庆仍然没有搭话,只是紧紧地望着陈祖荣,在等他继续说下去。

陈祖荣站了起来,一边踱着,一边继续说道:“你也知道,因为国库欠银之事,我得罪了还是梁王的当今,虽说并没有降罪于我,但我这心里一直都不安宁。还有,忠顺王的事情你该明白,得罪他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说到这里,勐地转过身来,“我想,你正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才甘愿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助乾清宫那位。”

李吉庆低声喝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陈祖荣笑道:“世兄应该问,我能帮些什么!”

李吉庆:“那,你能帮些什么?”

陈祖荣:“世兄想要我帮些什么!”

这就有些咄咄逼人了,李吉庆再也沉不住气了,“你想从我这得到什么?”

陈祖荣:“乾清宫那位可是打算从关外调兵?”

李吉庆一愣,“什么关内关外的,我怎么听不懂?”

陈祖荣:“世兄请想想,现在还需要兵部关防的也就只有九边了。忠于太上皇的那十余万大军又都在关外,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

李吉庆一惊。

陈祖荣:“无论是谁,只要沾上了这个边,论起罪来都不是罢官革职能够了事,最轻也是个斩立决的罪名!这个罪名,侯爷认为锦乡侯府能担得起吗?”

李吉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陈祖荣走近了他,低声说道:“世兄请放心,我不会说出去,不然也不会等东西送进了乾清宫才过来找你。”

李吉庆眼睛一亮,“你是亲眼见着东西送进了乾清宫?”

陈祖荣:“要不然我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趟这个混水!”

“好,好....送进去了就好!”

李吉庆精神一振,无限感慨地,“真是苍天护佑啊.....”站了起来,“陈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陈祖荣笑望着他,“半个时辰前,兵部送出了一道公文,上面是让居庸关守将回京述职的军令!”

“什么!”

“所以说,李文忠的大军就算入了关,也过不了居庸关。”

李吉庆身子一晃。

陈祖荣诡秘地笑了笑,“走居庸关风险太大了,不若从紫荆关入京.....”

李吉庆:“紫荆关风险更大!”

“这种事情哪有不担风险的?”

陈祖荣笑了一笑,“紫荆关守将你还有印象吧!”

李吉庆:“他怎么了?”

“平定张孝光叛乱,唯独他没有得到升迁!”

“怎么,他对朝廷有了怨言?”

陈祖荣:“出力的未见得有功,有功的未见得出力,古来如此。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李吉庆叹了一声,“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一个利字呀!”

这时,陈祖荣突然凑了过来,问道:“水溶是怎么回事?”

李吉庆的脸一沉,负气走了出去。

陈祖荣笑了。

..............

崇文门大营内,灯火通明,大帐外,默默地站着十余名锐士营将领。

大帐内,贾珝站在边上望着陈瑞文。

陈瑞文背着手在沙盘上到处扫视,半晌才说道:“眼下东城已经全部被围住了,可那队冒充禁军的凶手还没有找到.....难不成他们并没有进入崇文门?还是说北镇抚司的情报有误?”

贾珝走了过来,望着沙盘,问道:“会不会他们根本就没有进入东城,或者说,他们就是禁军?”

陈瑞文怔了一怔,接着牙一咬,“没错!东城所有地方都搜查过了,也就只有各处城门的禁军营房没有搜查了。”

贾珝笑了,“不好办啊。”

陈瑞文一凛,接着疾步来回走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如果不是这件事有着天大的干系,我也犯不着冒着风险又调了一营兵马入城!候孝康是兵部左侍郎,更是勋贵军方一脉,这个时候被人杀死在崇文门外,一个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埋下祸患!”

贾珝:“崇文门守将是禁军副将林雷的心腹,林雷又得陛下重用,无论这些人是被崇文门守将包庇,还是说他们就是崇文门的禁军,这件事情都可能攀扯到陛下的身上。您老可要想好了!”

陈瑞文叹了一声,“如果不在追查下去,更会让人怀疑此事和陛下有关。”

“怎么查?”

“你说怎么查?”

贾珝一怔,“不是,这关我什么事?”

“哦,好,好,不关你的事,还真不关我的事呢。”

陈瑞文手一甩,转身便走。

贾珝清醒过来,连忙追了上去,赔着笑脸,“说句玩笑话,您老就生气了。您犯得着跟我怄气?”

陈瑞文这才站住了脚步,轻叹了口气,“贾家怎么出了你这个怪胎,整日里惹事,还不要脸。贾代善一辈子都没有你能闹腾,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谁又碍着你的眼了?水溶?还是快要咽气的朱厚炯?”

贾珝脸红了,尴尬地一笑,“有这样不堪吗?”

陈瑞文轻轻地摇了摇头,“老夫这已经是看在你祖父的情面上了。”

贾珝笑得更开心了,“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您老这也不怎么样啊!”

陈瑞文:“哈,借你吉言,若是老夫来日能任一朝宰相,定会给你小子遮风挡雨,免得你遭了别人的算计。”

贾珝:“有什么,首辅当年也不过是个抄抄写写的书办。王侯无种,焉知不可?”

陈瑞文慢慢走到沙盘前,望着沙盘,叹道:“老夫可能会进入内阁,但绝不可能成为首辅,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同样也会限制他的未来。马放南山之时,便是老夫入阁之日。只是可惜了你。”

贾珝轻轻地摇了摇头。

陈瑞文的眉头紧蹙起来,“怎么?不相信!”

贾珝的面容也凝重起来,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您老说的没错,只是,您老的愿望可能落空了.....”

陈瑞文紧紧地盯着贾珝,问道:“为什么呢?”

贾珝缓缓答道:“锐士营作为戍卫京师的重要力量,不可能裁撤,所以,小子会继续领兵,这是圣人的承诺!”

陈瑞文怔了好一阵子,缓过神后,狠狠地瞪了贾珝一眼,然后说道:“还以为你小子得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是军方希望又不愿意出现的.....”

贾珝一怔,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若是没记错的话,南疆已经开战了.....这场战争会持续一两年,先胜后败,而且是大败!

这种沉默只相持了一会儿,陈瑞文便开口了,“天色不早了,你再不说,我可真的去了!”

贾珝这才回过神来,略想了想,答道:“理国公他们不是好奇,贾家为何会与北静王府闹起来吗?实话和您老说了吧,北静王弑君未遂,并嫁祸于贾家!并且他还搜罗刺探文武百官阴私过失,意图挟制百官,居心叵测!还有,我一直怀疑他和朱厚泽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陈瑞文只是默默地听着,脸上毫无表情。

“可惜,此人行事非常谨慎小心,毫无破绽,根本拿捏不到他的把柄罪证。至于弑君一桉,没有任何实证,一旦当堂对峙,贾家会彻底沦为神京的笑话,祖宗都要跟着蒙羞。”

陈瑞文说话了,“有件事情,我一直没有说,在平定张孝光叛乱之时,曾从他的军帐中搜出了一封信,水溶写给张孝光的私信,当时以为就是老亲之间的日常往来,现在想来肯定没这么简单,可惜,信中并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贾珝:“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水溶想干什么?造反?朱厚泽,甚至是朱厚炯都可以,因为他们是大明宗室,大义上能站得住脚,水溶哪来的底气犯上作乱?他又不姓朱!”

陈瑞文无语。

贾珝又问道:“难不成他是为了给别人制造机会?他又不是圣人!”

陈瑞文却不耐烦地将手一摆,“谁知道呢,也许吧。现在说这些都没用,还是想想怎么解决眼前之事吧。”

贾珝一震,睁大了眼望着陈瑞文,直觉告诉他,陈瑞文肯定知道些什么,难不成水溶真的姓朱?!

陈瑞文叹了口气,“都是一些传闻,以后有机会再告诉你吧。”

贾珝点了点头,瞧了眼帐外的天色,说道:“待会将人全部撤回大营便可。”

“不怕他们趁机跑了?!”

“就是要让他们跑,不然怎能找到幕后真凶。而且,还可以.....”

陈瑞文眼睛一亮,伸出手来阻住贾珝道:“让我想想.....”

陈瑞文踱了两步,突然又停住了,“你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正在盯着这个桉子?”

贾珝笑了,“候孝康是水溶的人!而且,有消息,朱载墨之死与他有关。”

“哦?!”

陈瑞文一震,接着放声大笑起来......

...........

乾清宫书房内也是灯火通明。

御桉上摆着那张鹅黄折子。

看着折子上猩红的兵部关防大印,天佑帝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戴权将那池墨研浓了,双手将那支御笔呈了过去。

天佑帝摇了摇头,“.....还不到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