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潜龙 > 第二百四十章 重提对南诏之战

大唐潜龙 第二百四十章 重提对南诏之战

作者:执笔念红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07:00 来源:笔趣阁

高仙芝仔细分析此事的利害关系,高仙芝脸上浮现出意动之色:“你真不愧是本帅的一员福将呐!此事本帅要好好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在外征战数月之久,要好好休息。本帅谨重考虑此事!”

“末将告辞”

李兴看到高仙芝的脸上的意外之色,便知道高帅肯定是想到封常清任北庭节度使,对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李兴放心地缓缓退出了高帅的书房,回岑府好好休息一下。

……

京城长安城杨府

右相李林甫本来想让杨国忠任剑南节度使,处理对南诏的战事,右相李林甫想借南诏之手除掉杨国忠。

可杨国忠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对剑南那不是找死吗?搞不好就被南诏兵给干死了!所以杨国忠发挥出无赖特长,在唐玄宗面前哭诉,被杨国忠哭了几,唐玄宗终于心软了,将杨国忠留在京城。

这下可把右相李林甫给气坏了,他没想到杨国忠会耍起赖来,而唐玄宗还将他留在京师。眼见自己除掉政敌的策略失效了,右相李林甫怒火攻心,终于一病不起。对于像右相李林甫这样高龄的人,一旦得病,极有可能要了老命。果不其然,右相李林甫在病床养病期间不见好久,终于在宝十一载十一月在李府病逝。

这右相李林甫死了,谁是最大的利益受益者,当然是死里逃生的杨国忠。杨国忠得知自己的政敌李林甫死了,顿时高兴大摆宴席,喝酒庆贺。

右相李林甫死后不久,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为右相。杨国忠当上右相后,便任韦见素为左相,杨国忠将原右相李林甫一派的官员或贬或降。杨国忠便大肆提拔自己的人,将朝堂充斥着自己这派系的人。至此杨国忠彻底掌握朝廷大权,成为朝廷上实权人物,成为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杨国忠掌握大权后,开始报复李林甫,杨国忠密报唐玄宗,李林甫勾结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叛逃。唐玄宗盛怒之下,在不察之下,下旨剥夺李林甫一切官职。

杨国忠在报复李林甫后,便春风得意,每每喜洋洋的。而杨府成为长安城最有权势的府邸,每赂贿的人络绎不绝,杨国忠每都收到官员和商人,家族送到金银财宝,珠宝首饰。

今日的杨府却异常宁静,原来杨国忠今下令拒接一切客人。在杨国忠的书房内,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正是新任左相韦见素。

杨国忠满脸喜意,最近他可风得意,踏上人生巅峰。杨国忠品了一口茶:“韦见素,本相想重新发动对南诏的战事,以报宝十载惨败南诏之仇。你看如何?”

韦见素坐在另一张胡凳上,韦见素闻言嘴角充满苦涩,这杨国忠怎么经历了宝十载的惨败之后,怎么还没有醒悟过来。这宝十载的惨败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眀南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而是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这样军事强国,想要灭掉,必须做好周密的布局,统帅的人选,军队的调动,后勤保障等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做好。

以前权势不明显的杨国忠不肯听自己,执意要发动对南诏之战。更何况现在杨国忠掌握大权,更不可能听自己的,但愿这一场对南诏之战别重蹈宝十载的覆辙。

韦见素知道劝服不了杨国忠,便决定走曲线来增加对南诏之战的胜率。韦见素认真思索一下:“杨相,下官赞成对南诏之诏,这南诏国不容觑,我们这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杨相,不知这次对南诏之战的统帅,有合适的人选吗?”

杨国忠闻言开怀大笑,原本他以为韦见素还会同上次一样,反对对南诏之战,没想到韦见素居然转性了,难道他也认为此次对南诏之战,唐军必胜。

杨国忠对此次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早已有了人选。杨国忠胸有成竹:

“此次对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本相决定任剑南节度副使李宓担任,此人在剑南颇有战功,威望显赫,且富有谋略,还熟悉剑南地形和两军实力局势。由此龋任此次对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应该是胜算十足。”

韦见素闻言也露出肯定之色,韦见素在兵部档案查阅剑南节度副使李宓的档案。此人在剑南以战功起家,经历数次战役,颇具战功和谋略,是一名实力派将军。由此龋任唐军统帅,胜算机率大,而且由此龋任唐军统帅,总比那个废物鲜于仲通担任唐军统师要强大一万倍。看来在这次对南诏的战争,杨相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并不是临时起意的。

其实李宓对韦见素而言,也只能勉强够上唐军统帅的资格,只能算下下人选。韦见素真正对南诏之战的唐军统帅的人选是高仙芝,哥舒翰等这些盛名的名将。但韦见素知道想调这几名掌握实权的节度使来担任此次唐军统帅,实在太难了,还必须由圣上出面,方有成功的可能性。

韦见素脸露肯定之色:“李宓此人,下官也曾听过,此将颇具战功和谋略,由此龋任此次唐军统帅是再好不过了,下官赞同右相的决议。”

韦见素还想知道杨国忠打算调那些军队组成远征军,便继续开口问:

“不知杨相打算调动那些军队组成远征军来对付南诏?”

现在杨国忠越来越欣赏韦见素的识趣,杨国忠便直接道出自己的想法:“本相决定以剑南军为主体,在内地征召十几万府兵和青壮年组成远征军。”

韦见素闻言大惊失色,连剑南道正规军都对付不了南诏,就凭这十几万新兵,那岂不是给南诏送人头,再厉害的将军带着一群新兵,也很难打赢一场战役。韦见素连忙劝:“杨相,此事千万不可,连剑南道正规军都不是南诏的对手,仅凭这十几万新兵,那更不是南诏的对方。现如今,最好的方法是从各节度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精锐部队远征军,方可对付南诏这种已成气候的军事强国。”

杨国忠闻言有些无奈:“你以为本相不想从各节度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实力雄厚的远征军?可是现在本相刚任右相,对边关各节度使没有威望,恐很难令各节度使心甘情愿地抽调精锐部队去异地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