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29章烫手差事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9章烫手差事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次日一早,贾珝便带着贾福等人赶到了皇城,昨晚他接到了宫里的旨意,让他今日前往上书房。

“首辅,陛下忽然召见是为什么事?”

贾珝跟在首辅温方言身后,小心翼翼问道。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陛下突然召见将军,想必是有什么军国大事吧!”

温方言微微一笑,快步向上书房走去。

望着温方言的背影,贾珝苦笑摇头,军国大事?开玩笑,换做是牛继宗还差不多,估计是有什么差事要交给自己。

就在这时,只见从乾清宫东侧龙光门走进了一队队的宦官和宫女,贾珝明白,皇帝要来了,低头快步往上书房走去。

上书房外,贾珝看到了数日不见的梁王朱武城,在他的对面站立着一位身形雄伟、英武秀朗的中年男子,负手立与廊下甚是气派,贾珝一眼便认出了此人的身份,蜀王朱武祥,难怪文官集团会支持与他,梁王与之相比,差的太多了。

“贾将军,给你介绍一下。”

温方言笑道:“这是蜀王殿下。”

贾珝上前一步,抱手一揖,“参见殿下。”

朱武祥一声冷笑,“你就是贾珝?”

贾珝淡淡一笑,答道:“正是。”

见状,朱武祥脸一沉,眼光一寒,嘴中冷笑道:“你很好。”

贾珝眉头微皱,明白因为自己导致了忠顺王府失去了神机营的兵权,这也导致了他不仅失去了即将到手的兵权,更是因此欠了忠顺王一个人情,还是个天大的人请,见了自己肯定没有好脸色,不过,说好的君子之道怎么到了自己这就没了?

想到这,从容地上前又走了一步,答道:“谢殿下夸赞!”

三人都是一怔!

朱武祥笑了起来,笑声而且很大,“你是个有趣的人,可惜,要是早点遇见,说不得咱们会成为....算了,算了,人各有志。”

说到这,斜眼望了朱武城一眼,又把目光落到了贾珝的身上,问道:“听说你以忠臣自居,看不上那些倒向五弟的官员,难不成,这些支持本王与梁王的官员都是无耻小人,唯有你贾珝倒成了忠臣?”

贾珝一愣,暗暗一笑,方答道:“贾家是与国同休的勋贵,臣作为贾家子弟自然是忠于大明皇朝,忠于皇帝陛下。至于其他的官员,只要他们忠于大明,忠于陛下,自然也是忠臣。”

朱武祥一声冷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贼!倒是小瞧你了....”

一语未了,一个威严而冷酷的声音传来,“那你又是什么东西呢?”

几人回头一看,竟是天佑帝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几人立刻上前施礼。

“臣参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两位爱卿平身!”

天佑帝的目光又落到了跪在地上的梁王身上,摆手道:“小五,你起来。”

朱武城:“儿臣谢父皇恩典!”

说着,先重重地叩了个头,方起身站到了天佑帝的身后,温方言无比欣慰,暗暗地吁了一口气,目光又转向了跪在那里的蜀王朱武祥。

天佑帝把目光转向了温方言,“传旨!着梁王监管户部差事,以后户部大小事情不必再报次辅知晓,还有....告诉那些人,朕还没有死,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他们背地里的小动作。”

说到这里,天佑帝眼光一寒,望着跪在那里的蜀王,大声说道:“记住了,你还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你有什么资格斥责与朕的臣子,你那些圣人之道,忠恕之道,与人为善都读到哪里去了?”

说着,深深叹了口气,“外间都传你礼贤下士,朕就是想不明白了,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哪里招你的眼了,不说圣祖朝的事情,就说四十年前的那场大战,若不是勋贵一脉拼死搏杀,说不得又是一场土木堡之变,这些都是谁在背后搞鬼?难道你真的不知?”

所有人都被天佑帝这番话震住了!

温方言和戴权对望了一眼,戴权一挥手,远处那队巡视的禁军立刻赶了过来,站在边上的几名小黄门立刻被拖了下去。

贾珝怔在那里,四十年前河套一战,京营差点全军覆没,自己的祖父贾代啸也是死于那场大战,还有死因不明的武宗皇帝,看来,这件事没这么简单,又想到了躲进玄真观的贾敬,也许他可以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

一片沉默。

天佑帝:“大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朕希望你能够明白。”

朱武祥脸色雪白,颤声道:“儿臣明白。”

“朕希望你能记在心里。”

天佑帝一甩衣袖,“起来吧,朕有事和你们说。”

“谢父皇恩典。”

朱武祥重重地叩了个头,怯怯地跟在天佑帝的身后往上书房走去。

朱武城路过贾珝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靠近他压低声音道:“忠顺王府打算找你的麻烦,小心点。”

贾珝点了点头,拱手道:“多谢王爷。”

这时,戴权咳嗽一声,提醒二人该进去了。

贾珝笑了笑,向戴权一抱拳,连忙追着朱武城向上书房走去。

天佑帝坐在御案前,伸手拿起一本账册,翻开了,看了两眼,轻咳一声,便对几人道:“今天朕临时找你们过来,就说一件事,国库欠银。”

说到这,停了一下,叹了口气,“去年户部落下了三百一十七万两的亏空,朕估计今年会更多,山西报了一次大旱,河南、江西还有南直隶报了一次水灾,还有浙江的几次倭患,眼下距离年关还有一百三十余天,难保不会再有灾祸,户部只有两淮送来的三百万两盐税,很难支撑到明年,所以国库欠银绝对不能再拖了,朕还是那句话,这大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无论你们两个将来谁接朕的这个位子,要想掌握朝政大权,必须手中有兵权和钱财,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将受制与外朝的朝臣,特别是那些代表士族利益的团体。

不说别的,就说这两淮盐税,你们俩可知前两年收了多少,朕可以告诉你们,分别是两百一十万两和两百零三万两,你们或许会说前两年受天气和盐价的影响,呵呵,都不是,因为今年白家被人灭了族,他们怕了,所以破财消灾,另外他们还出了两百万两捐银,盐商之富,可以敌国啊!

可惜,他们宁愿将这些钱送给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不愿意帮助朝廷渡过难关。”

说到这里,望了望梁王,接着目光又转向蜀王,“你该听说了,去年户部该存余八百万两库银,结果还落了三百一十七万两的亏空,钱去了哪里,你知,朕知,大家都知道,就是没人替朕,替朝廷考虑。有时候,朕在想,朕要是个普通人就好了,高兴时大笑,愤怒时挥刀狠狠地出一口恶气,可惜朕不能。”

天佑帝露出了一丝笑意,对贾珝问道:“昨儿抄家抄了多少浮财?”

贾珝暗惊之下,连忙答道:“启禀陛下,家中下人仗着老太太的宠信,多年来欺上瞒下、侵吞府中钱财,除去补偿受害百姓,尚余二十五万七千一百零二两,这是宁荣两府共同查抄出的钱财,细账尚未理出。”

天佑帝点点头,“你们瞧瞧,一个小小的奴才都能仗着贾家的权势贪墨这么多的钱财,再想想那些贪官污吏,朕不得不心悸啊!整顿吏治迫在眉睫,不然老百姓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温方言站起身,躬身施一礼道:“陛下,**问题在朝堂和地方上都非常的严重,不过此事不能急,只能慢慢来,还是先将欠银收缴上来再说吧,毕竟有了钱,做起事来也不心慌。”

天佑帝点点头,温方言说得很好,“首辅说的不错,但是,钱追回来了,还要握住才行,否则又不明不白的出现了亏空,朕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这也是为什么朕让梁王监管户部的主要原因。”

天佑帝看了一眼蜀王,问道:“你觉得如何?”

朱武祥脑子里“嗡”的一声,扑地跪下,大声说道:“父皇圣明!”

天佑帝微微一笑,道:“追缴欠银一事,只要你能顺利完成,朕允许你在礼部和吏部中任选一个监管。”

朱武祥心中一热,忙叩头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期望。”

天佑帝点了点头,手一挥,“起来吧。”

又将目光放在了贾珝的身上,笑了笑,“朕有个烫手的差事交给你,为了表达朕的歉意,决定提前给你些补偿,镇国公已经递上来了折子,将京营拆为十二团营,朕决定你的三千营改为锐士营,五千人的大营,三千步军,一千火铳兵,一千骑兵,朕给你解决五百匹战马,其余的你自己想办法。这点钱,想来你们家老太太还是拿的出来的。”

大殿内一片静默。

温方言咳嗽了一声。

贾珝回过神来,起身规规矩矩地给天佑帝施了一礼,道:“臣谢陛下恩典。”

“好了,好处拿了,也该听听坏消息了。”

天佑帝正色道:“月底之前必须收缴三分之一的欠银,你领着锐士营的人马配合蜀王和梁王,但有不配合缴还欠银者,无论王公贵胄,还是文武百官,拿人的拿人,抄家的抄家。你们两个下令,贾卿负责拿人,你们三个可明白了?”

贾珝惊出一身汗来,连忙躬身道:“臣遵旨。”

“儿臣遵旨。”

蜀王和梁王连忙叩了个头。

天佑帝:“那好,你们下去准备,明日正式追缴欠银!”

“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