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贝纳颂 > 12.捉奸断案

贝纳颂 12.捉奸断案

作者:李赫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1:36:23 来源:笔趣阁

相传古代有个足智多谋的神探,名叫厉公明,他在蓟州知府任上,料事如神,无案不破,被人称为“世间奇才”。

一天下午,一个凶神恶煞的汉子跑到府衙正堂门口,击鼓三通,为自己鸣冤叫屈。

厉公明立刻升堂。那汉子一见厉公明,纳头便拜,说道:“青天大老爷,小的名叫杨度,长期以来,为寡妇李杜氏家卖力,花费钱项也不计其数。

前不久,我见李杜氏婆母孤苦伶仃、晚景可怜,便将仅存的一百两纹银相赠。李杜氏婆母亲口答应,将她守寡儿媳李杜氏嫁我为妻,李杜氏亦已答应。

可没想到,李杜氏父母出头当道,横说竖说,就是不准。小的为李杜氏一家卖力多时倒也罢了,只是积蓄业已花尽,人财两空,望青天大老爷替小的做主。”

厉公明当即传寡妇李杜氏上堂。公堂上,李杜氏一一陈述,确与杨度所说一般无二。厉公明眉头一皱,问李杜氏:

“你和杨度何时相识?”

李杜氏道:“他與小的丈夫至交,已有多年。”

厉公明又问:“你丈夫何时死去?”李杜氏答道:“三月初三。”

厉公明问李杜氏,丈夫因何病而死。李杜氏答是心疼病。

厉公明重唤杨度上堂,当着李杜氏的面问道:“你是怎样为李家卖力、花销的呢?”

杨度答道:“李杜氏丈夫名叫李才,原是小的朋友,他患病后,因家中只有老母弱妇,外出请郎中、抓药,都是我一手操办,药钱未花他自家分毫。”

厉公明叹息道:“如此友情真是难得!未知李才服过哪些药,你还记得吗?”

“大老爷,这可记不清了!小的为李才买药多次,不过尽自己的一分心意而已,委实未曾留意药名,还望大人恕罪。”

厉公明呵呵笑道:“杨度,此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你也忒多心了!不过,最末一次何时配药相信总该记得。”

杨度答道:“最末一次倒是记得,三月初二。”

厉公明问道:“哪间药店抓的药?”

杨度答道:“东阁街回春堂。”

“没有记错?”

“记得清清楚楚,大老爷不信,遣人一问便知。”杨度泰然自若地答道。

厉公明沉吟片刻,随后吩咐道:“此案虽非人命关天,但冤有头,债有主,总要弄个水落石出。这样吧,李杜氏暂且一留,本官尚有话说。”

厉公明退回后堂,让仆人好生款待李杜氏,心里思忖道:此案倒是奇怪,第一,杨度作为李才友人,卖力、花钱已是仁至义尽,李杜氏婆母亲答应将儿媳嫁他为妻,李杜氏本人亦无异议,李杜氏父母出来当道为什么?第二,杨度若是诚心资助李家,并无异心,自是仁义为重,即使李杜氏一时不允,杨度亦不宜告官,这显然有悖常情。第三,杨度口口声声说落得个“人财两空”,可见其为李家卖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么其中究竟有何隐情呢?厉公明苦苦思索:若是奸情,李杜氏婆母在家,杨度和李杜氏春风一度也属不易,更不用说长期暗度陈仓了呀!

正当厉公明绞尽脑汁仍难理出一个头绪时,夫人来至身前,举手推开南窗。

霎时,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长空碧野尽入公明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厉公明精神为之一振,一抹灵思顿时涌上心头:我何不趁机上李家查访一遭,也让事实来推开障人心目的“南窗”呢?

厉公明当即命下人传来差役,一一吩咐明白,自己扮成相士模样,悄然前往李家。

到了李家,厉公明不由暗吃一惊:那默默坐在竹椅上的李杜氏婆母白发苍苍,眼眶深陷,竟是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望着她瘦骨嶙峋弱不禁风的身子和满脸凄苦的神情,厉公明心潮翻腾感慨至极:

老婆婆双目失明,她儿媳与杨度若有奸情往来,怎能瞅得?要是她儿媳与杨度果有奸情,则李才之死恐亦非心疼病所致,照此推断,此案可谓案中有案了!

事既如此,一切化装自然是多此一举。故厉公明干脆言称自己为府衙“书记”,受知府委派,前来询问有关事宜,并表明,这是大老爷念婆婆年高又双目失明行走不便,特意照顾方才上门的。

李杜氏婆母心里感激,便将杨度想娶自己儿媳为妻,自愿塞给纹银百两,自己已经允许的经过讲了个明白,并再三声明自己从未向他索要而是他自愿塞给的。

真相初露端倪,厉公明不顾劳累,匆匆赶回府衙,刚在后堂坐定,前时吩咐去东阁街回春堂查询的差役来报:三月初二,杨度确实去过回春堂,抓的是治心疼的药,没错。

哎,杨度呀杨度,任你乖如鬼,终难逃天网恢恢,厉公明挥手让差役退下,心里却难免有些忐忑不安,含威不露的双眼一动不动盯着门口,盼手下传来佳音,连喝茶的习惯也忘了!

不久,一位远去南闾街三仙药店查账的差役满头大汗走进门来,说道:“大人,查清楚了,药店店倌说,三月初二,杨度去该店买过药,不过是砒霜四两,药店里的账房先生查账后证实,杨度说是家内老鼠成群,箱笼衣物被老鼠咬得一塌糊涂,故特意来买点砒霜灭鼠。”

稍停,去李杜氏娘家查访的差役亦来回报,李杜氏父母嫌杨度为人歹毒。

好,果然不出所料!厉公明严峻的脸上掠过一丝得意的微笑,当即吩咐:“放李杜氏回家!”

紧接着命差人秘密尾随其后:“路上若有男人等候,与她谈话,当即拘捕。”

差役依计而行,不上一个时辰,放归的李杜氏和杨度被双双拘捕归案。

厉公明火速升堂,急传李杜氏,猛拍惊堂木,厉声斥责道:

“大胆奸妇,死到临头,还不速速招供吗?”

听得一声“奸妇”,不啻晴空一声霹雳,惊得李杜氏魂飞天外、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如筛糠一般。厉公明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当即趁其心慌意乱六神无主之际,单刀直入道:

“那四两砒霜呢?哪里去了?”

李杜氏知事已败露,料难挽回,便放声大哭道:

“贱妇该死,贱妇该死!不瞒大人,贱妇早早就和杨度有染,因嫌丈夫碍事,和杨度密谋,定下毒杀之计。丈夫死后,杨度想公开娶我,故不惜重金买得婆婆同意。其实,婆婆一个盲人,年岁又大,即使银子给得再多,她又拿得到哪里去?最终还不是落入我们自己手心!不过万万没有想到,父母知晓杨度从小就有劣迹,磨破嘴皮也不许我嫁他,没奈何,杨度才决定上衙门告状。”

真相大白。厉公明亲自率役卒,掘开李才坟墓,当场验尸。证实李才确系中毒身亡。

这件疑案从报案到黄昏告破结束,仅仅用了三四个时辰。众役卒赞不绝口:“厉大人神机妙算。真古今未闻也!”

厉公明微微摇首道:“其实,万事离不开一个‘理字。我一审此案,就觉案情有疑。常言道,虎毒不食儿,要是杨度是个好人,李杜氏父母怎会不允女儿嫁他?奸情一事我在堂上虽然想到,也将李杜氏留下,意欲使个‘遣妇缚奸之计。但心里总不免忐忑,待探得李杜氏婆婆是个盲人后心才大定,故放李杜氏回家作钓饵,杨度心中有鬼,急于探听消息,又恐衙前被人发觉,故料其必在远处等候。药店查证一着,倒是受了杨度的启发所致,又是三月初二,又是东阁街回春堂,还让我‘遣人一问就知,这分明是早有安排嘛。只是他没有想到物极必反之理,他越是泰然自若装腔作势,越是使人怀疑‘此地无银三百两,结果使我想到了狡兔三窟,命人暗中遍查大小药店,终于在南闾街三仙药店揪住了他的狐狸尾巴。”

众人听罢,叹服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