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202章皇城夜火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02章皇城夜火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天又黑下来了,平时挂在荣禧堂大门屋檐下的那四只“荣国府”红绸灯笼,早已经换成白底蓝字的白纱灯笼。

大门洞开,一眼望去,满院灯火通明。

一个婆子打着灯笼照着周瑞家走了过来。

东房外间早早地就烧着两大盆冒着青火的银霜炭炭火,里间的香鼎里用檀香木烧着明火,满室飘香,温暖如春。

王夫人正盘膝坐在榻上,手里数着念珠,嘴里在默默地诵着佛经。

金钏儿从小火炉上提起铜壶,把热水倒进铜盆,绞了一块热面巾,走到王夫人面前,“太太,先温温脸,去去乏。”说着便抖开热面巾替王夫人揩着脸,揩完了忍不住说道:“太太,天色晚了,该歇息了。”

王夫人依然闭着眼:“老爷呢?”

金钏儿转过身又倒了碗热茶,捧到桉几上,“刚小厮来报,兵部有事,老爷要晚点回来。”

“将莲子羹用小火炖上。”王夫人这才睁开了眼。

“是。”

王夫人又闭上了眼:“去吧。”

“太太!”周瑞家的声音在外间响起了。

“进来吧。”

门帘一挑,周瑞家走了进来,笑着对金钏儿点了下头。

金钏儿端着铜盆退了出去。

周瑞家上前一步,小声道:“太太!”

“什么事?”王夫人这才又睁开了眼。

周瑞家:“秦氏进了一趟宫,去的慈宁宫。”

王夫人:“就这个事?”

周瑞家凑到王夫人耳边,低声道:“秦氏回来后直接去了荣庆堂,老太太命人将大老爷、琏二爷、珍大爷、珍大奶奶还有小蓉大爷都叫到了荣庆堂议事。”

王夫人:“说下去。”

周瑞家:“听说太皇太后打算给咱家赐婚!”

王夫人眉头一皱。

周瑞家接着说道:“宝二爷屋内的丫头已经进不了老太太屋了,这个消息还是李嬷嬷去回事不经意间听到了琏二爷和小蓉大爷说话。”

王夫人身子慢慢动了一下,又沉默了片刻:“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来!”

周瑞家要哭的心都有了,又不得不答话:“太太,来时的路上,我仔细想了想,会不会和四姑娘有关?不然为什么将珍大爷、珍大奶奶请去?”

王夫人也了她一眼,没好气道:“不说四丫头年岁还小,单是太爷尸骨未寒,太皇太后就是再湖涂,也不至于如此。贾家不是那些小门小户,这不是恩典,是打脸,再说了,赐婚,将四丫头赐婚给谁?福王早已定下了侧妃,总不能给义忠......”微微颤了一下,接着喃喃地说道:“.....不会....不会.....这不可能的.....”一边说,一边端起茶碗,突然唤道:“周瑞家。”

周瑞家:“太太。”

王夫人又沉默了片刻:“你说,这可能吗?!”

周瑞家也默了一下,“不若等老爷回来.....”

“怎么说?说李嬷嬷在老太太屋内偷听了话,还是说你告的密?”

周瑞家一哆嗦,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略想了想,“明儿是初六,太太何不进宫探望娘娘,陪娘娘聊天解闷!”

王夫人眼一亮,“明儿早饭前,你将车马给备好了。”

“是。”

周瑞家犹疑了一下,“还有件怪事。三爷从昨儿下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府,商会,崇文门大营都有人来找过,可能出城去了。”

“哦?”王夫人的眼中露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周瑞家:“真的。昨晚王善保家到处没找到三爷,最后去了趟梦云轩。刚刚老太太那边也一直在等三爷,最后没办法才散了。”

王夫人点了点头,“难为你这么上心了!”抬头喊道:“金钏儿,将宫里送来的内造点心拿两盒给周瑞家带回去,对了,再取两匹茧绸。”

周瑞家笑道:“谢太太的赏!”说着,磕了一个头。

王夫人又闭上了眼,“去吧。”

.........

梦云轩内也是灯火通明!

雪雁瞟了眼自鸣钟上的指针,想着贾珝的嘱咐,上前揭开了紫铜香炉上那个盖子,接着用火钳熄灭了线香。

黛玉坐在榻上,小几儿上放着林如海的家信,因林如海在信中说书房外的芙蓉花又开了,便想着“若母亲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山秀水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少下人服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唯我独尊。如今虽不是寄人篱下,亦有诸多照应,自己还是要小心留意。哎!”一面思想,不知不觉神往哪里去了。

紫娟走进来,看见这样光景,想着必是姑老爷的家信触着黛玉的心了,便笑道:“如今已是十一月了,时间快得很,三五月份,三爷有了时间就会陪姑娘南下金陵,咱们不急。”

“谁急了?啰嗦。”黛玉回过神来,没好气道。

紫娟笑了笑,“姑娘晚饭没怎么吃,四姑娘又劳了你半晌神。刚才我让老娘在小火房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姑娘想着好么?还熬了一点江米粥。”

黛玉点点头儿,又说道:“那汤你们吃吧,给晴雯留着。”

紫娟点点头,对外间说道:“雪雁,将粥端进来。对了,让我老娘将南来的五香大头菜切一点,拌些麻油醋。”

雪雁答应着走了出去。

黛玉道:“粥就可以了,何必再费事。”

紫娟只是点了点头。

不一会,雪雁端着一只托盘进来了,紫娟忙将小几上信给收了,黛玉吃了大半碗粥,又吃了些小菜,便搁下了。

黛玉漱了口,盥了手,又接过雪雁递来的毛巾擦了擦嘴:“几时了?”

“酉时末了。”外间传来了王嬷嬷的声音。

黛玉眉头一皱。

紫娟笑了一下,“姑娘莫要担心,有贾福等人跟着伺候,三爷不会有事。”

黛玉轻叹了一声,“才吃了两剂药,刚见点好,这忙起来连药也不吃了,今年天还格外的冷,外面又是风又是雪的。”

“噗....”

紫娟忽然笑出声,黛玉偏头看了她一眼,“你笑什么?”

紫娟将小几端下去,方笑道:“我就是想起了二太太的那句,宝玉....还,还只是个孩子.....”

黛玉掩嘴笑了笑,就因为这句话,宝玉的脸都丢尽了,这几日除了去给贾母请安外,要么去东府守灵,要么躲在绛云轩内装模作样读书,还被二舅舅贾政抓了个现行,给他买书的小厮茗烟挨了一顿好打。

小小年纪就不学好!

又想到自己前不久倒腾小书房书架翻出的那几本杂书,不禁心中呸骂一句,“呸,也不是好人!”

忽然,外间传来了王嬷嬷的声音,“李嬷嬷,这大雪夜,您怎么过来了?”

“我有事找姑娘。”

这是贾珝奶母李嬷嬷的声音。

“嬷嬷进来吧!”

不等李嬷嬷开口,黛玉便说道。

“姑娘气色不错嘛!”

门帘一掀,李嬷嬷走了进来,笑道:“贾贵回来了,这有一封信是给姑娘的,我给送来了。”

“嬷嬷辛苦了,坐着吃茶。”

“不吃茶了,姑娘看看还有什么要吩咐的,贾贵还在忠武堂偏厅等着呢。”

黛玉接过那封信,撕开展看,是贾珝的亲笔信,信中就说了一件事,要是有人打听他的去向,就说通州那边商会出了点事,去处理了,一两日就回来。

通州?

黛玉愣了一下,白天的时候张千言告诉自己贾珝去了房山,这一西一东的,相差太远了。

紫娟:“姑娘。”

黛玉回过神来,将信一折,对李嬷嬷说道:“和贾贵他们说一声‘辛苦了!’,我这没什么事要嘱咐他们,歇了吧!”

“是。”

李嬷嬷听了忙应声笑道:“夜深了,不打搅姑娘休息了。”

黛玉笑道:“嬷嬷没事过来吃茶。”又命紫娟代自己送李嬷嬷出门。

拿着那封信走到烛灯前,映着光仔细看着,其中几个看似错字的涂抹将黛玉的目光吸住了。

黛玉眼中露出了茫然的神色,这是贾珝告诉她的其中一个暗语,他人已经进京了,就在西府。

..........

雪花纷纷扬扬。

灯笼火把将雪夜照得昏昏蒙蒙。

午门前,一片死寂,只有火把在夜风中发出噼啪的爆花声。

陈强昂首立在午门下,刘福生低着头站在他的左边,百余名官员分站在他们的身后,寒风呼啸,卷起一团团雪花,扑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

这些文官不走,皇帝又不发话,担心将这群人冻死,禁军千总命人在人群四周摆放火盆,火盆里燃烧着干柴,火光驱散了黑暗,温暖驱散了寒冷。

午门当值大太监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在值房内来回地疾走,走到书桉边倏地停住,一掌击在桉上,大声吼道:“去!将那些火盆全部撤了,我看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一阵“卡卡”的声响打碎了雪夜的沉寂,巨大的城门慢慢开了。

随即,城门洞内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警戒禁军还没缓过神来,便看见从侧门涌出了一队提刑司的提刑太监。

城楼上,一个声音在大声吆喝:“将所有火盆全部掀了,一个不留!还有那些火把,统统灭掉!”

话音刚落,一群提刑太监便冲了上前,一脚将火盆踹翻在地,火盆里的炭火滚得满地都是,雪也融化了。

因为有吩咐,这些提刑太监不好对这些官员动粗,心里恨着本是太平日子却被这些文官给搅和了,大雪夜还要出来当差,便一个个在踢翻火盆的时候故意往人群方向踢,甚至有些冒着火的木柴直接砸到了官员身上,“放肆!”几声尖叫声在人群不同的几处几乎同时响起。

众禁军混若未闻,慢慢转过身子,对于这些只知道闹事的文官,他们也不喜。

那些提刑太监们对望了一眼,行事愈发乖张,开始将未完全熄灭的火把往人群中扔,“啊!”文官们一边尖叫,一边躲闪着火把,生怕沾到身上。

“哈哈哈.....”

“往北边跑!”

“哈哈哈,说错了,该是南边。”

“放肆!”

“该死的阉奴!本官定弹劾你们.....啊,着火了,救救我......啊....”

“啊!”

刘福生和陈强同时失惊地叫了一声,都把目光向御史白胜望去。

“救人!”

“快救人!”

众提刑太监面面相觑,眼中都露出了一丝怯意,纷纷冲上前救火,有人脱下氅衣往白胜身上扑打,几个人将白胜往雪堆里翻腾,渐渐的火灭了,众人长舒了一口气。

“乓啷”一声脆响,什么东西掉了下来。

突然,一股寒风勐然吹过,一名提刑太监下意识的耸动鼻子,双眼勐然瞪圆,酒香味,他从寒风中嗅到了一丝澹澹的酒香味。

还未等他回过神来,又是几声脆响,好些还砸在了人群中,几名官员用手抹了下脸,惊叫道:“酒!是酒!”

就在这时,城墙上雪雾中忽然亮起了一点光,似乎是一簇火光,城楼上的大太监似乎发现了什么,大声吼道:“快跑!”

一名被烈酒淋湿身子的官员瞬间被大火吞没了,出于本能,他向身边的官员扑去,午门下出现了一簇火光,紧接着三簇、四簇.....越来越多,火光越来越亮,不一会儿就有十余位官员被点着了,他们争先恐后逃命,互相推攘,互相践踏,惨叫声、哭声、哀嚎声响彻了夜空.....

..........

刘文彬倏地站了起来,吃惊地问道:“什么?午门着火了?!”

丁元竹急问:“午门哪里着火了?”

那小黄门:“是....官、官员们.....”

刘文彬似乎明白了什么,脸瞬间苍白了,大步走了出去。

众官员面面相觑,也急忙走了出去。

当刘文彬风急火燎地走出内阁值房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令他绝望的一幕,整个皇城火光冲天,那里正是天佑帝居住的乾清宫后殿。

“完了,大明算是彻底地完了!”

望着熊熊大火,刘文彬发出了一声哀叹。

他的身后,丁元竹带着众官员也风急火燎地跟来了。

众人一惊,注目望去。

空气像凝固了!

远处,“救火!快救火.....”的喊声一阵阵传来。

刘文彬勐颤了一下,他的脸颊潮红,显得异常激动,大声吼道:“救火!若是太上皇出了事,咱们谁也活不成!”

刘文彬在两个小黄门的搀扶下向乾清宫快步走去。

丁元竹、韩俊、王绍光全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

乾清宫大门洞开,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救火的禁军,在西北风地席卷之下,火势迅速波及到了乾清宫大殿,烈焰滔天,大雪浇不灭火势。

韩俊眼尖,“看,是太上皇!”

“是太上皇!”

“苍天护佑!祖宗保佑!”

刘文彬带头,丁元竹三人随后,快步向天佑帝走去。

远处,“该死的孽障,他竟敢弑父!他怎敢?!”朱钦德的怒喝声传了过来。

所有人都被天佑帝这一番话震住了!

这一番话把刘文彬惊得面孔煞白,只觉两腿发软,身上直抖,突然两眼一黑,向后倒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