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3章神京,贾家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3章神京,贾家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这次浙江大捷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内阁,最兴奋的当数内阁首辅温方言,年前的惨案使他受到了多方的压力,有各利益集团,也有文官集团内部的,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宫里的质疑。

好在打赢了,不仅打赢了,主犯、从犯的脑袋都被一起送进京来了,这下可以有个交代了。

“捷报在哪里?”

次辅张辅激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温方言无奈,将摆放在面前的捷报推到了刚进来的张辅面前,“看看吧。”

张辅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下了,仔细翻看着捷报,斩首三千八百五十三级,击沉倭船五艘,当真是大捷!

温方言:“国库没银子了!”

张辅一时愣在那里,似乎明白,放下手中捷报,目光紧紧地望着温方言。

温方言的目光转向了窗外,“陛下一直都有解决江浙倭患的心思....”

....

上书房的御案上摆放着那份浙江递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平铺在御案上的军报显示着天佑帝朱钦德已经看过了,内阁首辅温方言低头站在御案一侧,静等着天佑帝发话。

天佑帝背着手在殿内走了一圈,又走回御案边,望着那份捷报,缓缓道:“有了这次大捷,给江浙卫所也鼓舞了军心士气,下一仗能打不?”

温方言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连忙答道:“此战,上托圣上洪福,下赖将士用命。尽忠报国是臣子的本分。”

听了这话,天佑帝愣住了,定定地望着那份捷报,在最后附着一张立功人员名单,密密麻麻写了近百人的姓名和保举的官衔!

看着这份名单,天佑帝眉间不禁一动。

“朕知道内阁的难处,只是,你们也要为朕这个皇帝考虑考虑,这么些年了,江浙沿海倭患匪患不绝,朕这个皇帝是真的难受,为什么就不能趁着大捷一劳永逸的解决掉?”

天佑帝的问话提高了声调。

半晌,温方言似乎鼓起了勇气,望向皇帝,“陛下,去年户部亏空高达三百一十七万两,此次江南大营那二十万两军费还是林盐政从两淮盐税中挤出来的,否则,根本没有这场大捷。”

“亏空的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天佑帝静静地望着他。

温方言知道这个时候决不能回避皇帝的目光,径直答道:“这么些年积累下来,亏空高达一千三百万两,这些钱大多被京城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借去了,这些人中,有些确实是因为生活拮据,不得不向户部借钱。但,大多数却并不是非借不可,他们多是贪得无厌,生活中铺张无度,挥金如土,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才将手伸向了国库。”

天佑帝将御案上一本奏折拿起往温方言身边一扔,叹了口气,“这是东平郡王递来的军报,里面是详细的练兵计划,郡王打算趁着这段平静的日子,将江浙卫所兵马进行整编,还有福建水师,打算明年秋季趁着季风一举扫平沿海诸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荡平倭患匪患!”

“唉!”

天佑帝又长叹了一声,“可惜,国库竟然拿不出银子来练兵!去年两京一十三省的税银共为五千一百六十七万两,除去各项开支预算应该最少还有八百万两的存银,可是,你们竟然告诉朕亏空高达三百一十七万两,这一进一出可就是一千余万两,贪也不是这么个贪法!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要是发了水灾、旱灾该怎么办?要是北方再发生战事怎么办?怎么办?!”

“臣死罪!”

温方言一震,立刻跪倒在地。

天佑帝沉默在那里,良久,突然又问道:“你说,这银子该从何处来?”

温方言沉吟了一下,才答道:“如今已是二月下旬了,再有一个月两淮盐税便能收上来了,不若....”

“不可。”

天佑帝手一挥,“这盐税不能动。”

温方言楞在了那里,好久才说道:“不若让扬州盐商、江宁织造还有福建、广东市舶司等地上交捐银?”

“可。”

天佑帝的嘴角边露出了笑纹,可很快又隐去了,“郡王的意思是八十万两,朕看,就凑个整数,另外,北面的皇陵停了许久了,朕,今年五十又二了....”

“臣明白了。”

“嗯,辛苦首辅了。”

天佑帝坐回龙椅上,手一挥,“拟一道折子来,朕想先看一看。”

“遵旨!”

温方言无声地叹息了一下,他明白,皇帝这是打算追缴国库欠款了。

送走温方言,乾清宫总管太监戴权回到了上书房,见天佑帝仍盯着那份捷报看,忙倒了碗温茶,“陛下,该歇息了,仔细身子。”

“这个贾珝是贾家的人?”

天佑帝没有去接那碗茶,而是指着那张立功人员名单。

戴权的手停在那里,想了想答道:“回陛下的话,这件事是老奴的错,没提醒陛下,这贾珝是荣国府世袭一等将军贾赦的三子,去年走了慈宁宫夏总管的路子,去了浙江卫所当了一个百户。宁国府贾珍替贾赦办的事,夏总管一千两,老奴五百两。”

“怎么样?”

“老奴去看了一眼,是个练家子,调教调教还是不错的。”

“收钱了?”

戴权吓得将手中茶碗放下,跪倒在地,朗声道:“老奴不敢,这些是老奴内心的话,并没有人教老奴,更没有收一文钱。”

天佑帝手一挥,“起来吧,郡王在军报中特意说了此事,应该不会有假,此子是个人物,看来贾家不都是酒色之徒,嗯,去,给贾家送一柄玉如意,另外告诉贾赦,他儿子那八千两赏银就不给了,就当孝敬朕了,金陵路途遥远不方便,至于送到贾家,指不定又要多几个小妾了。”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边上的戴权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坐于高台软榻上,面上不见往日祥和的笑容,王熙凤轻轻地走过来,将手中的茶碗递给贾母,“老祖宗,先喝口茶。这么久了,肯定不是坏事。”

贾母愣了一下,手一摆,将眼睛一一扫视着堂下,迎春、探春和惜春坐在左侧,姐妹仨正拿着手绢揩泪。

王夫人坐在右侧的椅子上,手里数着念珠,嘴里在默默地诵着佛经。

贾母和王夫人还能安稳的坐在堂中等待,邢夫人则不安的在堂中来回走着,不时又停下来向外张望,又过了一阵子,邢夫人耐不住了,对边上的一个婆子说道:“你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那婆子应了一声,急忙走了出去。

望着婆子消失的身影,邢夫人走到王夫人身边坐下,低头暗自抹泪。

一炷香前,前院传来了消息,乾清宫总管太监戴权来了,说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来给贾府传口谕,还指名道姓的让贾赦前去迎接旨意,要知道,上一次宫里有旨意还是五年前,之后,慈宁宫的老嬷嬷带走了荣国府的大小姐贾元春,这么些年了,突然又来了旨意,也不知是福是祸!

又过了一阵子,正当邢夫人又准备遣人前去打探消息之时,贾琏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连礼数都顾不得了,大声喊道:“老祖宗大喜!”

贾母抬起了头,“什么事?”

邢夫人、王夫人和迎春姊妹都站了起来,却不敢开口,目光一齐望向贾琏。

贾琏长舒一口气,“回老祖宗,三弟在浙江三门湾一战中连斩倭寇首领、副首领,立下了万世之功!陛下旨意,擢升三弟为江南大营游击将军,领一营三千兵马。”

“当真?”

贾母身子一震,紧紧地盯着贾琏。

贾琏用力点了下头,游击将军无固定品级,全靠手中的兵马来衡量,贾珝领了一营三千人马就是和参将一个级别,这是高配,当然,你并不是参将,这里面代表着皇帝的恩典。

贾母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眉头一拧,“你老子人呢?”

贾琏的心一咯噔,略一沉吟,说道:“老爷去祠堂了。”

贾母的眉头锁得更紧了,“怎么去祠堂了,不是说传的是口谕吗?”

听了这话,贾琏知道瞒不下去了,心一横,直接说道:“三弟斩杀倭寇原本是有八千两赏银,不过戴总管说了,陛下口谕,那些银子算贾家孝敬他老人家了,不过不好占咱家便宜,便给了咱家一柄玉如意。”

贾母愕然问道:“为什么?”

贾琏却红了脸,望了望邢夫人,又望了望远远站在一边的王熙凤,最后目光落在了迎春姊妹身上,咬了咬牙,知道前院的事情最终还是会传到后院,她们姊妹也会听到,假装为难地说道:“都怪一些奴才多嘴,也不知道怎么传的,陛下也听说了,因此,让戴总管特意说了,说与其多几房小妾,不若为陛下解忧....”

说到这,又低声道:“孙儿去将老爷请来?”

贾母:“叫他来干什么?叫他来气我?!”

贾琏见状不妙,忙给王熙凤使眼色,又给邢夫人和王夫人行了一礼,快步退了出去。

望着贾琏消失的背影,王熙凤无奈的摇了摇头,笑着望了一眼探春,然后快步走到堂中,规规矩矩给贾母行了一礼,“给老祖宗贺喜了!”

这边,探春拉着迎春和惜春也走了过来,“给老祖宗贺喜了!”

王熙凤走上前扶起贾母,大声嚷道:“孙媳这就让人准备酒席,待会再让琏二爷给各家老亲报信,明日大摆宴席庆贺!”

说着又对迎春说道:“今儿这场酒席是我和琏二爷请,妹妹可不要跟我们抢!”

贾母苦笑着摇了摇头,“咱们自己庆贺一下就算了,请老亲?说出去都能让人家笑话死。”

王熙凤吐了下舌头,又嚷道:“笑话?!谁敢笑话咱家?三弟过了今年五月十八才不过十六岁,满朝哪家能出这么一个英杰,不到十六岁的游击将军,不仅领了一营兵马,还是江南大营的精兵。说出去,只有羡慕的,哪个敢笑话!有,那也是嫉妒咱家。”

就在这时,尤氏领着秦可卿走了进来,先上前给贾母见了礼,方笑道:“听说了府里珝哥儿升了官,我特意领着蓉儿媳妇前来贺喜!”

王熙凤:“大嫂子来的正好,刚说要去请你们,待会我和琏二爷摆酒宴,千万要赏脸。”

“哈哈...你不说我也会找你讨这杯酒吃,只是,不知明儿可能吃到老祖宗的东道?”

“哈哈哈,你放心,别的酒老婆子会赖,这顿酒一定会请,明日咱们将老亲全部请来,热热闹闹的庆贺一场,后日,老婆子单独请你们。怎么样?”

“那我们就等着老祖宗这个东道了。”

尤氏拉着贾母的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