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贝纳颂 > 33.影子木

贝纳颂 33.影子木

作者:李赫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1:36:23 来源:笔趣阁

李大头在大山里已经转悠了一个月,他是逢山村必进,进山村必定走街串巷寻找老屋。李大头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寻宝呢。

这天来到一个叫旮旯屯的小山村,刚到村口就看见一座高大的石牌楼,上面雕龙刻凤,很是气魄雄伟。李大头喜出望外,心想:山村里肯定有宝!

过了石牌楼就进了村,不一会儿来到一座高大的老屋前。虽说房子很破旧,但门前的台阶可是大青条石的,旁边还有两个断成半截的拴马桩,过去显然是一个大户人家。

就在李大头细细打量的时候,屋里走出一个男人。山里人就是热情,见陌生人来访也热情让进屋,又是沏茶倒水,又是敬烟。李大头这才知道男人叫刘二,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他手里已经好几代了。唠了一会儿闲嗑,李大头才道出本意:收老家具。

李大头是个精明的木材商,近些年紫檀、黄花梨等红木的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一木难求,李大头独辟蹊径,到山村里收购老家具。

听说收购老家具,刘二连忙摆手说:“过去祖上是留下了好多老家具,什么茶几、衣柜、官帽椅都有。可年轻人不喜欢,早劈柴烧了火,现在都换成了新家具。”可不是呢,屋里摆的立柜、写字台等,一色的新家具。

本以为大户人家会留下一两件老家具,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李大头失望至极,喝了一杯水就告辞了。当来到院子时无意看见了正在吃草的毛驴,李大头的心顿时“怦怦”直跳。

毛驴倒是不稀奇,关键是那个盛草料的驴槽。见李大头对着驴槽发呆,刘二笑了,说李大头好眼力,一下就看出老料做的,这是祖上唯一留下的老物件,要不是有实用价值——喂驴,早劈成柴烧火了。

虽说是老料,但也得看是什么木料,要是平常木料如榆木、槐木、杨柳木等,即使是老料也根本不值钱。李大头上前细细打量驴槽,到最后甚至拿出放大镜一寸寸观瞧,他有些糊涂了。

李大头阅木无数,对各种木料了然于胸,只要一看纹理就知道是什么木,可驴槽的木料纹理却石破天惊──根本没有纹理,如果勉强说有的话也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李大头还是第一次遇见。

李大头傻了,不知到底是什么木,好半天才缓过劲,问刘二:“这是什么木料?”刘二憨憨地咧咧嘴,老实说:“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从我小的时候就有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木料。”虽说驴槽木料的纹理奇特,但由于不能断定到底是什么木材,李大头最终没有买下驴槽。

说话间一年过去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又来到了旮旯屯,李大头还是惦记那个驴槽,总觉得冥冥之中有眼缘,他想买回去仔细研究研究。可当进了院子惊呆了,驴槽没了;不仅驴槽没了,驴圈也拆了。

李大头正发愣呢,忽然后背被拍了一下,扭头一看,刘二正憨憨地笑着。李大头赶紧问:“驴槽,那个驴槽呢?”刘二还是憨憨傻样:“毛驴都杀了,还留驴槽干啥?早劈成柴煮了驴肉。”刘二这样一说,李大头的心沉到了谷底。

见李大头满脸失望,刘二又开口了:“别急别急,刚才开玩笑。驴槽搬进配房藏了起来,我怕风吹日晒。”

藏起来?难道他也发现了纹理特殊,故意藏起来了?李大头心里这么想,表面上却装作漫不经心地问:“一个驴槽,藏它干啥?”

刘二哈哈大笑,说:“咱也别打哑谜了,明说吧。当时你看驴槽惊讶的样子,我就起了疑心,后来特意找行家鉴定了一下,驴槽是紫檀木的,而且还是老料。”

李大头的头“嗡”地一下,紫檀做的?怪不得纹理如此别致,原来是紫檀木,那可值老鼻子钱了!

但李大头很快镇定下来。他是商人,精明得眼睫毛都是空的,可不能听一面之词,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他想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为了慎重起见,咱检验一下,如果真是紫檀木,你开个价,我买了。”

“检验就检验,真金不怕火炼。”刘二信誓旦旦。两人很快进了配房,驴槽就放在地上。李大头拿出放大镜仔细观瞧,还像上次一样,纹理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根本看不出什么木。

见李大头面色凝重,刘二老实地问:“到底是不是紫檀木?”好半天李大头才直起身子,说:“真是怪事,我阅木无数,这样的木料还是第一次见,竟然没有纹理!”说罢李大头陷入沉思。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大头猛地一拍脑门:“有了,拿砍刀来。”刘二急忙阻止道:“不行不行,不要不要紧,我还喂毛驴呢,你给砍了算咋回事?”李大头一笑:“放心吧,我只是刮一点木屑下来,不会损坏的。”

“刮木屑干啥?”刘二还是不放心。

李大头淡淡一笑说:“不干啥,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刘二没办法,只得不情愿地拿来砍刀。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李大头可犯了难,他想从驴槽底部刮点木屑下来,否则会破坏美观。可地上又潮又湿,又脏又乱,实在趴不下身子。

刘二明白了意思,自告奋勇地说:“地上太脏了。要不这样,你搬起驴槽露出底面,我趴下身子来刮木屑,省得脏了你的衣服。”这下正遂李大头心愿。

农村人真是朴实,只见刘二毫不犹豫趴在地上,很快刮下一小撮木屑递给李大头。李大头也不说话,转身就走。

刘二急了,问:“不要驴槽了?”“当然要,不过买下之前要喝酒。”说罢急匆匆地去了村里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拎回一瓶“二锅头”。

刘二腹诽不已,心想:什么毛病,买个驴槽还要喝酒?

接下来的一幕,让刘二惊得眼珠子差点儿掉出来。

魅影现身

只见李大头把二锅头倒进碗里,然后把刮下的木屑撒了进去。也就一分钟,刘二看见了匪夷所思的一幕:酒碗里腾起紫色的烟雾,似梦似幻,美妙极了。

见此情景,李大头也情不自禁喊出了声:“呀,果然是紫气东来!”说罢抚摸着驴槽爱不释手。

原来检验紫檀最好的办法就是喝酒,也就是把木屑放在酒精或者高度酒里,这样就会升起美轮美奂的紫气,也就是行内人常说的“紫气东来”。

踏破铁鞋终于寻到了宝贝,经过一番艰苦的讨价还价,最终以不菲的价格弄到了手。尽管价格不菲,李大头还是赚大发了,这要弄回城里一出手,起码还得赚几倍,不,运气好就是几十上百倍,下半辈子吃喝不愁了。李大头怕夜长梦多,更怕刘二反悔,当下雇了一辆车拉回城里。

很快李大头淘到了一件紫檀驴槽的事传开了,一时间沸沸扬扬,人们都说李大头不愧头大,就是精明,竟然跑进深山寻宝。

这天李大头正在抚摸紫檀驴槽,忽然进来一个人,李大头一看就乐了,热情地说:“司马教授,您可是稀客,今天怎么有空了?”说罢赶紧沏茶奉水。茶罢搁盏,司马教授说:“听说你淘到了一件老料的紫檀驴槽,我今天特意来养养眼。”

李大头求之不得,早就想请司马教授掌掌眼。说实话,他心虚呀,这个驴槽的纹理太特殊了,心里总是敲鼓,要不是有“紫气东来”,打死也不敢买。今天司马教授主动上门,真是天赐良机,要知道他可是有名的林业专家,各种稀奇木材了然于胸。

司马教授蹲下身子细细观瞧,看着看着,忽然眉头紧皱,李大头的心提到嗓子眼儿,眼也不眨地观察对方表情。

渐渐地司马教授的眉头皱成了“川”字,李大头的心也要蹦出嗓子眼儿。就在这时司马教授说话了:“快,拿放大镜来。”

司马教授足足看了九九八十一遍,最后斩钉截铁地说:“这不是紫檀,你走眼了。”

不是紫檀?李大头的头立马大了几圈,好半天才稳住心神,说:“不对呀,我亲眼看见紫气东来!”

“什么,有紫气东来?”司马教授一怔。

“没错,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李大头信誓旦旦。

司马教授也有点把握不住了,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亲眼看看。”说罢刮下一点木屑投进酒碗里。李大头不见则罢,一见七窍冒火五孔生烟:就是一层木屑漂在水面上,根本没有什么“紫气东来”。

李大头又亲手刮下一点木屑放进酒碗,千真万确!他彻底傻眼了。

怪呀,那天在刘二家明明看得真真的,怎么回来就没有了?这时司马教授警惕地问:“当时你亲手刮的木屑?”李大头摇摇头,说配房地面上又潮又湿又脏,刘二主动代劳的。

“从哪刮下的木屑?”司马教授又紧张地追问,完全失去了教授的矜持。

李大头说怕损坏了外观,特意从底面刮的木屑,司马教授忙说:“你搬着驴槽,我看看。”李大头搬起驴槽,司马教授趴下身子仰望,看着看着,忽然“呀”地一声叫了出来。

“怎么了?”李大头紧张地问。司马教授站起来,说:“有改锥吗?”很快改锥拿来了,司马教授重新躺在地上。

不一会儿司马教授站了起来,递过一块木片:“你看看,小木片才是真正的紫檀,人家是从这上面刮下的木屑。”李大头细瞅,可不是呢,还有刮过的痕迹。

怪不得有“紫气东来”,原来驴槽底部贴上了一块紫檀小木片。

李大头仔细回想经过:一、地面又湿又潮又脏;二、刘二主动代劳;三、紫檀是贵重东西,为了不影响外观肯定从底面刮木屑。看来早都算计好了,这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仙局”。

看到李大头失魂落魄的样子,知道没少花钱,司马教授安慰几句就走了。李大头呢,“扑通”一声坐在地上,他可是花了大价钱。他第一时间就是想找刘二算账,但冷静下来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收购老家具就是收购古董。古董行有个规矩:一旦买了假货不许退,更不许找后账。因为古董就是考验人的眼力,眼力不行只能怪你学艺不精,怨不得别人。

这就是行内常说的“打眼”,最丢人不过的事情。

自此之后李大头就像换了一个人,整日无精打采。也难怪,搁在谁身上也招架不住,那可是花天价买的!

这天李大头又歪在床上,忽然老婆风风火火跑了进来,进门就喊:“不好了,不好了,闹鬼了。”李大头正心烦,便没好气地说:“大白天的,一惊一乍干啥,我看你就是鬼。”见李大头不信,老婆赌咒发誓说真遇见鬼了。

老婆是个实诚人,一贯不开玩笑,又见她变脸变色的样子,李大头将信将疑地问:“既然真的有鬼,在哪?”老婆拉着李大头来到了楼房的地下室。

此刻地下室的门大开,里面放着好多不常用的东西呢,连门也没关就跑了,可见吓得不轻,李大头有点信了。

由于刚才吓坏了,老婆说啥也不敢进,李大头只得一人进了地下室。进是进了,可腿微微抖了起来,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但李大头毕竟是男人,再说了不能让老婆看笑话,李大头心一横冲进了里面。

摸索着打开灯,地下室一切正常,哪来的鬼?听说没鬼,老婆也进来了,看了半天,确实没有。李大头笑话老婆胆小,自己吓自己,可老婆却信誓旦旦地说:“真的,我看见鬼了,是一个老头的脸。”

尽管老婆说得活灵活现,可李大头一笑而过,也没放心上。

又过了几天,李大头正在看电视,去地下室取东西的老婆又慌慌张张跑了回来,说又看见了老头的脸。这回老婆还多个心眼儿,出来后把门锁上了。李大头不敢怠慢,拎着一把菜刀来到地下室。

拎着菜刀胆子壮多了,李大头冲进地下室打开灯。别说老头脸,连个影子都没有。这时老婆也跟了进来。

“你是不是神经了?”李大头没好气地说。老婆一听也急了,说千真万确看见了。“在哪?”李大头问,老婆期期艾艾说不出话了。

李大头扭头刚想走,忽然老婆嚷起来:“对了,刚才没开灯时看见的,是不是开灯吓跑了?”

虽说李大头不以为然,但毕竟传说中鬼怕见灯光,他怀着试一试的心理关了灯,就在这时诡异的一幕真的出现了。

因祸得福

只见墙角真出现了一张老头的脸,连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李大头不相信是真的,揉眼细看,没错,就是一张老头脸。

惊骇过后,李大头毕竟是男人,胆子要大一些,他并没有被吓跑,而是飞快打开灯。说也奇怪,老头脸立马就没了,一关上灯又重新出现,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这时李大头的犟劲上来了,他还真不信邪了,慢慢地靠上前去,等到了眼前惊讶地张大嘴:老头的脸竟然是从驴槽上显现出来的!

自从司马教授鉴定是假的,李大头看见驴槽就闹心,但又舍不得扔掉,毕竟花了大价钱,于是搬到了地下室,没想到竟会出现了老头脸,真是亘古奇闻。

李大头不相信是真的,用手抚摸驴槽,没错,表面就是木头,而老头脸却印在里面,看来不是鬼。问题是明明一块木头,怎么会出现老头脸?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大头想到了司马教授,他对木头有独到研究,肯定知道这里面的奥秘,想到这便登门造访。听完李大头陈述,司马教授惊讶地张大嘴:“呀,还有这么回事!”说完司马教授也忘了身份,拉着李大头风风火火赶往地下室。路上司马教授还不放心地问:“没有骗我吧?”

李大头觉得有些可笑,司马教授就是老夫子的典型代表,平时不苟言笑,严肃的很,今天怎么激动得像个小孩子?但李大头也不傻,能让司马教授激动的东西,肯定非比寻常!

时间不长两人回到地下室,黑暗中老头的脸栩栩如生,司马教授乍一看见,傻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足足十分钟也没动静。李大头慌了,用手在他眼前晃,竟浑然不知。呀,别是吓傻了!李大头抱着司马教授使劲摇晃起来。

好一会儿司马教授才醒过神来,摸着驴槽又蹦又跳,又哭又笑,哪里还是一个不拘言笑的教授,分明是个顽童。李大头看得目瞪口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司马教授才平静下来,对李大头说:“你可捡着宝了,而且还是无价之宝。”

无价之宝!李大头惊骇至极,司马教授是做学问的人,他可不轻易表态。

李大头小心翼翼地问:“比紫檀还金贵?”司马教授的回答却出人意料:“驴槽就是普通木料。”但紧接着又补充,“虽说是普通木料,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已经变成了影子木。”

司马教授怕李大头不理解,特意强调是人影的“影”。

见李大头还不理解,司马教授详细说了影子木的来历。

所谓的影子木,严格来说是瘿子木,因为同音,后来就叫成影子木了。其实就是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树木受了外伤或虫子等的侵蚀,于是便从侵蚀之处不断向外生长,长成一个盘根错节、疙里疙瘩的球状物,也就是俗称的树瘤。

别看影子木外表丑陋,甚至就像癞蛤蟆的皮,但割下树瘤用锯破开,里面的纹理异常奇特,这就是李大头看不出来的原因。

影子木的纹理奇特极了,有的像天网,有的像葡萄,有的像人脸,千姿百态风情万种,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宝贝。驴槽上的老头脸,行内叫“鬼脸儿”,是最最顶级的影子木,要不怎么是无价之宝。

李大头心花怒放,忽然司马教授又喊了起来:“呀,还是彻影子。”

彻影子?刚才是影子木,这回又冒出一个彻影子,怎么净是稀奇古怪的名字,李大头云里雾里。司马教授一笑:“这是专业术语。所谓的彻影子,就是说整个驴槽是用一个大树瘤做成的,换句话,是彻头彻尾的影子木,于是被称为‘彻影子’。”

司马教授接着说:“影子木太稀少、太珍贵了,一般都是做桌面、椅面、茶几面容易看见的地方。这个驴槽竟然整个是影子木的,这么大料的影子木世间少有呀!”说完这些司马教授还暗自惭愧呢:第一次只顾鉴别是不是紫檀木了,差一点儿就失之交臂。

知道了驴槽的真实身份,它的待遇立马就变了,被恭恭敬敬请出了地下室。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就说李大头吧,本来该知足了,这可是天上掉了馅饼,不,金元宝。李大头可不这么想,几天后又悄悄来到旮旯屯。

一见李大头来了,刘二大惊失色,以为找后账来了,毕竟卖假紫檀是不光彩的事。李大头心想:你把心摁在肚子里吧,虽说不是紫檀木,但贵重多了,我今天要将错就错。

想到这李大头故意说:“你上回的‘紫檀木’驴槽太好了。还有老家具吗?哪怕是小凳子也行呀!”

呀,肥猪拱门,而且是第二次拱门!刘二喜不自禁,但很快发热的头脑又凉快下来,老家具没有了。

李大头很是失望,不过也在意料之中,影子木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碰上一件也就万幸了。

李大头正想着,刘二又说话了:“老家具是没有了,新家具要吗?一样的木料。”

“跟驴槽的木料一样?”李大头追问。

“对,一模一样,丝毫不差。”刘二回答。

李大头的心“咯噔”一下,他听司马教授说过,只要是影子木,就是新料也是抢手货。

“在哪,快拿出来!”李大头迫不及待了。

刘二狡猾得很,并没有当下拿出货,而是半个月后让李大头来,他怕泄露了天机。

李大头也不是吃干饭的,心想:干吗非得半个月后,莫非这里面……但李大头并没流露出来,表面上只好当天返城,实际上却藏在了村口的小树林里。

果然时间不长刘二就出了村口,李大头悄悄尾随,不一会儿就进了山。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来到一个隘口。

好家伙,这个隘口太险要了,两边全是刀砍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羊肠小路蜿蜒而上,李大头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大头正想着呢,刘二已经往隘口上爬去,李大头继续悄无声息地跟踪,等到上了隘口,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水落石出

隘口的上面是块平地,平地上面长满了一搂粗的树木。山里树木不稀奇,漫山遍野都是,问题是隘口上的树木特别,棵棵树上都长着大树瘤,一个连着一个,就像癞蛤蟆皮一样;最重要的是棵棵如此,都连成了片。

呀,影子树,不,影子林,而且每棵都是彻头彻尾的“彻影子”!怪不得说有新木料,原来都在这儿长着,李大头激动得找不着北了,这真是找到了“摇钱树”,而且还是一大片摇钱树!

得知消息的司马教授决定前往影子林进行科学研究,李大头自然相陪。

司马教授先去了县里的档案馆,先从《地方志》《县志》等入手,但很快失望了。遍查资料,这一带根本没发生过大的自然灾害,比如火山爆发、地震、虫害等,也就是说影子林没有受过外伤。

《县志》《地方志》没记载,司马教授不死心,继续走访民间,这天遇见了一个将近百岁高龄的老者,交谈中终于破解了影子林的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日本鬼子掃荡,八路军一个排把守隘口。日本人拼命进攻,八路军仗着地势险要,跟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以便掩护大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

多亏了隘口上的树做掩护,战士们躲在后面射击,坚持了一天一夜,直到大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人是保住了,可隘口上的树却遭了殃,让炮弹、子弹打得遍体鳞伤,因为这些树受了严重的外伤,故此只有隘口上面这片树木成了影子林。炮弹皮、子弹头都嵌进了树干,时间一长,竟和树干融为一体了。

破解了影子林的秘密,李大头不敢对影子林存非分之想了,因为这些树是不折不扣的“功臣树”。司马教授说,他回去就要告诉在林业局工作的学生,为这片影子林申报自然遗产保护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