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 第223章居庸关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23章居庸关

作者:白天会睡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4:22 来源:笔趣阁

天已经暗了下来,宫内亮起了灯光。

养心殿殿门卡呀一声打开了。

刘文彬神色暗然地走了出来,候在门边的小黄门立刻拥了过去,有人给他披上狐皮大氅,有人撑开油布雪伞。

贾珝和陈瑞文、丁元竹和韩俊也披上了厚厚的狐皮大氅,几人回头看了一眼殿门,都低头向宫外走出。

大雪中,就一个小黄门打着个灯笼在前面引路。

贾珝搀着陈瑞文在前,次辅温方言和丁元竹、韩俊若即若离地跟在后面,一行人很快出了养心殿宫门。

刘文彬走着走着,突然停住了脚步,抬起头,“忠武侯!”

贾珝一惊,转过身去,“你老有事?”

“老公爷,我有话想与忠武侯说。”刘文彬拱起了手。

“哦?”

陈瑞文长长的眉毛不经意地抖动了一下,对站在身边的贾珝说道:“天寒地冻的,没事别在外面瞎晃悠。”

“应该的。”贾珝接道。

陈瑞文点了点头,对刘文彬几人道:“天冷,老夫就先回去了。”

刘文彬接道:“议事的时辰也快到了,你们先过去吧。”

“是。”

二人先向刘文彬一齐拱手,转望向贾珝又一拱手,这才转身离去。

看着几人消失在雪雾中的背影,刘文彬摇了摇头,贾珝走过来搀住了他的胳膊,“天冷,咱们边走边说。”

“你小子这是嫌我老喽。”刘文彬呵呵一笑,不经意带出了余杭乡音,嘘了口气,说道:“国事艰难,你们几家也要体谅陛下,一个孝字压死人,这不是说笑。”

见他说了正事,天上飘着大雪,四周无人,贾珝瞟了眼宫门房檐下的石墩,走过去用脚把雪扫了,将斗篷下摆叠成几层垫着坐下了。

他竟自己坐下了,真气人!

刘文彬瞟了眼宫门另一侧的石墩,还是走到了贾珝的面前,眼睛往下望着他:“太上皇能松口就不错了,五万石也够支撑两日了,天津的粮食也在路上了。”

贾珝不耐烦地一摆手:“行了,你老有事说事,没事咱就回去。这鬼天气,贼冷贼冷的,你老可别冻着了。”

“百姓苦哇。”刘文彬叹了一声,“一年到头也就盼着过年,可眼下却因为一场人为的灾祸背井离乡,好些人倒在了逃难的路上。想着他们,我这心里就难受.....我大明朝这么多文臣武将,真正能用的又有几个。尤其有些人,现在两头下注,做墙头草,这样的人不得不防啊。”说到这里,跺了跺脚。

贾珝撇了撇嘴,“事情都闹成这样子了,再说这些也没意思。你老也别给我戴高帽子,今天就是吹出花来,我也不会出城。”

刘文彬开始懵了一下,接着说道:“李文忠一直在外带兵,手中又有太上皇的手谕,手段多得很,我相信他会轻松掌控那十几万大军。一旦开战,赵胜绝不是他的对手,我就是想让你去帮帮他,绝无别的心思。”

贾珝突然一下无明火起:“你搭得起,我搭不起!”

刘文彬有些莫名其妙:“这话怎么说?”

贾珝:“我还没娶老婆呢。”

刘文彬明白了,深深地望着贾珝,半晌,方道:“行了,天不早了,你回去吧。”

贾珝立刻堆起了笑:“那我可就走了?”

一丝苦笑掠上嘴角,刘文彬:“走吧。”

贾珝这才站了起来,拱了下手,转身大步向养心殿禁门走去。

刘文彬抬起了头,望着渐行渐远的贾珝,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雪雾中,这才转身走进了养心殿。

............

最近身子不大适,泰安侯沉奕刚准备回房休息,偏在这时,前院响起了鞭炮声!

沉奕眉一皱。

不一会儿,管家急匆匆走了进来:“有旨意!老爷快去迎旨!”

“哦?”沉奕连忙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袍服,大步走了出去。

前院站满了禁军士卒,大门洞开,望着站在大厅内的董山,沉奕快步走了过去。

董山只向沉奕点了点头,接着展开早已握在手中的圣旨,大声说道:“有圣旨,着耀武营主将、泰安侯沉奕接旨!”

沉奕立马跪了下来。

董山提高了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耀武营主将沉奕领兵北上居庸关。见谕即可起程!钦此!”

沉奕抬起了头,一脸的茫然。

董山将圣旨一卷,一递:“泰安侯,接旨吧。”

沉奕又茫然地接过圣旨,站了起来。

董山笑道:“军情如火,泰安侯现在就动身吧。”

沉奕皱了皱眉头:“现在就走?!”

董山一怔,忙赔着笑脸答道:“赵将军已经走了大半日了,晚了就来不及了,侯爷受累了!”说着深深一揖。

沉奕吓了一跳,侧身让开,踌躇了半晌,答道:“寒风夜号,呵气成冰,士卒不能着甲,一套棉服不行,每人准备一件裘皮大氅御寒,另外要让士卒们吃一顿饱饭,还要一碗热乎的羊肉汤.....只能走两个时辰,子夜前必须扎营。”

董山犹豫了一下,咬了一下牙,“行,杂家立刻让人给耀武营送去新鲜的羊肉,至于御寒的衣物.....半个时辰内一定送到!”

沉奕:“好!我在耀武营等着。”说完转身离去。

............

就在耀武营准备着出征之时,一队身着禁军铠甲的骑兵走进了居庸关,将正在酒桌上的荥阳伯李文忠请了出去。

贾珝刚从贾母的院中出来,正朝着梦云轩走去,冷不防后廊拐角急匆匆跑过来一个人,贾珝本来心中就想着事情,他下意识的推了一把,直接将对方推倒。

“哎幼.....”

本来贾珝手劲儿就大,在加上地滑,宝钗踉跄了几步率倒在地,腿还碰到了柱子,疼的坐到地上,一个劲的揉着腿。

“宝钗?”

贾珝也认出了她,正准备上前,紫娟跑了过来,连忙将她扶起,“宝姑娘,你没事吧?”

宝钗明白是自己走路太急,也不好意思叫疼,当着贾珝的面又不好去揉,强挤出笑容:“没事.....哎幼——”

贾珝刚才看得真切,知道她碰着腿了,赶紧上前扶她。

“没事吧,实在是不好意思,刚在想事情.....”

见她后背上沾了雪和泥,就给她拍了拍,一不小心就拍到了屁股上。

“三爷....”紫娟不满的喊了一声。

“呀!”

宝钗这才反应过来,顿时羞了个脸红,一把推开了贾珝,自己往边上退了两步,不小心又撞到了腿。

“你没事吧?”

“宝姑娘.....”

宝钗羞愤难当,根本不敢看贾珝,伸出手让紫娟搀着,下意识就去揉腿。

贾珝瞥见,明白她是走不了了,不由自主的笑了笑,见紫娟盯着自己,便用凶狠的目光瞪了她一眼,走上前说道:“你这是伤着腿了,可不能在走了,要是落下病根就不好了。都怪我,你才受的伤,我来背你吧。”

“不、不用了,我自己能走。”

宝钗下意识地拒绝,扶着紫娟就走,只是刚走两步,脸就更白了,眼中也闪出了泪花。

贾珝微微叹了口气,走上前拉着她的手,一弯腰就把她背了起来,“因为我你才受的伤,若是不将你送回去,你哥哥还不得找我拼命。还有,你也别害羞,薛兄弟的妹妹,就是我妹妹,你不是也喊我三哥哥嘛!”贾珝一边往薛家小院走去,一边说道。

宝钗伏在贾珝背上,神色颇为慌张,强忍着心中羞意,红着脸答道:“多谢三、三哥哥.....”

紫娟则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叹了口气。

贾珝笑着点头,背过黛玉,也背过湘云和探春,明显宝钗身子更丰腴,虽说冬天衣服穿得厚,但他清晰的感觉到,估计和琥珀差不了多少。

没有理会婆子丫鬟,直接将宝钗送进了薛家小院,拒绝了薛姨妈的热情挽留,带着心神不宁的紫娟往梦云轩走去。

紫娟打着灯笼在前面引路,忽然感觉自己被人给搂住了,刚要大叫,随即屁股上就挨了一巴掌,这时耳边传来了贾珝的声音:“小紫娟,回去知道该怎么说吧?”

顿了顿,恶狠狠道:“要是你敢乱说,打烂你的屁股。”这才放开了他,见她捂着臀,伸手给她揉了揉。

“你.....?”

紫娟一女孩子哪里遇见过这种事情,顿时红了脸,一脸苦大仇深的看着贾珝。

“呵呵....”

贾珝手一挥,“走。”

“呸,无赖!”

看着贾珝的背影,紫娟愣了一会儿,提着灯笼跟了上去。

.............

正值隆冬,天空飘着鹅毛大雪,西北风寒冷刺骨,在雪风狂暴地肆虐中,居庸关守军全部躲进了长城烽火楼哨塔中,一堆堆柴火熊熊地燃烧起来,火光驱散了黑暗,温暖驱散了寒冷。

居庸关城楼内,此时灯火通明,划拳行令之类的喧嚣声阵阵传出。

大锅也正在大火上熬着牛骨头汤,香气扑鼻,几只羊羔在火上炙烤,滋滋冒油香气四溢,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几个士卒小心地撒着调料,一边勐咽口水。

役卒们端盘递盏,进进出出。

这时,李文忠走了进来,御林军众将和居庸关守将、副将等几位将领连忙站了起来。

李文忠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摆摆手笑道:“坐,都坐下。”

居庸关守将拱手笑道:“李副统领,可是宫里来了消息?”

李文忠端起酒桌上的酒碗一饮而尽,便笑道:“不错,陛下来了旨意,让我们待在居庸关,等待通知在进京。”

“哦?”

居庸关守将目光一闪:“能不能把陛下的手谕给我看看?”

“看吧。”李文忠从怀中掏出那份密旨,轻轻地放在了面前的酒桌上。

那守将先是一怔,随即伸出手来,突然,居庸关副将将他的手按住,并使了个眼神,他这才发现几位御林军将领全都变了脸色,略一犹疑,还是将手退了回来,端起酒碗,赔着笑说道:“他奶奶的,这仙人醉就是烈,老子刚喝了两碗就昏了头,失礼了,大家请!”说着,把酒凑到嘴边咕冬几口喝了下去。

“好!将军大气!”

御林军副将连忙喝道:“大家吃酒,不醉不归!”说着,也将酒碗凑到嘴边咕冬几口喝了下去。

“好!”

众人喝了一声彩,纷纷端起酒碗干了。

李文忠却没有喝,怔了一会儿,默默地将那份密旨拿起,一递,澹澹道:“你若是想看就看吧。”

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那守将。

居庸关守将:“哦.....”目光望向李文忠,李文忠丝毫也不回避,也睁着眼睛望着他。

二人对视良久,守将大手一挥:“罢了罢了。今晚不谈公事,咱们吃酒!”说完,一仰脖子把酒喝了下去,接着将空碗朝李文忠一亮。

众人又将目光望向了李文忠。

李文忠深深地望了他一眼,然后拿起那份密旨,说道:“神京出事了,昨夜西市发生了血桉,死了三名青年.....其中就有本侯的独子.....事出仓促,恐生变故,因此陛下下旨让御林军暂缓入京,神京九城也封了。”

说到这里,李文忠眼睛湿润了,接着捧起碗来:“陛下说已经抓住了凶手,朝廷会给荥阳伯府一个交代!”说着,流下泪来,连忙将酒凑到嘴边咕冬几口喝了下去。

众人都懵了,怔在那里。

李文忠揩干了眼泪,起身给居庸关守将倒满了酒,再给自己倒满了酒,又端了起来:“来,这碗酒.....我们一同敬大明吧!”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干了。

居庸关守将慌忙端起酒碗,手却有些颤抖,凑到嘴边喝了几口,竟呛得剧烈咳嗽起来.....

李文忠却没有喝,怔了一会儿,然后微笑了笑,手一松,酒碗“哐当”一声掉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李文忠的亲兵闻声握着刀一齐闯了进来,一队人用刀控制了那几名军卒,一队人则将居庸关守将等人给团团围住,包括御林军几名将领。

副将:“大帅.....”

李文忠突然大笑起来,笑声是如此的尖利,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笑声终于停止了,李文忠握着密旨的手捏得叭叭直响:“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听这问话,居庸关守将眼中掠过一丝恐惧,有些颠三倒四:“这个.....我....我并不、并不.....不知道.....”

李文忠有些不耐烦了,大手一挥:“罢了罢了。我不杀你们,你们回去转告皇帝,只要交出凶手,一切好谈。”说完,转望向几位御林军将领,问道:“你们呢?”

此话一出,包括副将在内,几位御林军将领都站起来了。

李文忠一指副将:“你说。”

副将:“这.....”

“你看看吧。”

李文忠将那份密旨甩在了酒桌上。

副将连忙将那份密旨拾起展看,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脸也变得纸一样的苍白!半晌,喃喃道:“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呢!”

李文忠冷哼一声:“那上面的宝印总不会是假的吧!”

副将走到火堆旁,映着火光看了看上面的宝印,痛苦地闭上了眼。

李文忠冷笑了一声:“咱们是奉了太上皇的旨意进京清君侧,如今不仅莫名其妙的成了反贼,就连家人也被昏君给杀害了。”

众将一惊。

李文忠转了一下眼珠:“你们若是不相信,大可以回京探查真相。”

顿了顿,“你们也可以带走自己的兵马,本帅绝不阻拦。甚至,你们可以当着所有人的面离开这里。”说完,深吸一口气,道:“今晚你们哪也不能去,明日天一亮,你们想离开就请离开,绝不阻拦。”说着转身大步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