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200章不祥之人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00章不祥之人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4:22 来源:笔趣阁

雪已经停了,天依然灰蒙蒙的,压得整个神京喘不过气来。

慈宁宫外,两个小宦官从殿侧的门洞中背着大笤帚向殿门走来。

一个小宦官放下笤帚抱在怀里搓着手不住地呵气:“鬼天气,怎么这么冷!”

另一个小宦官:“别冷不冷的了,快扫雪吧,待会儿皇上就该来给太皇太后请安了。”

“请安?”

那小宦官冷笑一声,“今儿肯定是来不了了。”

“怎么了?”

“怎么了?出事了呗!”

另一个小宦官先是一怔,接着一笑,“嗨,我以为什么,这神京城哪天不出事,别大惊小怪的了,抓紧扫雪吧。”

“不相信?”那小宦官冷笑道:“准确消息,首辅家出事了,首辅一根白绫吊死在了书房内,外朝都炸了。”

另一个小宦官咽了口唾沫:“这是.....真的?!”

那小宦官眼一横,“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不对呀.....首辅为什么一根白绫吊死在自己书房里?他可是当朝首辅,百官之首啊!有什么想不开的?”

“当然不对!这里面有大文章,首辅是被咱们那位主子给逼死的.....”

另一个小宦官脸白了,颤声喊道:“祖宗!我的活祖宗,你活够了,我可还想着多过几天呢。”

“怕什么!”

那小宦官冷笑一声,“我看那位主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为,为什么?”

“为什么?从十月底至今,京畿就一直在下大雪,密云、怀柔等地冻死了数百人,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什么原因?”

“这是上天在示警!你仔细想想,最近外朝死了这么些官员,现如今就连首辅都死了,难道这还不够明显吗?那位....就是个不祥之人!”

“愣在这干什么?”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喝问,将两人吓了一大跳,只见慈宁宫总管太监夏守忠走了过来,冷哼一声,“还不抓紧扫雪?一点规矩也没有!”

“是,再也不敢了。”

“去吧!”

夏守忠瞥了一眼低头扫雪的俩人,轻轻地叹了口气,摇摇头走了进去。

...........

“啪”的一声,一只官窑出的青花茶碗砸在养心殿的地砖上,碎片四溅!

把跪在殿中央奏事的司礼监少监孟千吓得一个激灵。

“抓起来!都抓起来!”朱武城的眼睛通红得吓人。

孟千答道:“回皇上,抓了两个.....”

“问了没有?背后的主谋是谁?”

“回皇上,问了,消息是从慈宁宫传出来的.....”

“慈宁宫?!”

朱武城两眼闪着精光,狠狠地盯着孟千。

孟千吓得僵在那里。

朱武城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睛只是直勾勾地望着孟千。

董山立刻喝问:“胡说,你竟敢挑拨天家亲情,你到底安的什么心!”说着面对朱武城扑通地跪下了,“奴才参劾孟千!孟千图谋不轨,意图挑拨天家亲情!老奴斗胆请旨将他押往午门杖毙,以警示心怀不轨之人!”

朱武城被董山一番提醒,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长气,轻轻地问孟千:“告诉朕,是谁指使的你,现在告诉朕也不迟.....”

“奴,奴才冤枉!”孟千颤抖地应道。

朱武城的声音更柔和了,也更瘆人了,“朕不会追究你,你犯不着替别人担着,告诉朕。”

孟千完全懵了,哪里知道怎么回话。

“说!谁指使的你!”董山厉声咆孝。

孟千抬起了头,满眼凄然,“如果能够维护陛下的清誉,污蔑太皇太后,挑拨离间天家亲情的罪,奴才认了!”

“好!好!”

朱武城目光不再看他,望向了殿门外,“朕知道了,你们都在等这个机会,然后假借天象攻击朕,好逼朕退位.....内廷外朝相互勾结,朕居然被你们蒙在了鼓里。董山!”

“奴才在。”董山大声应道。

朱武城:“这是有预谋!有人指使!要查出来,平时同这个奴才有往来的人都要抓起来!要彻查,彻查到底!”

“陛,陛下....”孟千说话也不利索了,“奴才认了!求陛下保重身子,不要牵连其他侍奉陛下的奴才。”

朱武城深深地望着他,“听说你最近和乾清宫的王安交往得火热呀?”

孟千急了,“陛下,奴才没有!”

朱武城的眼里立刻闪出寒光,“有没有,去禁军大牢里说去吧。”说完这句,又转望向董山:“董山。”

“老奴在。”

“把这个吃里爬外的奴才抓了。”

“是。”董山大声答着,对外喊道:“来人!”

两个在外间当值大太监立刻奔了进来。

董山:“把孟千拿了,送到禁军大牢,你们亲自看着。”

两个大太监应了一声,一边一个拉起了孟千,将他架了出去。

“董山。”朱武城的目光盯着他。

“老奴在。”

“知道怎么查吗?”

董山犹豫了一下,答道:“陛下,王安跑不了。还是先查查昨晚谁出过宫吧。”

“去吧。”

“是。”董山跪了下去,磕了个头站了起来,接着躬身退了出去。

............

温府的门前已经搭起了灵棚,大相国寺的百余名僧人在灵棚中不停地诵经,他们将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为温方言超度亡魂。

挽联、孝幛、蓝幔层层叠叠从院内的灵堂一直漫到府门外那条长长的灵棚。

番茄

院内的灵堂外,站满了官员,这时他们正腰缠白带列成浩浩荡荡的长队肃立在那里,三个人一起,神情肃穆地排着队到灵前轮流上香。

除了内阁大臣和六部九卿的堂官,该来的都来了。

祭拜完了,院内站满了腰系孝带的官员。

礼部左侍郎刘福生看着怀表,说话了,“诸位,已经未时正了,到目前为止,宫里至今没有一个说法,内阁大臣一个人没来,六部九卿的堂官也一个人没来。首辅辛劳社稷一辈子,竟落得个如此凄凉的下场。这不公!”

许多人嚷了起来:“不公!不公!”

白胜:“岂有此理!李守中不仅安然无恙,更是被简拔成了户部尚书,首辅却落得个凄凉.....我就不相信,小人当道,君子蒙尘一至于斯!我们要上折子,罢朝!”

陈强:“从今日起,我与李守中恩断义绝,他不在是我陈强的座师!”

“好!”

“大家一起上折子,不仅要将这个小人,伪君子从朝堂上赶出去,还要将他的功名剥夺!”

“不错,只要李守中一日在朝中,我们就一日不上朝,大家上折子,淹死他。”

“对,淹,也要淹死他!”

正在这时,院外一声高呼:“户部尚书李守中李大人到——!”

众人都是一怔,喧嚣的院落顿时寂静下来,众官员一个个盯着大门,怒目圆睁。

李守中戴了一顶布帽,穿着一件粗布棉袍走了进来。

他目不斜视,径直向灵堂走去。

走到灵前,拈香行礼。

跪在灵前的孝子们却不跪拜还礼,反而站起身抄过一根根哭丧棒,满眼仇恨地盯着李守中。

李守中毕竟是皇帝简拔的户部尚书,朝廷重臣,刘福生几人担心出事,连忙上前阻住,对李守中道:“李尚书新官上任,必定十分繁忙,请回吧!”

李守中向几个孝子点了点头,转身欲走。

几名都察院御史拦住了路。

白胜:“李尚书不解释解释?”

李守中不语。

白胜:“首辅顶着天大的干系将你从鬼门关救了回来,你不仅不感激,反而沽名邀誉上辞官折子,你说,为何你不仅安然无恙,更是被简拔成了户部尚书?”

李守中依然站在那里,望着那无数双愤怒的目光,和那些纷纷责骂的嘴,不语,也不动气。

“回话!”

“回话!”

“不回话就跪下磕头!”

“磕头!不磕头认罪,别想走!”

李守中还是静静地站着,目光深深地望着这些人。

突然有一个官员在人群后踮起了脚将一团雪球向李守中砸来!

那团雪砸在李守中的额头上!

李守中依然一动没动。

群情激愤了,更多的官员围了过来,嚷了起来:

“打他!”

“打死这个无耻小人!”

于是挨近李守中的几名官员便开始动手,有人拽住了他的衣领,有人抓住了他的衣袖,还有人一拳打在了他的脸上,更多的人将他拖来拉去。

“住手!”贾政喊着。

“住手!”贾雨村也喊着。

“雨村!扶我过去!”贾政已经大急,在贾雨村的搀扶下向被围在中间的李守中走去。

毕竟是朝廷重臣,他们所到之处,众官员纷纷让开一条路,动手的人也停手了。

李守中定定地站着,谁也不看,一句话也没说。

“还讲不讲王法了!”

贾政紧紧地站在李守中身前,“你们难道也不分是非了吗?你们就一点都不念往日的情谊了吗?”

白胜:“贾侍郎,你们是亲家,你当然会向着他说话。”

立刻便有几个人跟着起哄:

“就是,你们是亲戚,肯定会帮他。”

“亲亲相隐的道理谁不懂啊?”

“贾侍郎,你自诩为君子,该大义灭亲才是,你来带头上折子怎么样?”

“放肆!”

看着围上来的几名官员,贾雨村立时大怒,推开了这几人,大声说道:“来之前,世叔专门前往了皇宫,打听到了一些消息,陛下已经下旨内阁商议首辅的谥号,已定下了文正、文忠,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商讨。

至于你们对于李尚书的猜疑,世叔专门向董太监打听了昨晚的事情。只能说,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陛下原本是打算处治李祭酒,不过却舍不得他这么一个正直的清官,于是最终决定将李祭酒简拔为户部尚书,为朝廷做些实事!陛下有如此胸怀,是社稷之幸,亦是百官、万民之幸!”

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至于首辅的不幸....也许这就是求仁得仁吧!”

听了这些话,所有人立刻安静了,面面相觑。

“恩师!”

这时,陈强走过来,低声试探地换了一声。

李守中这才将目光慢慢瞟向了他。

陈强低了头,“学生不该怀疑恩师的品格,一时冲动说了些混战话。”说着抬手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接着跪了下去,“学生恳请恩师辞官!”

众人都震惊了。

“恩师,首辅为何宁死也要保您?就是因为您的那份志气,如果连您都退却妥协了,我们还如何匡正时弊,中兴大明朝!”说到这里,陈强的眼中竟然闪出了泪花。

李守中看着陈强,沉默了。

“莫要胡说!”贾政开口了,“皇上是圣明的,哪里需要匡正时弊?”

陈强没有答话,反而趴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贾政急了,“陈强,你若再敢妖言惑众,本官定到皇上面前参你!”

陈强抹了一把泪,“恩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您昨日的豪情都去了哪里?坐在这个位子,就要为大明朝的中兴奋斗,哪怕是把这条命献给大明朝!此时还不争,更待何时!”

李守中慢慢开口了,“争什么?”

陈强有些发怔,这句话便应得有些踌躇,“当然是争一个中兴之治。”

李守中不再看他,抬脚向外走去。

陈强大声喊道:“恩师!恩师!您就不怕千秋万代留下骂名吗?”

李守中倏地站住了,慢慢回过身来,盯着他,“你刚才说什么?”

陈强:“这个户部尚书是首辅拿命换来的,您坐得心安吗?”

“放肆!”

贾政从来没有这般生气过,吼过这一声,推开了身前的贾雨村,大声说道:“陈强,你还是不是人!你一口一个恩师,却这样夹七夹八,你是想逼死李尚书吗!不要拿首辅来说事,这是陛下的恩典!”

陈强勐地站起,硬着脖子望向贾政,“是非自由曲直,公道自在人心。还请贾侍郎不要总拿陛下说事,你摸着良心说,没有首辅,他李守中能高升户部尚书?”

贾政被这一问怔住了,没有立刻回话。

陈强:“怎么心虚了?”

“好一张利嘴,好个强词夺理!”贾雨村冷冷地瞟了他一眼,对贾政说道:“世叔,不必与这等沽名邀誉之徒多费口舌。”搀着贾政往前走了两步,回身说道:“你若是在本官手下当差.....哼,卖弄文墨,清谈误国!一点事实也不能做!”说完,贾雨村扶着贾政跟随李守中向门外走去。

陈强怒了,张嘴吐向三人的背影,“呸!”

满院子的人都望向了陈强。

陈强默住了,闭上了眼,想了一阵子,脑海中浮现梅盛的志得意满,耳边回荡着戴权的话,然后又睁开了,慢慢扫视着满院子那些闪着光的眼睛:“我知道,你们中间有人打了退堂鼓,毕竟内阁已经在商讨首辅的谥号了,而且还是最尊贵的两个谥号。但我还是要说,上疏言事,是大明朝官员的职责,更是太祖高皇帝和圣祖仁皇帝赋予咱们的权利,这是祖制,就是太上皇也不能阻止!”

白胜立刻接言,“首辅不能就这样死了!”

刘福生:“李守中这个读书人的败类必须要清除出去!”

众人眼睛一亮,立刻嚷了起来:

“不错,必须把李守中这个败类从朝堂上清除出去!”

“贾政连个秀才都没有考取,靠着裙带关系窃据高位,这等逢迎皇上,取媚邀功之辈也不能放过!”

“既然这样,咱们就先上书弹劾这两人,等首辅谥号下来之后,若宫里再不给个说法,咱们就罢朝,我们这些人,死了一个还有一个,无非是把这条命献给大明朝罢了。”

“好!咱们去写折子!”

就在这时,吏部左侍郎吕文良走了进来,急声道:“诸位,就在刚刚,宫里传来了一个大消息,皇城四门昨夜值守的军官和士卒全部被押入了禁军大牢,宫里也抓了很多人。”

众人:“哦?”

刘福生:“这难道与首辅遇难有关?”

吕文良上前一步小声说道:“宫里到处在谣传,养心殿那位是个不祥之人!所以正在抓人呢。”

“不祥之人?”

刘福生目光惊慌地一闪,睁大了眼睛直望着吕文良。

这时,刘福生鼻尖一凉,他仰起头,一团团雪花在空中打着卷儿,斜飘落下,下雪了。

“下雪了!”

几声尖叫声在人群不同的几处几乎同时响起。

吕文良一边伸出一只手掌接着纷纷飘下的雪花,望着阴沉沉的天空,两眼闪着光,这雪下的太及时了。

半个时辰后,一个小道消息在官员中流传,京畿大雪不断,官员接二连三死亡,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明朝的气运出了问题,这是上天在示警,养心殿那位是个不祥之人。

...........

就在朱武城暴跳如雷的时候,贾珝在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大房山的脚下,一堆堆还没有被烧尽的帐篷被白雪覆盖着,还有那一滩滩让人触目惊心的血迹,以及被冻得硬硬邦邦的尸体。

贾珝神色凝重,他仔细查看,这些人全是草原人,应该和皇帝有关,看来他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三爷,应该是草原人追踪到了这里,结果却遭遇了对方的埋伏。”贾福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贾珝点了点头,“将他们处理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马蹄声,正在清理的亲兵纷纷起身,持刀待战。

“是自己人!”

不一会儿,一名骑兵奔至贾珝面前勒住了缰绳,跳下马,大声禀道:“家主,张先生递来的急信!”

贾珝接过那信撕开展看,愣了一下,‘速归’,黛玉的字,看来神京出了变故。

想到这,将信一折,对贾福说道:“一炷香后回京!”

ps:水这么多字也挺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