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34章声名鹊起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34章声名鹊起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0:15:54 来源:笔趣阁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坐在高台的软榻上,身边是东平、南安、西宁和北静四大异姓王老太妃,大堂内坐满了各家的诰命。

从各府诰命的角度远远看去,贾母虽面上带着微笑,可如果近前细看,便会发现贾母面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尽管遮掩的非常好,但还是难以掩饰她精神的疲惫,看到这一幕,坐于高台一旁的保龄侯夫人张氏微微叹了口气,西府的事情半个时辰前就传进来了,一炷香前,众人更是听见了号角声,锦乡侯为何会选在这个时候挑起纷争?

说白了,就是不愿意看到贾家的再次崛起,或许,这其中还有着别人的挑拨,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今日这场比斗贾珝落败,贾家的势头将被打断,不仅贾家的声势遭到沉重的打击,最重要的还是诋毁贾珝本人的流言会被坐实,这样一来,他怎么再统领锐士营,说不得还会影响在皇帝心中的形象,这可是非常致命的。

贾母此刻心中一片冰凉,脸上却堆出笑来,她是保龄侯府的小姐,初嫁到贾府时,正是荣国府的鼎盛之时,亲眼看着贾家接连遭遇恶事,见证了贾府的衰败,自从丈夫贾代善病逝之后,贾家是彻底败落了,子孙辈中最有前途的贾珠也早逝了,好在又出了个贾珝,半年的时间不仅止住了贾家权势的下滑,更是将贾家带回了一流权贵人家的行列。

她见多识广,怎能看不出这场比武背后的阴谋,就是为了打击贾珝的声望,打压贾家,特别是一些老亲的反应更是让她伤透了心,好在贾赦几人处置得当,再加上齐国公和镇国公几人的支持,这才堪堪维护了贾家的脸面。

这时,南安老太妃对贾母说道:“老姐姐,不用担心,就是小辈之间的切磋,珝哥儿年岁小,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就当是仕途路上的一次小小的磨炼,前一阵,我家那孽障从南疆来信了,里面特别提到了珝哥儿,说是,东平郡王对珝哥儿很是看重,咱们都是老亲,自家人,以后肯定会相互帮扶,再加上陛下的恩典,何愁富贵不加身?”

贾母笑了笑,朝边上的北静王老太妃望了一眼。

北静王老太妃却浑似不觉,靠在软塌上,闭目养神。

东平老太妃也说话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磨炼磨炼也没什么不好的,如今江浙正在编练新军,不行就去南边,老身的话老大还是听的。”

西宁老太妃紧跟着说道:“就是,那边还靠近祖地,更能得祖宗庇佑。”

贾母无比欣慰,暗暗地吁了一口气,就在这时,远远地传来了一片喧嚣声,贾母心中一紧,向邢夫人使了个眼色。

邢夫人会意,急忙走了出去。

不一会,门外传来了邢夫人的声音,“你来得正好!西府怎么样了?你弟弟怎么样了?”

“回太太的话,赢了!三弟赢了!”

这是贾琏的声音。

堂内的人显然都听见了邢夫人和贾琏的对话,大堂内的数百人都吓了一大跳,能坐在这里的要么是勋贵老亲家的女眷,要么是朝廷大员诰命,对于朝中的一些事情还是了解的,对于贾珝战胜李吉庆感到意外,瞬间安静下来。

正当荣庆堂内百样人生百样心思,就见邢夫人领着贾琏进来,“老太太,赢了!”

贾母心中蓦然一松,接着贾琏绘声绘色的将演武场上的情景描绘了一遍说与众人听,随着贾琏最后一句落声,大堂内沸腾了,欢呼声响成了一片。

保龄侯夫人张氏再也按捺不住,举着酒杯走到贾母面前,“今天是乔迁的大喜日子,又逢大胜,侄媳敬您一杯酒,也祝贾门昌盛!”

忠靖侯夫人朱氏也举着酒杯过来,“侄媳祝姑母福寿绵绵,长命百岁!”

贾母呵呵地笑了,她一摆手道:“没这么多讲究,借着这杯酒,一是祝贺拙孙这次大胜,二来也祝大明万胜,将门昌盛!来,诸位,饮胜!”

此话一出,四周一片鼓掌声,众人纷纷举杯同饮,那些朝廷大员诰命也没有在意贾母的最后一句话。

荣庆堂内顿时和煦一片。

乾清宫,上书房。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直挺挺地跪在地上,他已经跪了很久了,但天佑帝朱钦德依然一言不发,那日贾珝弹劾忠顺王世子朱载垢的折子深深地刺激到了天佑帝,他不明白为何贾珝能查出这些隐秘之事,碍于皇帝的威严,他没好意思去问,便命令锦衣卫去调查,结果马顺却告诉他什么也没有查到,这怎么可能?

“这件事情可以慢慢来。”

天佑帝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还有对忠顺王府以及内阁的调查,要快,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朕必须要搞清楚谁忠与朕,谁两面三心,谁铁了心的要与朕,与大明作对!”

马顺跪在地上,朗声道:“启禀陛下,已经唤醒了一批潜伏于各府的密谍,正在抓紧收集信息,另外....”

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方接着道:“唤醒的那名潜伏在忠顺王府的密谍传回了一句话,是在忠顺王世子被打断腿的当夜,忠顺王被气糊涂了,说了一句话,他说,当年就应该弄死他们弟兄俩。臣怀疑他所说的应该是先荣国公贾代善和贾代啸。”

听了这话,天佑帝脸一下子变得铁青,两眼放出光来,“好哇!终于藏不住了!贼子!”

天佑帝气得发抖,对马顺说道:“查,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清楚,朕可不想哪日不明不白的死在湖中!”

马顺:“遵旨。”

天佑帝的脸色略略平缓了一点,当年的事情有着太多的谜团,武宗突然驾崩导致皇城大乱,紧接着所有与武宗相关的人都遭到了内阁的清算,特别是西厂,所有人全部被诛杀,存放在西厂缉事所的密档被焚毁殆尽,就连一批存放在内宫的武宗手谕也丢失了,好在在他亲政的第六年,也就是天佑九年,养心殿发生了一起失窃案,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批武宗手谕,让他知晓了一些皇室秘辛,也了解到了他的那位堂兄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更是从半截手书中发现了一些有关河套一战的线索,令他惊讶的就是,英宗朱祁镇竟然在瓦剌留有后人,还成了瓦剌一部首领,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半截手书上并没有记载,不过里面却提到了传国玉玺,不是太祖皇帝仿制消失在金陵皇宫大火中的那枚,而是被元顺帝带走的始皇帝命李斯篆刻的传国玉玺。

也许,可以从忠顺王府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想到这里,天佑帝又沉思了片刻,便道:“从即日起,锦衣卫南镇抚司全力追查忠顺王府和当年的事情,其他事情交给东厂去办。”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渐渐变得严厉起来,“朕不清楚你父亲当年为何会自杀,但肯定与武宗皇帝驾崩有关,当年北镇抚司失踪的密档多半被你父亲给藏了起来,朕希望你能把它找出来。”

“臣定会替陛下找出那些失踪的密档。”

“下去吧。”

马顺一颗心落下了,叩了个头,站起身退了出去。

马顺退了下去,大殿里一片寂静,天佑帝瞥了一眼戴权,淡淡道:“刚递来的什么折子?”

“这是刚从贾家递来的密折。”

戴权将那本奏折轻轻地放在了御案上。

天佑帝将密折展开一看,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激赏的神情,接着把密折合上,对戴权说道:“让人以太后的名义给贾珝送去赏赐。还有,查一查这个锦乡侯。”

不到一个时辰,伯爵府中发生的事情便传遍了神京的大街小巷,在好事之人的描述和渲染下,这场比武的精彩令每一个人都叹为观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